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在討論平王遷都這段時間,其實也是平靜無事的,經過太後被綁架的事件,聯軍上下都加強了警戒,另外犬戎軍隊的主力還有分派的其他路大軍也因為難以斬獲戰果紛紛撤迴老巢,榮夷公的部隊人少根本不敢輕舉妄動,隻能再次找個隱蔽的所在,起到監視的作用。
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秦君也就不給他分配任務,每天讓他在大營內清閑度日,而且連帶其他畢國士兵都封賞不斷,想的就是瓦解他們的意誌,將這支勁旅完完全全的收歸己用。公羊易與成為近衛軍的歸五結成了朋友,周軍本就已經名存實亡,在其他大軍的保護下,近衛軍也沒什麽事做,可是待遇依然不錯,所以公羊易和畢奚歸五三人每天都能共飲解悶。
姬成師也時不時的來看望幾人,他禮賢下士與眾人打成一片,切切實實的成為了眾人的朋友,這一日他利用自己作為高層的身份,悄悄向三人透露了消息的原委。
原來,經過犬戎的劫掠和一場大火,鎬京城早就已經破敗不堪,而京畿附近的城池村莊也被犬戎多路大軍的焦土政策變成了不毛之地,眼見已快進入深秋,若是繼續留在鎬京附近,沒有城垣如何抵禦冬日風寒,十萬多大軍的夥食如何供給,更何況諸侯們不能一直保護平王,等大軍一走,開春後犬戎再度來襲可怎麽辦。所以即便平王和一些舊臣如何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老家,在麵對時局時也必須下個決定了。
這時有大臣提出,周公旦曾在洛水北岸修築了成周城,後來改名為洛邑(即洛陽),那裏因為要管理遷入的殷商頑民,駐守著周八師的一部,戰鬥力尚可,可以作為周王的基本戰力。另外,洛邑位於黃河流域,從黃土高原處裹挾的泥沙有機物等有不少都留在了洛邑平原的衝積扇之上,其土壤肥沃更超鎬京,如此農業基礎當真厲害,再說洛邑距離鎬京不過八百裏,如此路程大軍一月可至,實在是最佳的遷都地。
諸侯和大臣們都對這個建議非常滿意,輪番勸說平王和申侯,平王小孩子脾氣,隻是不願離開老家,申侯自然知道遷都的建議合情合理,也是時下唯一的辦法,可是他依舊舉棋不定,因為平王東遷洛邑後,周邊強國林立,自己無論如何也拿不到絕對優勢了,便假意推脫全看天子意思辦事,自己毫不攬責,全遭到其餘人的同仇敵愾,大家聯合起來用近乎逼迫的態度向申侯施壓,申侯見無法忤逆眾意,也就隻能順著來和大家一起上表勸諫平王遷都。
眾人軟硬皆施,哄騙恫嚇,使盡渾身解數終於勸動了平王。諸侯們眼見此事若成當真大功不小,便先提前要了些封賞,無非是提升爵位,要些土地之類的,平王哪懂這些,便叫申侯全權代理封賞之事,隻等封賞一完,大軍立馬開拔。
公羊易等幾人聽了這個消息並無多少驚訝,像他們這種人再立多少功勞再升幾級也不過是王公貴胄眼中的平民,如此軍國大事壓根也沒有他們說話的份,如果非要說知道此事有什麽用的話,估計也就是多了點談資。
可是這份談資卻沒有閑置太久,居然變成了有用的情報,這都源於一個老熟人的突然到來。
深夜,兩名大頭兵大大咧咧的走進了軍營,暗號什麽的全部對答如流,雖說經過太後被綁事件,部隊對於防務看的更重,但是像這樣敢於從正門堂堂正正進入的士兵,哨兵們並不加以阻攔。況且事件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大夥神經都緊繃著,現在風聲沒那麽緊了,情報也顯示犬戎大軍已然離開,所以大夥自然鬆懈了一些,每天也總有幾個人悄悄在夜晚出去放風,畢竟在這個可憎的亂世,又有誰不想活的輕鬆點呢。
大頭兵將帽子壓低,隨後熟練的拐彎,徑直走去了公羊易的營帳,接著一人點燃火折子,用手掩著隻發出幽幽微光。
其中一人悄聲道:“你小子平時不是很機靈麽,現在為何如此遲鈍?”
