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巨鹿集合
我呂布要在三國插滿紅旗 作者:亭溪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全國各地的黃巾軍在各地豪傑與軍官的鎮壓之下,敗局已定。董卓自然不會放棄這等爭搶軍功的機會,並且大軍駐紮在冀州境內,距離身在巨鹿的張角並不遠,所以即刻指揮大軍直奔巨鹿。
呂布當然也隨著大軍一起出發,不過因為他現在並沒有軍職,董卓理所應當的把呂布麾下人馬劃歸到徐榮旗下。
董卓的這點小心思誰都看的一清二楚,不過呂布並沒有放在心上。他也沒有忌諱什麽,對董卓的態度不鹹不淡對同時與董卓一眾將領關係越來越密切,當然李傕郭汜除外。
行軍多日後終於抵達了巨鹿,不過此時天下有識之士卻都是這樣想的,甚至比董卓到的還要早不少。
一眾諸侯匯集巨鹿,其中以袁紹袁術兄弟二人聲勢最為浩大,公孫瓚孫堅曹操次之,其餘勢力勉強隻能算個豪傑,而原本在三國中拿到主角劇本的劉備三兄弟此時都在公孫瓚麾下效力,還是沒幾個人認識的底層軍官。
原本袁氏兄弟勢大,雖然沒有公開表明過什麽,但是一眾諸侯都以袁氏兄弟馬首是瞻。而如今董卓到來之後直接喧賓奪主,對著眾人說:“想必大家來時已久,不過為什麽還沒有和張角交手?”
“眼下各地豪傑還有很多都在路上,我的打算等諸位豪傑聚齊之後,再對張角發起雷霆一擊,徹底毀滅黃巾軍。”袁紹站出來說。
“笑話,戰機稍縱即逝,我們所率領的精兵強將不是那群流民能比的,並且我們人數有優勢。你等還在這裏拖著,是想讓八個州郡的黃巾賊集合還是等張角隻身逃命後東山再起?傳我命令即刻出兵攻打黃巾賊!”董卓直接指揮起眾人。
“哼,黃巾敗局已定,東山再起談何容易?更何況我現在巴不得各地黃巾能聚到一起,好一舉蕩平他們!怕是董公擔心這潑天大功被瓜分的太多,自己拿不到自己想要的吧!”孫堅站出來反駁道。
“你是何人?”董卓怒拍桌子,麾下眾人紛紛拔出寶劍指向孫堅。
“江東孫文台!”孫堅也絲毫不虛,反手拔出古錠刀,身後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人也掏出兵器與董卓麾下眾人對峙起來。
軍營內劍拔弩張,大家都不敢多說一句,生怕因為一句話兩方人馬血濺當場。
呂布心中敬佩,果然是江東猛虎,董卓麾下人馬數倍於孫堅也不見孫堅有絲毫畏懼。於是他站出來勸解道:“董公,文台兄,大家都是一心為國做事,何必在敵人眼前傷了和氣呢?董公所想的是早日解決黃巾賊寇,而文台兄想的是讓每個出力的人都有功名傍身,何必互相為難?”
兩方人馬臉上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不過並沒有人說話,呂布繼續說道:“大家雖然都有軍職,可是互相不在一個係統。說白了,誰也不是誰上司,誰也別命令誰,不如從現在開始各自為戰,反正文台兄也說了,黃巾敗局已定,我們也沒必要集合全部兵馬才能發起進攻,大家說對吧?”
呂布這句話明顯偏向董卓了,因為兩人爭吵就是因為一個想打一個想等,而呂布是想打的,他知道亂世將近,自己不想依靠別人的話就要盡快搏個功名辦事方便些。
其間有幾位豪傑附和,他們也是想盡快搏個功名,但是自己勢單力薄,不敢表達心中的想法。而如今有董卓撐腰,他們自然就壯著膽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孫堅此時也知道不管自己如何堅持也改變不了要出征的局麵了,於是收刀入鞘,冷哼一聲帶領著四位將軍離開了這裏。
此時袁紹也站起身,對著各位說:“既然各自為戰,我袁本初就要告辭了,也好提前準備一下,省了某些急功近利的人搶了大家的功勞。”說完他掃視了一眼董卓眾將以及呂布,轉身離開大營。
呂布心想:“完了,本來就是為自己考慮,沒想到還是有人誤會我和董卓一夥了。”不過他也不想解釋了,這件事過後,呂布發誓不會再與董卓有任何瓜葛。
一眾諸侯豪傑離開後,董卓笑盈盈的對呂布說:“奉先,幸好今天有你出麵解圍,要不然這群匹夫還不知道能作出什麽事呢!”
