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衣冠之塚
鴻興老祖聽到老和尚的話,轉頭問那中年道士:“師侄,那邊是什麽所在?”
中年道士順著老和尚手指的方向一看,臉上微微變色:“那是一處墓穴,它是……”
“走,就是那邊!”高瘦老和尚也不聽中年道士說完,當先走去。
從白慈觀出來的這條石階小道直通向一座山峰下麵,左邊平緩處依山建成了藏經閣,右邊卻是幾十丈高的懸崖,在懸崖的半空中,有一座簷窟,簷角突出,似從石壁上長出來的一般。
通往那有簷角建築的,是一條沿著石壁搭起來的木棧道,石壁上還有許多孔洞,顯然過去這棧道上麵過去是有遮雨廊的,但由於年代已久,已經全部損毀。
棧道狹窄,中年道士與他的同門商量一下,其中一人便留在原地,另外三人人依次向前走去,身在峭壁之上,山風唿嘯,極是兇險,但這三人都是身懷絕技,倒不在乎這些。
走在最前麵的是老和尚,他手持一個四方盒子,最先到達簷角建築那兒,這才發現,原來這裏並沒有什麽建築,而隻是一處石洞的窟簷,這個地方在懸崖上突出一塊大石頭,不知哪一朝代的人便借就勢在此鑿出一個石窟,石窟裏麵自然是佛象,而那飛簷便是為了保護佛像防避風雨的窟簷。
老和尚伸頭向石窟內一看,令他驚奇的是窟內並不見有佛像,而是正中掛了一幅老君畫像,更令他吃驚的是,裏麵還站著一個呆呆發愣的少年。
老和尚隻是狐疑地看看少年,然後轉頭瞧向後邊的中年道士。
此時,中年道士也已經到了石窟前,當他看到少年時,立即問道:“看守此地的來雲去哪兒了,你是誰,怎麽到這兒來的?”
那少年一怔,隨即道:“來雲?他說要出去一會兒,並沒說去了哪兒。”
“你是來雲帶來的?難道不知道此地不許外人進來麽?快出去,叫來雲到戒規堂等我!”
那少年答應一聲,便要出去,石窟極其狹小,他需要擦著眾人身子方能出去,當他經過鴻興老祖身邊時,鴻興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笑道:“這小路極其難行,你這娃娃可要小心了。”
那少年似乎極其害怕,不住地點頭。
眼見少年慢慢走過棧道,中年道士才迴過身來,高瘦老和尚此時正不住地打量著那幅老君圖,滿臉的疑惑。
鴻興老祖看了一下,扭頭問中年道士:“師侄,這難道就是你說的墓穴,我怎麽看得不像啊,墓穴又在哪裏,難道在這畫像後邊?”
這鴻興老祖倒畢竟不是等閑之輩,一眼便看出了墓穴位置。
“老祖慧眼如炬,墓穴是在圖像後邊,乃是一位劍客的衣冠之塚,至於是否屬實,晚輩也不是非常清楚。”
“哦?我與你師父相交多年,他竟也沒提出有此一處古跡,我倒想見識一下。”
說罷,竟大步向前,伸手就要扯下那幅老君圖。
中年道士一見急忙上前攔住:“前輩且慢!”
鴻興老祖一愣,不知道中年道士為什麽要阻攔自己。中年道士道:“此畫像在此已久,我們的師父也異常珍視,若是損壞師父定然怪罪我等。”
中年道士說完,跪下向老君像拜了三拜,這才站起身來,慢慢走上前去,將懸掛著的老君圖揭了下來。
鴻興笑道:“還是你仔細,我倒顯得莽撞了。”
但當他們向畫像遮住的地方舉目觀瞧時,卻又不由地愣住了:“這墓穴的洞口又在哪裏?”
