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趙佶相對輕鬆,各種事情也不是很多,不過趙佶已經發現了,韓忠彥雖然號稱名相之後,不過處事並不強勢,全然不像他的父親韓琦那樣強硬,韓琦為相時,號稱權相,但是韓忠彥為相,事事由曾布做主,讓趙佶不太滿意。趙佶還是希望一個強勢的首相來壓製曾布。
梁從政將今日的奏疏帶來了,趙佶問道:今日可有什麽要事?梁從政說道:官家,今日無甚大事,隻是章惇已經返京,請求陛見。趙佶想了想說道:召章惇來垂拱殿。趙佶這兩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呂惠卿已經多次請求陛見,陛見後怎麽安排呂惠卿。
按理說,呂惠卿是做過參知政事的宰執,而且在太原、西北都做過經略安撫使,也算沒有大錯,要是迴來,理應安排兩製以上的高位,但是呂惠卿的背刺能力實在是太強,任用他反對聲音肯定很大,而且現在朝局並不是太穩,曾布正在不斷打擊保守派和章惇任命的原官,如果不是之前趙佶外放了趙挺之,這會曾布恐怕準備彈劾中書舍人張商英。
呂惠卿能力是有的,可是這人權力欲太重,一般人根本無法掌握。而且名聲太壞,不管是新黨還是舊黨,對他都是難以容忍,但是呂惠卿、章惇都可以很好的製衡曾布。到底怎麽決策,還是讓趙佶很苦惱。
趙佶正在思索此事,梁從政來說道:官家,章惇來了。趙佶說道:請他進來吧!趙佶靜靜的注視這位蘇東坡的好友,鐵腕宰相步入垂拱殿,章惇向趙佶行禮後,趙佶說道:章相清減了不少。章惇一笑說道:官家,老臣已經六十有五,垂垂老矣,不比官家龍馬精神,百神嗬護。
趙佶也笑著說道:章相可知吾為何召卿前來?章惇搖頭說道:臣不知。趙佶說道:吾欲問計於章相,自神宗一來,朝廷更易法度,要求變法,力圖刷新,而此間數十年以來,朝野沸騰,物議紛紛,新黨、舊黨之爭此起彼伏,舉國騷然,如此行事,果能富國強兵否?
章惇淡淡的問道:臣敢問官家,以官家之見,今日我大宋弊在何處?趙佶心道,這不是後世高中生都知道的事情,於是說道:吾以為今日之大宋弊在三冗二積,所謂三冗者,冗官、冗兵、冗費也,二積者,積貧積弱也,二者互為表裏,以致我大宋漸染沉屙,竟至西賊猖獗,殊為可恨。
章惇的臉上這才有點笑意,說道:官家此言精當,三冗二積,一語道破我大宋的弊端,官家既知此,就當明白,變法不可不行,當仁宗之世,西賊作亂,儂智高反叛,遼人生事,國無財用,兵無鬥誌。故王荊公急急於理財,隻有開辟財源,增加國用,方能整頓軍旅,揚我國威。而論者以為祖宗之法不可變,祖宗之法何來?亦非堯舜之法,苟日新、日日新,聖人之言也!
