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年千萬白銀!朱元璋大喜
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師 作者:三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還請陛下明鑒!”
“這些便是我等一眾之人,最近些時日所煉製而出的,萬萬不敢在此處誆騙陛下!”
工匠再次開口,恭敬的很。
有了這一籮筐的琉璃,朱元璋暫時將方才那高腳杯琉璃,放到了太子朱標的身上。
接著。
幾個大步跨進,很快就來到了這一籮筐琉璃的麵前。
他拿出了一個又一個,動作也都是小心翼翼。
要知道。
這每一個琉璃,可都是價值一千兩白銀的,而且還是最低。
那麽。
麵前這一籮筐,一下子,好像就有了幾十萬兩的白銀收入。
對於他朱元璋,對於他這個大明天子陛下而言,也絕對是一個不少的數字啦!
“這一切,居然是真的!”
朱元璋不可思議的喃喃自語。
在他身後,馬皇後將那高腳杯的琉璃慢慢舉起。
簡單看了一下,壓製心頭的震撼,臉色也是有了幾分難言的喜悅。
大明朝。
如今,對於錢財,可還是比較缺的。
而若是有了這琉璃之物,說不定各處的天災人禍,各個地方銀兩,包括大明北伐所需要的軍餉,可謂是全部都能夠補全的。
即便不能夠補全,但也絕對能夠大大緩解。
大明朝的百姓,也能夠因此過上一些更好的日子。
尤其是他們朱家,也能夠更加的順利!
“此事,臣妾還真就是得好好恭喜陛下啦!”
馬皇後來到朱元璋麵前,輕輕開口,臉上也是多了幾個小梨渦的笑容。
朱標,朱棣,還有旁邊的朱楹,以及秦王朱爽,一個個的也都是紛紛攘攘的湧了過來。
他們並沒有看著那個高腳杯的琉璃,而是看看麵前的一籮筐的琉璃。
朱標很快反應過來。
他目光對了旁邊的工匠們,開口。
“煉製出這些東西,到底花了多長的時間呢?”
朱標目光灼灼,盯著對方緩緩問道。
而既然太子殿下已經問了他們,這些工匠又如何敢不迴答?
一個個也都是立刻出聲。
“迴太子殿下的話,這些琉璃,大約花了半月時間!”
此話一出口,朱元璋又是震驚了不少。
半個月,幾十萬。
那麽一個月,說不定就有小一百萬了。
那一年,就直接一千多萬兩的收入。
雖然朱元璋心裏麵明白,要把所有的琉璃全部都賣出去之後,才能夠得來的收入。
可即便是砍一半,那也都是五百萬。
有了這五百萬兩銀子,他朱元璋還有什麽好愁的呢?
北伐一次?不行,那就兩次。
兩次不行,那就三次!
我大明朝什麽不多,就是銀子多,砸,都要把大元給狠狠的砸死的!
“哈哈哈哈!”
想到這一點,朱元璋大笑出聲,渾身上下也都是說不出的得意!
馬皇後看向安陽公主,微微一笑。
“看來,咱老朱家的女婿,的確算是不錯。”
“還未曾成了咱老朱家的人,眼下卻是已然幫助許多呀!”
母後這麽一說,安陽公主有些害羞,低聲開口。
“一切也都是韓秋,他應該做的!”
小公主在旁邊同樣出聲。
“沒想到,姐夫居然這麽厲害,我也要琉璃,我也要!”
她在這邊大聲開口。
換作往常,即便是目前皇室裏麵最寵愛的這麽一個小公主,要這麽多的珍貴之物,朱元璋也是會生氣的。
可此一時,彼一時。
這曾經的珍貴之物。
到了眼下,對於他們老朱家而言,卻隻不過是尋常!
“對了。”
朱元璋目光朝幾個工匠看去,又是問了非常關鍵的一點。
“那不知燒出這一個琉璃,所需要花費多少呢?”
聽到陛下的問話,他們幾個工匠互相看了幾眼,最後才給出了一個答案。
“迴陛下的話,若是一切順利,目前的成本約摸在一錢左右!”
“什麽?”
聽到這話,朱元璋直接就啞口無言。
他瞳孔狠狠一縮。
一錢左右的銀子,恐怕連賣出去的價錢的零頭也都沒有吧?
這麽說來。
純純的就是一個無本的買賣嗎?
大明朝一年最低,最低五百萬兩,銀子的收入,一下子就是穩了!
