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已經了解了三司的收支後,心裏也算有底了,雖然財政很困難,但是還是比朱由檢同誌好多了。要是真到了朱由檢同誌那種情況,最好還是提前把樹找好。
現在自己有封樁庫,還有戶部右曹,屬於自己掌握的收入,還可以補貼禁軍,趙佶知道,這筆錢財數目十分巨大,要不然前世自己不能折騰二十多年,搞什麽畫院、花石綱,修艮嶽。
趙佶招來梁從政問道:宮內開支,最大的是哪些方麵?
梁從政笑道:宮內開支,最大的就是犒賞禁軍和賞賜寺廟了。
趙佶有些不相信,犒賞禁軍這個有可能,大宋官家對禁軍,尤其是班直和親從官,一向還是大方的。逢節日賞賜都門禁軍都很大方,禁軍賞賜不少這個趙佶相信,賞賜寺院,趙佶不太信,畢竟自己在後世都知道大相國寺收入不菲,這些禿驢一個個吃的比郭德綱還圓,還賞賜他們,他們不給小爺上貢就已經大逆不道了。
趙佶笑道:賞賜寺院,不過些許絹帛燈油等物,值不得多少錢吧?
梁從政笑道:官家,賞賜寺院,每年耗費不菲的。
趙佶問道:都賞賜些什麽,梁從政你取文書來給吾詳細說說,賞賜了寺院些什麽。梁從政立刻去入內內侍省取來檔案。
梁從政抱著厚厚的文書過來,趙佶說:細枝末節不用講,你隻管撿大金額的說。
梁從政答應下來,說道:對寺廟的賞賜,主要是錢帛、茶葉雜項和土地,以錢帛來說仁宗在寶相院建大悲閣時,“賜禁錢四百萬”。“景佑中,上賜錢千萬”給護國禪院用以建造大安塔。詔大相國寺慧林禪院住持長老元正坐化,賜絹三百匹、錢三百貫,賜寂照之塔,看塔人間歲度僧一名。”對亡故僧人,賜以絹帛、錢財、塔名和度僧額。此外,對東京譯經者也多以錢帛賞賜。自是每歲再三獻新經,後每誕聖節、五月一日即獻經,皆召坐,賜緡帛,以其經付藏”,對獻經者賜以錢帛。
梁從政接著說道:還有就是茶葉雜項等項,大相國寺、開寶寺、太平興國寺、啟聖院、景德寺、顯聖寺、太清寺、顯寧寺、奉先禪院、普安禪院、慈恩寺,僧錄每歲絹七匹,茶五斤;副僧錄,絹五匹,茶二斤;講諭、講經首坐,各絹三匹,茶二斤;鑒、守闕鑒,各絹二匹,茶二斤;僧眾共編三十匹,茶二十斤;駕經過起居僧眾共結二十匹,茶一十斤。啟聖院、普安禪院、奉先禪院、慈孝寺院,各絹一十匹,茶五斤。開寶寺塔、顯聖寺塔、起居寺僧眾,共絹一匹,茶五斤。報恩院、惠辯院、惠聖院、奉聖院、水陸院、崇福院、法濟院、明禧院、法雲院、承天院並諸寺院僧尼眾,逐院共絹十匹,茶五斤;駕經過起居僧尼眾共絹五匹,茶三斤。太平興國寺譯經大卿、小卿,各絹七匹,茶五斤;同譯經僧,各絹二匹,茶二斤。上元觀,相國寺佛牙閣僧眾共絹一十匹,茶五斤。
趙佶問道:這些寺院的所有僧眾都要賞賜?
梁從政點點頭說道:官家,這還是隻是每歲的賞賜,若是官家、聖人或者太後駕臨寺院,還要再行賞賜。
趙佶已經很不悅了,問道:還要賞賜土地?
梁從政點點頭說道:對的,官家,神宗時以英宗潛邸為佛寺,以本鎮封,賜名興德禪院,仍給齡田三千頃。神宗皇帝一次就賞賜寺院田地三千頃,至於零星賞賜,從幾十畝到幾十頃田地不等,大凡寺院請田,一般都會照準。
趙佶有些生氣了,開封城內的土地,可謂寸土寸金,這些和尚,不管是零敲碎打,還是一次性賜給田地,趙佶很清楚,這些田地賜給寺院,國家就再也收不到賦稅了。
趙佶強忍怒氣,繼續問道:還有些什麽賞賜?
