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州行營。
自從朱瑄、朱瑾兄弟一死一逃,朱三哥的世界就清朗許多。
汴州四戰之地,東西南北,那真是處處漏風。最慘的時候,朱哥親自帶著救火隊,今天從東殺到西,明天就從南殺到北,將士無一日不戰,夫子無一刻息肩。此中艱辛,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後來地盤漸漸擴大,西邊有洛陽擋著,關中諸鎮跟天子逗著玩,一時也沒工夫過來給他添堵。然後朱家兄弟再一完蛋,等於東麵也騰出一隻手。再後來,老賊楊行密在清口決河放水,雖然帶走了龐師古萬多兵,同時也造成了淮泗那片一二百裏縱深的洪泛區、無人區,汴兵南下固然難走,老畜生想過來也不易,等於東南方向消停一半。
就剩下北邊了。
恐怕真是天命在我。自己還沒動手,李克用就跟劉仁恭鬧翻吃個癟,朱三哥前腳讓葛從周借機拿下東昭義,李罕之這老貨又自己帶著西昭義澤、潞來投誠。還沒樂完,劉仁恭這蠢豬好死不死來打魏博,給了自己進一步收拾魏博的機會。打崩劉窟頭,那完全是意外之喜,誰想到這蠢豬這麽蠢呢。
對這些豬對手神一樣的助攻,朱三哥都想給他們挨個立下長生祠,讓他們長命百歲,好好發揮。
於是,借著救援魏博,東平王專門把行營放到滑州。這裏跟東昭義、魏博、西昭義都挨著,而且有黃河、永濟渠水道相連,就近指揮,就近支援,都很方便。朱三哥搓著小手準備繼續收割勝利果實呢,怎麽魏博戰事就急轉直下了呢?
先是李思安狼狽逃迴,緊接著張存敬的使者跑迴來說要換戰俘,朱全忠還以為聽錯了。自己這是瞎了還是幻聽?背著雙手,朱大帥在帳裏來迴慢走,一手在刀柄上輕輕撫摸。
就聽稟報,張存敬迴來了。
張存敬是迴來了。是東平王用一萬五千盧龍戰俘換迴來的,一同迴來的還有五千多被俘的汴兵,沒錯,基本按照一比三。李思安垂頭喪氣坐在下首,看張存敬這廝人五人六進來,憤憤噴了一口氣。
奶奶地,若非這廝亂跑,爺爺能吃這個大虧麽。
“大王。”張存敬向朱老板叉手行禮,麵有愧色。有那麽一瞬,他都想跪了,但終究是忍住沒動。雖然吃了個敗仗,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麽。早兩年龐師古在南邊被楊行密水淹七軍,葬送了多少人?自己這迴可沒死幾個人呐。如今老兵有了經驗,哦,教訓也是經驗麽,將來再對上燕兵,也能少吃虧不是。
東平王坐迴胡床,對眼前的愛將道:“迴來了?”
