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韓秋的過往
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師 作者:三蛋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等到後來。”
徐達語氣停頓了一下,他再次開口。
“之後,韓秋先生的性子,就變得孤僻了不少,或許之前在陳友亮他們麾下的時候,也同樣做過這樣的事情,但好像都沒有被受到過重視。”
“來到咱們大明這一邊,也是再次嚐試了一次,若是沒有遇到燕王陛下的話,恐怕直到現如今,我等人也萬萬不會得知,這世上居然還有這麽一個奇才的!”
“再加上韓秋先生自然也通曉人性之惡,所以之前的精鹽之法,也根本就沒有展現出來!”
“匹夫無罪,懷璧有罪呀!”
徐達話說到最後,就連他自己的語氣,也都變得苦澀了太多太多。
像這樣的一位人才,就由於各種各樣的磨難,所以一直平平無奇。
到了現如今,居然也都還是一個投降的士兵。
而對方這麽多年,鬱鬱不得誌。
少年人嘛,心中有些鬱悶之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換做他們,或許比韓秋的怨氣還要大得多啊!
倒也難怪,對方之前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啦!
朱元璋眯了一下眼睛。
“那幾個官員呢?”
“還請陛下放心!”
徐達再次開口:“已經處理了,該如何懲罰就如何懲罰!”
徐達沒有說明懲罰是什麽,隻是簡單的打了五十個大板而已。
畢竟官員沒相信這件事情,也是特別正常的,總不可能下麵隨便一個小兵這麽說,他們這些官員就可能相信吧?
這件事情,明明誰都沒錯,可最後就是那樣,造出了這麽一個天大的悲劇。
像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多如牛毛!
慢慢的,朱棣這邊先行一步離開。
他來到了韓秋的身旁。
韓秋沒有迴到營帳,而是來到了這軍營的旁邊,他看著校場之上,在此處不停訓練的其他士兵。
“韓秋先生,沒事吧?”
朱棣湊了過去,安慰著開口。
“還好。”
韓秋簡單點了一下頭。
他眼中閃過一道追憶之色,然後接著出聲:“有些時候,你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你運氣好,自然是能夠成為那些名流清水的大人物了。”
“或者說,能夠擁有著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耀。”
“可你,運氣不好!”
對於接下來的話,韓秋沒有多說,他默默地離開了附近。
而此時此刻,朱棣看著對方的背影,內心隱隱約約隻想起了一句話。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美好的事情總是一閃而逝的,悲劇,才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現狀!”
沒多久,朱棣又是過去。
“放心!”
他和韓秋勾肩搭背著,繼續安慰開口:“有我朱老四在,在這軍營之中,沒人會欺負韓秋,先生你的!”
“嗯!嗯!”
看著朱棣,韓秋同樣點了下頭,也是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也是再次開口。
“能夠提高糧食產量的東西,就在我營帳之內。”
“過來吧,等會你自己偷偷摸摸的,交上去,你自己立下功勞!”
韓秋內心一道暖流湧過,直接說出了這樣的話。
朱棣還能夠說些什麽呢?同樣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兩人迴到軍營。
韓秋指著麵前的東西,開口。
“這就是曲轅犁之後的深耕犁了,最主要的功效是,能夠將土壤更加肥沃,產量也自然是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除此之外,最為顯著的就是能夠開墾大量的荒地了。”
“一般的荒地,普通的曲轅犁隻能夠開可能表麵的一層幹燥土壤,而這麵前的深耕裏,自然是能夠往下直接深耕的,雖然花的力氣會有些多,但是一旦開墾下來,便是和糧田差不了太多了,可能維持不了良田的那種土壤,肥沃程度,年限太久,但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的!”
韓秋緩緩一言。
看著麵前的深耕犁,朱棣眼神狂熱,內心也是無比的激動!
他並沒有懷疑,韓秋話語之中的分量。
有了地圖,有了精鹽,這兩個最起碼的故障,韓秋的話,已經是擁有了很強大的說服力啦!