梁從政說道:還有就是賞賜度牒,以大相國寺為例,神宗時大相國寺僧居雖有六十餘院,一院或止有屋數間,簷廡相接,各有皰爨、常虞火患。乞東西各為三院,召禪僧住持,增四院為六院。從之。後又請分為八院。賜度牒二百以給修緒之費。還有就是其他不定時的賞賜,仁宗樂宗佛事,擇開寶寺西北隅,增蒼精舍,祓除淨場,神筆親篆成道釋迪之殿,飛白繼昌之閹,金書寶生佛號,而製其像,供具珍華物皆內出,因賜名寶生院。真宗時賜以潛邸珍玩三千萬直給護國禪寺,且為擴展寺院,賜給了臨近護國禪院的官舍九十區來充當院舍。建成以後為獎勵在觀文殿講經的道堅禪師,支持僧尼生活,賜以食料和糜米。每名僧人給米十斛。
梁從政繼續說道:仁宗時又詔有司給鐵及薪炭十餘萬斤,對左街永興華嚴禪院的賞賜中包括了資福院燒香鍾、佛經、禦頌禦書全帛香藥、筆硯、禦饍衣物飛帛書、廨院田宅、琉璃瓦、水陸幽像等等。價值達數百萬貫。
趙佶問道:還有什麽賞賜?
梁從政說道:還有就是後宮諸位娘子們,還有太妃的布施,仁宗時,護國禪寺修建大安塔,大安塔的修建,得到了莊太妃、明德太後等權貴的支持,莊太妃將價值五百萬奩金的建材布施於護國禪院,明德太後施予價值二百六十萬貫的寶器,莊太妃將價值千餘萬的服用兌換成金銅鑄造的“輪蓋”施舍給護國禪院,且塔內掛有莊惠施舍的鍾和找人繪製的壁畫。還有各級官員因為官家、聖人、還有太後、太妃的布施,也會跟著布施,當年修建大安塔時,平海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陳洪進,伏睹繁台天清寺建立寶塔,特發心奉為皇帝陛下舍銀伍百兩入緣,其餘州縣官吏,布施百兩到千兩之多。
梁從政說完,趙佶的臉色已經黑的不能看了,趙佶問道:每歲賞賜、布施之外,這些佛寺還有什麽收入?
梁從政說道:寺廟還有其他收入。但是具體有多少,就不太清楚了,不過劉都知執掌皇城司,應該有所了解。
趙佶立刻命令道:讓劉端友馬上過來。
劉端友過來後,趙佶問道:你執掌皇城司,東京城內這些寺院的收入,大概有哪些,有多少,你知曉嗎?
劉端友說道:臣略知一些,不過具體情況,要臣查閱皇城司文書後才能知曉。
趙佶說道:那些你迴去後具折奏來,你先撿你知道的說。
劉端友說道:寺廟經營,首先就是販賣度牒和租賃土地了,以東京來說,一張度牒大抵二百二十貫,至於收取米糧,則看寺院土地多少了,據臣得知,京中寺院收租最多的就是大相國寺,每歲收租達三萬五千石,還有就是護國禪寺,每歲也達三萬石。其他就是出租房產和其他收益了,據臣得知,租賃寺院房舍,一年租金大抵十五貫左右,東京城內大的寺院,出租的房舍都多達五百間以上。
趙佶冷笑一聲,突然想起這些寺院似乎還經營高利貸,問道:劉都知,吾聽說東京城內寺院,還有放貸取利的,是否如此?
劉端友說道:官家真是聖明燭照,確有此事,東京城內寺院,大多都設有長生庫,用於放貸取利,利息略低於平常,大概三分利左右。
趙佶冷哼一聲,三分利還說什麽不高,妥妥的高利貸,好個不沾惹紅塵是非的佛門清淨之地啊!
趙佶吩咐道:召開封知府範純禮,少尹張商英來。
趙佶命令梁從政將這些曆年來賞賜寺院的數據登記整理起來,再命劉端友取皇城司的文書,自己則到垂拱殿,趙佶來到垂拱殿,吩咐梁師成道:你告知宮內,不管是諸太妃、聖人還是後宮娘子,日後概不許無故賞賜佛寺道觀,有布施需報吾知。
範純禮和張商英趕緊來到垂拱殿,趙佶命人將梁從政整理的檔案和皇城司的文書交給他們二位看,範純禮看後,也是麵色難看,張商英看完後問道:官家,可是這些僧人太過貪婪了?