“董公何必這麽客氣,您手下猛將如雲,即使對方一起上也不會掀起什麽波瀾的。”呂布不卑不亢的說。
呂布這席話,雖然董卓沒感覺到親近,其他人都感覺到了溫暖。此時華雄提議今晚好好喝一頓,緩解一下疲勞的姿態,呂布、賈詡、李儒三人異口同聲的說:“不可!”
三人互相對視一眼,賈詡有意試探呂布,當然是沒有惡意的那種,於是說:“奉先將軍為何說不可?”
呂布知道賈詡的心意,於是說:“既然大家都已經各自為戰了,那麽所有人都會貪功。我覺得,不出一炷香,就會有豪傑出兵,所以我們不能等。”
“但是我們長途跋涉到此,將士們此時都很勞累,這該怎麽辦?”董卓擔憂的說。
此時李儒、賈詡兩人不再說話,呂布哭笑不得,隻好繼續說:“兵者詭道,我們此時出兵,不光黃巾賊猜不到,袁紹孫堅之流也猜不到,甚至連我們自己也是剛剛因為局勢才決定的,打的就是出其不意。”
“那奉先說誰為先鋒合適?”董卓直接跳過了兩位頂級謀士,直接問呂布。
“黃巾賊已經是強弩之末,一擊即潰。而董公麾下能臣無數,何必再找先鋒?我的意見是全部做先鋒,各位將軍每人即使隻帶千百兵馬,也能拿下張角!”
“好一個全部做先鋒!就依奉先之計,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華雄、段煨、徐榮、牛輔、胡軫、董嶽聽令:每人各領三千兵馬,務必在天黑之前攻破敵營!”
“末將領命!”
十位將軍各領三千,共計三萬兵馬傾巢而出,董卓也是豁出家底要打敗張角。
“奉先,你率領麾下兩千騎兵策應,力求萬無一失。”
“遵董公之令。”
下達完命令之後,諸將各自領兵出戰。而呂布也明白,董卓依舊在防備自己,害怕自己奪得頭功,不然怎麽會僅僅讓自己策應呢?
賈詡看著呂布離去的身影,眼裏有一種意味深長的感覺,嘴角不自覺揚起一絲微笑。
呂布當然也隨著大軍一起出發,不過因為他現在並沒有軍職,董卓理所應當的把呂布麾下人馬劃歸到徐榮旗下。
董卓的這點小心思誰都看的一清二楚,不過呂布並沒有放在心上。他也沒有忌諱什麽,對董卓的態度不鹹不淡對同時與董卓一眾將領關係越來越密切,當然李傕郭汜除外。
行軍多日後終於抵達了巨鹿,不過此時天下有識之士卻都是這樣想的,甚至比董卓到的還要早不少。
一眾諸侯匯集巨鹿,其中以袁紹袁術兄弟二人聲勢最為浩大,公孫瓚孫堅曹操次之,其餘勢力勉強隻能算個豪傑,而原本在三國中拿到主角劇本的劉備三兄弟此時都在公孫瓚麾下效力,還是沒幾個人認識的底層軍官。
原本袁氏兄弟勢大,雖然沒有公開表明過什麽,但是一眾諸侯都以袁氏兄弟馬首是瞻。而如今董卓到來之後直接喧賓奪主,對著眾人說:“想必大家來時已久,不過為什麽還沒有和張角交手?”
“眼下各地豪傑還有很多都在路上,我的打算等諸位豪傑聚齊之後,再對張角發起雷霆一擊,徹底毀滅黃巾軍。”袁紹站出來說。
“笑話,戰機稍縱即逝,我們所率領的精兵強將不是那群流民能比的,並且我們人數有優勢。你等還在這裏拖著,是想讓八個州郡的黃巾賊集合還是等張角隻身逃命後東山再起?傳我命令即刻出兵攻打黃巾賊!”董卓直接指揮起眾人。
“哼,黃巾敗局已定,東山再起談何容易?更何況我現在巴不得各地黃巾能聚到一起,好一舉蕩平他們!怕是董公擔心這潑天大功被瓜分的太多,自己拿不到自己想要的吧!”孫堅站出來反駁道。
“你是何人?”董卓怒拍桌子,麾下眾人紛紛拔出寶劍指向孫堅。
“江東孫文台!”孫堅也絲毫不虛,反手拔出古錠刀,身後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人也掏出兵器與董卓麾下眾人對峙起來。
軍營內劍拔弩張,大家都不敢多說一句,生怕因為一句話兩方人馬血濺當場。
呂布心中敬佩,果然是江東猛虎,董卓麾下人馬數倍於孫堅也不見孫堅有絲毫畏懼。於是他站出來勸解道:“董公,文台兄,大家都是一心為國做事,何必在敵人眼前傷了和氣呢?董公所想的是早日解決黃巾賊寇,而文台兄想的是讓每個出力的人都有功名傍身,何必互相為難?”
