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心裏基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張永寧
……
如白駒過隙,轉眼便立春了。
勝利過後,無論是南部戰區、中部戰區還是最年輕的北部戰區都在程鵬和張永寧的規劃下打散重組。
本次草原一戰,原本三部人馬投入兵員共計十二萬人,下一階段,開春過後,部隊將轉入對內陸重點城市的清除工作。
盡管以前許多城市並不發達,但擁有國家工業集團下轄的重點企業,對這些企業所在的城市是必須要優先收複的,順帶著交通線也要打通。還有重大項目所在也是優先級靠前的。
也是因此,部隊打散戰區設置,而改編為十二路縱隊,設縱隊司令,受總參謀部領導調度,奔赴內陸各地,邊收複邊組織建立新根據地。
“永寧,蜀地山城和蓉城咱們走一趟吧,咱們跟著楊宇達縱隊走西南方向迴灣區。這一路倒是還有不少重點項目。”
程鵬現在和張永寧也有了新的身份,分別擔任總參謀長和華夏人民軍總司令。
“山城情況很好,鄭振華還在那邊,已經組織起人了。蓉城有必要去一趟,沈江帶著陳文林去和蜀地的負責人談了一次,好像不怎麽愉快。”
張永寧沒好意思說接林嫚兒和何爽的事,這倆女人忙完了蜀地幸存者疫苗的事情,還留在蓉城幫助當地重建醫療係統。
“嗯?沈江能指揮得動陳文林?這事我怎麽不知道?”程鵬對這種地方行政和部隊的接觸異常敏感。
“那時候咱們正忙著打仗,我給忘了。陳文林跟我打過報告,是我同意的。怎麽?有什麽問題嗎?”
“有匯報?嗯,那還好。永寧你要記住,軍政兩條線,切不可輕易交叉。無論是軍指揮了政,還是政指揮了軍,都很危險!”程鵬稍微鬆口氣,但還是很嚴肅。
“尤其是現在內陸還需要逐步清理的時候,要知道,咱們這個國家太大了,說話的聲音多了,會亂套。處理的不好,軍閥割據也有可能出現!”
……
蜀地,蓉城安全營地。
開春了,冰雪漸漸消融,沱江水位見漲。江風微微,兩岸裏,紅旗招展迎風飛揚。
這是得知了北地大勝的消息之後,何爽和林嫚兒帶領著這段日子以來受惠於她們的幸存者布置好的。
一來為了傳遞喜悅,二來也是期望多爭取些人心。畢竟,一個多月來,兩人對蜀地幸存者的性格也有些理解了。
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不知多少次麵對過地震、山洪、森林大火乃至泥石流,可謂多災多難。
也是因此,這裏的人們能生死看淡,雲淡風輕一般樂觀地麵對著這次全球性大災難。除了最初時候的恐慌和崩潰,幸存下來的人其實對於由誰來領導並無所謂。
就像這處二、三萬人聚集的紅旗渠,一邊幫著在江岸邊綁紮紅旗,一邊還能忙裏偷閑從山坡的竹林裏挖出一根根冬筍,收集好帶迴去吃一頓美味。
洪茂學之所以能成為蜀地幾十萬人的負責人,那是因為他本就是當地的一名班組常委,從政幾十年來,不知多少次處置過災後的工作。
要不是這病毒實在詭異,蜀地恐怕比內陸其他地方更容易應對。但即使如此,老洪也在全麵爆發之後,帶領著為數多的人搜集了很多的物資,利用抗震的應急中心為屏障救助了無數的幸存者。
人力有所不及,他一個人,抗災經驗再豐富也是應付不來的,但他還很懂組織建設,因此,很快就通過眼光挑選出了一個臨時班子。也才有了蓉城這規模達到幾十萬人的營地。
不說嘔心瀝血,但也是居功至偉的。
可如今,竟然冒出一群遠在天海之邊的人,看那架勢,似乎是要隔空就想摘桃子,這如何不讓他心生鬱悶?
更讓他鬱悶的是,本想著淡化處理,可這天海之邊的人還上杆子登門了。非要挑破窗戶紙啊,心照不宣不好嗎?