趙佶冷笑道:隻是貪婪嗎?張少尹?東京城內的寺廟,自藝祖起,每歲賞賜,從未有缺,賜給度牒等物,是為了他們能夠安心修行,不是為了他們拿去變賣換取錢財的,這些土地,也是賜給他們令其自食其力的,可是他們做了什麽?拿著先帝們賞賜的物品,變賣放貸,為求錢財,無所不用其極,這等地方,充滿銅臭,哪裏是什麽清淨之地!
範純禮也說道:寺院放貸,確實是醜事,開封府每歲都要接到大量各個寺院放貸的訴狀,實在是不勝其擾。趙佶笑道:都說出家人四大皆空,要這些錢財阿堵物幹什麽?
張商英笑道:相國寺原來有個和尚叫慧明,極善庖廚,做的一手好燒豬肉,據說請他做一頓飯,要五貫才行。趙佶說道:既然擅長燒豬肉,何不到樊樓去做個廚子,當什麽和尚!
範純禮說道:寺院做的這些事,確實醜陋不堪,當年蘇頌知開封府時,執法甚嚴,曾欲糾正此事,可惜這些僧人於皇太後麵前痛苦,不得已蘇頌去職。
趙佶笑道:僧人既然遁入空門,銀錢之物,要來何用?還有,賞賜的度牒,竟然被他們發賣,置先帝於何地?範卿、張卿,開封府即刻清查,東京城各寺院的土地,僧眾和度牒,凡沒有度牒者,一律還俗,不得再羈留寺院,還有賞賜的度牒給吾一一查實,看他們賣了多少,所獲銀錢,務必追迴,寺院所有土地,以僧眾人數,每一人給田十畝,其餘土地,一律收迴,分給禁軍裁汰的士卒耕種。
範純禮有些擔憂的說道:官家,此舉未免過於激烈了,這些寺院中還豢養了不少武僧,一旦激成變亂,得不償失啊!
趙佶說道:範知府隻管放膽去做,吾會調集禁軍配合的,若是敢有抵抗,以謀逆論處。趙佶才不相信寺院豢養的這些武僧,敢對抗朝廷的禁軍,少林寺又怎麽樣,就算金鍾罩、鐵布衫,試試神臂弩怎麽樣,趙佶就不信了,連李乾順現在都得規規矩矩跪下唱征服,幾個禿驢還收拾不了。
趙佶沒有去動寺院放貸,一來是放貸這個事,寺院不做,其他人也會做,現在寺院做的大,趙佶至少可以讓三司核查,而且就算有什麽問題也好解決,要是他們真的轉入地下,還就不好管理了。
趙佶繼續說道:至於寺院的其他合法經營,開封府可以告知他們,隻要照章納稅,一切一如既往,但是開封府要嚴查寺院僧眾,看看有沒有作奸犯科之輩。趙佶前世很欣賞魯智深這樣的人,快意恩仇,好不痛快,可是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這種人就是禍害了,而寺院,趙佶打賭,肯定有不少作奸犯科之後,改名換姓,遁入空門以求逃脫法網的,這個不穩定因素呆在東京還是算了吧,趙佶覺得沙門島很適合他們,空氣清新,陽光明媚,適合他們好好探索嶺南。不管是開戰吃雞大賽也罷,還是荒野求生都可以的。
範純禮、張商英走後,趙佶立刻召見狄詠,待狄詠來後,趙佶直接問道:招募的三將新軍,可堪用?狄詠老實答道:若是上陣殺敵,自然不成的,不過剿滅地方山匪賊寇,還是得力的,不過尚未滿員,每軍隻得八千。
趙佶笑道:足夠了,發給甲仗兵器,入城聽範知府令!
狄詠大驚失色問道:官家,為何令新軍著甲入城啊,可是有大事發生?
趙佶笑道:無甚大事,左右不過幾個賊禿鬧事,不過命禁軍彈壓罷了,隻因都門禁軍多係東京本地人,令他們搜查佛寺,多有不便,故而調新軍前來,方便彈壓,最好是殺幾個禿驢見見血!
