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鄭府酒宴
我呂布要在三國插滿紅旗 作者:亭溪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成公久等了!”鄭泰人未到話先到,粗曠的嗓音傳遍了整個府邸。
“我也是剛到不久,不知子幹兄是否隨公業一同迴來了?”鄭玄問道。
“自然,不止子幹,還有一位小友也慕名而來!”三人在客棧已經喝了不少,互相之間稱唿已經從先生晚輩變成老友小友了。
“晚輩呂奉先,見過康成公!”呂布拱手作揖道。
“你就是鎮北將軍呂奉先?”
“正是。”呂布心中有點兒小驕傲,看來自己的赫赫威名已經傳播到這個當世大儒耳中了。
“康成賢弟不在廟堂,竟然也聽過呂奉先的名字?”盧植意外的說。
盧植與鄭玄同樣師從馬融,盧植是鄭玄的師兄,所以兩人一直兄弟想稱。
“自然,月旦評中詩文字畫第一的呂奉先我怎會沒聽過。”鄭玄一臉嚴肅的說。
月旦評,東漢末年由汝南郡人許劭兄弟主持對當代人物或詩文字畫等品評、褒貶的一項活動,常在每月初一發表,故稱“月旦評”或者“月旦品”。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因而聞名遐邇,盛極一時。其中最出名的評價就是針對曹操的那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呂布最討厭這種自命不凡的儒生。鄭玄不像盧植那樣以儒生聞名,而後進入朝堂建功立業的人那樣,反而是隻賣弄文學與人辯論靠收徒過一生。
呂布認為鄭玄這種人這和後世那種企業家講師沒什麽區別,穿的西服革履給一群身價上億的人講怎麽做生意,而下課的時候卻因為盒飯裏少個雞腿就和主辦方大打出手的人不也是如此嗎?
不過呂布卻沒有表現出任何討厭的神色,他本以為自己是靠勇武聞名天下,沒想到卻是因為月旦評讓眼前這個大儒知曉。
“詩,什麽詩?”鄭泰對此並沒有過多關注過,所以不知道呂布作過什麽詩。
“就是那一句‘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我問你,我們讀書之人真的如此不堪嗎?以至於在你心裏都不如一位百夫長?”鄭玄對呂布發難道。
呂布礙於眼前幾人的名氣並不好發難,因為此時他麾下隻有沮授一個謀臣,如果得罪了眼前幾人那必將遭到讀書人唾棄,以後再難有文人投靠。
“豈敢,不過是因為我文學素養有限,不足以靠文墨名揚天下,隻能靠軍功一點點晉升,所以當時才有這個言論。畢竟我是武夫出身,總不能自己說自己走過的路不是好出路,您說對吧?”呂布雖然在解釋,但是語氣不卑不亢,仿佛在強調我是鎮北將軍,封疆大吏,而你隻是白身。
“哈哈哈,奉先果然有急智,老朽剛才全是在說笑。其實真正吸引我的是那句‘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雖然老朽沒上過戰場,但每每讀到這裏,老朽心中便出現了戰場上金戈鐵馬的景象。這首詩當為第一,敬奉先將軍一杯。”
鄭玄舉起一杯酒一飲而盡,而呂布則是表現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雙手捧著酒杯一飲而盡。
一杯酒下肚,呂布便察覺到了不一樣。他端詳了一眼酒杯,發現這酒杯比漢朝常用的酒杯小了很多,和後世的白酒杯類似。並且這酒的口感和自己的“釅汾”好像一摸一樣。
“奉先將軍怎麽樣,這酒不錯吧?這個是我專門委托別人才買到的。還有這酒杯,雖然精美但是也需要單獨購買才行。”鄭玄一臉驕傲的說。
呂布也發現了眼前這個大儒的可愛,改變了他對儒生的刻板印象。
並且呂布此時也佩服嚴吉的商業頭腦,漢朝常用的酒杯太大,喝釅汾不能一飲而盡,所以嚴吉專門打造了一批酒杯。呂布本以為這是隨酒贈送的,但是沒想到卻要單獨購買,這和買手機不送充電器有什麽區別!
呂布裝作沒喝過一樣,讚歎道:“好酒,綿柔醇厚,香氣撲鼻,果真是好酒。”
“那快請落座,我們四個暢飲一番!”
