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魏郡,館陶縣。


    一支大軍,正在官道上迅速的行進。


    這支大軍對外打出的旗幟,是袁字大旗,為首的人赫然是袁譚。


    他帶著大軍,自青州來了。


    袁譚頂盔摜甲,麵色肅然,但眼眸中,卻是有著濃濃的期待。他這一次帶著軍隊返迴鄴城,就是要拿下鄴城奪權的。


    袁紹不為人父,他也不願為人子。尤其這一次曹操和袁家開戰,不論是張頜、高覽,亦或是袁尚的兵力,都離開了鄴城。


    如今的鄴城很空虛。


    他隻要是迴到鄴城,就可以直接掌握鄴城,然後假傳袁紹的命令,便繼承袁紹的一切。到時候在前線的袁尚,袁譚是不會管的。


    袁尚,早死早好。


    甚至袁譚巴不得,袁尚死在前線,那更省了他很多事兒。


    袁譚策馬趕路時,因為館陶縣距離鄴城,還有百餘裏路,按照目前的速度,最多再有兩天,袁譚就可以返迴鄴城。


    一切,自然是手到擒來。


    抵近中午,袁譚下令大軍停止前進,停下來休整,同時將士也吃幹糧補充體力。


    在將士吃飯時,袁譚也是吃著麵餅,啃著肉脯,喝著烈酒。一頓胡吃海塞後,袁譚打了個飽嗝,人靠在一顆木樁上,身體癱倒著很是舒服。


    袁譚看向一旁的謀士孔順,笑吟吟道:“孔先生,我們即將返迴鄴城。雖說如今的鄴城,暫時空虛沒有兵力,但也不能小覷,你說眼下的城內,大致還有多少人?”


    孔順是袁譚的謀士,一直在袁譚身邊謀劃。


    他的職務,是左軍師一職。


    孔順身長八尺有餘,不過卻是有些清瘦,他捋著頜下的胡須,緩緩道:“主公,如今的鄴城,自然是有一定兵力的,估摸著,最多一萬人。可是我們這一次帶迴的兵力,足足五萬精銳。有了這五萬精兵,還擔心落敗嗎?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足以取勝了。”


    袁譚一聽,頓時哈哈笑了起來,臉上盡是自傲神情。


    說得對!


    他足足五萬人。


    如果說,袁尚的主力部隊,全部都留在了鄴城,那麽給袁譚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在鄴城發動兵變,問題是,袁尚離開了。


    他就有了機會。


    最關鍵的是,他這一次迴去,是堂堂正正迴去的。


    誰也無法拒絕。


    畢竟在當下,曹操帶兵殺來,袁尚前往迎擊,後方空虛,需要人鎮守。


    袁譚許諾道:“孔先生,等我拿下了鄴城,繼承了大位後,未來,你便是我的丞相。”


    丞相,那是一國才有的丞相。


    孔順一下就激動了。


    他更是明白了袁譚的意圖。


    這是要效仿袁術,自立一國,如此一來,才能設置丞相。


    孔順鄭重拱手道:“請主公放心,此番返迴,臣定會全力輔佐主公。實際上,我們這一次返迴,也就是兩種情況。”


    袁譚笑問道:“哪兩種情況?”


    孔順道:“第一種情況,鄴城方麵,任由主公帶著兵力入城。隻要是達到了這一種情況,那麽下一步,便可以直接包圍大將軍府和趙王府,直接起事成功,掌握鄴城。”


    “第二種情況,鄴城方麵,還是有一定的戒心,隻要主公入城,不許軍隊入城。這般的情況,就需要稍稍繞一點。”


    孔順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他如今,很是自信。


    畢竟在當下,袁譚是占據了極大優勢的,有極大的把握掌握鄴城。


    袁譚道:“涉及到第二種情況,我認為不大可能出現。不過,我們還是要謹慎一些,要做好準備,以備萬全之策。這般的情況,孔先生認為,該怎麽辦呢?”


    孔順說道:“主公要圖謀起事,沒有任何人知悉。所以,到時候,主公順勢而為,任由軍隊在城外駐紮,主公徑直入城就是,先拜會大將軍,安撫一番。”


    “然後,再籠絡及威脅鎮守城門口的人,等晚上時,直接調兵入城,直接掌控鄴城。一宿變化,鄴城的城頭變換了大王旗,到時候大局抵定,誰也無法反抗主公。”


    “這就是卑職的建議。”


    孔順說道:“眼下的情況,隻要是袁尚在外麵,我們就一切輕鬆。”


    袁譚也是眼中有笑容,很是期待。


    情況,的確是簡單。


    不怎麽複雜。


    袁譚休整了小半個時辰,便下令繼續啟程,大軍繼續往鄴城的方向去。這一路前往,沿途沒有遇到任何阻攔,當進入了鄴城境內後,袁譚已經開始加快速度。


    與此同時,袁譚靠近鄴城的消息,已經是傳迴了鄴城趙王府。


    王府中,長史值房內。


    這是李儒的值房。


    如今鄴城的運轉,包括鄴城的四城駐防,都是李儒負責。


    留守的審配,實際上隻負責大將軍府的事務,恰恰是這時候,大將軍府沒有多少事情,畢竟政務幾乎都是轉移到了趙王府。


    審配倒也是一切配合,並沒有任何不滿,反倒是處處配合李儒。


    整個鄴城,很是穩健。


    李儒在忙碌時,這時候一名侍從進入,躬身道:“李長史,剛剛拱衛司傳迴消息,袁譚率領的隊伍,距離鄴城,已經不到一天半的路程,他即將返迴鄴城。跟著袁譚一起返迴的,還有五萬精銳,也是絲毫沒有分開,一直往鄴城來。”


    “知道了,再探。”


    李儒點了點頭吩咐一聲。


    侍從退下,李儒眼眸眯了起來,那微微眯起的眸子中掠過了寒光。


    這一事情,是早就考慮好的。


    “報!”


