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垂拱殿,趙佶再次召集政事堂的諸位宰相議事。趙佶問道:諸位相公,現下陝西情況怎麽樣了?作為首相,韓忠彥出來說道:官家,現下蘇相已經抵達京兆府,章宣撫坐鎮秦州,種師中已經集結諸路精銳和拱聖軍在平夏城,隻待時機成熟就可出擊。


    趙佶問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呂卿那裏可曾準備好了?三司使呂惠卿說道:蘇相已經先動用陝西諸路常平倉物資就近調撥給大軍,章宣撫也動用軍儲,三司已經從西京和汴梁調撥物資,向陝西轉運,大軍用度無虞。


    趙佶有些無奈的說道:如此說來,現在我們就什麽都不能做,隻能等著種師中嗎?曾布說道:官家,可令麟府路從河東騷擾西賊,牽製西賊嘉寧軍司,為種師中分擔壓力。趙佶問樞密使章惇:卿為樞相,以為可否?章惇說道:臣以為曾相此言可用,可令折可適率麟府路精銳威脅鹽、宥,吸引西賊注意力,但是官家,此刻要緊事,臣以為是如何應對遼使,平夏城大戰時,遼使在汴京四十餘日,威詞恫嚇,無所不用其極,逼我停戰,此次也必如前次。


    說到這,趙佶也不由得頭大,其實遼國對西夏也是又愛又恨,契丹人希望用西夏牽製大宋,可是西夏明顯是一頭惡狼,不僅咬大宋,咬起遼國來也是毫不留情。遼國也曾多次討伐西夏,隻不過沒占到什麽大便宜罷了。但是遼國可不希望北宋滅夏,他還指望著靠西夏來牽製大宋,故而若是西夏主動入侵,遼人大概率是裝聾作啞,要是宋軍大舉反攻,遼人就要上躥下跳,逼迫宋軍停戰,這才是令大宋朝廷最無奈的地方。


    趙佶正色說道:諸卿,將士們在前線拚殺,我等切不可將將士們血戰得來的拱手相讓。章惇說道:官家,臣以為此次遼國若再調停,我應該以以下幾條應對:一來是西賊既向大宋稱臣,然而李乾順在國內僭越服色,妄稱天子,我大宋討伐之,實為正兩國君臣之分。二來是西賊沿邊部落,滋擾我大宋邊境,殘虐我邊民,大宋多次遺書西賊,然其不予約束,為保我邊境,安定庶民,大宋才出兵沿邊。三是我大宋此戰,隻為懲戒西賊,要其知君臣之禮,明上下之分,約束邊民,各安其地,不得滋擾我國,我大宋也未侵占其地。


    趙佶想了想說道:樞相說的有理,就照此辦理,折衝樽俎之事,韓相為主,與契丹交涉,吾隻有一個要求,西賊既臣就必須納貢,歲貢馬五千匹,否則朕親提大軍取迴銀夏之地,自取馬匹來。韓忠彥有些苦笑道:官家,我朝與西賊,有歲賜,若是貿然令西賊貢馬。恐怕契丹人會有別的想法。


    趙佶笑道:周天子分封諸侯,尚有茅土之貢,李乾順既稱臣子,豈無貢獻,昔日仁宗皇帝愛惜百姓,故歲賜西賊,以息兵戈,然數十年以來,西賊明稱恭順,暗藏禍胎,吾深以為恥,而今攻守相易,西賊若不恭順,吾誓滅之!韓相不必多言,契丹如今自顧不暇,不過威詞恫嚇罷了。韓忠彥等人隻能領旨而去。


    興慶府,西夏皇帝李乾順正在召見自己的親信嵬名阿吳和嵬名安惠,李乾順說道:昨日晉王發來急報,言宋軍大軍雲集平夏城,意欲奪取韋州,威逼靈州。二位怎麽看?嵬名阿吳說道:陛下,臣不知兵,還是請梁王說說吧。尚書令、知樞密院事梁王嵬名安惠說道:臣以為事有蹊蹺。