“有負大王重托。”
朱全忠擺擺手,道:“勝敗兵家常事,我還不是總吃敗仗。”示意他坐下,道:“說說吧。”這是對著李思安和張存敬倆人說的。
李思安的罪行早就老實交代過了,但朱三哥讓他說,他就還得說,原原本本又將自己怎樣被圍、怎樣兵敗擇要說了。
張存敬亦將情況說明。
三哥聽了,搖頭道:“還是吃虧馬少。”
東平王對騎兵也是有執念的,黃王從畿輔東撤,一路被獨眼龍的沙陀騎兵追著滿山跑,給了三哥太多震撼。到宣武後,三哥首要就是辦騎兵。那時候苦啊,人口多底子薄,哦,拿錯台詞了,人少錢少底子薄,東拚西湊也就數百騎,以龐從為將。後來事業漸大,繳獲、購買,加上自辦馬政養馬,多少年下來,汴軍總算也有些家底。
是的,與盧龍馬政荒廢不同,東平王一個中原藩鎮,卻是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辦馬政養馬,隻因客觀條件不好,規模有限。早年宣武隻有三四萬兵時就有四五千騎,不少了,與周邊各藩鎮相比,除了河東,基本都是汴騎壓著對手打。若非如此,怎能在中原四戰之地打開局麵,全靠兩條腿跑可不成。
摁下葫蘆起了瓢啊,如今又多個搞事的盧龍。
張存敬道:“大王見教甚是。若成列而戰,燕兵不能破陣。隻是敵軍總是先撲殺我斥候遊騎,而後騷擾圍困,待我軍疲憊後乘隙而入。並非我軍無能,實在是敵軍太狡猾呀。”
“這個李刺史,哦,現在該是留後了吧?比劉窟頭那蠢豬會用兵啊。”朱三哥似是說著與己毫不相關的事,“十餘萬大軍頓兵魏州,不攻不走,拿騎軍當我銳士。不知所謂。若先前是這李正德領兵,隻怕魏博懸了。”李崇文,李正德,這個名字,如今已深深刻在東平王的腦海中,此時他尚不知,這個人還將是他長久的災星。
“大王高見。”張存敬道:“近來我苦思劉仁恭為何出兵,始終不得其意。不過這李正德用兵,倒是目的明確,下手果斷,進退有據……
“哼。”也不知是對誰不滿,直接將張存敬打斷,就聽朱全忠道,“劉窟頭是瘋了,欲先破我軍再並魏博。又怕魏人擊其側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知所謂,一塌糊塗。說說,你在那邊這些時日,有甚心得?讓你領兵北伐,有信心麽。”
張存敬沒想到還有這事,道:“這李留後不是仍欲與我鎮市馬市鹽。迴來前,我見了那廝,說是願與大王敦睦。”
“他屁股沒坐穩,自然想與老子敦睦。”朱全忠樂道,“河朔三鎮,早晚必取。劉仁恭此敗,盧龍元氣大傷,不乘此北伐更待何時?李正德是頭幼虎啊,豈可養為後患。”別處都還平靜,正好下手!
李思安想起那四天四夜的難熬,怒火中燒,一抱拳道:“大王,若北伐,末將願為前驅,犁庭掃穴,除此逆賊。”朱三哥讓他趕緊坐下不要添亂,若非這個蠢貨冒進,怎能送了這些人頭?這廝為前驅,那不又是要送。仍對張存敬道:“對,你在那邊有甚見聞呐?”
“哦。李正德將義昌交給劉守光,便引軍北歸了。我一直在毅勇都,便是那黑廝鄭守義軍中。軍容駁雜。有數百突騎甚是精銳。”看看憤憤不已的李思安,“比我踏白都不弱。有山北胡兒不少,騷擾掠陣多為此輩。嗯,還見了一人,曾是河東驍將薛阿檀,手下數百騎,亦不可小覷。至於李正德其他各部,末將未曾親見,不敢妄下斷語。”
踏白都,就是李思安手下的突騎精銳,此次損失甚重,逃歸者僅六七百騎,接近腰斬,朱三哥那是心痛不已。東平王哂笑道:“這廝,倒有些歪才。將義昌給劉守光卻不給劉守文,這是既讓劉家為他擋刀,又不讓劉窟頭安生啊。”
張存敬好心提醒:“哦。聽說劉守文戰死了。”
朱全忠訝道:“死啦?”
張存敬想想沒有記錯,道:“似是那夜與貞臣一戰歿了。”
朱全忠在腦海裏將義昌、盧龍的局麵反複盤算,拍板道:“你兩個,迴去將此戰前後寫份軍報上來。要詳細,越細越好,想到哪裏寫哪裏亦可,不怕瑣碎,唯獨不許粉飾,不許虛誇。這些兵,你二人各自領迴去好生安頓,隨後會給補充。去罷。”
李思安、張存敬兩個大冤種曉得咱們三哥的原則,那就是挨打可以,但一不能被打死,二不能白挨打,交了這麽大筆學費,不總結點經驗教訓怎行。想想又得全軍丟人,真是十分難過。
還好,有個伴兒。
……
四月底。
李崇文南征大勝,奏凱而還。
幽州瘋狂了!
