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乾順也覺得嵬名安惠說得有理,但是仁多保忠想做第二個折家,李乾順是萬萬不相信的,李察哥也覺得嵬名安惠的話有些過於驚世駭俗的,問道:“那仁多保忠想要成為折家,又當如何做?”


    嵬名安惠笑笑,走到輿圖旁,指著一個地方,李乾順、李察哥上前一看,嵬名安惠指得是耀德城,這是李察哥嘉寧軍司所屬得。作為嘉寧軍司統軍使,李察哥對於耀德城可謂十分熟悉。


    李察哥說道:“梁王指耀德城,可是說仁多保忠意欲染指耀德城?”李察哥想了想,耀德城確實重要,作為嘉寧軍司最西邊的城砦,耀德城遠離鹽宥二州,而距離靜塞軍司很近,一旦有事,自己根本來不及馳援。而且作為西夏縱深的一座小城,耀德城的防禦並不強。


    但是站在宋軍角度,耀德城就非常之重要了。一旦據有耀德城,宋軍北向可以直抵靈州,東向可以輕取鹽宥二州,消滅嘉寧軍司,要是宋軍起重兵從陝西和河東兩個方向夾擊的話,西夏嘉寧軍司、祥佑軍司、神勇軍司就都在宋軍兵鋒之下,成為宋軍案板上的一塊肉了。


    一念及此,李察哥不由得冷汗淋漓,暗道幸虧嵬名安惠老辣,自己竟一直沒有發現耀德城空虛,倘若真的不幸為嵬名安惠嚴重,那大夏就算不亡國也要丟掉半壁江山。


    李察哥問道:“梁王為何認為靜塞軍司反叛會取耀德城,而非與宋軍合兵,直趨靈州,若是取得靈州,那不是在宋人麵前更能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條件嗎?”


    不能說李察哥說得不對,靈州對於大宋來說,真是心心念念的所在,昔日神宗皇帝五路出師,欲滅亡西夏,就是準備諸路大軍會師靈州,奪取靈州後,直搗興慶府。


    元豐三年七月,宋廷調集30萬大軍於邊地,命簽書經略司事王中正率軍六萬、民夫六萬出麟州(今陝西神木北)西進;鄜延經略安撫副使種諤率鄜延和畿內兵九萬三千出綏德(今屬陝西)北上;環慶路經略使高遵裕率蕃、漢步騎八萬七千、民夫九萬五千出環州(今甘肅環縣);涇原副都部署劉昌祚率兵五萬出涇原路,受高遵裕節製,與環慶路軍合勢北進;李憲率熙河、秦鳳兵出熙河(今甘肅臨洮)東進。另詔吐蕃首領董氈引兵三萬側擊涼州(今甘肅武威),牽製西夏右廂軍。


    諸軍分道並進,擬以涇原、環慶兵會師靈州,待克城後,直搗興州(今寧夏銀川);鄜延和河東軍會師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合攻懷州(今寧夏銀川東南),進逼興州,企圖一舉滅夏。


    最開始宋軍一路高歌猛進,十一月初一,環慶兵至南平州(今寧夏吳忠東南),遭夏軍阻擊,劉昌祚率數千兵赴援,未至,夏軍已退。初五,鄜延兵敗夏軍於黑水,擊殺1700餘人。次日,涇原、環慶兵合攻靈州,因夏軍已作好固守準備,高遵裕與劉昌祚不協,又缺乏攻城器具,攻城受阻。既而熙河兵敗夏軍於羅逋川,鄜延兵克石堡城。是月中旬,西夏連續遣輕騎襲掠宋軍糧運,潛師鳴沙川,三敗涇原路侍禁魯福、彭孫所率護糧軍,盡奪其解運糧餉。尋鄜延兵至鹽州(今陝西定邊),因糧草不濟,人馬乏食,軍大潰,僅三萬人還。王中正引軍抵奈王井(今陝西定邊東),亦因糧盡退歸,軍士死亡2萬。


    元豐三年十九日,夏軍決黃河七級渠水淹灌涇原、環慶兵營壘,宋軍凍溺而死者甚眾。宋廷鑒於形勢危急,下令班師。高遵裕等僅率一萬三千兵走免。


    迴師途中,又於葫蘆河(在今寧夏、甘肅邊境)遭夏軍襲擊,涇原兵潰走。李憲率軍進抵天都山(今寧夏海原東),聞諸軍潰退,乃引軍還。西夏大勝。


    靈州之重要可見一斑,對於西夏來說,靈州就是興慶府的屏障,西夏的軟腹,要是宋軍奪取了靈州,那西夏就可以進入亡國倒計時了,李乾順那個時候最好就是練練舞蹈,準備當新一代西夏舞王,在大慶殿翩翩起舞吧。故而李察哥認為,若是靜塞軍司反水,聯合宋軍直趨靈州的話,會撈到更大的功勞,比起耀德城,靈州現在重要的多。


    嵬名安惠笑笑說道:“晉王說得不無道理,可是靈州乃我大夏重地,防守森嚴,重兵屯戍,並不易取。且一旦靜塞軍司引宋軍兵臨城下,宋軍一定會逼著靜塞軍司攻城,正好借靈州守軍之手消滅靜塞軍司的兵力,一旦靜塞軍司在靈州城下損失過大,韋州就會易主,這可不是仁多保忠想要的。”


    嵬名安惠說道:“要是取耀德城,情形就不一樣了。耀德城畢竟是小城,損失不會太大,而且一旦耀德城失守,我軍必起傾國之兵來奪,仁多保忠畢竟久鎮此地,素有威望,趙官家不得已肯定會令仁多保忠領兵據守韋州和耀德城,以圖消耗他的兵力。隻要他能守住耀德城,宋軍就會大軍來援,與我軍爭奪此地,此時畢竟戰時,宋廷不會節外生枝將他調走的,他就是可以趁此機會在韋州經營。”


    李乾順接過話來說道:“然後我軍與宋軍在耀德城、靈州拉鋸,他仁多氏就可以成為趙官家的守戶之鷹犬了,對吧!”


    嵬名安惠說道:“陛下聰慧,現在看韋州,是不是和府州有異曲同工之處。割踏寨在宋軍手中,仁多氏要是真的敢再次背叛,宋軍可以直接出兵韋州,所以宋廷根本不怕仁多保忠敢背叛。同時用仁多保忠頂在前麵,守住韋州和耀德城,互相消耗,一旦我軍露出疲態,宋軍立刻會遣大軍進逼靈州。陛下不可不防啊!”


    李乾順問道:“那依梁王的,該如何做?”


    嵬名安惠說道:“仁多保忠是聰明人,不需把話說明了。陛下可在靈州單設一軍司,隻轄靈州和耀德城,同時增兵耀德城,再令和南軍司監視仁多泉城,同時遣一旅精銳,提兵鳴沙,兵鋒直指韋州,仁多保忠當知其意矣!”


    李乾順此刻又恢複自信了,覺得自己又行了,他當即說道:“梁王、晉王記一下,朕做如下部署:一、設立靈州軍司,轄靈州和耀德城,遣殿前都指揮使李至忠為靈州軍司統軍使。二、擴建耀德城,從靈州軍司抽調五千人,嘉寧軍司抽調三千人,興慶府抽調兩千人,駐防耀德城。三、令和南軍司遣輕騎監視仁多泉城。四、六班直一部五千人,鐵鷂子一千,駐鳴沙,每月輪換。梁王晉王複述一遍。”


    草擬好詔令後,李乾順當即用印發出,嵬名安惠讚歎道:“陛下高見!”這才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