“這就對了,我覺得有時候你就是心太善了。有些人得罪了,那事情總要做絕的!方才我還在想著怎麽勸你把這些人給”張風起說著還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張大哥說的可是那秦懷的事?”


    “額..我就是隨便提一嘴,咱們畢竟接下來要麵對的是國與國的戰爭。不過今天你能這麽講我就放心了。”


    “張大哥放心,我既然決定來了那就必不可能拿咱們將士的性命開玩笑。拋下憐憫之心,一切行動都以咱們的目標為第一目的,不做二想。但是醜話我也得說在前頭,這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那不管我們接下來打到哪了,取得什麽樣的戰果。不得襲擾百姓,否則軍法處置。不管是將領兵卒,甚至包括你或是我,都必須遵從。”


    “我明白,這是咱們一開始就說好了的。你說得對,無論如何咱們不能與百姓為敵,即使是他國的。”


    “燕北七日不封刀的災難,不能發生在咱們隊伍的手裏。”


    “嗯,我曉得的。那王兄弟眼下的戰局你想怎麽入手,之前你說的截糧道是?”


    “是這樣的張大哥,西境溫度氣候不比嶺南,以目前西境的氣溫我判斷不出十日,河水必然已經凍上了。咱們的行軍也會暴露,等入了這邊境。你率大股部隊繼續前進,給我兩千玄甲騎兵,我橫渡麗水河直取西南八國的糧道。想必這樣元奇也能有辦法應對住西南八國短暫的攻勢了。”


    “好計策!但應該你率大股部隊前進,我率玄甲騎兵前往吧。我答應過張伯劉伯還有柳楚二位姑娘,絕不能讓你以身犯險。”


    “張大哥,咱們這次的目的是什麽?”


    張風起被我問的愣了一下“如果你說大目標,那自然是之前咱們商量好的。讓燕赤短時間內緩不過來再無力塗我大安。再把西南八國攪他個天翻地覆,最好再次迴到安太祖的時代。彼此芥蒂,不再同心。”


    “所以這次糧道得我來截,而且作為機動力量,我或許還能順著的時局做些別的事情。以達到咱們戰果最大化的目的。”


    “可是這太危險了!這等於深入腹地。一旦被他們察覺包圍,到時候王兄弟你要如何自處啊?”


    “我肯定有辦法的,張大哥。這事兒你隻能聽我的。而且正麵大軍需要你壓得住陣,你把大隊交給我手下那些將領也未必會聽我的。”


    “誰敢不聽你的我砍了他!王兄弟,這些將領跟我這麽多年了。而且南州一役早就領略過你的本事,他們怎麽會不聽你的呢。”


    “張大哥,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但凡他們對我的命令有一點遲疑,後果都不堪設想。這事就這麽定了,我一定會保證自己安全的。”


    “你..行吧..但如若事不可為,你必須保證自己的安全,不可一意孤行為了完成目標不顧個人安危。”


    “我答應你!我還得活著迴去呢,因為有人在等我。”


    “是柳姑娘嗎?”


    “張大哥你..”


    “哈哈哈,早就看出你倆人不對勁了!我和你嫂子年輕時候也經曆過,我都懂!”


    “額..”這話聽得我一陣尷尬,不過我還沒見過張風起的妻子。隻是平常偶爾聽他說過。聽說一直在州府宣景城生活,以後有機會再去拜訪吧。


    “好了王兄弟不開你玩笑了,明日一早還要啟程。早休息吧。”


    說罷我和張風起便告別迴了各自營帳。張風起對我還是很照顧的,就在他的大帳邊上給了我一人一帳,門口還有幾個衛兵負責我的防護工作。


    一夜無話,第二天大家起來繼續趕路。而我則率領兩千玄甲騎先行一步。


    嶺南出兵的消息不出幾日必然會被西南八國和燕赤知道,到時候有了防備很多事情就不好開展了。我得急行軍先走一步。


    臨行前張風起給了我徐禮和孟羽二人做副將。一切行動聽我指揮,這二人跟我也算相熟,用起來也比別人方便。


    “王兄弟,一路小心”


    “放心吧張大哥,過幾日雲北城再見!”


    是的,燕赤的雲北城是我們此次集合的目的地。跟張風起告別後我也不做停留,率領兩千玄甲騎兵直接向麗水河狂奔而去。


    而接下來這幾日其他地方也發生著許多事情。嶺南發兵的消息燕赤和西南八國還不知情,畢竟我們有意的排查了一些沿途的斥候探子。他們再想傳遞出消息也要麻煩一些。


    可是對於大安朝堂卻瞞不住,我們也沒想有意瞞他們。朝堂上很快就知道嶺南出兵了,發兵兩萬去了西境之地。


    “這張風起是不是瘋了?兩萬人就敢去西境之地!?”早朝時皇上還沒來,不少位在大安宮外的大臣們也閑聊著此事。


    “可不是麽!他不會真以為打退燕赤一次自己的嶺南兵就無敵了吧?一再要求他不要出兵,不要出兵!他這是違抗朝廷軍令,按我說應該直接處斬!”


    “途大人言重了吧?張風起接到的命令應該是朝廷不會派援軍參與西境之事,因為要休養生息。可沒有命令說張風起不許私自帶兵前往啊。”


    “張大人這話是什麽意思?西境之事本就與咱們大安沒有關係。張風起此舉一旦激怒了燕赤或者西南八國,到時候不是平添禍事嗎?張大人不能因為張風起是你外甥就不顧咱們大安的安危於不顧啊!”那位途大人反駁道。


    “我看途大人這個禮部侍郎怕是做傻了!之前咱們從未出兵難道燕赤和西南八國就不犯境我大安了嗎?難道這種時候我們還要對他們禮遇友佳嗎?”


    “張大人,途大人你們二位別吵了,還是聽憑皇上決斷吧。”一旁的幾位大臣也在勸著。


    “是聽皇上決斷還是賈相決斷啊?”張永光說道。


    但周圍眾人一聽張永光說這話也不敢再與他搭話了。身為戶部尚書,張永光的政治立場很是特殊。他屬於老頑固那一類,既不是賈相的人,也不是皇上的人,也不是先帝的人。他是新皇提拔起來的,畢竟是大安的錢袋子。


    這種人皇帝還是有些手腕的,不可能什麽都用賈術辰的人。但他又不是事事都依著皇上,不過皇上對此並不在意。讓他掏錢的時候他能掏錢就行。加上他外甥張風起是嶺南的邊戶使。在這朝堂之上自然也是有些底氣所在的。


    “陛下到,上朝。”隨著老太監的聲音,眾臣皆正了正衣冠走進大安宮內。


    各自懷揣著各自的心思參加今天這個注定不平凡的早朝。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皇帝身邊的老太監一如既往的說著。


    而龍椅上的安帝則是哈欠連連,興致缺缺。不知昨晚又在哪個妃子那過得夜。


    “稟告陛下,臣有事奏。”


    皇帝皺眉瞥眼說話之人“哦?途愛卿有何事要奏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安定遠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寅唐寅唐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寅唐寅唐寅並收藏大安定遠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