    李乾順問道:梁王說說看。嵬名安惠緩緩說道:按晉王所言,此次宋軍是集結諸路精銳而來,而我軍在宋境內的探子卻一無所知,這有些說不過去,而且去歲剛剛平夏城大戰,宋軍自己消耗也不小,按理說應該養精蓄銳,此時興兵來犯,恐怕有些說不過去吧。而且據哨騎講,他們並不曾接近宋軍營寨,宋軍到底有多少人,統兵主帥是誰也並不知曉,就實際情況來說,宋軍用兩千騎將我哨騎驅趕了百裏,但是其目的,請恕臣還看不出來。


    說道平夏城,李乾順表情就有些不自然了,說道:梁王,依你之見,應當如何應付宋軍?嵬名安惠淡然的說道:陛下不必過於擔憂,臣以為以不變應萬變最為妥當,目前宋軍的意圖尚不明確,要是我軍輕舉妄動,反而容易被宋軍所乘,臣以為,令嘉寧、靜塞軍司嚴守邊境,晉王提兵在嘉寧軍司戒備,一旦有變,臣願提興慶府之兵去韋州,晉王隻需守好嘉寧軍司即可。


    作為西夏軍中與仁多保忠齊名的名將,嵬名安惠的話分量還是非常重的,見嵬名安惠也這麽說,李乾順也覺得可以再等等看,嵬名阿吳也說道:梁王當世名將,又與宋軍交鋒多年,想來應當是不差的。李乾順剛準備點頭,自己的貼身太監就送來文書,李乾順看後,臉色有些不高興,將它遞給嵬名安惠說道:看來宋軍確是有大動作。


    嵬名安惠一看,是西賊在大宋境內的探子發來的諜報,說明宋軍在陝西諸路征發民夫。轉運大軍輜重的事情,嵬名安惠臉色也有點鐵青,說道:看來宋軍確是準備犯我了,陛下還是早作籌謀吧!李乾順問道:國相說說,現今怎麽辦才好?


    嵬名阿吳說道:此時應該立刻遣使宋廷,我大夏自去歲來未曾幹犯於宋,為何撕毀和議,妄動刀兵,同時遣使契丹,請遼人說和斡旋,對宋廷施壓,隻要遼人肯向大宋施壓,宋廷扛不住的。同時嚴令晉王不得生事,給宋人口實,同時暗中加強戒備,遣一大將領靜塞軍司統軍使,坐鎮韋州,晉王坐鎮宥州,足以禦敵。


    嵬名安惠說道:不若請仁多保忠任靜塞軍司統軍使。聽到這個名字,李乾順就很反感,去歲平夏城大戰,就是他開戰之前語出不祥,才導致大敗的。李乾順想了想說道:仁多保忠現在河湟,已經來不及了,不如梁王暫任靜塞軍司統軍使,坐鎮韋州,以禦宋狗。


    嵬名安惠在心中一歎,隻得說道:陛下既有命,臣當從之,隻是現在靜塞軍司兵力不足,尤其缺乏精騎,懇請陛下派兵支援,臣也好打探,宋軍何人統兵,率兵多少。李乾順想了想說道:朕隻能給你五千人,再給你五百鐵鷂子,若是宋軍勢大,就堅守韋州,朕傾舉國之兵來援!嵬名安惠這才領命,去挑選精銳去了。


    嵬名安惠走後,李乾順站在殿外,目視著南方,嵬名阿吳上前說道:陛下,此戰大不得啊,去歲大敗尚未恢複元氣,今年又大戰的話,無論勝敗,我國必傷元氣,陝西諸路有宋廷從東南轉運,我們隻有銀夏五州啊,實在是打不得啊!李乾順幽幽的說道:朕何嚐不知,可是宋廷不依啊,這仗恐怕很難避免了。嵬名阿吳說道:臣請馬上遣使契丹,貢九白,請契丹斡旋,萬不可輕易開戰,同時遣使宋廷,問明情況,想來宋廷自詡禮儀之邦,不會興無名之師的。


    李乾順情緒低落的說道:這些事國相看著辦吧,朕乏了。說罷轉頭走了,嵬名阿吳隻得長歎一聲,趕緊下去安排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宣和軼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宣和軼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