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宮廷叛亂
我呂布要在三國插滿紅旗 作者:亭溪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乖張跋扈的何進終於死在了自己目中無人的原因下,因為自己募兵的校尉基本都迴來之後,他就變得越發強勢,絲毫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就連董太後也慘死於何進之手。此時他除了要給何太後三分薄麵之外,甚至連皇帝也經常頂撞。
直到十常侍知道他以誅殺宦官的名義密詔董卓等人入京,他還是絲毫沒有收斂。終於十常侍決定先下手為強。
十常侍在宮中秘密部下刀斧手後,以太後懿旨宣何進入宮。主簿陳琳與校尉袁紹、曹操攔住何進,說:“必定十常侍假傳懿旨,大將軍切莫中了奸計!”
“一群閹黨而已,怎麽會如此大膽?諸位放心吧!”
“如今事情敗露,大將軍還敢進宮嗎?”袁紹著急的說。
“不如先讓十常侍出宮,然後大將軍再做決定。”曹操也在一旁勸阻。
“哈哈,吾掌天下大權,區區幾個太監也敢造次?我看你們也未免太膽小了!”何進十分自大的說。
“既然如此,我等安排軍士護送,以防不測。”說罷袁紹和曹操各自挑選精兵五百,交給正在京城省親的袁術統領。
而此時丁原還沒有到洛陽,董卓也剛剛進入司隸,呂布則是在家裏賞花遛鳥。
袁術身披鎧甲,領兵站在宮門外,袁紹、曹操佩劍跟隨何進進入長樂宮前。
看守長樂宮的小太監傳懿旨說:“太後隻召大將軍何進一人,其餘人等不得入內。”
袁紹兩人沒辦法,隻好在宮外守候。何進絲毫察覺不到即將大禍臨頭,昂首闊步進入宮內。
走了沒幾步,十常侍領兵擋住何進的路,何進這才大驚失色,慌張的問十常侍:“你…你們要做什麽?”
十常侍之一的張讓厲聲責問:“董太後何罪,竟然讓你一杯毒酒害死!你本是屠豬宰狗之輩,我等舉薦你入朝為官,你才能有這等殊榮。而你不思迴報卻想著如何殺了我們,這等忘恩負義之徒,留之何用?”
何進知道對方已經動了殺心,於是急忙尋找出路。可是宮門早就被十常侍鎖死,埋伏的刀斧手此時也衝了出來,把何進砍成兩段。
袁紹和曹操聽到何進的唿喊聲,於是在宮門外大叫,張讓把何進的首級從牆內扔了出來,喊道:“何進謀反,以伏誅。爾等速速退去,否則以同黨論處!”
袁紹絲毫不懼,大喊道:“閹官誅殺大臣,除惡黨者前來助戰!”
何進部下吳匡聞言趕來,但是破不開宮門,於是朝著宮門放了把火,幾人這才能進去。
袁術也引兵前來,與眾人合兵一處,宮內大小宦官,被幾人撞見了皆橫屍當場。
十常侍已經有幾個人被剁成肉泥,張讓以及段圭見狀不妙,劫持了皇帝、何太後以及陳留王劉協急忙往皇宮深處跑去,此時盧植早已棄官,但是還沒離開。於是披掛上陣,手持長朔攔住幾人去路。
何太後見有人來救,慌亂中跳窗逃跑,吳匡等人也衝進深宮,看到何進弟弟何苗,知道他平時與十常侍交好,心中大怒,喊道:“何苗同謀害兄,此獠當誅!”
何苗當場斃命,袁紹吩咐眾人追殺十常侍以及家眷,不分大小,盡數殺絕。宮內甚至很多不絮胡子的人也被誤殺。曹操請何太後主持大局,並派兵追殺張讓,尋迴皇帝。
此時洛陽城以亂,守城軍官看到張讓大喊:“逆賊受死!”
張讓見後有追兵,前有堵截,自知難以逃命,投河而死。
而軍官見張讓自殺,隨即捉拿住十常侍段圭,問道:“皇帝在哪?”
段圭戰戰兢兢,說到:“天色昏暗,半路走失了,我也不知道皇帝在哪。”
守城軍官大怒,一刀殺了段圭,隨後安排部下四處尋找皇帝蹤跡。
而皇帝與陳留王不知道眼前之人是好是壞,躲在了湖邊草叢,等到眾人走後才敢出來。
劉協對皇帝說:“皇兄,此地不可久留,我們得找別的出路。”
兩兄弟趁著夜色逃走,走到一戶莊園時終於堅持不住,倒在草垛上唿唿大睡。
第二天一早,莊園的主人看見兩個孩子貴氣十足,忍不住問道:“你二人是誰家小孩?”
