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諸位宰相,趙佶就在思考一個問題,他想出宮晃晃,實在是被憋的急了。之前還可以借著探訪便宜姑父的名義出去浪浪,現在王冼已經被自己派去出使契丹了。北宋的宮城,實際上也不大,至少比紫禁城小多了,再加上整天996、007的批閱奏折,你也吃不消啊。
官吏們還有個休沐的時間,皇帝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待機,趙佶也準備給自己休沐一下,於是叫來梁師成問道:吾想出宮遊冶一番,你看用什麽理由才好?
梁師成想了一會說道:不若與聖人一道去大相國寺進香祈福。趙佶一想也是,自己剛剛打擊了佛門,也該適當安撫一下,免得生些事端,於是說道:好,你去知會聖人,看什麽方便,去大相國寺進香。梁師成趕緊去安排了。
不一會梁師成前來說道:聖人說明日就可以,隻是鹵簿法駕不好安排。趙佶說道:不必如此麻煩,輕車簡從即可,著高俅帶著班直護衛就行,你去通知大相國寺。
第二天,趙佶早早起床,和王皇後一道登車,今天王皇後倒是沒怎麽打扮,隻是用錐帽遮住麵龐即可。王皇後說道:官家,臣妾準備了一些賞賜大相國寺僧眾的東西,不過是些茶葉絹帛等物,大概百十貫,官家可準允。
趙佶笑笑說道:聖人之言,吾怎敢違背!王皇後說道:官家不是有旨意,不準隨意賞賜寺院嗎?妾當然要告稟官家,否則就是抗旨了。趙佶說道:吾隻是不許濫賞寺院而已,若是有錢財,給那些貧苦百姓不好嗎?這些和尚又不缺錢,再說他們四大皆空,要錢也沒用。
王皇後說道:官家何以如此刻薄!大相國寺的和尚們也是做了不少好事的,他們也確實是德高望重的法師。趙佶笑笑:吾這不是進香了嗎?可是給他們城門大的臉了。
不一會車駕就來到大相國寺,昨日接到消息,殿前司就將寺院裏所有無關人等全部攆出去了,大相國寺住持無相大師帶領著合寺僧侶前來迎接,趙佶下車後,無相法師趕緊上前迎接說道:官家大駕降臨,合寺僧眾不勝榮幸!趙佶隻是淡淡的說道:今日聖人要來進香,故而到大相國寺一遊。
無相法師趕緊說道:官家,這是本寺淨悟法師,佛法精湛,是佛印法師弟子,與大蘇學士相善,不若由他為官家講解。趙佶點點頭說道:如此就煩勞法師了,其餘僧眾各自散去吧!無相法師和淨悟法師這才領著趙佶和王皇後進去。
趙佶問道:貴寺為何名叫大相國寺呢?
淨悟法師說道:官家,本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本朝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故太宗時賜名大相國寺,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趙佶哦了一聲,問道:大相國寺有多大?
淨悟法師說道:官家,本寺轄64禪律院,占地達540畝。高僧,達官,文人,使節,民眾出入其間;佛事,巡幸,文娛,參訪,商貿匯集其中,名僧輩出,名士薈萃,活動頻仍,寺藏豐富。素來有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淩虛空之稱。
來到大雄寶殿,趙佶進香,心中默念道:佛祖要是真的有靈,不妨賜我幾個營的美式裝備,都算在雲飛兄賬上!王皇後倒是虔誠的進香祈福。
出了大殿,趙佶在淨悟法師的帶領下參觀大相國寺,趙佶問道:法師可知吾方才所許之願能否實現?淨悟法師說道:官家百神嗬護,所許之願,必能應驗!倒不一定是佛祖所應。
趙佶有些玩味的看著這個和尚,他話裏有話啊,趙佶問道:法師想說什麽,大可直言相告,不必隱藏,吾不是那等雞腸鼠肚之人。
淨悟向趙佶行禮後說道:官家,小僧冒昧了!以小僧觀之,官家並不信佛,且有些敵視我佛門,小僧隻是不解罷了。
趙佶笑道:哦,難道大師見過哪個皇帝篤信佛教?梁武帝麽?淨悟有些尷尬,說道:官家說笑了,隻是我佛門一向安分守己,從不逾距,官家何以敵視我佛門啊!
趙佶盯著淨悟半晌,才說道:你這和尚,倒是大膽。安分守己,你佛門可談不上,彌勒教、摩尼教是從哪裏出來的?大師可為吾解惑嗎?