隻見原來掛著畫像的地方,不過是一麵鑿得極為平整的石壁,石壁與周邊的山石混為一體,根本看不出有什麽異樣。
“不錯,墓穴的洞口就在那兒。”中年道士點點頭。
鴻興老怪也是見多識廣之人,但如此封口嚴密的墓穴洞口,他聞所未聞。
“那是做什麽用的?”高瘦老和尚忽然指著斜上方的一個地方道。
那裏有一個洞孔,洞口黝黑,凹入到石壁裏不知幾許深。
中年道士搖搖頭:“就算我師父也不確定這孔洞是做什麽用的。”
鴻興老祖轉頭向著高瘦老和尚道:“上人,你那法器是如何顯示的?”
高瘦老和尚不時看看手中法器,又看看那麵石壁,半天才道:“奇怪,法器到此竟然指示極其模糊,而我的本門秘術也毫無反應。”
鴻興微微有點失落:“下麵怎麽辦?”
高瘦老和尚道:“法器指示已然模糊,我們打開那間墓室,就知分曉。”
“好,待我破開石壁。”鴻興老祖伸手便凝結真力。
“萬萬不可!”中年道士急忙雙手一張道。
“師侄這是為何?難道你怕你師父迴來會責怪你?這個你放心,到時老夫自會為你分說。你要知道,此事事關妖界,那是所有修道界的公敵,倘若放走了它,就算你師父也無法向修道界人士交待。”
中年道士卻搖搖頭道:“老祖,其實我在山下時就想阻攔二位,但恐怕隻憑我一席話也攔不住兩位前輩,這才讓你二老到此實地查看。你近前一步看看這是什麽?”
中年道士指著原來掛老君像的石壁邊上一處所在讓兩人細看。
鴻興上前一步,這才發現,那石壁上刻著一行小字,倘若不仔細看,還真不會注意。
太清宮封!
鴻興迴過頭來:“難道這是太清宮的封印?”
“不錯,此處地方雖在白慈觀,但卻是太清宮的一處所在,他們每隔數年或者十幾年便會至此查看。”
鴻興有些疑惑:“我隻知道太清宮、上清宮、玉清宮、三清宮四宮一體,倒不知白慈觀也屬於太清宮。”
中年道士道:“白慈觀倒與四宮並無相屬關係,但此處地方從早年流傳下來,是太清宮的一處封印所在,這也是事實,至於此處墓穴到底是什麽,有三種傳說:
一說此處乃是太清宮一處藏寶之地,裏麵有太清宮珍藏秘寶,這種傳說最不可信,倘若真的藏有秘寶,太清宮也不會任它存在於萬裏之外而不取走的道理。
第二種傳說認為此地是太清宮一位身份極高劍客的衣冠塚,太清宮數年來此一次,正是為了祭奠此人。
最後一種傳說最為平常,認為此處確實是一處墓穴,隻是並無人知道墓中的人是誰。”
鴻興老祖看看高瘦老和尚,像是征詢他的意見。
中年道士又道:“我師父一渺真人說,白慈觀前代高人曾留有囑托,這處墓穴要憑人力開啟,絕無可能。倘若要用特殊裝置手段,墓穴裏的東西也會毀於一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觀中對此處看管也並不十分嚴密。”
“賢侄是說真力也無法破開此石壁?”鴻興老怪有些懷疑。
“師父說石壁厚達丈許,真力恐怕無法破開。”
鴻興老祖聽了,搖了搖頭,的確,倘若是尺許深的石壁,因為受力不均,還可以以真力擊其一點而破開,倘若真是厚達一丈的石壁,恐怕隻有神仙可以辦得到。
高瘦老和尚道點點頭道:“此處如果是太清宮的封存地方,自然不能隨便開啟。我的法器在一些特殊地方失靈倒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們還是不開啟為上。”
“那就怪了,這妖界的怪物到哪裏去了?”鴻興老祖皺眉道。
“方才從這兒離開的,隻有那少年,我們快找他迴來。”老和尚猛然醒悟道。
“我方才已經試過,他不過尋常一少年而已,何況那妖界之物明顯是兩個女子。”鴻興老怪搖搖頭。
“守住山口,仔細查詢過往女子!”高瘦和尚對中年道士道。
鴻興老祖聽到老和尚的話,轉頭問那中年道士:“師侄,那邊是什麽所在?”