“好!”
朱元璋大笑一聲。
“賞!你們所有人都賞!”
這一次。
有了朱元璋,這個大明朝的陛下發話,眼前的工匠們個個點頭!
至於韓秋,人家都已經是老朱家的姑爺了。也是當朝的駙馬,也不需要他們這些工匠屬下,在這邊專門給對方請功的!
離開附近!
朱元璋對徐達直接吩咐。
“此處的護衛力量還不足,再多派幾個營的人過來,此處,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
聽到朱元璋的話。
“剛剛從震撼之中迴過神來的徐達,立刻點頭,答應。
“還請陛下,放心。”
“我玄武湖大營在一日,就斷然不會讓此處半分危險!”
“嗯!嗯!”
朱元璋滿意點頭。
接下來,才是要去做真正的事情,好好的見他老朱家的女婿。
這當朝的駙馬,這個他非常看好的年輕人。
韓秋先生!
這一次,老朱家的好女婿,可真是給了他朱元璋一個不錯的驚喜呢!
自然是要好好的獎勵獎勵啦!
去的路上,朱元璋對旁邊大兒子朱標,還有老四朱棣開口。
“你們兩人說說。”
“這一次,咱到底應該給他如何的獎賞呢?給的少啦!這可實在有點不太妥當!”
朱元璋非常難得的大放了一迴。
當然,最為重中之重的——
還是由於。韓秋眼下已經是老朱家的人。
而朱元璋對於自家人,一向都是非常大方的。
如果是外人的話,那就是有點小氣的了。
麵對父皇的問題,朱標謙遜一笑。
他腦海之中,迴想過韓秋的諸多身影,最後重重出聲。
“韓秋先生,與我大明朝貢獻頗多,此前之事,再加上今日之事,自然是要封一個侯爵之位的。”
“唯有如此,或許才能夠激發韓秋先生的幾分心誌,日後說不定也能夠有著更加神奇之物,更何況!”
“韓秋先生眼下,也即將跟那觀音奴一番漣漪,總該是要有一個名頭的!”
朱標說起話來,言辭懇切,也算是權衡利弊,方方麵麵,也都算是非常到位。
幾乎是把一切都考慮到了。
當朝太子之名,名副其實,理所應當。
“這些便是我等一眾之人,最近些時日所煉製而出的,萬萬不敢在此處誆騙陛下!”
工匠再次開口,恭敬的很。
有了這一籮筐的琉璃,朱元璋暫時將方才那高腳杯琉璃,放到了太子朱標的身上。
接著。
幾個大步跨進,很快就來到了這一籮筐琉璃的麵前。
他拿出了一個又一個,動作也都是小心翼翼。
要知道。
這每一個琉璃,可都是價值一千兩白銀的,而且還是最低。
那麽。
麵前這一籮筐,一下子,好像就有了幾十萬兩的白銀收入。
對於他朱元璋,對於他這個大明天子陛下而言,也絕對是一個不少的數字啦!
“這一切,居然是真的!”
朱元璋不可思議的喃喃自語。
在他身後,馬皇後將那高腳杯的琉璃慢慢舉起。
簡單看了一下,壓製心頭的震撼,臉色也是有了幾分難言的喜悅。
大明朝。
如今,對於錢財,可還是比較缺的。
而若是有了這琉璃之物,說不定各處的天災人禍,各個地方銀兩,包括大明北伐所需要的軍餉,可謂是全部都能夠補全的。
即便不能夠補全,但也絕對能夠大大緩解。
大明朝的百姓,也能夠因此過上一些更好的日子。
尤其是他們朱家,也能夠更加的順利!
“此事,臣妾還真就是得好好恭喜陛下啦!”
馬皇後來到朱元璋麵前,輕輕開口,臉上也是多了幾個小梨渦的笑容。
朱標,朱棣,還有旁邊的朱楹,以及秦王朱爽,一個個的也都是紛紛攘攘的湧了過來。
他們並沒有看著那個高腳杯的琉璃,而是看看麵前的一籮筐的琉璃。
朱標很快反應過來。
他目光對了旁邊的工匠們,開口。
“煉製出這些東西,到底花了多長的時間呢?”
朱標目光灼灼,盯著對方緩緩問道。
而既然太子殿下已經問了他們,這些工匠又如何敢不迴答?
一個個也都是立刻出聲。
“迴太子殿下的話,這些琉璃,大約花了半月時間!”