趙佶接著說道:然新舊黨爭不息,朝廷不寧,卿何以教我?說道這個,章惇也不禁黯然,隻能說道:曆來變法,皆是議論紛紛,未有能一概得之者,此事還在於官家,隻要官家意誌堅定,眾論紛紜,堅守本心,待得時日,議論自消,之所以漸成黨爭,實由於數十年來新舊交替,莫能一是,群僚不知所從,故而議論紛紛,更有小人,在新舊之間首鼠兩端,挑撥是非,乃成今日之患。
趙佶看章惇說了這麽多,情緒逐漸有些激動了,命梁從政拿來茶水,待章惇喝下後,趙佶說道:吾此次召章卿,主要是為西事,西賊不過疥癬之疾,而今竟成心腹之患,朝廷屢動大兵,空耗國帑,而不能滅此朝食,實令吾如鯁在喉,卿為相時,西北頗有起色,故相問之。
章惇說道:恕臣直言,官家莫小看西夏,雖隻據有銀夏橫山之地,但民風剽悍,且產戰馬,我軍既乏戰馬,又苦於輜重不足,且欲取銀夏,先奪橫山,橫山天險,不易取也!陛下必欲滅西夏,當從長計議,非一日之功也!陝西諸將,皆可信重,所慮者惟舟車轉運,損耗太大,難以承受。趙佶說道:卿為吾論陝西諸將。
章惇說道:若論陝西諸將,王厚可為帥,且其父在青唐頗有威望,可當方麵之將,種師道思慮周全,亦可當方麵之任,其餘種師中、姚平仲、劉延慶亦稱老將,可以一用。 折家諸將,亦可以一用。趙佶點點頭說道:目下都門禁軍羸弱,章卿可有辦法。
說道這個事,章惇也不禁感到頭大,說道:都門禁軍羸弱,非一日之事,若要糾正,還是要行更戍之法,將西軍中的敢戰之士調入都門禁軍,同時裁汰禁軍老弱,將其與西軍互調,使都門禁軍習山川勞苦,去嬌墮之氣。還要將西軍中敢戰之將,調入禁軍,激勵士氣,如此長期互調,或能扭轉一二。
趙佶說道:吾欲以卿為樞密使,總覽戎政,卿意如何?章惇說道:官家但有所命,臣不敢辭!趙佶取來筆墨謝道:以金紫光祿大夫、申國公章惇為樞密使,曾布守司空。寫好了詞頭,趙佶命梁從政蓋印,送中書舍人張商英草詔。
章惇正準備拜謝離開,趙佶問道:章卿怎麽看呂惠卿?他再次請求陛見,吾已允準了,由範純粹代其經略安撫使之職。章惇沉吟了一下說道:呂惠卿有才而無德,為人陰險狠辣,昔年王荊公倚重之,然及王荊公失勢,其暗沮之,豈君子之所為?官家宜慎重之!趙佶問道:其輾轉地方經年,似有邊才,章相以為何如?章惇說道:呂惠卿於邊事,確有所長,亦善於理財,官家宜用其所長,亦當防其反複。
張商英的速度很快,一會就草擬好了詔書送來,趙佶展開看了,召韓忠彥來說道:韓卿,今日可要累卿了,韓忠彥展開詔書一看,笑道:章相迴朝,確是喜事,如此曾相就可以專心處理國事,不用理會樞密院的事了。趙佶哪裏不知道韓忠彥想的什麽,去年就是曾布陰了章惇一把,如今章惇迴來,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曾布肯定就把注意力放到章惇身上,韓忠彥身上的壓力就小多了。韓忠彥取過詔書,來到中書,大聲說道:曾相,有大喜事!
曾布出來後,韓忠彥說道:曾相,有恩旨!曾布趕緊行禮,韓忠彥展開讀到:
門下。朕仰憲聰明。俯臻寧一。嗣先人。宅丕後。懷寅畏以保邦。有嘉德。無違心。欽馨香而祀帝。精忱昭假。貺嘏幽蒙。天隆旱麓之基。民被蓼蕭之澤。相維右宰。申以徽章。具官某。寔大而聲宏。氣剛而識遠。幾深足以亮采。端愨足以秉成。體重股肱。望隆柱石。貳中台之令。四方之若否具明。矢岩廊之謨。百辟之從違是式。逮欽崇而蕆事。賴肅侃以讚儀。清廟蠲烝。祼將竭膚敏之助。紫陔陟配。顯相儼雝肅之容。樂繹純而奏和。禮嚴辨而致恪。天宇昭泰。神光燭臨。既膺蕃羨之祥。宜懋烈文之寵。是用加田真食。拓井大封。爾陪朕祠。朕錫爾祉。於戲。丕靈承帝命。永綏泮渙之圖。迪簡在王庭。益大讚相之業。往欽眷賚。克紹謀彝。可特授依前左銀青光祿大夫、司空、守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勳、封如故。韓忠彥念完親熱的說道:恭喜曾相進司空,這可是大喜啊!曾布也假笑著說道:謝過韓相,不知何人知樞府?
