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上古諸賢聖帝皆以兵仗之事為飲水食飯爾,莫以文臣之語為治國良策,隻可采之觀之,而今大浩初立,萬法待更,外敵未滅,內政未平…………故而臣以深思良久,不敢竊居上位而無策奉聖。是以臣言,外敵雖虐而不息,然其不若秋風之葉,淤土可見,且外加九王軍威,乃至天武皇帝雄威仍存,故可待之………然內政之疾不可不究也,自明武二十八年至今,大浩已五年不起征伐之事,然則北方各省仍以戰時之狀行政,南方各省也以軍政奉治,是以南方百姓之糧不得己食,北方民眾之地不得己耕,而致萬民不安於世,百官難行其職,其而致疆土不定,社稷不安,雖有帝國之名,仍難見百家之鳴……是以臣與命相奉,下,當以軍政以合,以軍事立民事,中,當以文臣掌總事,以文物化幹戈,上,則以陛下盛威為總章,以攬天下事。當今之世,是以民心亂動,官心不齊,加以南北地界,政局動蕩,下官圖民,上官圖財,二者爭錯,而於外虜之機,故當以特殊之法,應特殊之局。臣雖去矣,憂我大浩,憂我聖君,雖萬載不息。”武王念畢手中紙張,後乃朝上單膝下跪。


    “陛下盛威不已,此乃文聖李榮德,逝世前密奏,無他人知曉。”秦子玉言畢,後又雙膝並跪,額頭將地。


    再看上方,石宇坐於九龍黃金椅上,背靠其上,雙腳架在椅沿上,滿臉的玩世不恭。聽到武王說話,才不悅開口。


    “朕聽不懂啊!秦師,我從出生幾乎就沒出過這紫禁皇宮,他說的南北官差,內外兵政,朕又從未見過……”


    隨著石宇言語,秦子玉身形不禁壓的愈發往下,甚至有了些許顫抖,見此石宇停頓片刻,又眼光一閃,說道。


    “秦師,你見過啊!要不你來參謀參謀文聖說的這些話,你來製定這些國策…”


    “砰!砰!”


    不等石宇說完,秦子玉已是以頭搶地,地板上很快便是有了兩個血印子,


    “下臣不敢幹擾陛下君策,吾皇萬年!!砰砰!!”


    秦子玉不敢抬頭言語,乃在低頭之時說出此話,後又是兩個重重叩頭。


    隻見秦子玉額頭之上已經是血流不止,可其還是不敢抬頭,可在秦子玉做這些說這些話的同時,


    石宇似是未看到一般,仍是一會東瞅西望,手指跳動,一會閉眼,搖頭晃腦,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


    過了好一會,石宇才慢騰騰開口,


    “秦師這是幹什麽?朕又沒有懷疑秦師的意思,隻是朕是真的不懂文聖說的這些話罷了,


    讓秦師幫著參謀參謀,難道秦師是想不遵從朕的話嗎?”


    “嘭!!”


    不待石宇話盡,秦子玉又是一個響頭落地。


    “臣,萬般不敢!!”


    “好了,你暫且退下吧,不過你要把文聖說的這些話,給朕擬個政呈,盡早做好,秘密呈奏給朕。秦師,可不要欺君呐~”


    秦子玉,聞聽皇帝前言正要領旨謝恩,退去,可聽到最後一句,頓時不敢抬頭起身言語。


    “嗯?朕讓你退下,沒聽清嗎?”石宇見此,故意擺了下臉子。


    “臣謝恩!”秦子玉說完後,慢慢起身,彎腰低頭,雙手作禮,後退而出。


    在秦子玉走後不久,石宇才慢慢恢複剛才那副嬉戲人世的樣子,在其身側慢慢出現一道身影。


    朝著石宇慢慢下拜。


    “陛下,聖恭安!”


    “朕安!”


    石宇笑言迴答。然後又好似不在意一般,問起對方話來。


    “嵇北如何了?朕的皇姐住的喝的吃的可還安逸?”


    那身影聞言,雙手撫合,迴答道“燕王,一切盡安,隻是有一女子,乃先長河逆王遺女,做了燕王軍策令,燕王好聽其言。


    那女子同帝都乃至南陽,廣康,浙湖三地官員來往慎密,臣謹記陛下告誡,隻於短時攔截,以亂其謀,而不於拆封,故臣也不知,信中所言何事。”


    聞聽此語,石宇慢慢收起嬉笑顏麵,也放下了雙腿,右手開始有節奏的敲擊扶手。過了許久乃言到。


    “朕尚年幼,而欲欺朕,非朕不仁,為臣不義!”石宇說完,望向其身側。


    “先把帝都諸臣,送去陪皇祖父吧,既口中忠誠,那就讓他們以死為證吧!”


    “諾!”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大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臭石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臭石子並收藏風起大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