中年道士順著老和尚手指的方向一看,臉上微微變色:“那是一處墓穴,它是……”
“走,就是那邊!”高瘦老和尚也不聽中年道士說完,當先走去。
從白慈觀出來的這條石階小道直通向一座山峰下麵,左邊平緩處依山建成了藏經閣,右邊卻是幾十丈高的懸崖,在懸崖的半空中,有一座簷窟,簷角突出,似從石壁上長出來的一般。
通往那有簷角建築的,是一條沿著石壁搭起來的木棧道,石壁上還有許多孔洞,顯然過去這棧道上麵過去是有遮雨廊的,但由於年代已久,已經全部損毀。
棧道狹窄,中年道士與他的同門商量一下,其中一人便留在原地,另外三人人依次向前走去,身在峭壁之上,山風唿嘯,極是兇險,但這三人都是身懷絕技,倒不在乎這些。
走在最前麵的是老和尚,他手持一個四方盒子,最先到達簷角建築那兒,這才發現,原來這裏並沒有什麽建築,而隻是一處石洞的窟簷,這個地方在懸崖上突出一塊大石頭,不知哪一朝代的人便借就勢在此鑿出一個石窟,石窟裏麵自然是佛象,而那飛簷便是為了保護佛像防避風雨的窟簷。
老和尚伸頭向石窟內一看,令他驚奇的是窟內並不見有佛像,而是正中掛了一幅老君畫像,更令他吃驚的是,裏麵還站著一個呆呆發愣的少年。
老和尚隻是狐疑地看看少年,然後轉頭瞧向後邊的中年道士。
此時,中年道士也已經到了石窟前,當他看到少年時,立即問道:“看守此地的來雲去哪兒了,你是誰,怎麽到這兒來的?”
那少年一怔,隨即道:“來雲?他說要出去一會兒,並沒說去了哪兒。”
“你是來雲帶來的?難道不知道此地不許外人進來麽?快出去,叫來雲到戒規堂等我!”
那少年答應一聲,便要出去,石窟極其狹小,他需要擦著眾人身子方能出去,當他經過鴻興老祖身邊時,鴻興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笑道:“這小路極其難行,你這娃娃可要小心了。”
那少年似乎極其害怕,不住地點頭。
眼見少年慢慢走過棧道,中年道士才迴過身來,高瘦老和尚此時正不住地打量著那幅老君圖,滿臉的疑惑。
鴻興老祖看了一下,扭頭問中年道士:“師侄,這難道就是你說的墓穴,我怎麽看得不像啊,墓穴又在哪裏,難道在這畫像後邊?”
這鴻興老祖倒畢竟不是等閑之輩,一眼便看出了墓穴位置。
“老祖慧眼如炬,墓穴是在圖像後邊,乃是一位劍客的衣冠之塚,至於是否屬實,晚輩也不是非常清楚。”
“哦?我與你師父相交多年,他竟也沒提出有此一處古跡,我倒想見識一下。”
說罷,竟大步向前,伸手就要扯下那幅老君圖。
中年道士一見急忙上前攔住:“前輩且慢!”
鴻興老祖一愣,不知道中年道士為什麽要阻攔自己。中年道士道:“此畫像在此已久,我們的師父也異常珍視,若是損壞師父定然怪罪我等。”
中年道士說完,跪下向老君像拜了三拜,這才站起身來,慢慢走上前去,將懸掛著的老君圖揭了下來。
鴻興笑道:“還是你仔細,我倒顯得莽撞了。”
但當他們向畫像遮住的地方舉目觀瞧時,卻又不由地愣住了:“這墓穴的洞口又在哪裏?”
