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優捋著頜下的胡須,笑道:“人老了,自然落葉歸根,迴老家去。”


    袁尚順勢問道:“李掌櫃的老家在哪裏呢?如果不遠,幹脆留下來。我買下書店,還是需要人經營。有李掌櫃這樣熟悉書店運轉的人在,我能放心。”


    李文優搖頭道:“我老家在西涼,和冀州天遠地遠,讓袁公子失望了。”


    袁尚的眼中掠過一道精光。


    涼州人!


    李文優!


    歲數也是相當!


    袁尚確定幾個因素後,心中反倒漸漸平靜下來。他看著李文優,笑吟吟道:“李掌櫃,依我說落葉歸根什麽的,都沒什麽意義。”


    “應該是此心安處是吾鄉。”


    “隻要李掌櫃的家人都在冀州,何不在冀州紮根呢?”


    “李掌櫃的書店很不錯,造紙、渠道、人脈都有,有李掌櫃主持,本公子不需要擔心書店的運營。”


    “李掌櫃是擔心錢不夠嗎?”


    袁尚篤定說道:“你放心,你替我打理書店,我保證不虧待你。”


    李文優神色落寞,歎息道:“袁公子說得好,此心安處是吾鄉。可惜,我的妻兒都已經死去,沒了家人,隻能落葉歸根最合適。”


    袁尚眼中一亮。


    又得到進一步的消息,李儒的妻兒也死了,唯獨李儒消失在關中。


    袁尚心中愈發確定,繼續道:“李掌櫃言談舉止不凡,昔年應該風光過吧?”


    李文優自嘲笑道:“袁公子說笑了,我就是個普通的商人,一個經營書店的掌櫃罷了。”


    袁尚不再兜圈子,開門見山道:“可是我怎麽聽說,有一個人名叫李儒,字文優。他是西涼人,曾經是董卓的謀士,家人也被屠戮,年紀和閣下相差不多。”


    李儒神色有一刹那的僵住。


    旋即,李儒搖頭道:“袁公子說笑了,我不認識什麽李儒。我就是李文優,三個字的名字。”


    此時此刻,李儒內心很是詫異。


    董卓死後,他到李傕麾下做事,李傕也準備舉薦他入朝為官,卻被劉協拒絕,不給他半點出路。


    無奈之下,李儒到處流浪,最終到了冀州鄴縣。


    李儒不是沒想過出仕,隻是有毒殺皇帝的過往,有董卓謀士的身份,沒有人敢用他,最終就一直困頓。


    袁尚心中已經確定了。


    這就是李儒。


    袁尚正缺少謀士,李儒絕對是能勝任的。


    袁尚眼神銳利,沉聲道:“昔日董卓被殺,你妻兒被屠戮,你所有的一切都化為烏有。”


    “你眼睜睜看著妻兒家人死去,不想為他們報仇雪恨了嗎?”


    “董卓一介匹夫,雖有雄才,最終卻變得殘暴兇狠,枉費了你為他出謀劃策,建立起的根基。你的家人,你的滿腔抱負,都沒有了,甘心嗎?”


    袁尚蠱惑道:“你夜裏夢到妻兒,就不想為她們報仇雪恨嗎?”


    李儒神色漸漸發生了變化。


    報仇!


    他焉能沒想過。


    他的仇人不僅是王允、呂布,還有活著的小皇帝劉協。王允被殺,呂布死在曹操的手中,可是劉協如今,依舊活得好好的。


    李儒心思收迴。


    他仔細打量著眼前的袁尚,沒有去解釋自己的身份,淡淡說道:“袁公子,就憑你嗎?一介紈絝,遛狗鬥雞,文不成武不就?”


    “你倚仗自己的父親袁紹,才有些權勢。”


    “官渡一戰,你的父親敗給了曹操。袁家經此一敗,對曹操沒了多少震懾力。”


    “即便曹操暫時不敢北上,可是袁家江河日下,已經是定局。最主要的是袁紹落敗後,心氣兒沒了,還怎麽和曹操鬥?”