淨悟趕緊說道:官家,這些都是邪教,與我佛門勢不兩立!佛門也從未與他們有過任何瓜葛!
趙佶冷笑道:哦,原來是這樣,可是吾也沒見過佛門幫著官府剿滅這些邪教,不知大師何以教我?淨悟說道:官家,那些狂徒,歪曲教義,誆騙愚昧,我福門與他們勢不兩立,隻是佛門弟子,心懷良善,不忍他們走向絕路,故而往往勸其向善,免墮魔道!
趙佶最擔心的其實就是方臘,他假借摩尼教起事,席卷肆虐整個江南,將大宋的東南攪得是天翻地覆,不光要朝廷花費巨資調動西軍來平叛,更是沉重打擊了大宋得財政,可以說一刀砍在了大宋的動脈上,怎麽除掉他,一直是趙佶思考的問題,他們這種人,化名極多,僅憑方臘一個名字,無異於大海撈針,最好是能將摩尼教、彌勒教沉重打擊,盡量壓縮他們的活動空間,不給他們作亂的機會,才是正道。
但是僅憑官府力量,要想剿滅他們,簡直是吃人說夢,他們往往藏身山野,混跡於百姓之中,官府很難辨別,要是等到官府都發現了,那基本上就是要起事了,既然都是從佛教衍生出來的,那不如就用和尚作為官府的耳目,肯定比衙役靠譜多了。趙佶本來想找無相法師說此事的,不過既然淨悟跳出來,找他也是一樣的。
趙佶說道:法師說吾不信佛門,吾確實不能相信佛門,江南之地,佛門興盛,可是彌勒教、摩尼教也興盛,佛門不該做些什麽嗎?否則在吾眼裏,隻能認為佛門與彌勒教、摩尼教暗通款曲了!
淨悟說道:官家何出此言,我佛門絕不與邪教同流合汙,若是官家信得過小僧,小僧願去江南,說服我佛門為官家鏟除邪教。趙佶笑道:如此甚好,吾也不為難大師,佛門隻需告知官府消息即可,他事皆不用管,吾委大師為左街僧錄,與勾當皇城司劉端友聯係即可。
說罷將劉端友叫來,令他和淨悟聯係,務必要鏟除摩尼教、彌勒教。
官吏們還有個休沐的時間,皇帝幾乎是二十四小時待機,趙佶也準備給自己休沐一下,於是叫來梁師成問道:吾想出宮遊冶一番,你看用什麽理由才好?
梁師成想了一會說道:不若與聖人一道去大相國寺進香祈福。趙佶一想也是,自己剛剛打擊了佛門,也該適當安撫一下,免得生些事端,於是說道:好,你去知會聖人,看什麽方便,去大相國寺進香。梁師成趕緊去安排了。
不一會梁師成前來說道:聖人說明日就可以,隻是鹵簿法駕不好安排。趙佶說道:不必如此麻煩,輕車簡從即可,著高俅帶著班直護衛就行,你去通知大相國寺。
第二天,趙佶早早起床,和王皇後一道登車,今天王皇後倒是沒怎麽打扮,隻是用錐帽遮住麵龐即可。王皇後說道:官家,臣妾準備了一些賞賜大相國寺僧眾的東西,不過是些茶葉絹帛等物,大概百十貫,官家可準允。
趙佶笑笑說道:聖人之言,吾怎敢違背!王皇後說道:官家不是有旨意,不準隨意賞賜寺院嗎?妾當然要告稟官家,否則就是抗旨了。趙佶說道:吾隻是不許濫賞寺院而已,若是有錢財,給那些貧苦百姓不好嗎?這些和尚又不缺錢,再說他們四大皆空,要錢也沒用。
王皇後說道:官家何以如此刻薄!大相國寺的和尚們也是做了不少好事的,他們也確實是德高望重的法師。趙佶笑笑:吾這不是進香了嗎?可是給他們城門大的臉了。
不一會車駕就來到大相國寺,昨日接到消息,殿前司就將寺院裏所有無關人等全部攆出去了,大相國寺住持無相大師帶領著合寺僧侶前來迎接,趙佶下車後,無相法師趕緊上前迎接說道:官家大駕降臨,合寺僧眾不勝榮幸!趙佶隻是淡淡的說道:今日聖人要來進香,故而到大相國寺一遊。
無相法師趕緊說道:官家,這是本寺淨悟法師,佛法精湛,是佛印法師弟子,與大蘇學士相善,不若由他為官家講解。趙佶點點頭說道:如此就煩勞法師了,其餘僧眾各自散去吧!無相法師和淨悟法師這才領著趙佶和王皇後進去。
趙佶問道:貴寺為何名叫大相國寺呢?
