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宰相這下傻眼了,沒想到趙佶竟然耍流氓了,一眾宰相就在那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趙佶此刻倒是好整以暇了,慢悠悠的開始品嚐劉娘子送來的熟水了。


    韓忠彥有些無奈,有些惱怒的看了章惇一眼,像是在埋怨他將這些事告訴趙佶,章惇隻是垂頭思索著。


    韓忠彥上前問道:官家,此事重大,緩急之間,難有定論,不若容臣等下去仔細思量後,再迴複官家?趙佶慢悠悠的說道:難道諸位相公,就這麽看著國家每年用數千萬有用之餉,養此數十萬無用之兵嗎?


    韓忠彥笑道:官家不必心急,這些都門禁軍,雖然不能上陣,可是開封城內諸多雜役,如河道、防火、軍巡之事,都是都門禁軍在做,也不可全盤否定。


    趙佶說道:太祖時內外禁軍才多少?不過二十餘萬,猶能削平南方,與契丹爭雄,而今日呢?依靠這些都門禁軍,可以平內亂、禦外侮嗎?韓忠彥隻得說道:官家,時移事易,而今天下承平,西賊臣服,事有緩急,官家何不徐徐圖之呢?


    章惇這時候說道:官家,必欲除都門禁軍頑疾,非一日之功,官家可想好麵對將門了嗎?趙佶一笑說道:章樞相覺得吾今日大動幹戈,是當耍的來的嗎?


    章惇說道:官家,都門禁軍之弊,已深入骨髓,藥石無效矣!官家若想整頓都門禁軍,臣以為積重難返,無甚意義,不若另起爐灶,逐漸改組都門禁軍,這樣恐怕有所收效,都門禁軍為將門把持已久,士卒逃散,軍官無用,整頓之難,不亞於重新訓練新軍,還得麵對將門掣肘,官家深思之。


    趙佶笑道:章樞相有何辦法,但講無妨,隻要合乎情理,有可行之處,吾皆采納。


    章惇問道:官家可知環衛官?趙佶點點頭,和前唐一樣,大宋一樣設立了十六衛,但是與唐朝不同的是,唐朝的十六衛大將軍是手紈兵符的重臣,但是大宋的環衛官並無實權,皆無定員,多命宗室為之,亦用為武臣贈典。大將軍以下,又用為武官責降散官。皆無職掌。隻是一個榮譽名稱罷了。


    大宋共置左右金吾衛、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屯衛、左右領軍衛、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左右武衛共計十六衛,每衛設上將軍、大將軍、將軍、中郎將、郎將等官,號稱南班。一般用作武臣加官,隻具官名,並沒有實際軍隊掌握。


    章惇接著說道:查前唐舊製,國家禁軍皆在十六衛掌握,備守戰、兼征伐,我朝虛設之,以三衙統帥禁軍,官家已命馬帥招募敢戰士嗎?可將敢戰士編入南衙禁軍,以十六衛禁軍名號冠之即可,然後再從三衙禁軍中抽調精銳,充實十六衛,同時在十六衛置將訓練,與西軍對調參戰,行更戍之法,增強戰力,如此以來,都門禁軍戰力增強,兵額充足,中樞手中也有一支強兵了。


    趙佶想了想,這個辦法不能說不好,現今這樣做,確實可以迅速生成戰鬥力,讓中樞掌握一支可靠的禁軍,但是一來是新練禁軍從兵源招募和軍餉裝備開支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三衙禁軍的開支還是一直存在,這無疑會極大的增加財政負擔。


    果然,三司使呂惠卿說道:章樞相,那十六衛要招募多少兵源,不算招剌例物,每歲一名禁軍需要三十貫,還有軍器鎧甲等物,國家財政如何支撐,以我看,不若在都門禁軍中揀選幾軍,如上四軍,還有侍衛馬步二軍中再挑選幾軍,置將整訓,也是個辦法。


    章惇冷哼一聲說道:都門禁軍之中,除上四軍可堪一用,哪裏還有可用之兵,且都門禁軍之中關係複雜,軍官亦良莠不齊,何如練的強兵?另起爐灶,從西軍抽調校尉,選任能將,再與西賊狠狠打上幾仗,就能練出強兵了,而今都門禁軍中的精銳早在仁宗時期就漸次往陝西抽調,而今都門禁軍中還有多少精銳,能戰之兵,都是未知數。指望都門禁軍,簡直是天方夜譚。


    趙佶也問道:章樞相,都門禁軍的員額如此之大,每歲開支極大,而今還要訓練新軍,國家財政難以支撐。章樞相,若是能壓縮都門禁軍的員額,把都門禁軍清軍所得的結餘用做訓練十六衛的經費,這樣的話,國家財政還能勉力支撐。都門禁軍員額實在太大,國家難以支撐。


    說道這個問題,幾位宰相都有些尷尬,趙佶大概有數了,問道:韓相,這都門禁軍的員額,為何如此敏感?韓忠彥沉默半晌,咬咬牙說道:官家,都門禁軍一向由三衙掌管,樞密院不過執掌軍政,具體禁軍的訓練、軍籍、兵額之事,都是三衙一手經辦,樞密院難以介入。


    趙佶不禁冷笑,說道:我大宋樞密院的執掌兵柄,統帥三軍,為何這都門禁軍就不在樞密院管轄下?亦或是這都門禁軍不是我大宋禁軍?


    韓忠彥說道:官家言重了。蓋因祖宗不以兵柄歸有司,故專命官統之,互相維製,樞密院雖掌兵柄,然三衙執掌禁軍,拱衛汴京,還有班直,更是職責重大,樞密院不敢輕涉。且都門禁軍一向由勳臣統帥,他們世受國恩,忠誠可靠,執掌都門禁軍,是最為可靠的人選,至於禁軍孱弱之事,可徐徐圖之,章樞相所言之法,可以一試,但是都門禁軍國朝柱石,未可輕動,官家宜深思之。


    趙佶說道:也就是說,吾還得繼續給都門禁軍每年千萬貫的軍餉,然後另起爐灶,假托十六衛訓練新軍,諸卿,吾說的不錯吧!


    幾位宰相都垂頭不語,曾布說道:官家,不若臣等和三衙武帥商議一下,從都門禁軍中削減部分軍籍,這樣的話,削減的軍籍就可以用到新軍上來,國家財政也好支應一些。


    趙佶不禁無語道:吾的禁軍,吾還要與他們好言相勸,派宰臣與他們談判?當真以為朕是可欺之主嗎?與其如宰相們和他談,不如吾和他們談。


    趙佶站起身說道:如此,明日召見三衙武帥、勳臣和政事堂諸公,於垂拱殿商議此事。諸公先迴去吧。韓忠彥本想再說什麽,趙佶已經迴到後殿,韓忠彥隻得長歎一聲,離開殿外,然後說道:諸位相公,可否到在下公廨一敘?幾位宰相互相對視,點點頭往政事堂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