“哦喲,有軍醫還有疫苗來支援蓉城,我們就已經很感激了。沒想到沈書記還親自過來一趟,這讓我怎麽好意思啊。”洪茂學伸出手和沈江緊緊一握。
他之前隻是在電話裏和沈江通過話,這倒是第一次見麵,不過之前的幾次通話,善於打太極的他都隻是輕拿輕放,這迴怕是要打起點精神了。
“這都是應該的,洪書記,灣區那邊條件好些,又有科研人員幸存下來,能攻堅出疫苗,自然還是要服務全體人民的。”沈江也是不客氣,先把功勞攬了。
再拍一個馬屁:“倒是蜀地,幾十萬人啊,缺醫少藥的。洪書記才是功德無量,要不是有書記這樣的當家人,恐怕會很難啊。”
“過獎過獎了!”洪茂學自然是個中老手,也是邀請沈江快快落座,自有秘書之類的人添茶上菜,這是完全按照同級接待的檔次來招待沈江了。
“沈書記年輕有為啊,怪不得能負責打理那麽大一片的灣區。不像我,用不了幾年也該退休了。對了,南海的黃書記身體可還好啊?”
“還好,南海氣候好。黃老正好可以休養身體。不過……”沈江話鋒一轉,“這也是讓我憂心的地方,黃老總會跟我說,他最多就還能熬個三五年,就想退隱了。”
“哦?”洪茂學心想,這是話裏有話啊,想暗示什麽?你會成為接班人嗎?讓我看清形勢?嘴上卻打著哈哈,“哎呀,這就讓人有些憂心了啊。沈書記這是想接幾位軍醫迴去?”
沈江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心裏有些不喜洪茂學又開始打太極,端起茶杯卻沒有喝,開口道:“軍醫的工作還是得按她們的進度來,我此次不是為了這個。”
洪茂學心裏冷哼一聲,心道,還是沉不住氣了吧,也是端起茶杯衝著沈江一舉:“哦?那沈書記這次來是……?難道北邊草原有什麽意外?”
……
如白駒過隙,轉眼便立春了。
勝利過後,無論是南部戰區、中部戰區還是最年輕的北部戰區都在程鵬和張永寧的規劃下打散重組。
本次草原一戰,原本三部人馬投入兵員共計十二萬人,下一階段,開春過後,部隊將轉入對內陸重點城市的清除工作。
盡管以前許多城市並不發達,但擁有國家工業集團下轄的重點企業,對這些企業所在的城市是必須要優先收複的,順帶著交通線也要打通。還有重大項目所在也是優先級靠前的。
也是因此,部隊打散戰區設置,而改編為十二路縱隊,設縱隊司令,受總參謀部領導調度,奔赴內陸各地,邊收複邊組織建立新根據地。
“永寧,蜀地山城和蓉城咱們走一趟吧,咱們跟著楊宇達縱隊走西南方向迴灣區。這一路倒是還有不少重點項目。”
程鵬現在和張永寧也有了新的身份,分別擔任總參謀長和華夏人民軍總司令。
“山城情況很好,鄭振華還在那邊,已經組織起人了。蓉城有必要去一趟,沈江帶著陳文林去和蜀地的負責人談了一次,好像不怎麽愉快。”
張永寧沒好意思說接林嫚兒和何爽的事,這倆女人忙完了蜀地幸存者疫苗的事情,還留在蓉城幫助當地重建醫療係統。
“嗯?沈江能指揮得動陳文林?這事我怎麽不知道?”程鵬對這種地方行政和部隊的接觸異常敏感。
“那時候咱們正忙著打仗,我給忘了。陳文林跟我打過報告,是我同意的。怎麽?有什麽問題嗎?”
“有匯報?嗯,那還好。永寧你要記住,軍政兩條線,切不可輕易交叉。無論是軍指揮了政,還是政指揮了軍,都很危險!”程鵬稍微鬆口氣,但還是很嚴肅。
“尤其是現在內陸還需要逐步清理的時候,要知道,咱們這個國家太大了,說話的聲音多了,會亂套。處理的不好,軍閥割據也有可能出現!”
