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觀音菩薩、太上老君、如來佛祖,隻要是能想到的神仙,朱重八都在心底默默地祈求了無數遍,仍無濟於事。


    兩天沒有吃東西了,高誌雲和朱重八隻能在河邊喝幾口冰冷的河水。


    水冷,心更冷。


    位於村莊最東邊的劉繼祖家,是兩人最後的希望。


    兩人來到劉家大堂,連忙跪拜。


    高誌雲活了23年,隻有在父母的葬禮上跪過。


    而如今,短短幾天卻跪了不下十次。


    朱重八一邊磕頭一邊哭訴,乞求劉繼祖能夠施舍方寸之地用於埋葬朱家四人。


    高誌雲抬眼望去,雖然劉繼祖並無驅趕之意,但也透露出一絲不情願。


    高誌雲知道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東西來交換的,尤其是身處這樣的亂世。


    高誌雲雙手抱拳,深深一拜,沉聲說道:“素聞劉老爺宅心仁厚,我等走投無路才有如此請求。小的身無長物,隻有一塊祖傳的寶玉,願獻與劉老爺,還望成全。”


    說著,高誌雲將脖子上佩戴的掛墜摘下,雙手奉上。


    這塊玉的掛墜是高誌雲三年前在五台山買的,花了兩千大洋。


    晶瑩剔透,劉繼祖撫摸著這塊觀音菩薩的掛墜,臉上顯出一絲笑意。


    高誌雲繼續說道:“此掛墜所刻乃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可保劉老爺一生平安順意。”


    劉繼祖滿意地點點頭,“雖身處亂世,但救人之心不可無。兩位可在西邊山腳下選一方土地將家人安葬。”


    兩人連忙拜謝。


    殊不知,一念成仁,劉繼祖以後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走出劉家大院,朱重八撲通一聲跪在高誌雲腳下,痛哭道:“多謝大哥,此恩情,重八無以為報,請受我三拜。”


    說完,朱重八就重重地磕了下去。


    高誌雲連忙將朱重八扶起來,握住其雙手言道:“重八,不需行此大禮。我的命也是你救迴來的,況且那塊玉也是身外之物,還是先把家人安葬才好。”


    破舊的衣服。


    一張草席。


    連一口像樣的棺材也沒有。


    高誌雲和朱重八將四人屍體安放在兩人花了兩個時辰挖出的深坑中。


    高誌雲找來木板,用一把鈍刀刻出牌位,插在墳頭之上,然後磕了三個頭。


    雖說萍水相逢,但朱家確實待自己不薄。


    朱重八看到高誌雲虎口流血不止,知道是雕刻牌位時所傷,感動不已,說道:“感謝大哥為我家所做的一切,來日必報大哥的大恩大德。”


    短短十幾天時間,村莊內已有幾十人被餓死。高誌雲從未像現在一樣感覺死亡如此接近。


    麵對如此絕境,高誌雲竟生出一絲豪情。


    既然天意如此,何不去見證曆史、創造曆史!況且少年朱元璋就在身邊。


    “重八,你我身處這亂世之中,需要彼此扶持。如不嫌棄,我二人結拜為兄弟如何?”


    “小弟求之不得。”


    黃天在上,黃土在下,兩人就在墳前磕頭結拜。


    不過,當務之急是要活下去,要吃飯。


    朱重八建議道:“父親在世的時候曾往皇覺寺送過幾次豆腐,和住持大師也有過一麵之緣。我們現在隻能去求大師收留我們做和尚。”


    “也隻能如此了。”


    看來,朱元璋還是逃不過做和尚這一段必經之路。


    兩人來到皇覺寺拜見住持空智大師,大師也是心地良善之人,於是收留兩人在寺廟做雜工。


    “尼媽,這茅廁也太臭了。”


    洗茅廁是高誌雲和朱重八的日常工作之一。


    高誌雲十分不解,出家人都吃素,但這茅廁咋能這麽臭呢!


    高誌雲有點後悔了,真不應該答應主任的要求,還想穿越過來能娶個大家閨秀,現在卻在寺廟裏洗茅廁。


    以前的日子真幸福,上班摸魚,外賣送上門,下班宅在家,還能刷著剛買的大米手機,看各式各樣的美女在直播間整活。


    “大哥,我來洗吧!”朱重八剛剛倒完馬桶迴來。


    “不用了,你也辛苦了。”畢竟朱重八可是以後的朱元璋,還是需要多扶持一些,高誌雲這樣想著。


    打掃佛堂,擦洗地板,清洗茅廁,兩人一天天重複著這些無盡的工作。


    皇覺寺的和尚平時酒肉不斷,動不動還對兩人破口大罵。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兩人也隻能默默承受。


    每天晚上,兩人精疲力盡地躺在柴房裏,迴想起以前的生活,憧憬將來的生活。


    娶一個老婆,生兩個孩子,這是朱重八此時的夢想。


    此時的朱重八怎麽能想到他這一生會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二十多個養子呢?


    饑荒遠比想象的嚴重,兩人在寺廟僅僅待了兩個月,就被派出去化緣。


    化緣是個好聽的說法。


    其實也就是討飯。


    兩人被指派的地方是淮西,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


    兩人翻山越嶺,風餐露宿,受盡了白眼和嘲諷。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無數的困難磨煉了兩人的意誌。


    高誌雲從一個上班摸魚、下班刷短視頻的落後青年,變成了一個能克服困難、意誌堅定的少年。


    朱重八從一個放牛娃,變成了一個自信、不屈服的戰士。


    兩人在化緣的過程中,互相支持,互相鼓勵,變成了最親密無間的兄弟。


    高誌雲深知淮西對於朱元璋的重要性,在討飯的時候,仔細研究淮西的地理風貌、風土人情。


    兩人還結交了很多英雄豪傑,在他們的引薦之下,兩人加入了明教。


    這個時候的高誌雲已經沒有來時的那種興致,相信明教也沒有所謂的張無忌、周芷若和趙敏,這些都是金庸先生的小說主角而已。


    不知不覺三年過去了,兩人即將踏上歸途,仔細想想待了三年的地方,竟生出了依依不舍之情。


    離開前的晚上,兩人與眾多英雄豪傑把酒言歡,暢想著美好的未來。


    盡管他們現在都是要飯的。


    或許有一天,我們還會迴來的,兩人這樣想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明朝,國公做了三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月言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月言明並收藏穿越明朝,國公做了三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