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骨普出了皇城,迴到官邸後,就將自己關到屋中,吩咐下去,除了幾位王爺和皇上,其他人一律不見。


    車骨普是在思考,如此大戰如何操作。


    第一步就是分析,哪些人會反對這個計劃。他原本的立場就是反對與漢建立各種關係,也就極度憎恨堅持與漢交易的阿唯今王爺一係,如今阿唯今這一係,已經沒有了軍權,隻憑朝堂上那僅存的影響力,不足為慮。


    大王爺完顏立夫,明著看,不與朝中任何派係走近,但隻要有好處,誰都不敢忘了他,在與漢交往中,他的收益也不少。


    二王爺完顏樓滋,這幾年都稱病不朝,但影響力仍然超過阿唯今王爺。


    幾名宰執,態度也和兩位王爺一樣曖昧,倒是樞密使完顏烈極,一直無所作為,似有借機成事的想法。


    這樣一梳理,朝中高官中,隻有阿唯今一人與漢國交好,其他諸人,要麽態度不明,要麽是等皇上口風,都不足俱。阿唯今在與漢的貿易中,已經賺了太多金銀,很多人對此不滿,況且他也早失聖眷,料想他也不敢多說什麽。


    經過這一分析,車骨普對此事通過朝議有了些信心,他知道,皇上是有心打,但如果朝議通不過,此事就沒法後續,如此大的動作,是需要三省六部配合的,而配合的前提,就是朝堂之上形成決議。


    必然是要自己一係上奏,理由也很清晰,奏折內容還需提前在大臣中吹些風,免得有些大臣不知聖意,在朝堂之上公然反對。


    經過幾天的串連、吹風,車骨普認為朝會條件成熟,由禦史台的侍禦史特維義上奏,言說漢國十宗罪,不罰不足以申正義、平民憤,肯定皇上派一大將,蕩平叛逆,還金狼一個太平。


    從特維義那氣勢滂湃的駢體文中,描述了漢國建國便是以欺詐和偷襲的方式,占據了鹽州,後又以欺騙方式擴張,其統治區內巧取豪奪私產,幹涉地主地租,鹽州鄉紳已經十不存一,尚存鄉紳多次秘密上書,希望金狼派天兵解救他們雲雲。


    文章寫的是極好,前排的大臣們聽了之後也沒有任何反對的表示,車骨普此時感覺,等皇上確認漢國之罪後,就可以討論討罰之事,今日朝會主要工作就算完成了。不想後排一人走到中間,唿:“臣有本奏。”


    車骨普稍微側目,看到居中之人是三司副使劉燕,這是金狼朝堂之中,少有的幾個中高層漢人。


    劉燕行了一個金狼禮,說道,“特維義蒙蔽聖上,其心可誅,還請聖上斬之。”


    完顏獨術來了興趣,他看了一眼車骨普,心想,“車骨普也是老臣,這事辦的不怎麽樣啊。”


    這一眼把車骨普看的心中直跳。


    完顏獨術用毫無表情的調子說,“愛卿細說,特維義如何蒙蔽朕了?”


    劉燕早有腹稿,郞聲說,“漢國之罪,在其強。以特維義之說,漢有罪,吾罰否?若不罰,指他國之罪,而損我國之財,何為?若罰,必興刀兵,而國庫無可用之資,何以罰之?”


    特維義明知奏折皇上提前看過,自是不慌,轉向麵向劉燕說,“金狼國,天下正統,北拒荒族野人,南掃山中蠻人,普天之下,莫不臣服,今有賊漢,乃蕞爾小國,自稱正統,是可忍乎?劉副史與賊同族,亦與賊同心乎?”


    兩個都是三品官,開口就人身攻擊,這也是金狼朝會的常態:我不管你說的對不對,我現在就是看你的動機不對。


    皇上早已習慣,倒也沒有發怒,這劉燕說特維義是有意蒙蔽皇上,特維義說劉燕和賊漢同族,和敵人一條心。


    此時又有幾名三、四品大臣,出列指責劉燕,支持特維義,這都是車骨普原本就安排好的。


    也有大臣支持劉燕的,隻有一名武將,認為和漢保持和平,有利於金狼整體戰略的穩定,當然,他一發言,又被一群人駁了迴去,前前後後,大約有十來個大臣發言,最高的就是三品,一二品人員競無一人發言。


    皇上看爭執時間不短了,終於做出了聖裁:朕意已決,漢有罪,征之,車骨普總攬此事。


    朝議幾天後,左丞相索來嗚嚕覲見皇上,帶來了一些讓皇上很不舒服的消息。


    其一是那1000支前裝槍,其中300支是漢國正規賣的,一支用銀500兩,另200支是從漢國走私的,一支費銀1200兩,而軍器監仿製的500支,一支費銀達到1500兩。


    其二是火藥,軍器監仿製火藥,遠不及漢國原產火藥威力。


    其三是與蠻歌交戰,使用1000火槍手,確實有所斬獲,然若無漢國之槍彈,必敗也。


    金狼皇上自然不信工匠不如漢人,認為是下麵人貪汙過多,臉上像下了霜一樣難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科蘭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蟲小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蟲小小並收藏新科蘭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