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的曹操與呂布采取一樣的政策,前期韜光養晦發展內政,並且兗州處於中原腹地,土壤肥沃,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在公孫瓚與袁紹在冀州大戰時,曹操也意識到北邊兩個強大的諸侯沒有餘力顧及自己,自身發展多年也是時候有所作為了。


    他把目光放在了徐州陶謙身上,而陶謙也察覺到曹操要有所作為,於是立即向袁術求助。


    曹操見袁術、陶潛兩人聯盟,自知難以同時勝過兩人,於是派人求助袁紹。


    袁紹雖然大勝公孫瓚,但是並沒有傷其筋骨。他明白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自己的敵人就是公孫瓚,而曹操在自己的南麵,一個安穩的南部局勢是他迫切需要的,所以便同意了曹操的結盟要求。


    此時,整個大漢的東邊全部亂了,青州田楷歸屬公孫瓚麾下,與徐州陶謙、揚州袁術連同幽州公孫瓚一同與冀州的袁紹和兗州曹操互相對峙,而並州的呂布派兵駐紮在冀州,不知道他最後會站在那一邊。


    天下十三州有七州都卷進了這場風波,這讓搖搖欲墜的大漢加速了衰落。


    常山呂布大營內諸將正在商量下一步的計劃,沮授對呂布建議道:“主公,此時已經天下大亂,不如我們暫時放棄對河北三郡的掌控,迴到並州護送前少帝劉辯登臨大寶,以天子的名義再度征戰四方。”


    呂布沉默不語,長安劉協的權威已經跌落至穀底,此時的確是讓劉辯上位的好機會。


    讓劉辯上位後,各路諸侯必然更加不尊朝廷,自己則是能夠名正言順的去征討各地。


    不過董卓此時對權利的欲望已經達到頂峰,相信不久之後便會眾叛親離。此時貿然扶持劉辯上位,會不會讓每天沉浸在“酒池肉林”中的董卓醒悟過來?如此一來,哪怕是強如袁紹、公孫瓚之流的諸侯在董卓麵前也顯得有些不夠看。


    “主公是想要半壁江山,還是要要整個大漢?”場上並沒有外人,所以郭嘉言語十分直白。


    “奉孝之意是?”呂布眼前一亮,詢問道。


    “以將軍之威,天下諸侯沒有能與之抗衡之人。此時半個大漢亂了,那就讓他們亂著,正好消磨了他們的勢力。將軍真正的敵人隻有一個,那就是董卓,此時董卓功利熏天,狂妄至極,已然命不久矣。若是此時將軍再扶持新帝上位,削弱了董卓的權利,不怕他在後宮的床榻上幡然醒悟過來嗎?”


    呂布心中震驚,感歎道郭嘉果然不負“鬼才”之名,自己能看清這一點是因為熟讀曆史,而郭嘉以當代人的眼光竟然也能看到這一點,當真是天下大才。


    “奉孝所言極是,那你說袁紹和公孫瓚孰勝孰敗?”呂布問道。


    “公孫瓚必敗!”郭嘉斬釘截鐵的說。


    隨後又詳細解釋道:“公孫瓚看似隻輸了一陣,但這一陣讓他前功盡棄。袁紹素有威望,很得民心,反而公孫瓚隻關心士卒,毫不體恤百姓,兩者間高下立判。並且公孫瓚還分兵意圖掌控青州,田楷不過無名之輩,怎麽可能管理好青州之地?何況他公孫瓚連幽州之主都不是。袁紹隻需要派遣一名大將,青州唾手可得,如此一來公孫瓚的士氣將備受打擊。”


    “奉孝所言大妙!”呂布滿意的看著郭嘉。


    “既然如此,不如我們讓這局勢更亂一些。爾等可有良策?”呂布向諸將詢問道。


    “主公,屬下沒記錯的話,您可是監護涼、並、幽三州外的鮮卑部落,您可以率軍去幽州北部邊境察看一眼鮮卑近況,這不也是履行自己的職責嗎?”郭嘉建議道。


    “沒錯,如今袁紹不占優勢,屬下也認為公孫瓚必敗。既然如此,您這樣等於為袁紹雪中送炭,他感念您這份恩情,短時間內也不會動常山三郡。”沮授附和道,絲毫沒有計策不被呂布采納的怨氣。


    自古文人相輕,但呂布看著眼前兩位謀臣如此和睦,心中更是欣慰。


    “趙雲、沮授聽令。”計策以定,呂布下達著指令。


    “臣在。”兩人應聲道。


    “你二人率領騎、步兵各五千,拿著我的持節去查看一下幽州北部的鮮卑部落近況如何。記得,從代郡直接穿過去。”


    代郡所處幽、並、冀三州邊境,歸屬幽州管轄。呂布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告訴幾人我是哪邊的,並且讓趙雲持節而過言下之意就是若有阻攔可先斬後奏。


    趙雲、沮授兩人領命後便點軍離去,此時遠在長安的董卓也有些慌亂。


    “文優,整整七個州都亂了,這群人不尊王命,還有沒有王法了!召集咱們的人馬,我要親征討伐這群逆賊!”董卓害怕這些地方宣布獨立,那將大大削弱自己的權利,所以有些語無倫次了。


    李儒也是一陣無語,這天下最沒有王法的不就是董卓你嗎?但他卻不敢表現出來,而是恭敬的說:“主公不必擔憂,您可以借王命擬一道旨意去調停他們的戰爭,如果他們遵旨那就是心中還畏懼朝廷,如果抗旨不遵咱們再興兵討伐也不遲啊!”


    董卓思索片刻,覺得李儒說的有道理,當即便去皇帝的寢宮去請旨,肥碩的身體晃動著便往屋外走去,邊走邊說:“這張繡又死哪去了,不是說讓他當我貼身護衛寸步不離嗎…”


    此時不遠處的張繡打了個噴嚏,嘴裏喃喃道:“這風和日麗的,怎麽感冒了呢…”


    李儒攔住董卓,說道:“主公且慢,此時外地諸侯最強的就是呂布、袁紹、公孫瓚三人,恰好三人都齊聚幽、冀之地,我有一計可削弱他們的實力。”


    董卓眼前一亮,忙說:“文優快快說來!”


    “呂布、袁紹、公孫瓚三人麾下都是兵強馬壯的善戰之師,不過大家都忘了幽州牧劉虞麾下還有十數萬兵馬。況且劉虞是漢室宗親,隻要把他卷入這場風波之中,幾人見互相亂鬥,彼此之間難免會被削弱幾分,此消彼長,我們依舊能穩坐釣魚台…”


    董卓聞言大喜,直奔劉協的住處讓他按照李儒的意思下旨。


    各地諸侯接到皇帝旨意後,覺得這樣的對峙除了增加自己財政開支外沒有任何好處,便紛紛賣了皇帝一個順水人情開始撤軍。


    就連袁紹和公孫瓚也各自撤軍三十裏,暫時調整軍隊在做打算,隻有呂布接到聖旨後笑不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呂布要在三國插滿紅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亭溪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亭溪先生並收藏我呂布要在三國插滿紅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