自劉仁恭大敗消息傳開,盧龍那是愁雲一片慘淡呀,上下度日如年,家家戶戶慌亂。幽州這還離得遠,緊鄰魏博的瀛、莫二州,敵兵邁腿就到,州兵精壯又都被抽調一空,那簡直是一日數驚,風聲鶴唳。大戶早早將家當裝車,投親奔友、遠走避難。家中兒郎在軍中的,則無不日日以淚洗麵,悲傷欲絕。
直到捷報傳來,盧龍人民才感覺天又亮了。
當然,那數萬孤魂的家眷仍要承受切膚之痛。
正所謂寧為太平犬,莫為離亂人呐。
信使報捷,背著露布一路入瀛、莫至幽州,最後到媯州,一路途經幽、薊,從平州出關,直達草原深處,將豹軍的中原大勝誇功四方。凱旋大軍則縱貫瀛、莫,沿途穿州過縣,炫耀武力。抵達幽州,李大郎特意從北門入城,穿城迴到西南子城,招搖過市。
跟隨大軍迴返者,還有被換迴的戰俘、沿途收攏的潰兵,以及少量不願返迴的汴兵降卒,再加上劉守文帳下不願留在義昌者,總計二萬出頭。這些人,願意繼續從軍者,將重新整編,欲歸家者發些盤纏聽其自去。
鄭哥此戰居功甚慰,被做了人樣子在前排顯擺。戰馬帶了鐵麵簾,馬頭高插雉雞翎,身披錦繡,通體懸配五彩掛飾,鄭哥高座雕金鞍,頭頂花球,一身華彩明光鎧熠熠生輝,胸前掛了一朵大紅花,配上這張黑臉,那是格外醒目。
總之,就突出一個字,花。
“呦,那不是顯忠坊鄭屠子麽?”
“胡說,如今是都頭了。”
李崇文的具裝甲騎全員盛裝,人馬皆披全甲,飾以七彩綢緞,五人一排前後足足一百排,五百騎齊頭並進,踏著碎步,簇擁著一身金甲的李縣男閃亮登場。旌旗獵獵,鼓角喧鳴,緩緩前行。身後各軍將士亦皆騎高馬,著銀甲,萬餘雄軍入北門,入子城,如一條長龍在城中蜿蜒。
這日,薊城萬人空巷看走秀,比上元夜還要熱鬧。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誠不我欺。
南征大軍風光凱旋,李老三則是焦頭爛額。
劉仁恭打魏博耗費甚大,而且可說的一無所獲,全部虜獲、輜重丟盡,簡直是將褲衩子都賠光了。要說出征本身並未將府庫耗盡,怎奈何凱旋將士要賞賜,陣亡將士要撫恤!陣亡的將士要撫恤啊!粗粗計算,至少丟了七八萬人,可能還有部分逃散未歸,但五六七萬精壯的損失跑不了,一人撫恤二十匹絹就得百多萬匹,把他李三郎剁碎賣了,也沒這麽多錢。
給錢給糧不能夠,就算給鹽、給羊也給不起,至少一年給齊絕不可能。但不管是不行地。別管是誰送的人頭,你李大帥坐了盧龍就得管。不管,以後誰給你賣命。實在不成就分地,塞外地多得是,燕城到遼河一大片沒人,現在多是放羊養馬,但其實是可以墾田的,尤其遼河兩岸都可以分,隻要肯去,還可以送牛送馬送肥羊。問題是,人家願意去麽?頭疼。
跟鄭老二訴苦,感覺有點對驢彈琴。這廝抓抓鮮豔的紅頭巾,迴來幾天了,出門都要裹上,生怕哪個不知道他玩得花。道:“這些俺都不懂。我就問你,能給俺多少馬。”