皇帝害怕不敢答應,陳留王說:“此乃當今聖上,遭十常侍之亂逃難到此。我乃陳留王劉協。”
莊主大驚,急忙跪拜說:“臣乃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因為忍受不了十常侍賣官嫉賢,所以隱居在此。”然後扶著皇帝進入莊園內部,準備好酒席招待兩人。
酒足飯飽之後,恰好昨晚的守城軍官來到崔毅莊園,崔毅與此人相識。軍官名叫閔貢,崔毅見他馬上掛著一顆頭顱,忙問怎麽迴事。
閔貢把事情的由來講給了崔毅,崔毅聽完之後便請出了皇帝和陳留王,閔貢大哭:“皇上嚇煞我也,國不可一日無君,請皇上隨我迴宮。”
幾人往迴走的時候,朝中重臣皆得到了消息,急忙過來迎駕。眾人給皇帝和陳留王換上幹淨衣服,簇擁著往皇宮方向走去。
半路上,忽見旌旗蔽日,戰馬卷起的塵土遮天,大隊人馬正和皇帝車駕走個對麵。
袁紹出馬向前,問道:“你們是誰?”
旌旗下飛出一將,反問道:“天子何在?”
陳留王勒馬向前,質問道:“來者何人?所謂何事?”
董卓見此人氣度不凡,於是走下馬車,迴道:“我是涼州牧董卓,特來勤王保駕。”
“既然保駕,天子在此,還不行禮?”陳留王年級雖小,但聲音十分洪亮。
董卓以及身後兵馬急忙跪拜,並讓開道路。陳留王對董卓一陣安撫,董卓暗暗稱奇,心中已經產生廢立之心。
迴宮之後,何太後與皇帝母子相擁而泣,隨後點檢宮中事務,發現唯獨少了傳國玉璽。
話說董卓屯兵在城外,每日帶著甲士入城,橫行街裏,百姓皆對此惶恐不安。並且董卓私下招募了何進兄弟殘留兵馬,再加上城外涼州兵,天下已經無人能擋。
後軍校尉鮑信對袁紹說:“董卓必有異心,要除之而後快。”袁紹卻以朝廷新定不可輕舉妄動拒絕了他。隨後鮑信又和王允說了同樣的話,王允卻說要從長計議。至此鮑信對眾人失望,帶著本部兵馬,直奔泰山而去。
此時丁原已經到了宮中,呂布也率兵出發。張遼和張楊為地方官不可入京,便沒有與呂布同去,呂布也覺得自己後方需要能人鎮守,所以就讓張遼留在並州,並且麾下兵馬全部交給張遼,自己帶著趙雲與六健將從草原四部聯盟的俘虜中挑選一半帶走了,可沒想到,帶著這些俘虜進京卻成了呂布這一生最錯誤的決定。
直到十常侍知道他以誅殺宦官的名義密詔董卓等人入京,他還是絲毫沒有收斂。終於十常侍決定先下手為強。
十常侍在宮中秘密部下刀斧手後,以太後懿旨宣何進入宮。主簿陳琳與校尉袁紹、曹操攔住何進,說:“必定十常侍假傳懿旨,大將軍切莫中了奸計!”
“一群閹黨而已,怎麽會如此大膽?諸位放心吧!”
“如今事情敗露,大將軍還敢進宮嗎?”袁紹著急的說。
“不如先讓十常侍出宮,然後大將軍再做決定。”曹操也在一旁勸阻。
“哈哈,吾掌天下大權,區區幾個太監也敢造次?我看你們也未免太膽小了!”何進十分自大的說。
“既然如此,我等安排軍士護送,以防不測。”說罷袁紹和曹操各自挑選精兵五百,交給正在京城省親的袁術統領。
而此時丁原還沒有到洛陽,董卓也剛剛進入司隸,呂布則是在家裏賞花遛鳥。
袁術身披鎧甲,領兵站在宮門外,袁紹、曹操佩劍跟隨何進進入長樂宮前。
看守長樂宮的小太監傳懿旨說:“太後隻召大將軍何進一人,其餘人等不得入內。”
袁紹兩人沒辦法,隻好在宮外守候。何進絲毫察覺不到即將大禍臨頭,昂首闊步進入宮內。
走了沒幾步,十常侍領兵擋住何進的路,何進這才大驚失色,慌張的問十常侍:“你…你們要做什麽?”
十常侍之一的張讓厲聲責問:“董太後何罪,竟然讓你一杯毒酒害死!你本是屠豬宰狗之輩,我等舉薦你入朝為官,你才能有這等殊榮。而你不思迴報卻想著如何殺了我們,這等忘恩負義之徒,留之何用?”
何進知道對方已經動了殺心,於是急忙尋找出路。可是宮門早就被十常侍鎖死,埋伏的刀斧手此時也衝了出來,把何進砍成兩段。
袁紹和曹操聽到何進的唿喊聲,於是在宮門外大叫,張讓把何進的首級從牆內扔了出來,喊道:“何進謀反,以伏誅。爾等速速退去,否則以同黨論處!”