    就在此時,卻是又有侍從,急匆匆的進入,稟報道:“李長史,有前線哨探返迴求見。”


    “傳!”


    李儒吩咐一聲。


    這一刻,李儒的內心也是期待了起來。


    不多時,一名衣衫褶皺,風塵仆仆的哨探進入,躬身行禮,稟報道:“李長史,沮授奉殿下的命令,押解著一萬八千餘曹軍俘虜,正在返迴鄴城的路上。預計,還有三天就會抵達鄴城。除此外,還有一封前線廝殺的書信,請李長史閱覽。”


    哨探自衣袖中,取出了一封書信遞出。


    李儒接過來,拆開書信瀏覽,當他看完了書信中的內容,頓時激動起來。


    尤其是李儒看到最終的結果,得知前線廝殺,一戰斬殺的曹軍人數多達四萬多人,俘虜都有一萬八千餘,更使得曹操退迴濮陽縣,李儒內心激蕩不已。


    前線順利,這一戰也就更好辦。


    李儒心中思忖著。


    袁譚即將返迴,不過袁譚更先抵達,沮授會晚一些返迴。


    李儒很快內心已經有了定計,他讓哨探退下,便吩咐人準備馬車,他要前往大將軍府報信。李儒更換了一身衣衫,到了大將軍府去覲見袁紹,稟報了袁尚南下渡過了黃河,在濮陽縣大敗曹軍的事情。


    這一消息傳入袁紹耳中,袁紹精神更是振奮。


    這些日子,袁紹的身體又惡化了一些。


    有些嚴重了。


    不過袁紹雖說愈發形銷骨立,但人還在堅持,好在一直有人參酒吊著,倒也是還能堅持。


    李儒知道袁紹身體不好,沒有多耽擱,他緊跟著就離開了,卻是到了審配的值房內,見到審配後,拱手道:“在下李儒,見過審公。”


    如今的李儒,已經從暗中走出來。


    大將軍府的人,都知道了趙王府長史李儒,畢竟李儒坐鎮後方,不可能不露麵。審配一開始知道李儒,內心也是驚歎,不過如今也習慣了。


    審配道:“李長史不必如此,請坐。”


    李儒坐下後,他輕輕一笑,便說道:“審公,我今天來,是為了袁譚一事。剛剛得到消息,袁譚率領的軍隊,距離鄴城還有一天半的時間。此番袁譚返迴,帶迴了五萬精銳。”


    審配臉色肅然,沉聲道:“袁譚此番返迴,絕對是不安好心。他的五萬精銳,絕對不能進入鄴城。一旦袁譚抵達,老夫的建議,令其軍隊在城外駐紮,讓袁譚帶著少數人進入。一旦袁譚進入後,直接發兵控製袁譚,收編城外的袁譚大軍。”


    李儒眉頭上揚,有些意外。


    審配這手段夠直接的。


    當真是厲害。


    李儒微微一笑,道:“審公,這般直接拿下袁譚,是否會引發爭議?”


    審配沉聲道:“能有什麽爭議呢?拿下了袁譚,以及拿下了他的軍隊後,直接對外宣布,袁譚意圖謀逆造反,就這麽簡單。”


    李儒道:“好,就聽審公的。”


    頓了頓,李儒繼續道:“另外還有一件事,剛剛前線傳迴了殿下的消息。殿下率軍在濮陽縣境內,和曹操一場大戰,擊潰了曹操十數萬大軍,斬殺四萬多人,俘虜一萬八千多人。如今,沮公押解著一萬八千餘俘虜,正在返迴的路上。估摸著,還有三天多的時間,沮公就會返迴。”


    審配聽得心下也是震驚。


    好快的速度。


    袁尚南下的時間不長,竟是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勝利。


    審配老臉上也是掛著笑容,頷首道:“李長史,殿下在前線取勝,這是大好事。不管如何,我們守住後方就是。眼下,先拿下袁譚,便是當務之急。”


    李儒道:“審公所言甚是,這一事情,到時候還需要審公配合。”


    審配說道:“老夫,義不容辭。”


    李儒得了審配的允諾,內心徹底踏實下來,他不再逗留,站起身道:“審公,如今趙王府事情多,我就告辭了。”


    審配道:“慢走不送。”


    李儒拱手揖了一禮,便轉身離去。


    審配望著李儒離去的背影,卻是微不可查的歎息了一聲。


    袁尚在前線取勝,這自是好事,不過對於審配等老人來說,卻是也有一些唏噓。因為趙王府的崛起後,審配雖說在袁尚的麾下也重要,可是,卻不是絕對的心腹了。


    趙王府的嫡係才是袁尚最倚重的人。


    不過,也得接受現實。


    這就是現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神朱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神朱雀並收藏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