“怎麽?”
“開玩笑,他現在可是旅長,怎麽還能和士兵們打通鋪?”
“他不是那種人?”
“他不是,可不代表別人也不是那種嚴守尊卑的人啊,趕緊去吧。”
二人說罷朝著大帳中心走去,果然如同眾星拱月般將,一張床被圍在中心,公羊易就躺在上麵。
二人分立其左右,領頭那人一打手勢,另一人慢慢捂上了公羊易的嘴。
公羊易立馬睜開眼睛,想要出聲詢問,卻發現嘴被捂住,慌亂中隻見兩個陌生人正要控製自己,趕忙出拳分擊兩人。
那兩人早有準備,各出一隻手按住公羊易,便讓他動彈不了。就在公羊易準備翻身尋找機會之時,其中一人悄聲道:“阿易莫慌,是我。”
公羊易隻覺聲音熟悉,定睛一看正是崔正,他有看向旁邊那人,那人銀須柔軟,在黑暗之中也顯得幾分顯眼,卻是太史公伯陽甫。
公羊易又驚又喜,正要說話,發現自己的嘴還被捂著,於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崔正會意才放開手。可是公羊易剛想出聲問候,伯陽甫眼疾手快又將他嘴捂住,同時迴身甩袖,隻見通鋪中一人輕哼一聲,便沒了聲息。
伯陽甫做完這事並未停留,而是帶頭開路朝帳外走去,公羊易一臉詫異,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怕穿鞋聲音大吵醒眾人,於是光著腳也悄悄起身跟了出去,崔正押後。
在路過剛才輕哼聲音發出的地方時,腳被硌了一下,光著腳踩上極為疼痛,差點喊出聲音,伯陽甫眼明手快,轉身又一次捂住公羊易的嘴,同時一手扶他胳膊助其保持平衡。
公羊易大為感歎,沒想到伯陽甫如此年紀還有這等反應,他伸手去摸剛才硌著他的東西,卻是一塊小石子,他難以索解隻能握在手中跟著出去。
出帳後伯陽甫拉低帽簷一言不發的帶著公羊易繞到帳後一處僻靜之地,不一會崔正也帶著睡眼惺忪的畢奚趕來匯合。
伯陽甫道:“你倆臭小子怎麽還能睡得著,不知道大禍臨頭了麽?”
公羊易和畢奚忙問原因,伯陽甫又道:“老夫夜觀星象,太白星暗淡不已,而且天狼星居然還要亮過太白星,這是不正常的現象。客星位於西北,正是秦的象征,主星拱衛金烏,原是最親近的諸侯,代表的就是你們畢國這種姬姓國。秦將起而畢將逝,這麽簡單的意思你們都不懂?”
“那個,那個…我們不會看星相……”
“明明我教過那個臭小子啊!”伯陽甫瞪了崔正一眼,嚇得崔正不敢吭聲。
“不會看星象倒也罷了,隻是你們怎麽就能如此安穩的待著?”
公羊易和畢奚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些什麽,伯陽甫接著道:“秦君蟄伏多年,早就想吞並了你們畢國土地,奈何百年爵位之差,哪是那麽容易抹平的。現如今時勢弄人,犬戎之亂讓局勢洗牌,秦作為地頭蛇,在護衛平王的戰爭中立功最大,我看這次他就要封侯了。”
“而且”,伯陽甫頓了頓,眼睛閃著戲謔的光:“公羊旅長,你何必帶著手下那麽拚,讓秦君對你們畢國士兵青睞有加?你們主公畢萬是有些才幹的,但還是太年輕,崔正和我說了秦君借糧之事,我一聽就壞了。秦君是想用糧草穩住你們,畢萬舉棋不定,不知道該留守畢國故土整頓收容災民,還是應該帶著手下幾百人去到前線搏一把,最後他還是下了一步軟招,想著保留自己最後的一點實力,且不說秦君會減少糧食供應量以削弱畢國的實力,就算糧食足備,你們那點實力也根本擋不住,所以說你們不趕緊迴去通知畢萬轉移,難道想跟著平王一並東遷,在你們的搖旗呐喊之下,讓秦君順道滅了你們主公?”