……
蜀地,蓉城安全營地。
開春了,冰雪漸漸消融,沱江水位見漲。江風微微,兩岸裏,紅旗招展迎風飛揚。
這是得知了北地大勝的消息之後,何爽和林嫚兒帶領著這段日子以來受惠於她們的幸存者布置好的。
一來為了傳遞喜悅,二來也是期望多爭取些人心。畢竟,一個多月來,兩人對蜀地幸存者的性格也有些理解了。
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不知多少次麵對過地震、山洪、森林大火乃至泥石流,可謂多災多難。
也是因此,這裏的人們能生死看淡,雲淡風輕一般樂觀地麵對著這次全球性大災難。除了最初時候的恐慌和崩潰,幸存下來的人其實對於由誰來領導並無所謂。
就像這處二、三萬人聚集的紅旗渠,一邊幫著在江岸邊綁紮紅旗,一邊還能忙裏偷閑從山坡的竹林裏挖出一根根冬筍,收集好帶迴去吃一頓美味。
洪茂學之所以能成為蜀地幾十萬人的負責人,那是因為他本就是當地的一名班組常委,從政幾十年來,不知多少次處置過災後的工作。
要不是這病毒實在詭異,蜀地恐怕比內陸其他地方更容易應對。但即使如此,老洪也在全麵爆發之後,帶領著為數多的人搜集了很多的物資,利用抗震的應急中心為屏障救助了無數的幸存者。
人力有所不及,他一個人,抗災經驗再豐富也是應付不來的,但他還很懂組織建設,因此,很快就通過眼光挑選出了一個臨時班子。也才有了蓉城這規模達到幾十萬人的營地。
不說嘔心瀝血,但也是居功至偉的。
可如今,竟然冒出一群遠在天海之邊的人,看那架勢,似乎是要隔空就想摘桃子,這如何不讓他心生鬱悶?
更讓他鬱悶的是,本想著淡化處理,可這天海之邊的人還上杆子登門了。非要挑破窗戶紙啊,心照不宣不好嗎?
“哦喲,有軍醫還有疫苗來支援蓉城,我們就已經很感激了。沒想到沈書記還親自過來一趟,這讓我怎麽好意思啊。”洪茂學伸出手和沈江緊緊一握。
他之前隻是在電話裏和沈江通過話,這倒是第一次見麵,不過之前的幾次通話,善於打太極的他都隻是輕拿輕放,這迴怕是要打起點精神了。
“這都是應該的,洪書記,灣區那邊條件好些,又有科研人員幸存下來,能攻堅出疫苗,自然還是要服務全體人民的。”沈江也是不客氣,先把功勞攬了。
再拍一個馬屁:“倒是蜀地,幾十萬人啊,缺醫少藥的。洪書記才是功德無量,要不是有書記這樣的當家人,恐怕會很難啊。”
“過獎過獎了!”洪茂學自然是個中老手,也是邀請沈江快快落座,自有秘書之類的人添茶上菜,這是完全按照同級接待的檔次來招待沈江了。
“沈書記年輕有為啊,怪不得能負責打理那麽大一片的灣區。不像我,用不了幾年也該退休了。對了,南海的黃書記身體可還好啊?”
“還好,南海氣候好。黃老正好可以休養身體。不過……”沈江話鋒一轉,“這也是讓我憂心的地方,黃老總會跟我說,他最多就還能熬個三五年,就想退隱了。”
“哦?”洪茂學心想,這是話裏有話啊,想暗示什麽?你會成為接班人嗎?讓我看清形勢?嘴上卻打著哈哈,“哎呀,這就讓人有些憂心了啊。沈書記這是想接幾位軍醫迴去?”
沈江不著痕跡地皺了皺眉,心裏有些不喜洪茂學又開始打太極,端起茶杯卻沒有喝,開口道:“軍醫的工作還是得按她們的進度來,我此次不是為了這個。”
洪茂學心裏冷哼一聲,心道,還是沉不住氣了吧,也是端起茶杯衝著沈江一舉:“哦?那沈書記這次來是……?難道北邊草原有什麽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