    袁尚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李儒這是承認了。


    否則,不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袁尚打起精神,擲地有聲道:“文優先生,就憑我,能助你報仇雪恨。”


    李儒淡淡道:“嘴上說得輕鬆。”


    袁尚微笑道:“先生對官渡一戰的消息,隻知其表不知其裏。”


    “曹操希冀了烏巢,一戰擊敗我們。可是,我親自帶兵襲擊曹操的大本營,斬殺了曹操的心腹大將曹洪,迫使曹操撤軍。”


    “官渡一戰,我們的確落敗。可是曹操方麵,也一樣是折損巨大。”


    “大家半斤八兩,相差不多。”


    袁尚說道:“父親敗給了曹操,的確很受打擊,心氣兒也受損。可是我袁尚在,袁家的基業就不會倒。”


    李儒問道:“曹操大營被襲擊,怎麽沒有消息傳出?”


    袁尚擺了擺手,輕鬆笑道:“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尤其曹操吃了大虧,也不會主動宣傳,而我們也沒有大肆宣傳罷了。”


    李儒沉默下來,仔細思索著。


    片刻後,李儒繼續道:“即便這樣,也不能證明你袁尚,能助報仇雪恨吧?”


    袁尚神色自信,不卑不亢道:“先生的敵人是誰?除了死去的王允、呂布等,恐怕也就剩下小皇帝劉協。”


    “你向劉協報仇,沒有人會幫你的,因為是弑君。”


    “隻有我袁尚,敢助你報仇。”


    “我允諾你,他年我逐鹿天下,覆滅曹軍時,把小皇帝劉協交給你報仇。曹操要挾天子以令諸侯,我不需要。”


    “再說天下大勢漸漸明朗,荊州劉表一心固守,江東孫策死亡,江東也陷入風雨飄搖中。至於益州劉璋,卻是不足為慮。”


    “天下勢力唯我袁家和曹家。”


    “曹操不可能助你的,隻有我才是你唯一的選擇。”


    袁尚沉聲道:“對你李儒來說,我是你唯一的選擇。否則你何必來冀州,而不是迴涼州孤苦終老呢?”


    李儒眼中更是多了一抹異色。


    他在鄴城居住多年,清楚袁尚的成色,就是個紈絝。眼前的袁尚談吐不凡,邏輯縝密,而且說話一針見血。


    和傳言簡直判若兩人。


    李儒思忖一番,再度道:“袁公子,在下還有一問。”


    袁尚微笑道:“先生請說。”


    李儒眼神睿智,分析道:“袁紹坐擁冀州、並州、幽州和青州,不敢用其他人,隻有自己人,讓袁熙掌幽州,高幹掌並州,以及袁譚掌青州。”


    “這樣的安排,對各地掌控是更強,卻也是取禍之道。”


    “袁紹活著,能號令各州。”


    “一旦袁紹故去,地方坐大,你上位能壓製這些嗎?袁家的危機,不僅在於官渡落敗,曹操有了喘息的機會,更在於袁紹死去的內鬥。”


    李儒目光灼灼,盯著袁尚道:“地方坐大,你能拿下各地嗎?”


    袁尚聽到後輕笑起來。


    李儒道:“袁公子何故發笑?”


    袁尚大袖一拂,強勢道:“連區區袁譚和袁熙都無法拿下,何談逐鹿天下?”


    “袁熙實力最弱,不足為慮。”


    “袁譚被安排到青州,遠離中心,能威脅到我嗎?”


    “看似是隱患,實際上都是疥癬之患。尤其是父親能支撐些年頭,足以讓我夯實基礎,麵對未來的一切。”


    袁尚沉聲道:“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朝著這個目標前進,未來不遠。”


    李儒臉上有讚許神情。


    袁譚和袁熙坐鎮地方是問題,實際上也不足為慮,因為兩人都不是什麽厲害人物。


    李儒要收拾兩人輕而易舉,他開口試探,隻是看袁尚的態度。


    李儒看著眼前的袁尚,心思浮動,袁尚自信從容,鎮定睿智,很是不簡單。


    這是他報仇的希望。


    他別無選擇。


    李儒從來不是優柔寡斷的人,瞬間有了決定,站起身雙手合攏,躬身行禮道:“李儒,拜見主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神朱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神朱雀並收藏火燒烏巢?我轉身燒了曹操大本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