崔正已經聽過分析,其他二人一聽全是冷汗直冒,原來秦君的用心那麽險惡,況且前幾天想收編畢國軍隊的用心也已經昭然若揭,如今隻能計劃逃跑了。
“你們準備什麽時候走?”伯陽甫問道。
“我們計劃一下,就在這幾天吧”公羊易躊躇道。
“幾天?那些給你們的糧就是催命符,哪能等那麽久,再說你沒看到我剛才用石子砸暈一個人麽?這肯定就是秦君的奸細,或者說已經投靠秦君的叛徒。因為我和崔正都是悄悄進去的,一般人都睡得很沉不會醒來,即使有醒來的要麽會接著睡,要麽會起來查看,可是那人居然趴著偷看咱們動作,這也罷了,或許能說這人很困不想起床。可是當他發現我們捂你嘴時也沒有任何動作,隻能證明他在監視你,想著任何事情都要靜觀其變,嘿嘿,這樣就暴露他了,所以趕緊收拾東西,今夜就帶幾個忠心的走。”
公羊易不由得歎服,沒想到須臾之間伯陽甫居然思維縝密如斯。可是又大感為難,確定的忠心之人不太多,隻可以遴選幾人,但是深夜之中的軍營如何能來去自如,想了想隻能由畢奚去招唿人,崔正去收拾東西,自己找歸五想辦法出去了。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公羊易才叫醒了換班不久的歸五,又說的口幹舌燥才讓歸五明白自己必須出逃的必要性。
歸五沉吟片刻,才願意讓他們從自己以前手下把守的東南處處翻出去,自己決意為了公羊易這個朋友擔了責任。
眾人行動迅捷,很快就在大營偏僻之處集合,除了伯陽甫公羊易等人外,還找了十餘人同歸,這些人大都是與公羊易同去救太後的勇士,他們心服口服,也熱愛故國才會放棄此間的安逸與前途迴去。
歸五的手下卻犯了難,因為現在檢查雖是鬆了些,可若是第二日查起來有人失蹤並且是從那裏逃跑的話,順藤摸瓜定然會將他們治罪。
伯陽甫道:“這個好辦,隻需在西北方向假意放一把火,大營一亂他們就可以趁亂逃跑。”
眾人一想也隻能這樣,他們都在營中露過臉,隻有崔正較少露麵,放火的任務就交給他,其他人負責喊叫引起騷動,歸五則負責趕到失火現場救火以撇清關係,並且也要大喊大叫的造勢。
將一些茅草火折子等物準備妥當後,公羊易一再叮囑崔正隻是小打小鬧,可不要真的將大營燒起來,崔正滿口答應,便去行動。
不一會兒火燒起來了,眾人一見火光立馬分散在各處大喊走水,果然各帳的士兵陸續跑出,除了拱衛平王和各諸侯大臣的士兵嚴陣以待外,其他士兵掀起了一陣陣騷亂,眾人眼見目標達成,就按照約定一起跑到大營東南角。
可是崔正遲遲不來,火光卻更大了,伯陽甫道:“不妙,這火勢要失控了,大家趕緊先走!”於是眾人開始翻營,用的是疊羅漢的方式魚貫而出。
公羊易殿後,護著眾人出去,卻見崔正驚慌失措的跑來,衣服甚至也被燒著了,而其身後跟著一人急急跟著,淩空就是一拳打來。
公羊易趕緊接著,眼見這拳勢大力沉,可是在二人快要交手時那人居然變了姿勢,於是打起精神拆了數招,那人功夫精妙,公羊易拳腳功夫又一般,很快就落入下風,眼見崔正已經到翻出去,自己想走卻被纏住。
可是那人忽然退後兩步道:“且慢,你是公羊兄弟?”
“正是,你是哪位?”
“咱們都交手三次了你怎麽還不認識兄長我啊?”
“成,成師公子?”
“嗯,你和剛才那人什麽關係?”