狄詠連忙說道:新軍入城,還請官家賜予手詔,令樞密院發給兵符印信,方敢入城。趙佶點頭,先寫好手詔用印後交給狄詠,然後派人知會章惇,令樞密院發給兵符印信,好方便狄詠率軍入城,否則就是謀逆了。
現在自己有封樁庫,還有戶部右曹,屬於自己掌握的收入,還可以補貼禁軍,趙佶知道,這筆錢財數目十分巨大,要不然前世自己不能折騰二十多年,搞什麽畫院、花石綱,修艮嶽。
趙佶招來梁從政問道:宮內開支,最大的是哪些方麵?
梁從政笑道:宮內開支,最大的就是犒賞禁軍和賞賜寺廟了。
趙佶有些不相信,犒賞禁軍這個有可能,大宋官家對禁軍,尤其是班直和親從官,一向還是大方的。逢節日賞賜都門禁軍都很大方,禁軍賞賜不少這個趙佶相信,賞賜寺院,趙佶不太信,畢竟自己在後世都知道大相國寺收入不菲,這些禿驢一個個吃的比郭德綱還圓,還賞賜他們,他們不給小爺上貢就已經大逆不道了。
趙佶笑道:賞賜寺院,不過些許絹帛燈油等物,值不得多少錢吧?
梁從政笑道:官家,賞賜寺院,每年耗費不菲的。
趙佶問道:都賞賜些什麽,梁從政你取文書來給吾詳細說說,賞賜了寺院些什麽。梁從政立刻去入內內侍省取來檔案。
梁從政抱著厚厚的文書過來,趙佶說:細枝末節不用講,你隻管撿大金額的說。
梁從政答應下來,說道:對寺廟的賞賜,主要是錢帛、茶葉雜項和土地,以錢帛來說仁宗在寶相院建大悲閣時,“賜禁錢四百萬”。“景佑中,上賜錢千萬”給護國禪院用以建造大安塔。詔大相國寺慧林禪院住持長老元正坐化,賜絹三百匹、錢三百貫,賜寂照之塔,看塔人間歲度僧一名。”對亡故僧人,賜以絹帛、錢財、塔名和度僧額。此外,對東京譯經者也多以錢帛賞賜。自是每歲再三獻新經,後每誕聖節、五月一日即獻經,皆召坐,賜緡帛,以其經付藏”,對獻經者賜以錢帛。
梁從政接著說道:還有就是茶葉雜項等項,大相國寺、開寶寺、太平興國寺、啟聖院、景德寺、顯聖寺、太清寺、顯寧寺、奉先禪院、普安禪院、慈恩寺,僧錄每歲絹七匹,茶五斤;副僧錄,絹五匹,茶二斤;講諭、講經首坐,各絹三匹,茶二斤;鑒、守闕鑒,各絹二匹,茶二斤;僧眾共編三十匹,茶二十斤;駕經過起居僧眾共結二十匹,茶一十斤。啟聖院、普安禪院、奉先禪院、慈孝寺院,各絹一十匹,茶五斤。開寶寺塔、顯聖寺塔、起居寺僧眾,共絹一匹,茶五斤。報恩院、惠辯院、惠聖院、奉聖院、水陸院、崇福院、法濟院、明禧院、法雲院、承天院並諸寺院僧尼眾,逐院共絹十匹,茶五斤;駕經過起居僧尼眾共絹五匹,茶三斤。太平興國寺譯經大卿、小卿,各絹七匹,茶五斤;同譯經僧,各絹二匹,茶二斤。上元觀,相國寺佛牙閣僧眾共絹一十匹,茶五斤。
趙佶問道:這些寺院的所有僧眾都要賞賜?
梁從政點點頭說道:官家,這還是隻是每歲的賞賜,若是官家、聖人或者太後駕臨寺院,還要再行賞賜。
趙佶已經很不悅了,問道:還要賞賜土地?
梁從政點點頭說道:對的,官家,神宗時以英宗潛邸為佛寺,以本鎮封,賜名興德禪院,仍給齡田三千頃。神宗皇帝一次就賞賜寺院田地三千頃,至於零星賞賜,從幾十畝到幾十頃田地不等,大凡寺院請田,一般都會照準。
趙佶有些生氣了,開封城內的土地,可謂寸土寸金,這些和尚,不管是零敲碎打,還是一次性賜給田地,趙佶很清楚,這些田地賜給寺院,國家就再也收不到賦稅了。
趙佶強忍怒氣,繼續問道:還有些什麽賞賜?