兩方人馬臉上表情稍微緩和了一些,不過並沒有人說話,呂布繼續說道:“大家雖然都有軍職,可是互相不在一個係統。說白了,誰也不是誰上司,誰也別命令誰,不如從現在開始各自為戰,反正文台兄也說了,黃巾敗局已定,我們也沒必要集合全部兵馬才能發起進攻,大家說對吧?”
呂布這句話明顯偏向董卓了,因為兩人爭吵就是因為一個想打一個想等,而呂布是想打的,他知道亂世將近,自己不想依靠別人的話就要盡快搏個功名辦事方便些。
其間有幾位豪傑附和,他們也是想盡快搏個功名,但是自己勢單力薄,不敢表達心中的想法。而如今有董卓撐腰,他們自然就壯著膽子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
孫堅此時也知道不管自己如何堅持也改變不了要出征的局麵了,於是收刀入鞘,冷哼一聲帶領著四位將軍離開了這裏。
此時袁紹也站起身,對著各位說:“既然各自為戰,我袁本初就要告辭了,也好提前準備一下,省了某些急功近利的人搶了大家的功勞。”說完他掃視了一眼董卓眾將以及呂布,轉身離開大營。
呂布心想:“完了,本來就是為自己考慮,沒想到還是有人誤會我和董卓一夥了。”不過他也不想解釋了,這件事過後,呂布發誓不會再與董卓有任何瓜葛。
一眾諸侯豪傑離開後,董卓笑盈盈的對呂布說:“奉先,幸好今天有你出麵解圍,要不然這群匹夫還不知道能作出什麽事呢!”
“董公何必這麽客氣,您手下猛將如雲,即使對方一起上也不會掀起什麽波瀾的。”呂布不卑不亢的說。
呂布這席話,雖然董卓沒感覺到親近,其他人都感覺到了溫暖。此時華雄提議今晚好好喝一頓,緩解一下疲勞的姿態,呂布、賈詡、李儒三人異口同聲的說:“不可!”
三人互相對視一眼,賈詡有意試探呂布,當然是沒有惡意的那種,於是說:“奉先將軍為何說不可?”
呂布知道賈詡的心意,於是說:“既然大家都已經各自為戰了,那麽所有人都會貪功。我覺得,不出一炷香,就會有豪傑出兵,所以我們不能等。”
“但是我們長途跋涉到此,將士們此時都很勞累,這該怎麽辦?”董卓擔憂的說。
此時李儒、賈詡兩人不再說話,呂布哭笑不得,隻好繼續說:“兵者詭道,我們此時出兵,不光黃巾賊猜不到,袁紹孫堅之流也猜不到,甚至連我們自己也是剛剛因為局勢才決定的,打的就是出其不意。”
“那奉先說誰為先鋒合適?”董卓直接跳過了兩位頂級謀士,直接問呂布。
“黃巾賊已經是強弩之末,一擊即潰。而董公麾下能臣無數,何必再找先鋒?我的意見是全部做先鋒,各位將軍每人即使隻帶千百兵馬,也能拿下張角!”
“好一個全部做先鋒!就依奉先之計,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華雄、段煨、徐榮、牛輔、胡軫、董嶽聽令:每人各領三千兵馬,務必在天黑之前攻破敵營!”
“末將領命!”
十位將軍各領三千,共計三萬兵馬傾巢而出,董卓也是豁出家底要打敗張角。
“奉先,你率領麾下兩千騎兵策應,力求萬無一失。”
“遵董公之令。”
下達完命令之後,諸將各自領兵出戰。而呂布也明白,董卓依舊在防備自己,害怕自己奪得頭功,不然怎麽會僅僅讓自己策應呢?
賈詡看著呂布離去的身影,眼裏有一種意味深長的感覺,嘴角不自覺揚起一絲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