伴隨著酒壺中的酒越來越少,幾個人的麵色也越來越紅潤,呂布也對儒生的看法徹底改變。
鄭玄雖然可以被稱為當代儒家抗鼎之人,但是卻一點也不迂腐,甚至天文地理,曆史算數無一不通。可惜這等人才生錯了年代,如果生於現代成為高校博導都綽綽有餘了。
“康成公博聞強記,晚輩深感佩服。隻可惜奉先得勢您卻垂暮,否則都話一定請您到並州教化一方百姓。”
鄭玄聽到這句話筷子應聲而落,他生於寒門,從祖父開始就沒有出仕之人,到他這一輩已經徹底落寞。而鄭玄也不同於其他世家,他隻想效仿孔子在天下間傳道授業,做到有教無類。
可惜天不遂人願,各地世家隻允許他教世家子弟,寒門或者庶民出身的人隻允許收幾個,超出數量就被驅趕。所以鄭玄的遊學是被迫遊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真想在一個地方開個書院好好傳道授業。
“我雖年邁,可是尚能開口說話。教學不同於打仗,年紀越大學識越豐富。更何況我還有無數弟子相隨,有我們在必然能講並州打造成書香四溢之地。”
呂布看鄭玄渴望的神情便已經知曉了他的內心,沒想到無心插柳的一句話竟然真的能為並州吸收到這個當時大儒。於是呂布俯下身恭敬的說:“呂布替並州百姓謝過先生!”
說完撩起衣擺就要下跪,這一跪能為整個並州改換門庭,呂布從心裏認為跪的值。
可鄭玄卻拉住了呂布,說:“將軍莫要拜我,而是為該拜將軍。若不是將軍,在下教書育人的理想怕是下輩子才能實現了!”
兩人想法一致,於是鄭玄便接受了呂布的邀請率領徒弟來到並州。而呂布也要為鄭玄建一座書院,專門供鄭玄傳道授業。
一旁的盧植和鄭泰也從心裏為鄭玄感到高興,沒想到他為理想奔波了一輩子,最後終於實現了。
“這等幸事當浮一大白,鄭渾,鄭渾!去再買一些酒菜來!”鄭泰不斷喊叫著自己弟弟的名字,不一會兒便有一個四十歲上下皮膚黝黑的中年人從後院走了出來。
呂布見到眼前這個人心中卻是十分震撼,他這才想到鄭泰的親生兄弟正是當世最有名的將作大匠,鄭渾。
“我也是剛到不久,不知子幹兄是否隨公業一同迴來了?”鄭玄問道。
“自然,不止子幹,還有一位小友也慕名而來!”三人在客棧已經喝了不少,互相之間稱唿已經從先生晚輩變成老友小友了。
“晚輩呂奉先,見過康成公!”呂布拱手作揖道。
“你就是鎮北將軍呂奉先?”
“正是。”呂布心中有點兒小驕傲,看來自己的赫赫威名已經傳播到這個當世大儒耳中了。
“康成賢弟不在廟堂,竟然也聽過呂奉先的名字?”盧植意外的說。
盧植與鄭玄同樣師從馬融,盧植是鄭玄的師兄,所以兩人一直兄弟想稱。
“自然,月旦評中詩文字畫第一的呂奉先我怎會沒聽過。”鄭玄一臉嚴肅的說。
月旦評,東漢末年由汝南郡人許劭兄弟主持對當代人物或詩文字畫等品評、褒貶的一項活動,常在每月初一發表,故稱“月旦評”或者“月旦品”。無論是誰,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為美談。因而聞名遐邇,盛極一時。其中最出名的評價就是針對曹操的那一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呂布最討厭這種自命不凡的儒生。鄭玄不像盧植那樣以儒生聞名,而後進入朝堂建功立業的人那樣,反而是隻賣弄文學與人辯論靠收徒過一生。
呂布認為鄭玄這種人這和後世那種企業家講師沒什麽區別,穿的西服革履給一群身價上億的人講怎麽做生意,而下課的時候卻因為盒飯裏少個雞腿就和主辦方大打出手的人不也是如此嗎?
