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整個燕北州丟了?我和柳安安還有楚玉聽完已經傻了。這大安朝在做什麽?割三城不夠?整個燕北州都給北襄了!?燕北州跟嶺南州不一樣,燕北州很大,九郡十三城。這麽大的地方全給北襄了?


    “是之前元奇說的那次..?”


    “對,我迴了宣景城就跟簡知府匯報了這些事,就是他告訴我這些消息的。當時北襄正派二十萬兵在攻打燕北州。”


    “元奇說的都是真的,怪不得咱們一直等不到朝廷派的援軍,原來北襄真的跟燕赤聯合攻打大安了啊..”我感慨著,可是怎麽又丟了整個燕北呢?


    “隨後我和簡知府繼續派探子去打探,就在前日我接到迴報的消息..燕北州守將不敵..一個月被北襄破了六城。燕北守關大將蕭穎死戰不退,帶著整個燕北州的十萬安軍拚死抵抗還是被破城了..殉國了!朝廷派的援軍全都集結在上安不肯再前進一步。就隔著一座祁山,朝廷的援兵就守在上安不去支援!!蕭穎和燕北州的守軍到死都沒等到一個朝廷的援兵!那些北襄莽子攻下的城池七日不封刀..我燕北州的百姓被他們如豬狗一般的屠殺啊!!男子老人被殘忍殺害..連那些小孩子都不放過..那些女人甚至是老婦人也是被他們淩辱後再被處死..那些莽子已經不把我燕北的百姓當人了啊!!”張風起邊哭邊說。


    我聽完張風起的話像泄了氣的皮球癱坐在了椅子上久久不能迴神。而柳安安和楚玉聽到張風起說到後邊全都捂著嘴哭了起來。


    我感覺自己也馬上要哭出來了,我不是大安人啊,這大安如何跟我又有什麽關係呢?可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是因為那些百姓的遭遇嗎?


    還是我想起了曾經在華夏羸弱的時候也是這般被異族欺淩的呢?淚水繃不住了,同理心和那些曆史屈辱的記憶讓我此時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我皺著眉頭紅著眼眶,感覺自己全身都在發抖。也分不清是因為生氣還是難過的開口問道“所以朝廷還是向北襄求和了..把整個燕北州都割給北襄了?”


    張風起沒迴答我,又拿起一壇酒邊哭邊喝。沉默是他的迴答,而我和柳安安、楚玉三人卻明白了答案。大安朝廷到底在幹嘛..北襄可惡!可恨!可殺!但是這大安朝廷又在做什麽!?我甚至有了一股直接當麵兒問問龍椅上那個狗皇帝的衝動。我想大罵他,我想打他!


    隨後我又想到了些什麽說“如果..如果咱們沒能擊退燕赤,那這嶺南州..”我已經不敢說下去了。


    “不會比燕北州好到哪去,燕赤的蠻子跟北邊的莽子一樣,都不會拿我們大安百姓當人看。”張風起迴答著我,說出了我沒敢說的話。


    如果我沒穿越來,或許真的會如此。張風起也會殉國,這嶺南州的百姓們也會遭遇燕北州百姓們所遭遇的那些事。張伯,芳嬸兒,劉伯,那些民夫壯丁,都會..


    想到這我也開了一壇酒抓起就喝,好像這樣才能稍稍緩解此刻我沉悶的內心。


    “朝廷派出使者跟北襄談,同意把燕北州全境割給北襄。還要給大安今年一整年的稅收,說是給北襄這次發兵的賠償和補給。金銀珠寶等物不計其數,鹽鐵各十萬石。公主,宮女,共計兩千名。有不少都是民間的百姓人家的女子..我替蕭將軍感到不值啊,他保的是什麽國?”


    張風起說得對,蕭穎用命犧牲守城,換來的是自己背後的國家道歉割地賠款。蕭將軍在天有靈的話會是何等的悲涼?


    想到這我把剩下的半壇酒全推開窗朝著北方灑向窗外。


    “蕭將軍,敬你!那些殉國守衛北疆的兒郎們,敬你們!”


    “所以朝廷不會向北襄用兵了?給了那麽多東西,辜負了那麽多人換來的和平,那些高坐廟堂之上的皇帝高官們可以繼續心安理得了?”我轉身問向張風起。


    此時如果張風起告訴我朝廷已經決定動兵了!決定收迴失地!我一定隨他啟程奔赴北方,收迴燕北,再打到漠北大草原北襄的王庭去!


    可是張風起依舊是喝著酒用沉默迴答著我。楚玉和柳安安也沒有胃口吃飯了,也是一杯接著一杯的喝著酒。臉蛋紅撲撲的,眼眶也是紅的。兩位姑娘剛才哭的也很厲害,現在才緩過來一些。


    “王兄弟,你可知道是誰向皇帝諫言求和的嗎?”


    “是誰?”我問著,但我心想是那個宰相麽?或者兵部吏部尚書?


    “刑部侍郎,秦禹!”


    聽到這個名字我和柳安安楚玉很是震驚。


    “秦叔..他怎麽能這麽做!?”楚玉已經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柳安安則是在一旁琢磨著什麽沒說話。


    而我此時卻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為什麽從張風起知道秦懷他爹是秦禹後一點顧忌都沒有,為什麽反應那麽大,我想明白了,我全想明白了。這一家活畜生,如果秦懷做的事情必須以死來作為代價的話,那秦禹就是死上千百迴車裂腰斬!都不足以形容他的可恨!


    隻是我想不明白,為什麽皇帝要聽他一個刑部侍郎的?就因為他提議的是求和?順了皇帝的意?


    “張大哥,皇帝會聽他一個侍郎的意見嗎?”


    “嗬嗬,要麽說惡有惡報呢,這種提議求和的畜生。罔顧燕北百姓的遭遇,守軍的犧牲。為了自己的官路跟皇帝提議求和,結果又如何呢?”


    張風起沒有迴答我的話,隻是自顧自的說著。


    “皇帝自然不會聽他一個侍郎的話,他這麽說是那位賈丞相授意的。許給了他刑部尚書的職位。隻要他勸皇帝陛下同意和北襄求和,賈丞相就會帶著各部大臣附議。”


    “這又是為什麽?那賈丞相為啥不自己去勸皇帝呢?這種事他沒少做吧?”


    “嗬嗬,王兄弟把他想簡單了。割一座城和整個州能一樣嗎?何況北襄屠城不封刀七日的消息傳出,誰敢做出頭鳥勸皇帝求和呢?他奸,但不蠢。自然要找個出頭鳥來做這件事,而一心想往上爬到刑部尚書的秦禹就成了這隻鳥。”


    “所以秦禹怎麽樣了?”


    “割地賠款,賠了那麽多東西,死了那麽多百姓。自然是讓他把鍋背上。皇帝轉頭就治了他一個禍國殃民的死罪。到底是條好狗,那賈丞相和一眾尚書都紛紛勸諫。最終也隻是打了五十大板。計劃是給他貶到上安做個上安通判,從三品變成正六品了。京官兒侍郎變成邊疆通判了。不過這些還沒定下來,但我覺得八九不離十了。這刑部侍郎他做不了幾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安定遠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寅唐寅唐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寅唐寅唐寅並收藏大安定遠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