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號區域沒有找到棉花,卻找到了竹子,還發現了珍珠,王麗顯然對這個結果不太滿意,但時間不等人,這些天的晚上已經明顯的涼了下來,需要趕快準備點衣服,她又打起了麻繩草的主意,這次她弄了一大堆草皮,又是蒸又是煮,目的就是讓這些草絲軟一些,但效果並不明顯。


    陳宇峰拒絕給王麗珍珠後,就一直沒有得到過王麗的好臉色,他看到王麗又失敗了,湊過來說:“我有辦法讓這些絲軟一些,不知道咱們大小姐願意不願意試試呢?”


    王麗已經失敗了不知道多少次,她白了一眼陳宇峰,無力的說:“有了就試試,成不成功還不一定呢?”


    陳宇峰的辦法是化學方法,把手頭上的各種化學物質挨個試,效果還真不錯,王麗試著編了點繩子,捆在胳膊上,不知是哪種化學品沒有洗幹淨,居然在胳膊上燒腫了一圈,讓她迴去好是埋怨了陳宇峰一通,陳宇峰也沒料到會是這個結果,又把這繩子放在水裏再煮,然後又泡了幾天,捆在自己胳膊上試試,沒問題了,才交給王麗。


    張帥用木頭做了一個紡線的機器,紡線的速度增加了很多,而且張國慶、陳宇峰也都能用。張國慶又讓他設計一個織布機,張帥居然也造出來了,他的織布機開始工作前需要掛半個多小時的線,然後兩個人站兩邊專門推梭子,這是他根據織布的原理做的,應該說效率還不錯。九月十號的時候,第一塊布終於織出來了,這布更像是麻袋,紋理很粗,穿在身上也不會舒服,但是溫度一天一天的降低,有了這個總比沒有好。


    接下來是把布變成衣服,這仍然是個複雜的過程,首先布片需要分割,這不是什麽大問題,就是很累,瑞士軍刀上的小剪刀用一會就會手痛。王麗也沒做過針線,做出的衣服既不美觀也不舒適,瑞士軍刀裏的小針用起來也不太符合他們這種粗布,後來張帥幹脆接手,總算解放了王麗。


    秋天已經到了,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幾個人穿著新衣服,繼續他們的考察工作,順便還要儲備食物,顯然這島上天氣不會暖和,從一些跡象上看,這個島不像在熱帶,像在更北的地方。張國慶說,他在廣州的時候,十一月還是很熱,而這裏九月就明顯變冷了,所以,多準備些食物是必要的。


    自從在湖邊射殺一匹狼後,狼就躲著他們,遠遠的看到他們就會逃掉,而他們又不單獨行動,總是三、四個人一起。現在他們經常在21號區域打獵,這個地方比別處環境都好,湖的北邊是一片平地,再往北是個小山峰,湖的西邊也是個小山峰,小溪順著兩個山峰中間流到湖中,再繞過東邊的一個小山峰向北去,正好形成一個小馬蹄形,北麵冷風過不來,南麵暖風能吹進,所以連河蚌也比別處的大。陳宇峰經常往張開口的河蚌裏扔沙子,這是他人工製珍珠的方法,他還嚴禁其它人在這裏采蚌。


    金秋十月之後,天氣轉冷的速度變快,張國慶說,現在需要做些更厚的衣服了,厚衣服倒是很好解決,山洞裏放著不少動物毛皮。


    張國慶總是在算著儲備的食物能吃多少天,在他看來,至少需要90天的儲備,一般冬天至少有三個月。食物的品種主要是幹蘑菇、木耳、肉幹和幹野菜,這些天他們打獵的次數明顯增加,每打到一隻羊或鹿,就馬上迴來醃製。


    十一月下旬,小島下了第一場雪,雪不大,下完之後就化了,但真正的寒冬來了。即使不下雪,風也是刺骨的,獵物越來越少,他們的食物基本依靠儲備。


    天氣經常是陰冷的,偶爾太陽露出臉的時候,他們就到21號區域去,那裏相對暖和,也會有獵物,這次他們順著湖西邊的小山,踩著本來也沒有多少水,又結冰很多天的小溪,來到湖對岸的竹林,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到竹林。竹子有粗有細,一摸到這些竹子,張帥就想到了很多竹子的用途,比如把肉放到竹筒裏蒸,吃有竹子味的肉,再或者用竹子做個茶杯,比他們現在用的陶杯要好點,再比如用竹子削成標槍,或者用粗竹子造竹筏,想法很多,但今天沒那麽多時間了,就隻拿了幾根竹子拿迴去加工。


    寒冬來了,島上的雪下了就不會化,山洞裏仍就很暖和,但出去能幹的事不多,除了陳宇峰,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流露出煩躁的情緒,為了避免無事可做,張國慶仍就帶著他們出去考察,但到處是雪,隻能把最近的幾個區域考察一下,遠一點的區域沒有條件考察,光是路程就能把一天的時間消耗完。


    陳宇峰這一段時間很喜歡一個人躲在山洞裏,對著一堆石頭或土燒呀煮呀的,按他自己的說法,是“做實驗”,總是把自己弄的像個巫師一樣,也沒見他造出來什麽產品,倒是有一天張國慶和他一起呆在洞裏,碰倒了一個罐子,裏麵的液體流到地上,冒著煙,地上燒了一片,事後他們分析,這液體應該是硫酸,於是用這種液體和他們已經有的各種東西反應,又得到了不少新東西,可惜這些東西大部分都不知道怎麽用。


    陳宇峰一心想弄出的是高威力的炸藥,就拿硫酸和數量不多的劣質硝鹽反應,忽的一下出來很多煙,兩個人都嗆的要死,看樣子如果藥粉加的快一點就會爆炸,嚇得他們離的老遠,等煙散了才迴過神,那煙裏肯定含硝酸,硝酸就這樣造出來了,隻要再造一個收集煙的東西,就能把硝酸迴收!