韓忠彥笑得更開心了,說道:曾相還不知嗎?章惇以資政殿大學士、金子光祿大夫、申國公任樞密使知樞密院事。曾布臉上的笑容差點繃不住,隻能說道:章相迴朝,也是國朝喜事,韓相這是去章相那傳旨,那老夫不敢耽擱,韓相且去。說罷自迴中書辦公去了。
韓忠彥一臉笑意去傳旨了。
梁從政將今日的奏疏帶來了,趙佶問道:今日可有什麽要事?梁從政說道:官家,今日無甚大事,隻是章惇已經返京,請求陛見。趙佶想了想說道:召章惇來垂拱殿。趙佶這兩天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呂惠卿已經多次請求陛見,陛見後怎麽安排呂惠卿。
按理說,呂惠卿是做過參知政事的宰執,而且在太原、西北都做過經略安撫使,也算沒有大錯,要是迴來,理應安排兩製以上的高位,但是呂惠卿的背刺能力實在是太強,任用他反對聲音肯定很大,而且現在朝局並不是太穩,曾布正在不斷打擊保守派和章惇任命的原官,如果不是之前趙佶外放了趙挺之,這會曾布恐怕準備彈劾中書舍人張商英。
呂惠卿能力是有的,可是這人權力欲太重,一般人根本無法掌握。而且名聲太壞,不管是新黨還是舊黨,對他都是難以容忍,但是呂惠卿、章惇都可以很好的製衡曾布。到底怎麽決策,還是讓趙佶很苦惱。
趙佶正在思索此事,梁從政來說道:官家,章惇來了。趙佶說道:請他進來吧!趙佶靜靜的注視這位蘇東坡的好友,鐵腕宰相步入垂拱殿,章惇向趙佶行禮後,趙佶說道:章相清減了不少。章惇一笑說道:官家,老臣已經六十有五,垂垂老矣,不比官家龍馬精神,百神嗬護。
趙佶也笑著說道:章相可知吾為何召卿前來?章惇搖頭說道:臣不知。趙佶說道:吾欲問計於章相,自神宗一來,朝廷更易法度,要求變法,力圖刷新,而此間數十年以來,朝野沸騰,物議紛紛,新黨、舊黨之爭此起彼伏,舉國騷然,如此行事,果能富國強兵否?
章惇淡淡的問道:臣敢問官家,以官家之見,今日我大宋弊在何處?趙佶心道,這不是後世高中生都知道的事情,於是說道:吾以為今日之大宋弊在三冗二積,所謂三冗者,冗官、冗兵、冗費也,二積者,積貧積弱也,二者互為表裏,以致我大宋漸染沉屙,竟至西賊猖獗,殊為可恨。
章惇的臉上這才有點笑意,說道:官家此言精當,三冗二積,一語道破我大宋的弊端,官家既知此,就當明白,變法不可不行,當仁宗之世,西賊作亂,儂智高反叛,遼人生事,國無財用,兵無鬥誌。故王荊公急急於理財,隻有開辟財源,增加國用,方能整頓軍旅,揚我國威。而論者以為祖宗之法不可變,祖宗之法何來?亦非堯舜之法,苟日新、日日新,聖人之言也!