不過呂布卻沒有表現出任何討厭的神色,他本以為自己是靠勇武聞名天下,沒想到卻是因為月旦評讓眼前這個大儒知曉。
“詩,什麽詩?”鄭泰對此並沒有過多關注過,所以不知道呂布作過什麽詩。
“就是那一句‘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我問你,我們讀書之人真的如此不堪嗎?以至於在你心裏都不如一位百夫長?”鄭玄對呂布發難道。
呂布礙於眼前幾人的名氣並不好發難,因為此時他麾下隻有沮授一個謀臣,如果得罪了眼前幾人那必將遭到讀書人唾棄,以後再難有文人投靠。
“豈敢,不過是因為我文學素養有限,不足以靠文墨名揚天下,隻能靠軍功一點點晉升,所以當時才有這個言論。畢竟我是武夫出身,總不能自己說自己走過的路不是好出路,您說對吧?”呂布雖然在解釋,但是語氣不卑不亢,仿佛在強調我是鎮北將軍,封疆大吏,而你隻是白身。
“哈哈哈,奉先果然有急智,老朽剛才全是在說笑。其實真正吸引我的是那句‘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雖然老朽沒上過戰場,但每每讀到這裏,老朽心中便出現了戰場上金戈鐵馬的景象。這首詩當為第一,敬奉先將軍一杯。”
鄭玄舉起一杯酒一飲而盡,而呂布則是表現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雙手捧著酒杯一飲而盡。
一杯酒下肚,呂布便察覺到了不一樣。他端詳了一眼酒杯,發現這酒杯比漢朝常用的酒杯小了很多,和後世的白酒杯類似。並且這酒的口感和自己的“釅汾”好像一摸一樣。
“奉先將軍怎麽樣,這酒不錯吧?這個是我專門委托別人才買到的。還有這酒杯,雖然精美但是也需要單獨購買才行。”鄭玄一臉驕傲的說。
呂布也發現了眼前這個大儒的可愛,改變了他對儒生的刻板印象。
並且呂布此時也佩服嚴吉的商業頭腦,漢朝常用的酒杯太大,喝釅汾不能一飲而盡,所以嚴吉專門打造了一批酒杯。呂布本以為這是隨酒贈送的,但是沒想到卻要單獨購買,這和買手機不送充電器有什麽區別!
呂布裝作沒喝過一樣,讚歎道:“好酒,綿柔醇厚,香氣撲鼻,果真是好酒。”
“那快請落座,我們四個暢飲一番!”
伴隨著酒壺中的酒越來越少,幾個人的麵色也越來越紅潤,呂布也對儒生的看法徹底改變。
鄭玄雖然可以被稱為當代儒家抗鼎之人,但是卻一點也不迂腐,甚至天文地理,曆史算數無一不通。可惜這等人才生錯了年代,如果生於現代成為高校博導都綽綽有餘了。
“康成公博聞強記,晚輩深感佩服。隻可惜奉先得勢您卻垂暮,否則都話一定請您到並州教化一方百姓。”
鄭玄聽到這句話筷子應聲而落,他生於寒門,從祖父開始就沒有出仕之人,到他這一輩已經徹底落寞。而鄭玄也不同於其他世家,他隻想效仿孔子在天下間傳道授業,做到有教無類。
可惜天不遂人願,各地世家隻允許他教世家子弟,寒門或者庶民出身的人隻允許收幾個,超出數量就被驅趕。所以鄭玄的遊學是被迫遊學,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真想在一個地方開個書院好好傳道授業。
“我雖年邁,可是尚能開口說話。教學不同於打仗,年紀越大學識越豐富。更何況我還有無數弟子相隨,有我們在必然能講並州打造成書香四溢之地。”
呂布看鄭玄渴望的神情便已經知曉了他的內心,沒想到無心插柳的一句話竟然真的能為並州吸收到這個當時大儒。於是呂布俯下身恭敬的說:“呂布替並州百姓謝過先生!”
說完撩起衣擺就要下跪,這一跪能為整個並州改換門庭,呂布從心裏認為跪的值。
可鄭玄卻拉住了呂布,說:“將軍莫要拜我,而是為該拜將軍。若不是將軍,在下教書育人的理想怕是下輩子才能實現了!”
兩人想法一致,於是鄭玄便接受了呂布的邀請率領徒弟來到並州。而呂布也要為鄭玄建一座書院,專門供鄭玄傳道授業。
一旁的盧植和鄭泰也從心裏為鄭玄感到高興,沒想到他為理想奔波了一輩子,最後終於實現了。
“這等幸事當浮一大白,鄭渾,鄭渾!去再買一些酒菜來!”鄭泰不斷喊叫著自己弟弟的名字,不一會兒便有一個四十歲上下皮膚黝黑的中年人從後院走了出來。
呂布見到眼前這個人心中卻是十分震撼,他這才想到鄭泰的親生兄弟正是當世最有名的將作大匠,鄭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