毅勇都這次立功不小,順利升格為毅勇軍,嗯,不是隻他,老三都全都擴建。豹騎都又改迴了豹騎軍,計劃擴編到四千騎。毅勇軍須募滿戰兵四千二百,其中騎兵一千二,步兵三千,雜兵一百不變。可惜牛犇沒甩掉,薛阿檀也沒搞到手,失敗。人家薛阿檀自己還是獨立一都,鐵槍都,滿員一千,正忙著搶人擴編。
李三郎道:“騎兵一人三馬,步兵一人二馬,多一匹也沒有。”這要是放在朱三哥那邊,將軍們嘴巴都笑不合,可是鄭哥還覺得不夠。鄭哥隻想要來去如風。其實,哪怕算按這個標準,他一軍就得近萬匹畜牲,又不是隻有他這一軍,別個隊伍還過不過了。由奢入儉難呐。感受過一人五六匹馬甚至十匹馬那種風一樣的自由,再讓你摳摳搜搜地過,就很難受。
看老鄭不依不饒,李三郎道:“唉呀,臨時用臨時再給你加配,誤不了你。這樣。你不是一直念叨甲騎具裝麽。”鄭哥立刻忘了要馬,兩眼發光,道:“能給多少?”李三郎伸出兩根手指,道:“二百吧。二百套馬甲,二百頭健馬。”
鄭二抓李三出來,本想多要些馬匹待遇,弄成這樣也覺這頓飯請得不虧。道:“三郎,甚時將家眷接迴來啊。”當初去塞北實是形勢所迫,如今榮歸故裏,鄭哥就惦記著這事,但是軍中一時沒動靜,正好問問。
李崇武為難道:“不要急,局勢未穩呐。”
“哦?”鄭哥聽出了弦外之音,道,“還要打哪裏?”
“未必是咱們要打。樹欲靜而風不止。魏博換大哥,劉帥打上門,咱們換帥,別人就不來麽?”李三郎壓著聲音悄悄說,“山北要留人,關內主力隻有老三都,整編完也就一萬二三千人。加上鐵騎軍、鐵槍都、保定軍三四千,義從軍,機動兵力二萬多。很單薄。好在河東跟宣武還在東昭義掐,若此時朱全忠或者李克用打過來。嘖嘖。就這你把家眷搬迴來?要瘋麽。”李老三眼珠子一瞪,拍桌子道,“再說你家母老虎不在,多好,多自由啊。我都不急,你他媽著什麽急啊。”
“哎,這廝。”前麵話還中聽,怎麽後麵不對路呢,鄭老板腦筋一轉,哈哈笑道,“怎麽,你家娘子也是條母大蟲麽?”
李三郎像是被人戳中了命門,長歎道:“一言難盡,一言難盡呐。”
似乎瞬間找到了共同語言,鄭哥道:“說說,你那些胡姬,仨?四個?還是多少?黃毛白皮藍眼仁兒,都給你趕出去了?”李三郎羞澀地撓撓頭,“呃,這倒沒有。”這點黑料這黑廝全都知道,很尷尬啊。
“那你愁個球。”二哥迴想自己的心路曆程,歎道,“我那母大蟲,這兩歲倒還好些,見我從別個屋裏出來,止說些風涼話。從前,咳,不堪迴首。你是怎麽?馮家小娘子我見過,書香門第,不似個潑婦啊。”
“書香門第是書香門第,那規矩多啊。”李三郎扭扭捏捏半天道,越說越激動,“她,她給我排班。哪天輪到哪個,不許多不許少,不去都不成。那你說這事兒能跟上班兒一樣嗎,那我他媽成啥了?有次到她屋裏,你也知道我事情多,哎呀又累又困,隻想睡覺,她,她居然打我!”
老鄭腦海裏立刻浮現一個嬌嬌弱弱女娘,為了求歡大打出手,小白臉抱頭鼠竄的畫麵,頓時樂開了花。“哈哈,哈哈哈哈!”
