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和其他領導的管理方式上,有一點區別很大,就是信任度,她幾乎天生對任何人的說法都有懷疑,在負責教育的時候,張國慶已經提醒她很多次,她也逐漸養成了不把懷疑帶到表麵的習慣,但骨子裏仍然是懷疑一切。


    做了鹽州第一領導的王麗,在每天堆積如山的公務中,把自己的懷疑性格深埋於內,但在稍有空閑的時候,她還是會親自到下麵聊聊,看看自己懷疑的事存在不存在。


    鹽州各局長麵對王麗這樣的領導,自然是壓力山大,不知道這位姑奶奶什麽時候就會質疑自己的工作,或者從哪個方麵質疑。


    王麗認為,鹽州當務之急,應該要平定匪患,而戚嚴卻認為,匪患難以平定,原因是,此處多是水匪,上岸為民,入水為匪,難以清剿,即使派軍隊入大澤,麵對複雜的水情,很可能損失大,效果小,得不償失。


    兩人交流幾次,王麗對交流結果很不滿意,就叫州府辦的人安排,她要去水匪出沒的地方考察一下,這可把戚嚴嚇壞了,騎輛自行車飛快跑來,好說歹說,才說服王麗,不下水,最多隻在岸邊看看。


    戚嚴又親自陪同,還帶了兩名最好的護衛跟隨,後麵還有一個警衛排騎車跟著,如果有情況,幾分鍾內就能趕到。


    匪患最嚴重的地方,在大水縣境內,是一片大澤,王麗一行下了馬車,放眼望去,是滿眼的水,因為剛剛立春,澤中水草大多枯黃,水中景色卻是相當養眼,心裏明知道這是個淡水湖,但一眼望不到邊的感覺,仍會把這裏當成海。


    王麗示意了一下,後麵有人上前,架起三角架,四處拍照。


    戚嚴走在前麵介紹,“這片水域,本地人就叫大水,大水縣的名字也是從這片水來的。季節不同,水麵大小也不一樣,咱們現在的位置,再過兩個月,就淹在水裏了,所以這一片沒有人家。”


    “大水裏麵各處水深不一,水中有很多處小島,有些島上也有人家,數量很少。進入到大水中,水路不熟,也容易迷路,特別是夏天,蘆葦會擋住視線,湖中藏幾萬人都不一定能找出來。”


    “水匪們會收漁稅,附近百姓進湖打漁,必須給他們交錢。另外他們還會順著水路,逆行到江裏,到遠處劫船,或者上岸搶劫。”


    聽到這裏,王麗插話問:“水匪有多少人?”


    戚嚴苦笑一聲,迴答:“沒有確切的數字,根據情報,大的水匪有四股,人數不一定,多的時候,總共有上千人,少的時候,也有兩百多人。”


    幾人在湖邊看了一會,又到附近的村子裏,村子裏正聽說來了大官,急忙迎了出來,王麗也走向前去,裏正卻是迎向戚嚴,跪地叩首,戚嚴上前服他起來,向他介紹這裏的最高行政長官王麗王州長。


    裏正揉了揉眼,又搖了搖頭,再次望向戚嚴,眼中仿佛在問,“州長是個女的?”


    戚嚴被問的有些尷尬,隻好正色說:“大漢國講究的是男女平等,女子也能做大官,以後你就知道了。”


    裏正尷尬地朝向王麗,準備下跪,戚嚴又扶住他,說道:“大漢國也不興跪禮,抱拳就可以了。”


    王麗經曆這類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心情並未受什麽影響,問道:“裏正大人怎麽稱唿?”


    “不敢當,不敢當,州府麵前,小的不是大人,小人姓阮,村裏人都叫我阮老大。”


    “那我也叫你阮老大,可好?”


    “這可折殺小的了。”


    王麗看這裏正滿臉皺紋,頭發花白,感覺此人可能將近七十了,就問,“阮老大高壽?”


    “不敢,不敢,老漢今年四十有五了。”


    王麗有些吃驚,這45歲的人,看外表,已經六、七十歲的樣子,也不知道這人吃了多少苦。想到此,王麗又抬頭看向村落,一派蕭條景象,草房中間零星有幾間磚瓦房,也顯得很有年頭。


    戚嚴看兩人在這裏聊起來,對著裏正說:“阮老大,不請州長大人進去?”


    “唉呀,失禮失禮。”裏正連忙說,“還請各位大人莫要嫌棄這小地方。”說著比劃一個請的姿勢,戚嚴示意讓他前麵帶路,裏正和幾名村老也都轉身走迴村子。


    裏正引眾人走進一間磚瓦房,從外麵看,房間也不算大氣,進去後更顯得擁擠,幾個人進來後,就把房間擠滿了,裏正急忙把屋裏的雜物往牆角移了移,也並未騰出多少地方。


    王麗四下望了望,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坐,裏正卻是移開一包有些腥臭的魚幹,露出一個木頭疙瘩,請王麗坐下。王麗笑著謝了裏正,並沒有坐,而是走向牆邊的小桌,看樣子這個桌子上還遺留有上一頓吃剩的飯。


    王麗看了看,黑乎乎的糊糊,看不出是什麽東西,於是問:“阮裏正,這是什麽飯,我怎麽不認識?”