    陳宇峰膽子也是真大,把不多的硝酸和各種東西反應,然後看結果,如果象想像中的硝化甘油,就拿出去試試,把樣品放到一塊有凹坑的石頭上,然後上麵吊一塊石頭,人遠遠的鬆繩子,讓石頭相撞,還真有一種發生了爆炸,弄的陳宇峰滿身是土,不過過了開始的震驚之後,他就覺得特別快樂,終於有了真正厲害的武器了。


    壞消息是,所有的原料都用完了,他們一共隻有這麽多東西,而且即使有,這種液體炸藥也太難使用了,除非必要,沒人願意帶這種不安全的東西。陳宇峰詳細記錄了硝化甘油的製作過程後,又忙著去找原料了。


    難熬的冬天過完了,當積雪終於化去的時候,他們幾個都站到海邊大喊,晴天越來越多,一切又都迴到了正軌,曬鹽,打獵,後來還挖竹筍,小島上大部分的區域他們都去考察過。


    轉眼已經是四月了,這天他們迴到山洞,張帥遠遠的看到海麵有個黑點,就盯著看了一會,黑點越來越大,他趕快叫王麗來看,這幾個人中,王麗的眼睛最好,王麗看了一會,說,“沒準是船吧。”


    他倆又叫張國慶和陳宇峰來看,這時候那個黑點已經很明顯是船了,在島上過了將近一年,終於看到了船,有了迴去的希望,幾個人都高興的歡唿起來。


    船越來越近,他們心中的疑惑也越來越多,因為這船怎麽看都沒有一點現代工業的特征,是帆船,帆已經爛了不少。船比較大,不能離島太近,於是放下小船劃了過來,他們四個站在岸上等,為了防止意外,張國慶要求全副武裝,隨機應變,不要隨意透露自己的情況。


    小船越來越近,船上隻有兩個人,一個穿的是古裝,另一個穿的與張國慶他們很像,粗布衫。沒等小船靠岸,穿古裝那個人就跳了下來,向著他們一抱拳,說:“幾位英雄,某家這廂有禮了。”說著拱了拱手。


    張國慶也拱手迴禮,但沒有說話。


    “山不轉水轉,今日兄弟落了難,不知道幾位英雄能否行個方便,讓咱們在這島上取些水?”


    “好說。”一臉胡子的張國慶向前一步,如同演電影一樣也抱了拳迴應,“除了水還需要其它東西嗎?”後一句說出來後,對麵那個人明顯震了一下,身上隨時戒備的姿態也解除了。


    “最好有些青菜、水果。我們這些人在海上有幾天了。”古裝男人迴答,“敢問兄台高名大姓,日後定當報答。”


    “不敢,我叫張國慶,兄台如何稱唿?”張國慶迴答。


    “鄙人姓陳,沒什麽大名,老大叫我陳二,兄弟都叫我陳二哥。”古裝男人迴答。


    “陳二哥,我也這樣叫吧。”張國慶迴答。然後示意陳宇峰拿點水出來。


    不一會,陳宇峰拿出來了兩竹杯水,請陳二和船工喝,兩個人都是一口氣把水喝完,看來他們真是渴壞了。喝完水,陳二示意船工迴去報告,張國慶則請陳二一起到海邊小屋坐一下,他同陳二一起走著,讓王麗跟著自己,張帥和陳宇峰迴去拿些水和水果。


    張國慶和陳二一邊走一邊聊,他問:“出了什麽事,你們居然來到這荒蠻的地方?”


    “唉,別提了。”陳二倒是嘴緊,沒有說出什麽有價值的信息。


    張國慶看他不說,就換個話題,“我們在這荒島上,也不知道是什麽年份了。”


    “什麽年份,現在是建炎十三年。”陳二答道。


    “建炎十三年?”張國慶自己念道起來,“那當今聖上是……”


    “高宗。”


    “可是大宋高宗?”張國慶對曆史不怎麽行,還是知道宋朝有南宋和北宋之分,雖然他對這個高宗有些耳熟,可一時想不起來他到底是什麽時候的皇帝。“那現在國都在何處?”


    “什麽大宋,是大陳國,高宗。國都在杭京,已經好幾年了。”


    以張國慶有限的曆史知識,還真不知道大陳國是什麽國,杭京這個地名也沒有聽過,一時間心中一團亂。為了避免自己失態,他連忙請陳二坐下休息,然後召集自己的人到一邊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科蘭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蟲小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蟲小小並收藏新科蘭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