大唐的女子,就是剽悍。
自從朱瑄、朱瑾兄弟一死一逃,朱三哥的世界就清朗許多。
汴州四戰之地,東西南北,那真是處處漏風。最慘的時候,朱哥親自帶著救火隊,今天從東殺到西,明天就從南殺到北,將士無一日不戰,夫子無一刻息肩。此中艱辛,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後來地盤漸漸擴大,西邊有洛陽擋著,關中諸鎮跟天子逗著玩,一時也沒工夫過來給他添堵。然後朱家兄弟再一完蛋,等於東麵也騰出一隻手。再後來,老賊楊行密在清口決河放水,雖然帶走了龐師古萬多兵,同時也造成了淮泗那片一二百裏縱深的洪泛區、無人區,汴兵南下固然難走,老畜生想過來也不易,等於東南方向消停一半。
就剩下北邊了。
恐怕真是天命在我。自己還沒動手,李克用就跟劉仁恭鬧翻吃個癟,朱三哥前腳讓葛從周借機拿下東昭義,李罕之這老貨又自己帶著西昭義澤、潞來投誠。還沒樂完,劉仁恭這蠢豬好死不死來打魏博,給了自己進一步收拾魏博的機會。打崩劉窟頭,那完全是意外之喜,誰想到這蠢豬這麽蠢呢。
對這些豬對手神一樣的助攻,朱三哥都想給他們挨個立下長生祠,讓他們長命百歲,好好發揮。
於是,借著救援魏博,東平王專門把行營放到滑州。這裏跟東昭義、魏博、西昭義都挨著,而且有黃河、永濟渠水道相連,就近指揮,就近支援,都很方便。朱三哥搓著小手準備繼續收割勝利果實呢,怎麽魏博戰事就急轉直下了呢?
先是李思安狼狽逃迴,緊接著張存敬的使者跑迴來說要換戰俘,朱全忠還以為聽錯了。自己這是瞎了還是幻聽?背著雙手,朱大帥在帳裏來迴慢走,一手在刀柄上輕輕撫摸。
就聽稟報,張存敬迴來了。
張存敬是迴來了。是東平王用一萬五千盧龍戰俘換迴來的,一同迴來的還有五千多被俘的汴兵,沒錯,基本按照一比三。李思安垂頭喪氣坐在下首,看張存敬這廝人五人六進來,憤憤噴了一口氣。
奶奶地,若非這廝亂跑,爺爺能吃這個大虧麽。
“大王。”張存敬向朱老板叉手行禮,麵有愧色。有那麽一瞬,他都想跪了,但終究是忍住沒動。雖然吃了個敗仗,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麽。早兩年龐師古在南邊被楊行密水淹七軍,葬送了多少人?自己這迴可沒死幾個人呐。如今老兵有了經驗,哦,教訓也是經驗麽,將來再對上燕兵,也能少吃虧不是。
東平王坐迴胡床,對眼前的愛將道:“迴來了?”
