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榮封則是指下軍,中軍,上軍等榮譽性稱唿,一般是在為軍隊做出一定非戰鬥性貢獻後被授予的,


    像李煜受封的三級長士就是在河北從軍時,為軍隊解決了輜重運輸,補給來源的問題。


    不過這種問題說大吧,它也不算多大,說小吧,它又是關乎軍隊戰鬥力乃至生死的關鍵。所以最後也就給李煜封了個不大不小的三級長士的榮職。


    而在軍功方麵,李煜真不是貪生怕死以至於現在才是個小小的什長,他是壓根就沒機會上前線!


    自當年晉王血濺古柯之後,太祖爺子一代幾近死絕,剩下的也都是些隻知貪圖享樂之輩,以至於最後太祖皇帝隻能在他孫子輩中挑選大浩的帝位繼承人,


    但太祖皇帝又2太過擔憂他這些個老兄弟老軍勳們自恃功勞,最後威脅到後世皇帝的威望。


    但高皇帝石璋又不願對這些帝國的功臣下手,給自己留下‘兔死狗烹’的不義之君的形象。


    不過高皇帝終究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想到“我不能對你們下手,但我可以對你們的子孫後代下手啊。


    反正打仗的是你們又不是你們的子女,我給你們多賜金銀,多賞土地,等你們都死了,如果你們的子孫‘不肖’那我就都給在奪迴來不就行了!”


    沒錯,在大浩朝廷封給你的爵位,賞賜你的土地金銀,都確實是你的,誰也動不了,但不一定還是你子孫後代的!


    石璋在明武二十八年定下《功勳百則》,其中詳細規定了,這些個功勳後代子孫繼承先父爵位乃至封賜的必要條件,這些條件隻要大浩不滅亡,就沒人能廢除!


    而在《功勳百則》中第二十八則明確規定了“凡功勳子嗣無有百長以上實封者,不得從過萬伐戰!”


    意思就是說,功勳的後人,如果在軍隊中的職位沒有百長以上的,是不被允許參加萬人以上的戰役的。


    如果僅僅隻是以上這些規定那也就罷了,李煜又不是不肯吃苦,於是其多次搶先衝鋒匪巢,多次冒險當軍先鋒,


    如果不出意外,他早就能做上百長以上的軍職了,可是操蛋的是在大浩剿匪隻要你沒死就不算軍功,隻有金銀賞賜。


    可這他稀罕嗎?隻要他老子不死,光是靠開陽王征戰時搶來的財物都夠他花一萬萬年了。


    還有就是做邊疆換防軍、海外開拓軍等能掙軍功的職位,根本輪不上他,倒不是因為李煜不賣力去搶,而是搶的人實在太多!


    當年秦子玉為了加強對這些功勳子弟的控製,也為了防止這些功勳子弟驕慢自大,


    她就把多個軍王的子嗣都放在了同一個新兵營當中,而這後果就是李煜在軍隊奮鬥了將近兩年都還隻是個大頭兵!


    現在這個什長還是他花了大價錢買通了幾乎所有能跟他競爭的“戰友”,特別是那幾個從小和他一起長大的功勳子弟,


    那叫一個獅子大開口啊,不過也沒辦法,他要是在他爹死之前做不到中校撫將,那他以後就隻能靠自己啦,那場景他可想都不敢想。


    而這次軍隊調防,早就在大浩的軍勳圈子裏傳開了,至於為什麽之前一直沒有太多其他人知道,那自然是因為武人之間的由衷默契嘍。


    而現在李煜正是想趁這次全軍大換防的機會,向秦子玉討個“感情”,給他個機會去邊疆,也能夠讓自己有機會多立軍功。


    可他也明白,為什麽這麽多年來,像他這樣的武勳子嗣一直沒有太多機會能去邊塞從軍,還不都是因為秦子玉的處處提防,暗地壓製。


    可事到如今,秦子玉是大浩攝政王,對此,誰也沒有辦法。


    就算所有事情秦子玉都要向皇帝稟告,甚至在皇帝麵前卑微如狗,可是個明白人都知道,


    如今的大浩,秦子玉是當家人,那個小皇帝再兇,也是仗著秦子玉罷了。


    可現在老管家李飛可是有了其他的想法,你秦子玉確實是攝政王,可你也還是晉王也就是天武皇帝所封的九王之一吧?


    你可以壓製少公子李煜這樣的老王的子嗣,但你總不能連同為九王們的弟兄姐妹的子嗣也予以壓製吧?


    所以,李飛想的就是我是不配和你秦子玉說話,但我可以和其他的九王子嗣嘮嗑啊,


    我鼓搗動了他們,再讓他們向你給李煜說情,到時候你要是不答應,到後來要是被其他七王知道了,就算一開始不說什麽,可以後呢?