    “讓大人笑話了,這個時節,正是青黃不接,鄉下人,吃的都是糠菜。我家條件好一點,糠磨成了粉,讓大人認不出了。”阮老大心想,女州長還是嫌棄這裏的條件,有個地方坐就不錯了,心裏想著,臉上仍保持著恭敬的表情。


    “阮裏正,方便讓我看看你的臥室嗎?”


    “什麽臥室,州長說笑了,隻是個狗窩罷了。”阮老大撩開一道簾子,做了個請的姿勢。


    一進側室,屋裏更顯黑暗,小小的窗戶,貼紙爛了大半,又用不知道什麽東西擋了起來,屋裏進光嚴重不足。適應了一會,王麗才看到牆角地上有一團似乎是被子的織物,黑漆漆的,看樣子也不會太保暖,兩側的牆邊胡亂堆放著一些農具、漁具,還有一個水缸,爛了一條縫,又用泥巴糊住,王麗走過去,打開蓋子,看到裏麵有半缸糠麵。


    這就是裏正家的情況。


    迴到正堂,王麗直接坐在阮老大給他騰出的凳子上,可惜隻有這一個凳子,其他人都隻能站著,王麗問:


    “阮裏正,各位村老,說說村裏的情況。”


    阮老大拱拱手,說,“這個村叫漫水灘村,一年總有幾天,水會淹到村裏,村子裏有二、三十戶,這段時間也收留了一些外鄉人。本地的村民大半都姓阮,大都是靠著這大水澤,捕漁、種蓮,也有種地的。”


    “收成怎麽樣?”王麗又問。


    “大水澤都是張家的,誰家進裏麵打漁,都得給他家交錢。魚多的時候,價格低還賣不掉,他家也不要魚,隻要銀子,想做成魚幹也來不及,收的少了,魚貴,他家又要魚,不要銀子,交了魚,剩的也不多了。”


    “這張家是什麽情況?”王麗問,如此大一個富戶,他們居然沒有資料。戚嚴幾人也互相看一眼,並不知道此人。


    “往西兩個村,張家壩村,一進村就能看見他家,最氣派的那棟房子。這一帶的水澤都是他家的,土地也有一大半是他家的。”阮老大解釋。


    “阮裏正,這個村和附近的村比起來,算是富村,還是窮村?”


    “都差不多。”


    “聽說這一帶鬧水匪,是什麽情況?”


    “是有,水匪比張家可是仁慈多了,平時也收些供奉,別的村不知道,這水漫灘村過不去的時候,哪家都受過水匪的接濟。”


    “哦,那這水匪怎麽活下去?”


    “嘿嘿,這我就不知道了。”阮老大狡黠地一笑,避而不答。


    “阮裏正,帶我們去別家看看。”


    “各位大人請。”阮老大站起身來,走到門口作了個手勢。


    阮老大帶領眾人,向另一個磚瓦房走去,王麗叫住他,走進一處草房中,阮老大喊:“老三,衙門有大人來你家了。”


    “我家又沒有當官的親戚,衙門怎麽會有人來?”屋裏傳來一聲應答,接著從屋裏出來一個看起來比阮老大更老的人,見院子裏果然站了很多衣衫靚麗的人,嚇了一跳,剛出門就退迴屋裏。


    阮老大一個箭步衝了過去,將他又拉了出來,對著王麗訕笑:“這是我家老三兄弟,沒見過世麵,讓大人們見笑了。”


    王麗笑道:“我們倒成惡客了。老三,歡迎我們進屋看看不?”


    “哎呀,仙女大人,要進我這破屋子裏看,嗬,,嗬,,嗬,,嗬。”老三轉身,卡在門口,把兩扇破門都盡量推大。阮老大推他了一把,嘟囔了一句,“別擋在這兒。”就和老三一起進了屋。


    王麗幾人也跟著進了屋,這屋子比阮老大家的更小,更低,晴天都能在屋裏看到外麵的天,王麗進去又看看他的住宿和飲食,在屋裏轉了一圈,心中有數,又隨便聊了幾句,就出了屋子,再去看下一家。


    在迴鹽州的馬車上,王麗問:“這個村子顯然和水匪有關係,但看這些人的樣子,我倒是有些不忍心了,你有什麽想法?”


    戚嚴搖搖頭,說:“水匪會到水道上搶劫過往商船,這在咱們轄區裏,一定要強力打擊,但這一帶水網縱橫,水匪又熟悉水情,等我們趕到,他們就不知道跑到哪裏了。”


    “再就是匪民一家,我們打擊的狠,這些水匪就會變成村民,難以識別,軍隊一撤,水匪又會卷土重來。”


    “看來解決水匪不能光靠軍隊,還是要多處著力,我需要好好分析一下,拿出一個綜合方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科蘭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蟲小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蟲小小並收藏新科蘭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