“有負大王重托。”
朱全忠擺擺手,道:“勝敗兵家常事,我還不是總吃敗仗。”示意他坐下,道:“說說吧。”這是對著李思安和張存敬倆人說的。
李思安的罪行早就老實交代過了,但朱三哥讓他說,他就還得說,原原本本又將自己怎樣被圍、怎樣兵敗擇要說了。
張存敬亦將情況說明。
三哥聽了,搖頭道:“還是吃虧馬少。”
東平王對騎兵也是有執念的,黃王從畿輔東撤,一路被獨眼龍的沙陀騎兵追著滿山跑,給了三哥太多震撼。到宣武後,三哥首要就是辦騎兵。那時候苦啊,人口多底子薄,哦,拿錯台詞了,人少錢少底子薄,東拚西湊也就數百騎,以龐從為將。後來事業漸大,繳獲、購買,加上自辦馬政養馬,多少年下來,汴軍總算也有些家底。
是的,與盧龍馬政荒廢不同,東平王一個中原藩鎮,卻是認認真真、實實在在地辦馬政養馬,隻因客觀條件不好,規模有限。早年宣武隻有三四萬兵時就有四五千騎,不少了,與周邊各藩鎮相比,除了河東,基本都是汴騎壓著對手打。若非如此,怎能在中原四戰之地打開局麵,全靠兩條腿跑可不成。
摁下葫蘆起了瓢啊,如今又多個搞事的盧龍。
張存敬道:“大王見教甚是。若成列而戰,燕兵不能破陣。隻是敵軍總是先撲殺我斥候遊騎,而後騷擾圍困,待我軍疲憊後乘隙而入。並非我軍無能,實在是敵軍太狡猾呀。”
“這個李刺史,哦,現在該是留後了吧?比劉窟頭那蠢豬會用兵啊。”朱三哥似是說著與己毫不相關的事,“十餘萬大軍頓兵魏州,不攻不走,拿騎軍當我銳士。不知所謂。若先前是這李正德領兵,隻怕魏博懸了。”李崇文,李正德,這個名字,如今已深深刻在東平王的腦海中,此時他尚不知,這個人還將是他長久的災星。
“大王高見。”張存敬道:“近來我苦思劉仁恭為何出兵,始終不得其意。不過這李正德用兵,倒是目的明確,下手果斷,進退有據……
“哼。”也不知是對誰不滿,直接將張存敬打斷,就聽朱全忠道,“劉窟頭是瘋了,欲先破我軍再並魏博。又怕魏人擊其側後。胡子眉毛一把抓,不知所謂,一塌糊塗。說說,你在那邊這些時日,有甚心得?讓你領兵北伐,有信心麽。”
張存敬沒想到還有這事,道:“這李留後不是仍欲與我鎮市馬市鹽。迴來前,我見了那廝,說是願與大王敦睦。”
“他屁股沒坐穩,自然想與老子敦睦。”朱全忠樂道,“河朔三鎮,早晚必取。劉仁恭此敗,盧龍元氣大傷,不乘此北伐更待何時?李正德是頭幼虎啊,豈可養為後患。”別處都還平靜,正好下手!
李思安想起那四天四夜的難熬,怒火中燒,一抱拳道:“大王,若北伐,末將願為前驅,犁庭掃穴,除此逆賊。”朱三哥讓他趕緊坐下不要添亂,若非這個蠢貨冒進,怎能送了這些人頭?這廝為前驅,那不又是要送。仍對張存敬道:“對,你在那邊有甚見聞呐?”
“哦。李正德將義昌交給劉守光,便引軍北歸了。我一直在毅勇都,便是那黑廝鄭守義軍中。軍容駁雜。有數百突騎甚是精銳。”看看憤憤不已的李思安,“比我踏白都不弱。有山北胡兒不少,騷擾掠陣多為此輩。嗯,還見了一人,曾是河東驍將薛阿檀,手下數百騎,亦不可小覷。至於李正德其他各部,末將未曾親見,不敢妄下斷語。”
踏白都,就是李思安手下的突騎精銳,此次損失甚重,逃歸者僅六七百騎,接近腰斬,朱三哥那是心痛不已。東平王哂笑道:“這廝,倒有些歪才。將義昌給劉守光卻不給劉守文,這是既讓劉家為他擋刀,又不讓劉窟頭安生啊。”
張存敬好心提醒:“哦。聽說劉守文戰死了。”
朱全忠訝道:“死啦?”
張存敬想想沒有記錯,道:“似是那夜與貞臣一戰歿了。”
朱全忠在腦海裏將義昌、盧龍的局麵反複盤算,拍板道:“你兩個,迴去將此戰前後寫份軍報上來。要詳細,越細越好,想到哪裏寫哪裏亦可,不怕瑣碎,唯獨不許粉飾,不許虛誇。這些兵,你二人各自領迴去好生安頓,隨後會給補充。去罷。”
李思安、張存敬兩個大冤種曉得咱們三哥的原則,那就是挨打可以,但一不能被打死,二不能白挨打,交了這麽大筆學費,不總結點經驗教訓怎行。想想又得全軍丟人,真是十分難過。
還好,有個伴兒。
……
四月底。
李崇文南征大勝,奏凱而還。
幽州瘋狂了!