隻見原來掛著畫像的地方,不過是一麵鑿得極為平整的石壁,石壁與周邊的山石混為一體,根本看不出有什麽異樣。
“不錯,墓穴的洞口就在那兒。”中年道士點點頭。
鴻興老怪也是見多識廣之人,但如此封口嚴密的墓穴洞口,他聞所未聞。
“那是做什麽用的?”高瘦老和尚忽然指著斜上方的一個地方道。
那裏有一個洞孔,洞口黝黑,凹入到石壁裏不知幾許深。
中年道士搖搖頭:“就算我師父也不確定這孔洞是做什麽用的。”
鴻興老祖轉頭向著高瘦老和尚道:“上人,你那法器是如何顯示的?”
高瘦老和尚不時看看手中法器,又看看那麵石壁,半天才道:“奇怪,法器到此竟然指示極其模糊,而我的本門秘術也毫無反應。”
鴻興微微有點失落:“下麵怎麽辦?”
高瘦老和尚道:“法器指示已然模糊,我們打開那間墓室,就知分曉。”
“好,待我破開石壁。”鴻興老祖伸手便凝結真力。
“萬萬不可!”中年道士急忙雙手一張道。
“師侄這是為何?難道你怕你師父迴來會責怪你?這個你放心,到時老夫自會為你分說。你要知道,此事事關妖界,那是所有修道界的公敵,倘若放走了它,就算你師父也無法向修道界人士交待。”
中年道士卻搖搖頭道:“老祖,其實我在山下時就想阻攔二位,但恐怕隻憑我一席話也攔不住兩位前輩,這才讓你二老到此實地查看。你近前一步看看這是什麽?”
中年道士指著原來掛老君像的石壁邊上一處所在讓兩人細看。
鴻興上前一步,這才發現,那石壁上刻著一行小字,倘若不仔細看,還真不會注意。
太清宮封!
鴻興迴過頭來:“難道這是太清宮的封印?”
“不錯,此處地方雖在白慈觀,但卻是太清宮的一處所在,他們每隔數年或者十幾年便會至此查看。”
鴻興有些疑惑:“我隻知道太清宮、上清宮、玉清宮、三清宮四宮一體,倒不知白慈觀也屬於太清宮。”
中年道士道:“白慈觀倒與四宮並無相屬關係,但此處地方從早年流傳下來,是太清宮的一處封印所在,這也是事實,至於此處墓穴到底是什麽,有三種傳說:
一說此處乃是太清宮一處藏寶之地,裏麵有太清宮珍藏秘寶,這種傳說最不可信,倘若真的藏有秘寶,太清宮也不會任它存在於萬裏之外而不取走的道理。
第二種傳說認為此地是太清宮一位身份極高劍客的衣冠塚,太清宮數年來此一次,正是為了祭奠此人。
最後一種傳說最為平常,認為此處確實是一處墓穴,隻是並無人知道墓中的人是誰。”
鴻興老祖看看高瘦老和尚,像是征詢他的意見。
中年道士又道:“我師父一渺真人說,白慈觀前代高人曾留有囑托,這處墓穴要憑人力開啟,絕無可能。倘若要用特殊裝置手段,墓穴裏的東西也會毀於一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觀中對此處看管也並不十分嚴密。”
“賢侄是說真力也無法破開此石壁?”鴻興老怪有些懷疑。
“師父說石壁厚達丈許,真力恐怕無法破開。”
鴻興老祖聽了,搖了搖頭,的確,倘若是尺許深的石壁,因為受力不均,還可以以真力擊其一點而破開,倘若真是厚達一丈的石壁,恐怕隻有神仙可以辦得到。
高瘦老和尚道點點頭道:“此處如果是太清宮的封存地方,自然不能隨便開啟。我的法器在一些特殊地方失靈倒也不是沒有可能,我們還是不開啟為上。”
“那就怪了,這妖界的怪物到哪裏去了?”鴻興老祖皺眉道。
“方才從這兒離開的,隻有那少年,我們快找他迴來。”老和尚猛然醒悟道。
“我方才已經試過,他不過尋常一少年而已,何況那妖界之物明顯是兩個女子。”鴻興老怪搖搖頭。
“守住山口,仔細查詢過往女子!”高瘦和尚對中年道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