“他是我的朋友”。
“嗯,你這可讓為兄犯難了。”
“公子,我主公畢萬大人現在處境艱難,我想要去救其出來”。
“那你現在屬於秦君部將,大可先報告啊。”
“若是報知秦君,小弟就走不了啦,還望公子成全。”
“好吧,這個幹係我擔了,兄弟你快走。”
公羊易大受感動,於是拱手作揖,終於能夠翻牆出去。
這時姬成師尚未完成還禮,就立刻站直了身子,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在沒有戰事的情況下,秦君也就不給他分配任務,每天讓他在大營內清閑度日,而且連帶其他畢國士兵都封賞不斷,想的就是瓦解他們的意誌,將這支勁旅完完全全的收歸己用。公羊易與成為近衛軍的歸五結成了朋友,周軍本就已經名存實亡,在其他大軍的保護下,近衛軍也沒什麽事做,可是待遇依然不錯,所以公羊易和畢奚歸五三人每天都能共飲解悶。
姬成師也時不時的來看望幾人,他禮賢下士與眾人打成一片,切切實實的成為了眾人的朋友,這一日他利用自己作為高層的身份,悄悄向三人透露了消息的原委。
原來,經過犬戎的劫掠和一場大火,鎬京城早就已經破敗不堪,而京畿附近的城池村莊也被犬戎多路大軍的焦土政策變成了不毛之地,眼見已快進入深秋,若是繼續留在鎬京附近,沒有城垣如何抵禦冬日風寒,十萬多大軍的夥食如何供給,更何況諸侯們不能一直保護平王,等大軍一走,開春後犬戎再度來襲可怎麽辦。所以即便平王和一些舊臣如何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老家,在麵對時局時也必須下個決定了。
這時有大臣提出,周公旦曾在洛水北岸修築了成周城,後來改名為洛邑(即洛陽),那裏因為要管理遷入的殷商頑民,駐守著周八師的一部,戰鬥力尚可,可以作為周王的基本戰力。另外,洛邑位於黃河流域,從黃土高原處裹挾的泥沙有機物等有不少都留在了洛邑平原的衝積扇之上,其土壤肥沃更超鎬京,如此農業基礎當真厲害,再說洛邑距離鎬京不過八百裏,如此路程大軍一月可至,實在是最佳的遷都地。
諸侯和大臣們都對這個建議非常滿意,輪番勸說平王和申侯,平王小孩子脾氣,隻是不願離開老家,申侯自然知道遷都的建議合情合理,也是時下唯一的辦法,可是他依舊舉棋不定,因為平王東遷洛邑後,周邊強國林立,自己無論如何也拿不到絕對優勢了,便假意推脫全看天子意思辦事,自己毫不攬責,全遭到其餘人的同仇敵愾,大家聯合起來用近乎逼迫的態度向申侯施壓,申侯見無法忤逆眾意,也就隻能順著來和大家一起上表勸諫平王遷都。
眾人軟硬皆施,哄騙恫嚇,使盡渾身解數終於勸動了平王。諸侯們眼見此事若成當真大功不小,便先提前要了些封賞,無非是提升爵位,要些土地之類的,平王哪懂這些,便叫申侯全權代理封賞之事,隻等封賞一完,大軍立馬開拔。
公羊易等幾人聽了這個消息並無多少驚訝,像他們這種人再立多少功勞再升幾級也不過是王公貴胄眼中的平民,如此軍國大事壓根也沒有他們說話的份,如果非要說知道此事有什麽用的話,估計也就是多了點談資。
可是這份談資卻沒有閑置太久,居然變成了有用的情報,這都源於一個老熟人的突然到來。
深夜,兩名大頭兵大大咧咧的走進了軍營,暗號什麽的全部對答如流,雖說經過太後被綁事件,部隊對於防務看的更重,但是像這樣敢於從正門堂堂正正進入的士兵,哨兵們並不加以阻攔。況且事件已經過了一段時間,大夥神經都緊繃著,現在風聲沒那麽緊了,情報也顯示犬戎大軍已然離開,所以大夥自然鬆懈了一些,每天也總有幾個人悄悄在夜晚出去放風,畢竟在這個可憎的亂世,又有誰不想活的輕鬆點呢。
大頭兵將帽子壓低,隨後熟練的拐彎,徑直走去了公羊易的營帳,接著一人點燃火折子,用手掩著隻發出幽幽微光。
其中一人悄聲道:“你小子平時不是很機靈麽,現在為何如此遲鈍?”
“怎麽?”
“開玩笑,他現在可是旅長,怎麽還能和士兵們打通鋪?”