    誰也說不準待以後這小皇帝成年了,該親政的時候會發生什麽,


    到時候這些秦子玉的老兄弟又會不會因為他人的三言兩語就對秦子玉生出間隙,進而落井下石。


    這些事情別人或許不會在意,甚至於其他七王也不會相信,因為他們畢竟都是粗人,


    而且現在他們都把秦子玉當成自己的親大姐還要親的存在,別說就是拒絕了自家子嗣的一些請求,


    就是親手把自己的兒子女兒砍了,他們第一時間問的也是,兒女們犯了什麽罪,可曾傷到秦子玉。


    但秦子玉是個聰明人,她走一步又何曾隻看十步。


    正因如此她想的總要比別人多出不少,她需要穩定人心,更需要穩住她這些兄弟姐妹的心,不隻要一時的穩定,


    更要一生一世的穩定,故而一旦真的有其他七王的子女來為李煜說情,秦子玉一定會深思考慮,並且大概率會同意。


    所以,李飛才會來挑選這麽多珍品武器來當做禮物,而這也是當初開陽王故意留在京師以做備用的,


    畢竟當初他離開軍隊乃至離開帝都可都少不了秦子玉的功勞,他又怎能不為自己的後代子孫擔憂。


    而當初給予李飛全權處理這些庫房裏的物品之權,也是出於信任,希望豈能在合適的時候,利用這些死物為自己的子嗣謀得一處生機。


    隻是李沐不曾想到這看管庫房的李老三卻是個有些蠢笨之人,還真把這些不當吃的兵器陶瓷鎧甲什麽的當成了寶貝,


    竟還懷疑起了李飛對王府的忠心,不過好在被李飛一個爆栗打醒了,也不算蠢到了家。


    “所以現在你明白我要這些東西幹什麽了吧?跟咱們少公子的前途比起來,和咱們王府的未來比起來,這些能算個屁?


    等到以後少公子繼承了王爺他老人家的王位封賜,這些東西還不是成倍的迴來?”


    李飛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李老三。


    “明白了,明白了!是我小心眼了,還是您老人家通透!”


    李老三頓時彎起了腰,然後露出一臉奉承之色。


    “來!來!繼續挑!隨便挑!”


    ……


    慶陽王府。


    此時李飛身後跟著一群仆役每人雙手都捧著一件被紅綢布包著的珍品兵甲,


    他可不敢放在箱子裏拉著來,萬一磕掉了一點鐵沫,那可都是極大的損失。


    就在李飛領著人靠近慶陽王府門前時,一聲略顯青澀但又充滿鏗鏘的聲音傳了過來。


    “站住!你這麽多人要幹什麽?”


    而正略低頭思索一會如何說話的李飛,頓時被這一聲驚了起來,忙是四下掃視起來,


    當看到王府門檻上坐著的一個十五六的丫頭時,他臉上頓時堆起了討好的微笑。


    “原來是濮陽郡主啊!我是開陽王府的老李啊,三年前咱倆還一塊抓過蛐蛐,一起吃過餛飩呢!怎麽,郡主大人忘了?”


    李飛一下子就開始了打感情牌,反正不管怎麽樣,先給你來上一通感情衝擊,就不信你還能冷巴掌扇在我的笑臉上不成。


    不過這也確是李飛的聰明之處,當初李沐離京,但卻將他留在了京中,他當時便是明白了自己的責任,


    於是他便經常遊走於各個武勳府之間,可那些府中的管事人都是聰明人,都明白李飛用意何在,於是也都是避著他走,


    這也就導致一開始,李飛反而成了這帝都裏最招人嫌的人,還得了個外號叫什麽“狗膏藥”!


    可後來李飛就又換了目標,好!你們都是聰明人是吧?都躲著我是吧?


    那我玩不過老的,我和小的玩總行了吧,而且再加上當時的各個武勳家裏可都是缺糧得很,畢竟連年征戰,


    國家難以有足夠的糧食儲備,而這些大將公候又都是一天不上戰場殺人,渾身癢癢的貨,於是他們都會以自家糧食錢財支援前線戰事。


    可開陽王沒有這樣的憂慮了,一是他走不用再打仗了,二是他也沒有這麽多的糧食啊,


    本來太祖皇帝封給他的土地就少,他封地每年收獲的糧食除卻必須上交朝廷的外,也就夠全家上下一年吃的啦,他再去支援前線,他還活不活了。


    不過李飛可就不一樣了,他雖然也沒有太多的糧食,可他有錢啊!當初李沐離京的時候是有不少金銀錢財都被帶走了,甚至還有不少被秦子玉以各種理由剝奪了。


    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光是開陽王府剩下的也足夠李飛一個人活兩百輩子了,還有就是開陽王府人少啊,平時有事都是租人,就像今天一般。


    可大多時候都還是沒事的時候,所以一般也就李老三,李飛二人。至於說,你要問誰看大門?他倆輪著來唄,反正有門房,輪到誰,就去門房睡一覺就行了,閑得很!


    所以,在李飛轉變策略之後,他就開始有事沒事的去逗弄這些王公侯伯的子女們玩,


    一開始那些管家誰的也不願意自家少爺小姐和他玩,可耐不住李飛有錢啊,又是糖果又是燒烤,反正是各種美食小吃,


    而且李飛還是個多麵手,他還會製作各種手工玩具,想什麽竹蜻蜓,紙青蛙,竹節人什麽的那都是手到擒來。


    雖然當時這些王公侯伯的子女大都十歲左右了,可他們以前哪見過這些東西?他們老子老媽又不在家,這些管家什麽地可不敢帶著他們亂跑,再說也沒錢亂跑不是。


    可自從李飛和這些子女打成一片後,這些管家的話在這些子女的耳中就成了屁話,一個不高興還要被罵兩句,


    結果後來也就不再管什麽了,反正李飛也不敢做什麽出格的事,


    而且李飛把他們的少爺小姐喂飽了,自家還能省點錢給自己改善夥食這何樂而不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大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臭石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臭石子並收藏風起大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