趙佶接著說道:然新舊黨爭不息,朝廷不寧,卿何以教我?說道這個,章惇也不禁黯然,隻能說道:曆來變法,皆是議論紛紛,未有能一概得之者,此事還在於官家,隻要官家意誌堅定,眾論紛紜,堅守本心,待得時日,議論自消,之所以漸成黨爭,實由於數十年來新舊交替,莫能一是,群僚不知所從,故而議論紛紛,更有小人,在新舊之間首鼠兩端,挑撥是非,乃成今日之患。
趙佶看章惇說了這麽多,情緒逐漸有些激動了,命梁從政拿來茶水,待章惇喝下後,趙佶說道:吾此次召章卿,主要是為西事,西賊不過疥癬之疾,而今竟成心腹之患,朝廷屢動大兵,空耗國帑,而不能滅此朝食,實令吾如鯁在喉,卿為相時,西北頗有起色,故相問之。
章惇說道:恕臣直言,官家莫小看西夏,雖隻據有銀夏橫山之地,但民風剽悍,且產戰馬,我軍既乏戰馬,又苦於輜重不足,且欲取銀夏,先奪橫山,橫山天險,不易取也!陛下必欲滅西夏,當從長計議,非一日之功也!陝西諸將,皆可信重,所慮者惟舟車轉運,損耗太大,難以承受。趙佶說道:卿為吾論陝西諸將。
章惇說道:若論陝西諸將,王厚可為帥,且其父在青唐頗有威望,可當方麵之將,種師道思慮周全,亦可當方麵之任,其餘種師中、姚平仲、劉延慶亦稱老將,可以一用。 折家諸將,亦可以一用。趙佶點點頭說道:目下都門禁軍羸弱,章卿可有辦法。
說道這個事,章惇也不禁感到頭大,說道:都門禁軍羸弱,非一日之事,若要糾正,還是要行更戍之法,將西軍中的敢戰之士調入都門禁軍,同時裁汰禁軍老弱,將其與西軍互調,使都門禁軍習山川勞苦,去嬌墮之氣。還要將西軍中敢戰之將,調入禁軍,激勵士氣,如此長期互調,或能扭轉一二。
趙佶說道:吾欲以卿為樞密使,總覽戎政,卿意如何?章惇說道:官家但有所命,臣不敢辭!趙佶取來筆墨謝道:以金紫光祿大夫、申國公章惇為樞密使,曾布守司空。寫好了詞頭,趙佶命梁從政蓋印,送中書舍人張商英草詔。
章惇正準備拜謝離開,趙佶問道:章卿怎麽看呂惠卿?他再次請求陛見,吾已允準了,由範純粹代其經略安撫使之職。章惇沉吟了一下說道:呂惠卿有才而無德,為人陰險狠辣,昔年王荊公倚重之,然及王荊公失勢,其暗沮之,豈君子之所為?官家宜慎重之!趙佶問道:其輾轉地方經年,似有邊才,章相以為何如?章惇說道:呂惠卿於邊事,確有所長,亦善於理財,官家宜用其所長,亦當防其反複。
張商英的速度很快,一會就草擬好了詔書送來,趙佶展開看了,召韓忠彥來說道:韓卿,今日可要累卿了,韓忠彥展開詔書一看,笑道:章相迴朝,確是喜事,如此曾相就可以專心處理國事,不用理會樞密院的事了。趙佶哪裏不知道韓忠彥想的什麽,去年就是曾布陰了章惇一把,如今章惇迴來,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曾布肯定就把注意力放到章惇身上,韓忠彥身上的壓力就小多了。韓忠彥取過詔書,來到中書,大聲說道:曾相,有大喜事!
曾布出來後,韓忠彥說道:曾相,有恩旨!曾布趕緊行禮,韓忠彥展開讀到:
門下。朕仰憲聰明。俯臻寧一。嗣先人。宅丕後。懷寅畏以保邦。有嘉德。無違心。欽馨香而祀帝。精忱昭假。貺嘏幽蒙。天隆旱麓之基。民被蓼蕭之澤。相維右宰。申以徽章。具官某。寔大而聲宏。氣剛而識遠。幾深足以亮采。端愨足以秉成。體重股肱。望隆柱石。貳中台之令。四方之若否具明。矢岩廊之謨。百辟之從違是式。逮欽崇而蕆事。賴肅侃以讚儀。清廟蠲烝。祼將竭膚敏之助。紫陔陟配。顯相儼雝肅之容。樂繹純而奏和。禮嚴辨而致恪。天宇昭泰。神光燭臨。既膺蕃羨之祥。宜懋烈文之寵。是用加田真食。拓井大封。爾陪朕祠。朕錫爾祉。於戲。丕靈承帝命。永綏泮渙之圖。迪簡在王庭。益大讚相之業。往欽眷賚。克紹謀彝。可特授依前左銀青光祿大夫、司空、守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勳、封如故。韓忠彥念完親熱的說道:恭喜曾相進司空,這可是大喜啊!曾布也假笑著說道:謝過韓相,不知何人知樞府?
韓忠彥笑得更開心了,說道:曾相還不知嗎?章惇以資政殿大學士、金子光祿大夫、申國公任樞密使知樞密院事。曾布臉上的笑容差點繃不住,隻能說道:章相迴朝,也是國朝喜事,韓相這是去章相那傳旨,那老夫不敢耽擱,韓相且去。說罷自迴中書辦公去了。
韓忠彥一臉笑意去傳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