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他們走後,趙佶拿著一本國史和太宗實錄翻看著,他此時正在查看關於水師的各種記錄。


    其實宋軍並非不重視水師,自從大宋開國,為了削平南方的割據政權,大宋組建了數支水軍,太祖皇帝還開鑿了金明池,用以操練水軍,開國名將曹彬就是善用水軍的名將。


    但是隨著宋軍削平南方的這些的割據政權,水軍的作用就不太大了,再加上宋軍後來的主要對手西夏、契丹都在北方,水軍沒有什麽用武之地,宋軍的水軍也就逐漸荒廢下來了。


    現下宋軍水師隻有禁軍水軍,有神衛水軍和殿前司、步軍司的兩支虎翼水軍,以及澄海水軍弩手等四支水軍。其中澄海水軍弩手和平海軍駐紮在登州,其餘禁軍水軍都駐紮在東京,早就淪為表演雜技的弄潮兒了。


    倒是在南方,宋軍組建了一大批廂軍水軍,北自陝西,南到廣南西路,凡有河湖海水的地方,宋軍都設置了廂軍水軍,不過這些水軍大多是維持治安,剿滅地方水匪盜賊,保障漕運航道的,戰鬥力並不強,而且並沒有統一指揮,禁軍水軍分屬殿前司步軍和侍衛步軍司管理,地方廂軍的水軍,有的在諸路經略安撫使的管轄下,有的在諸路兵馬都監轄下,還有的歸屬州府主官管理。


    趙佶決意在三衙設立一個專門管理全國水軍的衙門,將禁軍水軍,廂軍水軍中一些有戰鬥力的水軍都編入進去,還有未來設立的緝私水軍,都要納入這個機構的管理,但是一來是三衙是祖製,要是趙佶妄動,搞不好又得挨噴,趙佶在實錄裏翻找著,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麽靈感。


    忽然他在太宗實錄裏翻看到一條記錄,雍熙二年六月,詔罷侍衛親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米信 ,此後不複見置。趙佶突然想起這條了,三衙的全稱是兩司三衙,即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為兩司,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指揮使司合稱三衙,本來兩司的長官殿前都檢點和侍衛親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是禁軍最高統帥。


    但是本朝太祖就是在殿前都檢點的位置上做了天子,所以繼位之後殿前都檢點很快就被廢除了,太宗朝時,認為侍衛親軍司權柄過重,於是也廢除了,兩司三衙就徹底變成了三衙,如果在保留三衙體製的情況下,應該可以恢複侍衛親軍司,但是就不再叫侍衛親軍司,與殿前都指揮使司對應,應該叫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再設立一個水軍都指揮使司,不還是三衙嗎?機智如我。


    趙佶說幹就幹,當即召集政事堂和兩製以上重臣討論此事,趙佶開宗明義的說道:現下各地市舶司漸次開展,水軍造船也要展開,水軍肩負打擊海盜水匪,查禁走私的重任,宜升格為禁軍,專設一司統帥,吾意將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合並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再新設水軍都指揮使司,仍為三衙,諸位意下何如?


    蘇轍問道:若是和侍衛馬軍司與侍衛步軍司,那不就是侍衛親軍司嗎?侍衛親軍司權柄過重,不宜重設,且水軍現在殿前司、侍衛步軍司轄下管理,不若沿襲舊製,仍歸殿前、侍衛步軍司管理即可,單設水軍都指揮使司,似乎並無必要。


    蘇轍的話得到了大部分重臣的支持,部分台諫老牌諫官,甚至當場失控,準備給趙佶上課,痛陳五代時武夫跋扈,禍亂國家的曆史,尤其是侍衛親軍司,後漢時期,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專擅軍政大權,侍衛司權力空前膨脹,與宰相 、樞密使並執國政,甚至參與政變,高舉祖製,以文禦武,痛陳趙佶的做法是取禍之道。


    趙佶做皇帝也不短了,身上漸漸有了點威勢,尤其是剛剛打服了李乾順,當即拂袖而去,同時召政事堂諸公垂拱殿商議。


    來到垂拱殿,韓忠彥、蘇轍還是堅持不設立水軍都指揮使司,曾布、章惇、呂惠卿還沒有表態,趙佶問道:計相,執掌三司,現在各處市舶司怎樣?


    呂惠卿愣了一下還是說道:諸路市舶一如往年,不過據報,市舶征稅每年都在提升,趙佶點點頭說道:諸位也都知道,水軍現下最大的作用就是查緝走私,保障市舶司收入,若不專設機構管理,市舶司處水軍,長期與市舶司勾連,甚至與不法商賈勾結,放任走私,侵吞國帑,甚至勾結海盜,為非作歹,不但國朝稅收受損,於國家更是大為不利,水軍與其他禁軍一樣,一是置將操練,二是行更戍之法,尤其是緝私水軍,更是要嚴加管束,若不專設一司,如何管理?


    趙佶說到這個,諸位宰相也是若有所思,若是還是和現在一樣,將新設的水軍放任地方,由州縣長官和市舶使管理驅使,必然與他們互相勾結,倒是侵吞稅款倒是小事,要是真有膽大包天之輩,做出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也未可知。


    趙佶接著說道:至於侍衛親軍馬步軍司,其實大可不必擔心,現在本朝兵柄,盡在樞密院,駐泊禁軍和就糧禁軍,雖在侍衛親軍馬步二司麾下,實際上以由諸路帥臣指揮,二司無能為也,至於都門禁軍,侍衛馬步二司雖掌部分,但還有殿前司、諸班直、皇城司,根本不用擔心,且時移事易,非是當年了。


    其實章惇等人根本不相信設立一個侍衛親軍馬步軍司就能威脅到什麽,而今天下兵柄,都在樞密院手中,三衙武帥不過統兵訓練而已,置將操練後,樞密院直接指揮到各將,三衙的作用就更低了,而且三衙武帥,多是將門武臣,忠誠還是沒有問題了。


    他們隻是單純覺得水軍沒什麽大用罷了,但是趙佶將水軍和市舶司收入聯係在一起,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章惇想了想說道:官家,眼下水軍並不強大,單設一司,似乎難以服眾,不若將水軍全部劃入殿前司,設立殿前水軍司,由殿前都虞侯兼任,待水軍強大後,再論單設一司之事。


    趙佶想想也是,關鍵是將水軍變成一個獨立軍種,提高水軍地位,讓水軍不再是馬步軍的附屬才是關鍵,趙佶於是點頭說道:樞相說的在理,將禁軍水軍、廂軍水軍中的精銳,各沿海水軍、新設的緝私水軍一並劃入殿前水軍司,命將管理,各水軍一樣置將操練,同時上報船隻、軍器等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