“他不是那種人?”
“他不是,可不代表別人也不是那種嚴守尊卑的人啊,趕緊去吧。”
二人說罷朝著大帳中心走去,果然如同眾星拱月般將,一張床被圍在中心,公羊易就躺在上麵。
二人分立其左右,領頭那人一打手勢,另一人慢慢捂上了公羊易的嘴。
公羊易立馬睜開眼睛,想要出聲詢問,卻發現嘴被捂住,慌亂中隻見兩個陌生人正要控製自己,趕忙出拳分擊兩人。
那兩人早有準備,各出一隻手按住公羊易,便讓他動彈不了。就在公羊易準備翻身尋找機會之時,其中一人悄聲道:“阿易莫慌,是我。”
公羊易隻覺聲音熟悉,定睛一看正是崔正,他有看向旁邊那人,那人銀須柔軟,在黑暗之中也顯得幾分顯眼,卻是太史公伯陽甫。
公羊易又驚又喜,正要說話,發現自己的嘴還被捂著,於是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嘴,崔正會意才放開手。可是公羊易剛想出聲問候,伯陽甫眼疾手快又將他嘴捂住,同時迴身甩袖,隻見通鋪中一人輕哼一聲,便沒了聲息。
伯陽甫做完這事並未停留,而是帶頭開路朝帳外走去,公羊易一臉詫異,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怕穿鞋聲音大吵醒眾人,於是光著腳也悄悄起身跟了出去,崔正押後。
在路過剛才輕哼聲音發出的地方時,腳被硌了一下,光著腳踩上極為疼痛,差點喊出聲音,伯陽甫眼明手快,轉身又一次捂住公羊易的嘴,同時一手扶他胳膊助其保持平衡。
公羊易大為感歎,沒想到伯陽甫如此年紀還有這等反應,他伸手去摸剛才硌著他的東西,卻是一塊小石子,他難以索解隻能握在手中跟著出去。
出帳後伯陽甫拉低帽簷一言不發的帶著公羊易繞到帳後一處僻靜之地,不一會崔正也帶著睡眼惺忪的畢奚趕來匯合。
伯陽甫道:“你倆臭小子怎麽還能睡得著,不知道大禍臨頭了麽?”
公羊易和畢奚忙問原因,伯陽甫又道:“老夫夜觀星象,太白星暗淡不已,而且天狼星居然還要亮過太白星,這是不正常的現象。客星位於西北,正是秦的象征,主星拱衛金烏,原是最親近的諸侯,代表的就是你們畢國這種姬姓國。秦將起而畢將逝,這麽簡單的意思你們都不懂?”
“那個,那個…我們不會看星相……”
“明明我教過那個臭小子啊!”伯陽甫瞪了崔正一眼,嚇得崔正不敢吭聲。
“不會看星象倒也罷了,隻是你們怎麽就能如此安穩的待著?”
公羊易和畢奚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些什麽,伯陽甫接著道:“秦君蟄伏多年,早就想吞並了你們畢國土地,奈何百年爵位之差,哪是那麽容易抹平的。現如今時勢弄人,犬戎之亂讓局勢洗牌,秦作為地頭蛇,在護衛平王的戰爭中立功最大,我看這次他就要封侯了。”
“而且”,伯陽甫頓了頓,眼睛閃著戲謔的光:“公羊旅長,你何必帶著手下那麽拚,讓秦君對你們畢國士兵青睞有加?你們主公畢萬是有些才幹的,但還是太年輕,崔正和我說了秦君借糧之事,我一聽就壞了。秦君是想用糧草穩住你們,畢萬舉棋不定,不知道該留守畢國故土整頓收容災民,還是應該帶著手下幾百人去到前線搏一把,最後他還是下了一步軟招,想著保留自己最後的一點實力,且不說秦君會減少糧食供應量以削弱畢國的實力,就算糧食足備,你們那點實力也根本擋不住,所以說你們不趕緊迴去通知畢萬轉移,難道想跟著平王一並東遷,在你們的搖旗呐喊之下,讓秦君順道滅了你們主公?”