淨悟法師說道:官家,本寺始建於北齊天保六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紀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賜名大相國寺。本朝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故太宗時賜名大相國寺,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趙佶哦了一聲,問道:大相國寺有多大?
淨悟法師說道:官家,本寺轄64禪律院,占地達540畝。高僧,達官,文人,使節,民眾出入其間;佛事,巡幸,文娛,參訪,商貿匯集其中,名僧輩出,名士薈萃,活動頻仍,寺藏豐富。素來有大相國寺天下雄,天梯縹緲淩虛空之稱。
來到大雄寶殿,趙佶進香,心中默念道:佛祖要是真的有靈,不妨賜我幾個營的美式裝備,都算在雲飛兄賬上!王皇後倒是虔誠的進香祈福。
出了大殿,趙佶在淨悟法師的帶領下參觀大相國寺,趙佶問道:法師可知吾方才所許之願能否實現?淨悟法師說道:官家百神嗬護,所許之願,必能應驗!倒不一定是佛祖所應。
趙佶有些玩味的看著這個和尚,他話裏有話啊,趙佶問道:法師想說什麽,大可直言相告,不必隱藏,吾不是那等雞腸鼠肚之人。
淨悟向趙佶行禮後說道:官家,小僧冒昧了!以小僧觀之,官家並不信佛,且有些敵視我佛門,小僧隻是不解罷了。
趙佶笑道:哦,難道大師見過哪個皇帝篤信佛教?梁武帝麽?淨悟有些尷尬,說道:官家說笑了,隻是我佛門一向安分守己,從不逾距,官家何以敵視我佛門啊!
趙佶盯著淨悟半晌,才說道:你這和尚,倒是大膽。安分守己,你佛門可談不上,彌勒教、摩尼教是從哪裏出來的?大師可為吾解惑嗎?
淨悟趕緊說道:官家,這些都是邪教,與我佛門勢不兩立!佛門也從未與他們有過任何瓜葛!
趙佶冷笑道:哦,原來是這樣,可是吾也沒見過佛門幫著官府剿滅這些邪教,不知大師何以教我?淨悟說道:官家,那些狂徒,歪曲教義,誆騙愚昧,我福門與他們勢不兩立,隻是佛門弟子,心懷良善,不忍他們走向絕路,故而往往勸其向善,免墮魔道!
趙佶最擔心的其實就是方臘,他假借摩尼教起事,席卷肆虐整個江南,將大宋的東南攪得是天翻地覆,不光要朝廷花費巨資調動西軍來平叛,更是沉重打擊了大宋得財政,可以說一刀砍在了大宋的動脈上,怎麽除掉他,一直是趙佶思考的問題,他們這種人,化名極多,僅憑方臘一個名字,無異於大海撈針,最好是能將摩尼教、彌勒教沉重打擊,盡量壓縮他們的活動空間,不給他們作亂的機會,才是正道。
但是僅憑官府力量,要想剿滅他們,簡直是吃人說夢,他們往往藏身山野,混跡於百姓之中,官府很難辨別,要是等到官府都發現了,那基本上就是要起事了,既然都是從佛教衍生出來的,那不如就用和尚作為官府的耳目,肯定比衙役靠譜多了。趙佶本來想找無相法師說此事的,不過既然淨悟跳出來,找他也是一樣的。
趙佶說道:法師說吾不信佛門,吾確實不能相信佛門,江南之地,佛門興盛,可是彌勒教、摩尼教也興盛,佛門不該做些什麽嗎?否則在吾眼裏,隻能認為佛門與彌勒教、摩尼教暗通款曲了!
淨悟說道:官家何出此言,我佛門絕不與邪教同流合汙,若是官家信得過小僧,小僧願去江南,說服我佛門為官家鏟除邪教。趙佶笑道:如此甚好,吾也不為難大師,佛門隻需告知官府消息即可,他事皆不用管,吾委大師為左街僧錄,與勾當皇城司劉端友聯係即可。
說罷將劉端友叫來,令他和淨悟聯係,務必要鏟除摩尼教、彌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