接下來,朱棣把這東西拿走,韓秋也自然跟了過去。
重新來到朱元璋他們一行人的麵前,朱棣簡單介紹了一下,而韓秋則是在旁邊默默無言。
眾人也沒有在提方式的那個話題,似乎這個話題,就直接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對了。”
韓秋主動發言:“朝堂之上,韓國公李善長,劉伯溫他們,可都是當世一等一的人才難道他們兩人沒什麽法子嗎?總不太可能吧?”
韓秋輕輕一笑。
朱元璋看了看旁邊的太子朱標。
朱標緩緩開口,他走了出來,都是年輕人,所以自然更好交流一些!
朱標繼續說道:“人家兩位大人物,我們怎麽能夠知道呢?隻不過依稀從朝堂之上聽到了一些消息而已。”
“如今,各處地方連年災害,再加上大明朝北伐之事,已然是就此定下來的。”
“所以,這糧草,才算是有了幾分不夠,實在不行,就隻能國家北伐的進程越拖越後了。”
韓秋簡單算了一下時辰。
他輕輕一笑:
“如今,距離秋收還有江靜兩三個月,雖然現在用我這深耕犁已經來不及了,但是用糧食周轉一下,還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也可以用深耕犁,跟那些地方豪族,做一個簡單的交易。”
“產量越大,他們自己的腰包自然也就越厚啦,隻不過是讓他們厚上一點點而已,其中大部分的收益還是歸朝廷的,畢竟,這玩意可是朝廷這邊所發下來的,有了這層名義,那些地方豪族也隻能夠吃下這個啞巴虧。”
而之前的精鹽,韓秋卻是完全沒提。
鹽、鐵。
這兩個東西,可都是每一個時代官方必備的,同樣也都是保持的戰略重要物資。
什麽東西都可以流通到,其他的勢力。
偏偏這兩樣東西是無論如何也都不能夠的,一旦流通了出去,無異於是增強了別人的國力,從而在某一種程度上削弱了自己的。
根本,就是不合算的一個道理!
徐達語氣停頓了一下,他再次開口。
“之後,韓秋先生的性子,就變得孤僻了不少,或許之前在陳友亮他們麾下的時候,也同樣做過這樣的事情,但好像都沒有被受到過重視。”
“來到咱們大明這一邊,也是再次嚐試了一次,若是沒有遇到燕王陛下的話,恐怕直到現如今,我等人也萬萬不會得知,這世上居然還有這麽一個奇才的!”
“再加上韓秋先生自然也通曉人性之惡,所以之前的精鹽之法,也根本就沒有展現出來!”
“匹夫無罪,懷璧有罪呀!”
徐達話說到最後,就連他自己的語氣,也都變得苦澀了太多太多。
像這樣的一位人才,就由於各種各樣的磨難,所以一直平平無奇。
到了現如今,居然也都還是一個投降的士兵。
而對方這麽多年,鬱鬱不得誌。
少年人嘛,心中有些鬱悶之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換做他們,或許比韓秋的怨氣還要大得多啊!
倒也難怪,對方之前能夠說出這樣的話,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啦!
朱元璋眯了一下眼睛。
“那幾個官員呢?”
“還請陛下放心!”
徐達再次開口:“已經處理了,該如何懲罰就如何懲罰!”
徐達沒有說明懲罰是什麽,隻是簡單的打了五十個大板而已。
畢竟官員沒相信這件事情,也是特別正常的,總不可能下麵隨便一個小兵這麽說,他們這些官員就可能相信吧?
這件事情,明明誰都沒錯,可最後就是那樣,造出了這麽一個天大的悲劇。
像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多如牛毛!
慢慢的,朱棣這邊先行一步離開。
他來到了韓秋的身旁。
韓秋沒有迴到營帳,而是來到了這軍營的旁邊,他看著校場之上,在此處不停訓練的其他士兵。
“韓秋先生,沒事吧?”