自劉仁恭大敗消息傳開,盧龍那是愁雲一片慘淡呀,上下度日如年,家家戶戶慌亂。幽州這還離得遠,緊鄰魏博的瀛、莫二州,敵兵邁腿就到,州兵精壯又都被抽調一空,那簡直是一日數驚,風聲鶴唳。大戶早早將家當裝車,投親奔友、遠走避難。家中兒郎在軍中的,則無不日日以淚洗麵,悲傷欲絕。
直到捷報傳來,盧龍人民才感覺天又亮了。
當然,那數萬孤魂的家眷仍要承受切膚之痛。
正所謂寧為太平犬,莫為離亂人呐。
信使報捷,背著露布一路入瀛、莫至幽州,最後到媯州,一路途經幽、薊,從平州出關,直達草原深處,將豹軍的中原大勝誇功四方。凱旋大軍則縱貫瀛、莫,沿途穿州過縣,炫耀武力。抵達幽州,李大郎特意從北門入城,穿城迴到西南子城,招搖過市。
跟隨大軍迴返者,還有被換迴的戰俘、沿途收攏的潰兵,以及少量不願返迴的汴兵降卒,再加上劉守文帳下不願留在義昌者,總計二萬出頭。這些人,願意繼續從軍者,將重新整編,欲歸家者發些盤纏聽其自去。
鄭哥此戰居功甚慰,被做了人樣子在前排顯擺。戰馬帶了鐵麵簾,馬頭高插雉雞翎,身披錦繡,通體懸配五彩掛飾,鄭哥高座雕金鞍,頭頂花球,一身華彩明光鎧熠熠生輝,胸前掛了一朵大紅花,配上這張黑臉,那是格外醒目。
總之,就突出一個字,花。
“呦,那不是顯忠坊鄭屠子麽?”
“胡說,如今是都頭了。”
李崇文的具裝甲騎全員盛裝,人馬皆披全甲,飾以七彩綢緞,五人一排前後足足一百排,五百騎齊頭並進,踏著碎步,簇擁著一身金甲的李縣男閃亮登場。旌旗獵獵,鼓角喧鳴,緩緩前行。身後各軍將士亦皆騎高馬,著銀甲,萬餘雄軍入北門,入子城,如一條長龍在城中蜿蜒。
這日,薊城萬人空巷看走秀,比上元夜還要熱鬧。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誠不我欺。
南征大軍風光凱旋,李老三則是焦頭爛額。
劉仁恭打魏博耗費甚大,而且可說的一無所獲,全部虜獲、輜重丟盡,簡直是將褲衩子都賠光了。要說出征本身並未將府庫耗盡,怎奈何凱旋將士要賞賜,陣亡將士要撫恤!陣亡的將士要撫恤啊!粗粗計算,至少丟了七八萬人,可能還有部分逃散未歸,但五六七萬精壯的損失跑不了,一人撫恤二十匹絹就得百多萬匹,把他李三郎剁碎賣了,也沒這麽多錢。
給錢給糧不能夠,就算給鹽、給羊也給不起,至少一年給齊絕不可能。但不管是不行地。別管是誰送的人頭,你李大帥坐了盧龍就得管。不管,以後誰給你賣命。實在不成就分地,塞外地多得是,燕城到遼河一大片沒人,現在多是放羊養馬,但其實是可以墾田的,尤其遼河兩岸都可以分,隻要肯去,還可以送牛送馬送肥羊。問題是,人家願意去麽?頭疼。
跟鄭老二訴苦,感覺有點對驢彈琴。這廝抓抓鮮豔的紅頭巾,迴來幾天了,出門都要裹上,生怕哪個不知道他玩得花。道:“這些俺都不懂。我就問你,能給俺多少馬。”
