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風的目光從下方密密麻麻的人頭中掃過,最終停留在幾個熟悉的身影上。


    方才便是他們,在一片質疑聲中,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


    年輕的帝王嘴角微微勾起。


    這些年輕的學子,代表著新一代的力量,也代表著大乾的未來。


    宋雨薇順著李承風的視線看去,輕聲問道:“陛下在看什麽?”


    “朕在看未來。”


    李承風收迴目光:“你覺得,這次考試,誰能拔得頭籌?”


    宋雨薇微微一笑,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道:“陛下覺得呢?”


    “朕覺得……”


    李承風故意拉長了聲音,目光再次落在那個身材魁梧的學子身上,“或許會有驚喜。”


    宋雨薇順著李承風的視線看去,隻見那學子正埋頭苦寫,筆走龍蛇,頗有幾分氣勢。


    她心中一動,悄無聲息地走到那學子身後,目光落在他寫滿蠅頭小字的考卷上。


    這次科舉的題目,正是李承風親自擬定的,直指大乾如今最大的弊病:貧富分化和稅收不均。


    題目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需要考生有極強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這個名叫陳廷書的學子,顯然對這個問題有著深刻的理解。


    他的文章立意新穎,觀點獨到,字裏行間流露出一股銳意改革的氣勢。


    他並沒有簡單地重複前人的觀點,而是結合了大乾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例如征收賦稅不該統一數值,畢竟目前乾朝貧富差距已經很大,若富商政要和平民百姓繳納一樣的賦稅,隻會加重這種差距。


    他認為,稅收並非一成不變,應該根據百姓的收入情況進行調整,富者多交,貧者少交,甚至免交。


    另外他還提出,乾朝雖領土廣袤,但邊陲地區還有許多沒有利用開墾的土地。


    甚至有些地區的地方官員還會強行圈地,隻因朝廷沒有針對性政策。


    他還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對商賈征收重稅,對農民減輕賦稅,假以時日定能改善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


    同時開墾荒地劃分給農民們耕種。


    宋雨薇越看越是心驚,這是她未曾想過,也不敢想的改革方式。


    也沒想到一個普通的學子竟然能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她甚至覺得,陳廷書的某些觀點,比朝中那些老臣還要高明。


    看來,陛下果然慧眼識珠。


    宋雨薇忍不住心中讚歎。


    李承風隻是靜靜地看著陳廷書奮筆疾書。


    他心中清楚,陳廷書這樣的年輕人,正是大乾未來需要的棟梁之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貢院裏的氣氛也越來越緊張。


    有些學子已經完成了答卷,開始檢查自己的答案,而有些學子則還在苦苦思索,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貢院另一側,一個錦衣華服的年輕公子哥兒,蘇願,正百無聊賴地轉著手中的毛筆。


    他是驗封司員外郎蘇大人之子,自小嬌慣,治國安邦更是門外漢。


    但他爹是右丞相跟前的紅人,這次考試,在他看來,不過是走個過場,金榜題名不過是探囊取物罷了。


    他斜睨著考卷上關於“貧富分化”的題目,不屑地撇了撇嘴。


    “這勞什子玩意兒,有什麽好寫的?窮人窮,還不是因為他們懶!”


    他在考卷上龍飛鳳舞地寫了幾句歌功頌德的廢話,大肆吹捧皇帝英明神武,功蓋千秋,簡直能與日月同輝。


    宋雨薇在巡視時,注意到了蘇願的舉動。


    她黛眉微蹙,隻覺這蘇願輕浮至極,但她並未說什麽,隻是不動聲色地繼續巡視,將蘇願的舉動暗記於心。


    隨著一聲鑼響,考試時間結束。


    宋雨薇開始收卷,貢院裏頓時響起一片沙沙的紙張翻動聲。


    學子們有的如釋重負,有的則一臉沮喪,還有的則互相議論著考題的難度。


    李承風站在高台上,看著下方黑壓黑壓的人頭,心中感慨萬千。


    這次科舉,不僅是為了選拔人才,更是為了向天下宣告他的決心:他要打破舊有的階級壁壘,讓所有人都有機會施展才華,為大乾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朕會盡快批閱各位的卷子,擇優錄取。”


    李承風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在貢院上空迴蕩。


    學子們紛紛行禮,然後陸陸續續地離開了貢院。


    待人群散去,宋雨薇走到李承風身邊,輕聲道:“陛下,時候不早了,不如到臣府上用午膳吧?家父也一直想與陛下探討國事。”


    “也好,正巧朕也想與丞相大人一同看看這次的考卷。”


    京城最大的茶樓“聽雨軒”裏,人聲鼎沸。


    考試剛結束,不少學子都聚集在這裏,一邊品茗,一邊議論著這次的考題。


    “哎,你們說,這次的策論題,陛下到底想考察什麽?”


    “還能是什麽?自然是想看看我等是否有經世濟民之才啊!”


    角落裏,蘇願翹著二郎腿,手裏搖著折扇,一臉的春風得意。


    “我爹說了,這次的考試,不過是走個過場,隻要不得罪皇上,金榜題名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


    “一群窮酸書生,也想跟我爭?真是癡心妄想!”


    另一邊,陳廷書卻顯得有些心事重重。


    他默默地喝著茶,眉頭緊鎖。


    想起自己在考卷上寫下的那些激進的改革措施,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轉念又一想,交都交了,一鳴驚人還是名落孫山,就但憑天意吧。


    西京,平西王府。


    劉風手裏捏著那卷明黃的聖旨,心中五味雜陳。


    平西王?這封號還真是……諷刺。


    他爹劉震山一輩子想當皇帝,到頭來卻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自己這個兒子倒撿了個王爺當。


    這封王聖旨與其說是榮耀,不如說是枷鎖。


    他不是不懂他爹的誌向,隻是不屑。


    但這個爹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也是咎由自取。


    他轉頭看向身旁的陸明遠,這位戶部侍郎一路舟車勞頓,臉上卻不見絲毫疲憊,反而帶著一絲精明和探究。


    “陸大人,一路辛苦了。”


    劉風語氣淡淡,聽不出喜怒。


    陸明遠拱手道:“為陛下效勞,不敢言苦。”


    “王爺,如今聖旨已下,不知王爺有何打算?”


    他一雙眼睛緊緊盯著劉風,似乎想從他臉上看出些什麽。


    劉風哈哈一笑,走到門邊,看著外麵熙熙攘攘的街道。


    “我自然是盡心盡力,為朝廷效力,為百姓謀福祉。”


    陸明遠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劉風的神情,心中暗忖:這劉風,看著倒是比他那反賊老子沉穩得多。


    不過,他爹的舊部可都不是省油的燈,真就那麽容易死絕了?


    三天後,西京菜市口人頭攢動。


    劉風一身素服,親自監斬。


    劉旭被五花大綁,跪在斷頭台上,臉色煞白,渾身顫抖。


    他嘴裏不停地咒罵著劉風,直到劊子手的鬼頭刀落下。


    圍觀的百姓鴉雀無聲,隨後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叫好聲。


    劉風,這個新上任的平西王,以雷霆手段,大義滅親,贏得了西京百姓的敬佩。


    陸明遠站在人群後方,默默觀察著這一切。


    劉震山那些桀驁不馴的舊部,確實如劉風所說,在之前的平亂中死絕了。


    而劉風自己暗中培養的勢力,雖然規模不小,卻裝備簡陋,訓練不足,看著更像一支雜牌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滿地是菠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滿地是菠蘿並收藏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