朱棣湊了過去,安慰著開口。
“還好。”
韓秋簡單點了一下頭。
他眼中閃過一道追憶之色,然後接著出聲:“有些時候,你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你運氣好,自然是能夠成為那些名流清水的大人物了。”
“或者說,能夠擁有著屬於自己的一份榮耀。”
“可你,運氣不好!”
對於接下來的話,韓秋沒有多說,他默默地離開了附近。
而此時此刻,朱棣看著對方的背影,內心隱隱約約隻想起了一句話。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美好的事情總是一閃而逝的,悲劇,才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現狀!”
沒多久,朱棣又是過去。
“放心!”
他和韓秋勾肩搭背著,繼續安慰開口:“有我朱老四在,在這軍營之中,沒人會欺負韓秋,先生你的!”
“嗯!嗯!”
看著朱棣,韓秋同樣點了下頭,也是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也是再次開口。
“能夠提高糧食產量的東西,就在我營帳之內。”
“過來吧,等會你自己偷偷摸摸的,交上去,你自己立下功勞!”
韓秋內心一道暖流湧過,直接說出了這樣的話。
朱棣還能夠說些什麽呢?同樣重重地點了一下頭。
兩人迴到軍營。
韓秋指著麵前的東西,開口。
“這就是曲轅犁之後的深耕犁了,最主要的功效是,能夠將土壤更加肥沃,產量也自然是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除此之外,最為顯著的就是能夠開墾大量的荒地了。”
“一般的荒地,普通的曲轅犁隻能夠開可能表麵的一層幹燥土壤,而這麵前的深耕裏,自然是能夠往下直接深耕的,雖然花的力氣會有些多,但是一旦開墾下來,便是和糧田差不了太多了,可能維持不了良田的那種土壤,肥沃程度,年限太久,但也是一個不錯的法子的!”
韓秋緩緩一言。
看著麵前的深耕犁,朱棣眼神狂熱,內心也是無比的激動!
他並沒有懷疑,韓秋話語之中的分量。
有了地圖,有了精鹽,這兩個最起碼的故障,韓秋的話,已經是擁有了很強大的說服力啦!
接下來,朱棣把這東西拿走,韓秋也自然跟了過去。
重新來到朱元璋他們一行人的麵前,朱棣簡單介紹了一下,而韓秋則是在旁邊默默無言。
眾人也沒有在提方式的那個話題,似乎這個話題,就直接悄無聲息的過去了!
“對了。”
韓秋主動發言:“朝堂之上,韓國公李善長,劉伯溫他們,可都是當世一等一的人才難道他們兩人沒什麽法子嗎?總不太可能吧?”
韓秋輕輕一笑。
朱元璋看了看旁邊的太子朱標。
朱標緩緩開口,他走了出來,都是年輕人,所以自然更好交流一些!
朱標繼續說道:“人家兩位大人物,我們怎麽能夠知道呢?隻不過依稀從朝堂之上聽到了一些消息而已。”
“如今,各處地方連年災害,再加上大明朝北伐之事,已然是就此定下來的。”
“所以,這糧草,才算是有了幾分不夠,實在不行,就隻能國家北伐的進程越拖越後了。”
韓秋簡單算了一下時辰。
他輕輕一笑:
“如今,距離秋收還有江靜兩三個月,雖然現在用我這深耕犁已經來不及了,但是用糧食周轉一下,還是完全可以的。”
“而且,也可以用深耕犁,跟那些地方豪族,做一個簡單的交易。”
“產量越大,他們自己的腰包自然也就越厚啦,隻不過是讓他們厚上一點點而已,其中大部分的收益還是歸朝廷的,畢竟,這玩意可是朝廷這邊所發下來的,有了這層名義,那些地方豪族也隻能夠吃下這個啞巴虧。”
而之前的精鹽,韓秋卻是完全沒提。
鹽、鐵。
這兩個東西,可都是每一個時代官方必備的,同樣也都是保持的戰略重要物資。
什麽東西都可以流通到,其他的勢力。
偏偏這兩樣東西是無論如何也都不能夠的,一旦流通了出去,無異於是增強了別人的國力,從而在某一種程度上削弱了自己的。
根本,就是不合算的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