毅勇都這次立功不小,順利升格為毅勇軍,嗯,不是隻他,老三都全都擴建。豹騎都又改迴了豹騎軍,計劃擴編到四千騎。毅勇軍須募滿戰兵四千二百,其中騎兵一千二,步兵三千,雜兵一百不變。可惜牛犇沒甩掉,薛阿檀也沒搞到手,失敗。人家薛阿檀自己還是獨立一都,鐵槍都,滿員一千,正忙著搶人擴編。
李三郎道:“騎兵一人三馬,步兵一人二馬,多一匹也沒有。”這要是放在朱三哥那邊,將軍們嘴巴都笑不合,可是鄭哥還覺得不夠。鄭哥隻想要來去如風。其實,哪怕算按這個標準,他一軍就得近萬匹畜牲,又不是隻有他這一軍,別個隊伍還過不過了。由奢入儉難呐。感受過一人五六匹馬甚至十匹馬那種風一樣的自由,再讓你摳摳搜搜地過,就很難受。
看老鄭不依不饒,李三郎道:“唉呀,臨時用臨時再給你加配,誤不了你。這樣。你不是一直念叨甲騎具裝麽。”鄭哥立刻忘了要馬,兩眼發光,道:“能給多少?”李三郎伸出兩根手指,道:“二百吧。二百套馬甲,二百頭健馬。”
鄭二抓李三出來,本想多要些馬匹待遇,弄成這樣也覺這頓飯請得不虧。道:“三郎,甚時將家眷接迴來啊。”當初去塞北實是形勢所迫,如今榮歸故裏,鄭哥就惦記著這事,但是軍中一時沒動靜,正好問問。
李崇武為難道:“不要急,局勢未穩呐。”
“哦?”鄭哥聽出了弦外之音,道,“還要打哪裏?”
“未必是咱們要打。樹欲靜而風不止。魏博換大哥,劉帥打上門,咱們換帥,別人就不來麽?”李三郎壓著聲音悄悄說,“山北要留人,關內主力隻有老三都,整編完也就一萬二三千人。加上鐵騎軍、鐵槍都、保定軍三四千,義從軍,機動兵力二萬多。很單薄。好在河東跟宣武還在東昭義掐,若此時朱全忠或者李克用打過來。嘖嘖。就這你把家眷搬迴來?要瘋麽。”李老三眼珠子一瞪,拍桌子道,“再說你家母老虎不在,多好,多自由啊。我都不急,你他媽著什麽急啊。”
“哎,這廝。”前麵話還中聽,怎麽後麵不對路呢,鄭老板腦筋一轉,哈哈笑道,“怎麽,你家娘子也是條母大蟲麽?”
李三郎像是被人戳中了命門,長歎道:“一言難盡,一言難盡呐。”
似乎瞬間找到了共同語言,鄭哥道:“說說,你那些胡姬,仨?四個?還是多少?黃毛白皮藍眼仁兒,都給你趕出去了?”李三郎羞澀地撓撓頭,“呃,這倒沒有。”這點黑料這黑廝全都知道,很尷尬啊。
“那你愁個球。”二哥迴想自己的心路曆程,歎道,“我那母大蟲,這兩歲倒還好些,見我從別個屋裏出來,止說些風涼話。從前,咳,不堪迴首。你是怎麽?馮家小娘子我見過,書香門第,不似個潑婦啊。”
“書香門第是書香門第,那規矩多啊。”李三郎扭扭捏捏半天道,越說越激動,“她,她給我排班。哪天輪到哪個,不許多不許少,不去都不成。那你說這事兒能跟上班兒一樣嗎,那我他媽成啥了?有次到她屋裏,你也知道我事情多,哎呀又累又困,隻想睡覺,她,她居然打我!”
老鄭腦海裏立刻浮現一個嬌嬌弱弱女娘,為了求歡大打出手,小白臉抱頭鼠竄的畫麵,頓時樂開了花。“哈哈,哈哈哈哈!”
大唐的女子,就是剽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