梁從政說道:還有就是賞賜度牒,以大相國寺為例,神宗時大相國寺僧居雖有六十餘院,一院或止有屋數間,簷廡相接,各有皰爨、常虞火患。乞東西各為三院,召禪僧住持,增四院為六院。從之。後又請分為八院。賜度牒二百以給修緒之費。還有就是其他不定時的賞賜,仁宗樂宗佛事,擇開寶寺西北隅,增蒼精舍,祓除淨場,神筆親篆成道釋迪之殿,飛白繼昌之閹,金書寶生佛號,而製其像,供具珍華物皆內出,因賜名寶生院。真宗時賜以潛邸珍玩三千萬直給護國禪寺,且為擴展寺院,賜給了臨近護國禪院的官舍九十區來充當院舍。建成以後為獎勵在觀文殿講經的道堅禪師,支持僧尼生活,賜以食料和糜米。每名僧人給米十斛。
梁從政繼續說道:仁宗時又詔有司給鐵及薪炭十餘萬斤,對左街永興華嚴禪院的賞賜中包括了資福院燒香鍾、佛經、禦頌禦書全帛香藥、筆硯、禦饍衣物飛帛書、廨院田宅、琉璃瓦、水陸幽像等等。價值達數百萬貫。
趙佶問道:還有什麽賞賜?
梁從政說道:還有就是後宮諸位娘子們,還有太妃的布施,仁宗時,護國禪寺修建大安塔,大安塔的修建,得到了莊太妃、明德太後等權貴的支持,莊太妃將價值五百萬奩金的建材布施於護國禪院,明德太後施予價值二百六十萬貫的寶器,莊太妃將價值千餘萬的服用兌換成金銅鑄造的“輪蓋”施舍給護國禪院,且塔內掛有莊惠施舍的鍾和找人繪製的壁畫。還有各級官員因為官家、聖人、還有太後、太妃的布施,也會跟著布施,當年修建大安塔時,平海軍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師陳洪進,伏睹繁台天清寺建立寶塔,特發心奉為皇帝陛下舍銀伍百兩入緣,其餘州縣官吏,布施百兩到千兩之多。
梁從政說完,趙佶的臉色已經黑的不能看了,趙佶問道:每歲賞賜、布施之外,這些佛寺還有什麽收入?
梁從政說道:寺廟還有其他收入。但是具體有多少,就不太清楚了,不過劉都知執掌皇城司,應該有所了解。
趙佶立刻命令道:讓劉端友馬上過來。
劉端友過來後,趙佶問道:你執掌皇城司,東京城內這些寺院的收入,大概有哪些,有多少,你知曉嗎?
劉端友說道:臣略知一些,不過具體情況,要臣查閱皇城司文書後才能知曉。
趙佶說道:那些你迴去後具折奏來,你先撿你知道的說。
劉端友說道:寺廟經營,首先就是販賣度牒和租賃土地了,以東京來說,一張度牒大抵二百二十貫,至於收取米糧,則看寺院土地多少了,據臣得知,京中寺院收租最多的就是大相國寺,每歲收租達三萬五千石,還有就是護國禪寺,每歲也達三萬石。其他就是出租房產和其他收益了,據臣得知,租賃寺院房舍,一年租金大抵十五貫左右,東京城內大的寺院,出租的房舍都多達五百間以上。
趙佶冷笑一聲,突然想起這些寺院似乎還經營高利貸,問道:劉都知,吾聽說東京城內寺院,還有放貸取利的,是否如此?
劉端友說道:官家真是聖明燭照,確有此事,東京城內寺院,大多都設有長生庫,用於放貸取利,利息略低於平常,大概三分利左右。
趙佶冷哼一聲,三分利還說什麽不高,妥妥的高利貸,好個不沾惹紅塵是非的佛門清淨之地啊!
趙佶吩咐道:召開封知府範純禮,少尹張商英來。
趙佶命令梁從政將這些曆年來賞賜寺院的數據登記整理起來,再命劉端友取皇城司的文書,自己則到垂拱殿,趙佶來到垂拱殿,吩咐梁師成道:你告知宮內,不管是諸太妃、聖人還是後宮娘子,日後概不許無故賞賜佛寺道觀,有布施需報吾知。
範純禮和張商英趕緊來到垂拱殿,趙佶命人將梁從政整理的檔案和皇城司的文書交給他們二位看,範純禮看後,也是麵色難看,張商英看完後問道:官家,可是這些僧人太過貪婪了?