崔正已經聽過分析,其他二人一聽全是冷汗直冒,原來秦君的用心那麽險惡,況且前幾天想收編畢國軍隊的用心也已經昭然若揭,如今隻能計劃逃跑了。
“你們準備什麽時候走?”伯陽甫問道。
“我們計劃一下,就在這幾天吧”公羊易躊躇道。
“幾天?那些給你們的糧就是催命符,哪能等那麽久,再說你沒看到我剛才用石子砸暈一個人麽?這肯定就是秦君的奸細,或者說已經投靠秦君的叛徒。因為我和崔正都是悄悄進去的,一般人都睡得很沉不會醒來,即使有醒來的要麽會接著睡,要麽會起來查看,可是那人居然趴著偷看咱們動作,這也罷了,或許能說這人很困不想起床。可是當他發現我們捂你嘴時也沒有任何動作,隻能證明他在監視你,想著任何事情都要靜觀其變,嘿嘿,這樣就暴露他了,所以趕緊收拾東西,今夜就帶幾個忠心的走。”
公羊易不由得歎服,沒想到須臾之間伯陽甫居然思維縝密如斯。可是又大感為難,確定的忠心之人不太多,隻可以遴選幾人,但是深夜之中的軍營如何能來去自如,想了想隻能由畢奚去招唿人,崔正去收拾東西,自己找歸五想辦法出去了。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公羊易才叫醒了換班不久的歸五,又說的口幹舌燥才讓歸五明白自己必須出逃的必要性。
歸五沉吟片刻,才願意讓他們從自己以前手下把守的東南處處翻出去,自己決意為了公羊易這個朋友擔了責任。
眾人行動迅捷,很快就在大營偏僻之處集合,除了伯陽甫公羊易等人外,還找了十餘人同歸,這些人大都是與公羊易同去救太後的勇士,他們心服口服,也熱愛故國才會放棄此間的安逸與前途迴去。
歸五的手下卻犯了難,因為現在檢查雖是鬆了些,可若是第二日查起來有人失蹤並且是從那裏逃跑的話,順藤摸瓜定然會將他們治罪。
伯陽甫道:“這個好辦,隻需在西北方向假意放一把火,大營一亂他們就可以趁亂逃跑。”
眾人一想也隻能這樣,他們都在營中露過臉,隻有崔正較少露麵,放火的任務就交給他,其他人負責喊叫引起騷動,歸五則負責趕到失火現場救火以撇清關係,並且也要大喊大叫的造勢。
將一些茅草火折子等物準備妥當後,公羊易一再叮囑崔正隻是小打小鬧,可不要真的將大營燒起來,崔正滿口答應,便去行動。
不一會兒火燒起來了,眾人一見火光立馬分散在各處大喊走水,果然各帳的士兵陸續跑出,除了拱衛平王和各諸侯大臣的士兵嚴陣以待外,其他士兵掀起了一陣陣騷亂,眾人眼見目標達成,就按照約定一起跑到大營東南角。
可是崔正遲遲不來,火光卻更大了,伯陽甫道:“不妙,這火勢要失控了,大家趕緊先走!”於是眾人開始翻營,用的是疊羅漢的方式魚貫而出。
公羊易殿後,護著眾人出去,卻見崔正驚慌失措的跑來,衣服甚至也被燒著了,而其身後跟著一人急急跟著,淩空就是一拳打來。
公羊易趕緊接著,眼見這拳勢大力沉,可是在二人快要交手時那人居然變了姿勢,於是打起精神拆了數招,那人功夫精妙,公羊易拳腳功夫又一般,很快就落入下風,眼見崔正已經到翻出去,自己想走卻被纏住。
可是那人忽然退後兩步道:“且慢,你是公羊兄弟?”
“正是,你是哪位?”
“咱們都交手三次了你怎麽還不認識兄長我啊?”
“成,成師公子?”
“嗯,你和剛才那人什麽關係?”
“他是我的朋友”。
“嗯,你這可讓為兄犯難了。”
“公子,我主公畢萬大人現在處境艱難,我想要去救其出來”。
“那你現在屬於秦君部將,大可先報告啊。”
“若是報知秦君,小弟就走不了啦,還望公子成全。”
“好吧,這個幹係我擔了,兄弟你快走。”
公羊易大受感動,於是拱手作揖,終於能夠翻牆出去。
這時姬成師尚未完成還禮,就立刻站直了身子,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