袁紹絲毫不懼,大喊道:“閹官誅殺大臣,除惡黨者前來助戰!”
何進部下吳匡聞言趕來,但是破不開宮門,於是朝著宮門放了把火,幾人這才能進去。
袁術也引兵前來,與眾人合兵一處,宮內大小宦官,被幾人撞見了皆橫屍當場。
十常侍已經有幾個人被剁成肉泥,張讓以及段圭見狀不妙,劫持了皇帝、何太後以及陳留王劉協急忙往皇宮深處跑去,此時盧植早已棄官,但是還沒離開。於是披掛上陣,手持長朔攔住幾人去路。
何太後見有人來救,慌亂中跳窗逃跑,吳匡等人也衝進深宮,看到何進弟弟何苗,知道他平時與十常侍交好,心中大怒,喊道:“何苗同謀害兄,此獠當誅!”
何苗當場斃命,袁紹吩咐眾人追殺十常侍以及家眷,不分大小,盡數殺絕。宮內甚至很多不絮胡子的人也被誤殺。曹操請何太後主持大局,並派兵追殺張讓,尋迴皇帝。
此時洛陽城以亂,守城軍官看到張讓大喊:“逆賊受死!”
張讓見後有追兵,前有堵截,自知難以逃命,投河而死。
而軍官見張讓自殺,隨即捉拿住十常侍段圭,問道:“皇帝在哪?”
段圭戰戰兢兢,說到:“天色昏暗,半路走失了,我也不知道皇帝在哪。”
守城軍官大怒,一刀殺了段圭,隨後安排部下四處尋找皇帝蹤跡。
而皇帝與陳留王不知道眼前之人是好是壞,躲在了湖邊草叢,等到眾人走後才敢出來。
劉協對皇帝說:“皇兄,此地不可久留,我們得找別的出路。”
兩兄弟趁著夜色逃走,走到一戶莊園時終於堅持不住,倒在草垛上唿唿大睡。
第二天一早,莊園的主人看見兩個孩子貴氣十足,忍不住問道:“你二人是誰家小孩?”
皇帝害怕不敢答應,陳留王說:“此乃當今聖上,遭十常侍之亂逃難到此。我乃陳留王劉協。”
莊主大驚,急忙跪拜說:“臣乃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因為忍受不了十常侍賣官嫉賢,所以隱居在此。”然後扶著皇帝進入莊園內部,準備好酒席招待兩人。
酒足飯飽之後,恰好昨晚的守城軍官來到崔毅莊園,崔毅與此人相識。軍官名叫閔貢,崔毅見他馬上掛著一顆頭顱,忙問怎麽迴事。
閔貢把事情的由來講給了崔毅,崔毅聽完之後便請出了皇帝和陳留王,閔貢大哭:“皇上嚇煞我也,國不可一日無君,請皇上隨我迴宮。”
幾人往迴走的時候,朝中重臣皆得到了消息,急忙過來迎駕。眾人給皇帝和陳留王換上幹淨衣服,簇擁著往皇宮方向走去。
半路上,忽見旌旗蔽日,戰馬卷起的塵土遮天,大隊人馬正和皇帝車駕走個對麵。
袁紹出馬向前,問道:“你們是誰?”
旌旗下飛出一將,反問道:“天子何在?”
陳留王勒馬向前,質問道:“來者何人?所謂何事?”
董卓見此人氣度不凡,於是走下馬車,迴道:“我是涼州牧董卓,特來勤王保駕。”
“既然保駕,天子在此,還不行禮?”陳留王年級雖小,但聲音十分洪亮。
董卓以及身後兵馬急忙跪拜,並讓開道路。陳留王對董卓一陣安撫,董卓暗暗稱奇,心中已經產生廢立之心。
迴宮之後,何太後與皇帝母子相擁而泣,隨後點檢宮中事務,發現唯獨少了傳國玉璽。
話說董卓屯兵在城外,每日帶著甲士入城,橫行街裏,百姓皆對此惶恐不安。並且董卓私下招募了何進兄弟殘留兵馬,再加上城外涼州兵,天下已經無人能擋。
後軍校尉鮑信對袁紹說:“董卓必有異心,要除之而後快。”袁紹卻以朝廷新定不可輕舉妄動拒絕了他。隨後鮑信又和王允說了同樣的話,王允卻說要從長計議。至此鮑信對眾人失望,帶著本部兵馬,直奔泰山而去。
此時丁原已經到了宮中,呂布也率兵出發。張遼和張楊為地方官不可入京,便沒有與呂布同去,呂布也覺得自己後方需要能人鎮守,所以就讓張遼留在並州,並且麾下兵馬全部交給張遼,自己帶著趙雲與六健將從草原四部聯盟的俘虜中挑選一半帶走了,可沒想到,帶著這些俘虜進京卻成了呂布這一生最錯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