趙佶冷笑道:隻是貪婪嗎?張少尹?東京城內的寺廟,自藝祖起,每歲賞賜,從未有缺,賜給度牒等物,是為了他們能夠安心修行,不是為了他們拿去變賣換取錢財的,這些土地,也是賜給他們令其自食其力的,可是他們做了什麽?拿著先帝們賞賜的物品,變賣放貸,為求錢財,無所不用其極,這等地方,充滿銅臭,哪裏是什麽清淨之地!
範純禮也說道:寺院放貸,確實是醜事,開封府每歲都要接到大量各個寺院放貸的訴狀,實在是不勝其擾。趙佶笑道:都說出家人四大皆空,要這些錢財阿堵物幹什麽?
張商英笑道:相國寺原來有個和尚叫慧明,極善庖廚,做的一手好燒豬肉,據說請他做一頓飯,要五貫才行。趙佶說道:既然擅長燒豬肉,何不到樊樓去做個廚子,當什麽和尚!
範純禮說道:寺院做的這些事,確實醜陋不堪,當年蘇頌知開封府時,執法甚嚴,曾欲糾正此事,可惜這些僧人於皇太後麵前痛苦,不得已蘇頌去職。
趙佶笑道:僧人既然遁入空門,銀錢之物,要來何用?還有,賞賜的度牒,竟然被他們發賣,置先帝於何地?範卿、張卿,開封府即刻清查,東京城各寺院的土地,僧眾和度牒,凡沒有度牒者,一律還俗,不得再羈留寺院,還有賞賜的度牒給吾一一查實,看他們賣了多少,所獲銀錢,務必追迴,寺院所有土地,以僧眾人數,每一人給田十畝,其餘土地,一律收迴,分給禁軍裁汰的士卒耕種。
範純禮有些擔憂的說道:官家,此舉未免過於激烈了,這些寺院中還豢養了不少武僧,一旦激成變亂,得不償失啊!
趙佶說道:範知府隻管放膽去做,吾會調集禁軍配合的,若是敢有抵抗,以謀逆論處。趙佶才不相信寺院豢養的這些武僧,敢對抗朝廷的禁軍,少林寺又怎麽樣,就算金鍾罩、鐵布衫,試試神臂弩怎麽樣,趙佶就不信了,連李乾順現在都得規規矩矩跪下唱征服,幾個禿驢還收拾不了。
趙佶沒有去動寺院放貸,一來是放貸這個事,寺院不做,其他人也會做,現在寺院做的大,趙佶至少可以讓三司核查,而且就算有什麽問題也好解決,要是他們真的轉入地下,還就不好管理了。
趙佶繼續說道:至於寺院的其他合法經營,開封府可以告知他們,隻要照章納稅,一切一如既往,但是開封府要嚴查寺院僧眾,看看有沒有作奸犯科之輩。趙佶前世很欣賞魯智深這樣的人,快意恩仇,好不痛快,可是現在坐在這個位置上,這種人就是禍害了,而寺院,趙佶打賭,肯定有不少作奸犯科之後,改名換姓,遁入空門以求逃脫法網的,這個不穩定因素呆在東京還是算了吧,趙佶覺得沙門島很適合他們,空氣清新,陽光明媚,適合他們好好探索嶺南。不管是開戰吃雞大賽也罷,還是荒野求生都可以的。
範純禮、張商英走後,趙佶立刻召見狄詠,待狄詠來後,趙佶直接問道:招募的三將新軍,可堪用?狄詠老實答道:若是上陣殺敵,自然不成的,不過剿滅地方山匪賊寇,還是得力的,不過尚未滿員,每軍隻得八千。
趙佶笑道:足夠了,發給甲仗兵器,入城聽範知府令!
狄詠大驚失色問道:官家,為何令新軍著甲入城啊,可是有大事發生?
趙佶笑道:無甚大事,左右不過幾個賊禿鬧事,不過命禁軍彈壓罷了,隻因都門禁軍多係東京本地人,令他們搜查佛寺,多有不便,故而調新軍前來,方便彈壓,最好是殺幾個禿驢見見血!
狄詠連忙說道:新軍入城,還請官家賜予手詔,令樞密院發給兵符印信,方敢入城。趙佶點頭,先寫好手詔用印後交給狄詠,然後派人知會章惇,令樞密院發給兵符印信,好方便狄詠率軍入城,否則就是謀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