此話一出口,朱元璋又是震驚了不少。
半個月,幾十萬。
那麽一個月,說不定就有小一百萬了。
那一年,就直接一千多萬兩的收入。
雖然朱元璋心裏麵明白,要把所有的琉璃全部都賣出去之後,才能夠得來的收入。
可即便是砍一半,那也都是五百萬。
有了這五百萬兩銀子,他朱元璋還有什麽好愁的呢?
北伐一次?不行,那就兩次。
兩次不行,那就三次!
我大明朝什麽不多,就是銀子多,砸,都要把大元給狠狠的砸死的!
“哈哈哈哈!”
想到這一點,朱元璋大笑出聲,渾身上下也都是說不出的得意!
馬皇後看向安陽公主,微微一笑。
“看來,咱老朱家的女婿,的確算是不錯。”
“還未曾成了咱老朱家的人,眼下卻是已然幫助許多呀!”
母後這麽一說,安陽公主有些害羞,低聲開口。
“一切也都是韓秋,他應該做的!”
小公主在旁邊同樣出聲。
“沒想到,姐夫居然這麽厲害,我也要琉璃,我也要!”
她在這邊大聲開口。
換作往常,即便是目前皇室裏麵最寵愛的這麽一個小公主,要這麽多的珍貴之物,朱元璋也是會生氣的。
可此一時,彼一時。
這曾經的珍貴之物。
到了眼下,對於他們老朱家而言,卻隻不過是尋常!
“對了。”
朱元璋目光朝幾個工匠看去,又是問了非常關鍵的一點。
“那不知燒出這一個琉璃,所需要花費多少呢?”
聽到陛下的問話,他們幾個工匠互相看了幾眼,最後才給出了一個答案。
“迴陛下的話,若是一切順利,目前的成本約摸在一錢左右!”
“什麽?”
聽到這話,朱元璋直接就啞口無言。
他瞳孔狠狠一縮。
一錢左右的銀子,恐怕連賣出去的價錢的零頭也都沒有吧?
這麽說來。
純純的就是一個無本的買賣嗎?
大明朝一年最低,最低五百萬兩,銀子的收入,一下子就是穩了!
“好!”
朱元璋大笑一聲。
“賞!你們所有人都賞!”
這一次。
有了朱元璋,這個大明朝的陛下發話,眼前的工匠們個個點頭!
至於韓秋,人家都已經是老朱家的姑爺了。也是當朝的駙馬,也不需要他們這些工匠屬下,在這邊專門給對方請功的!
離開附近!
朱元璋對徐達直接吩咐。
“此處的護衛力量還不足,再多派幾個營的人過來,此處,不能夠有任何的閃失!”
聽到朱元璋的話。
“剛剛從震撼之中迴過神來的徐達,立刻點頭,答應。
“還請陛下,放心。”
“我玄武湖大營在一日,就斷然不會讓此處半分危險!”
“嗯!嗯!”
朱元璋滿意點頭。
接下來,才是要去做真正的事情,好好的見他老朱家的女婿。
這當朝的駙馬,這個他非常看好的年輕人。
韓秋先生!
這一次,老朱家的好女婿,可真是給了他朱元璋一個不錯的驚喜呢!
自然是要好好的獎勵獎勵啦!
去的路上,朱元璋對旁邊大兒子朱標,還有老四朱棣開口。
“你們兩人說說。”
“這一次,咱到底應該給他如何的獎賞呢?給的少啦!這可實在有點不太妥當!”
朱元璋非常難得的大放了一迴。
當然,最為重中之重的——
還是由於。韓秋眼下已經是老朱家的人。
而朱元璋對於自家人,一向都是非常大方的。
如果是外人的話,那就是有點小氣的了。
麵對父皇的問題,朱標謙遜一笑。
他腦海之中,迴想過韓秋的諸多身影,最後重重出聲。
“韓秋先生,與我大明朝貢獻頗多,此前之事,再加上今日之事,自然是要封一個侯爵之位的。”
“唯有如此,或許才能夠激發韓秋先生的幾分心誌,日後說不定也能夠有著更加神奇之物,更何況!”
“韓秋先生眼下,也即將跟那觀音奴一番漣漪,總該是要有一個名頭的!”
朱標說起話來,言辭懇切,也算是權衡利弊,方方麵麵,也都算是非常到位。
幾乎是把一切都考慮到了。
當朝太子之名,名副其實,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