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王身份特殊,進宮之後由宦官領著韓王去拜見華陽夫人,前往後宮路上便有華陽太後隨侍詔太後趙姬太妃韓霓前去作陪。
華陽夫人並不能下床,韓王見禮也隻能讓太後趙姬代為迴禮。短短客套幾句韓王就以還未見過公子成蛟的借口向華陽夫人請辭,得到華陽夫人應允,韓霓去偏殿領走成蛟隨韓王一道迴了行宮。
春風滿麵的趙姬本就不願來見韓王,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在寢宮與嫪毐享受魚水之歡。韓王已然退去,趙姬更不會再留在華陽夫人寢宮看華陽夫人的臉色。
馬興帶著黑冰衛傳迴的情報進得殿內:“大王,黑冰衛有情報傳來。”
馬興將手裏的竹簡呈上,嬴政翻看完竹簡順手遞給身旁的蒙武:“果如蒙老所料!這些使臣並未去拜見太尉和丞相,自迴了官驛便足不出戶,還讓人從坊市購買吃食水酒在官驛裏宴客。”
蒙武笑著合上竹簡:“大王給他們機會拉攏盟友,他們若是不把握那就對不起大王一番苦心了。”
“是蒙老的苦心,能得蒙老輔助乃我嬴政之幸!”嬴政迴頭向馬興問道:“對了,丞相府可有情報傳來?丞相已幾日未來上朝!”
馬興臉色有點難看:“大王,安插在丞相府的人現在還沒得重用打探不到消息。不過聽府中傳言有人當街行刺丞相,丞相受驚過度病倒在床!”
“可查到是何人所為?”嬴政眉頭一皺,呂不韋門客多為百家之人,秦國士族若要刺殺呂不韋也不會等到現在?唯有贏傒與諸國使臣,這事若真是他們又有何目的?
“暫時沒有查到,行刺之地周圍沒有房舍。不過黑冰衛去查探時發現路上被人清洗過,石縫中還有些許血跡殘餘,想來此事不假。”馬興如實上奏。
蒙武思索了一番:“呂不韋既然不提及此事,應該認識刺客亦或者知道刺客的來曆,還不如直接問丞相,看丞相如何迴複再做定奪?”
嬴政讚同的點點頭:“馬興,丞相府不要操之過急。這些日子就先盯著那些百家之人和使臣。”
迴到官驛的諸國不是愚笨之人,嬴政這一番別有用心的陽謀讓眾人措手不及。同住一處官驛的他國使臣的確也是君王想要拉攏的國家,隻是誰也說不準其他官驛中的使臣會不會聯合。
眾使臣迴到官驛來不及去拜訪秦國權貴,書寫奏報將利害關係寫在奏報,遣人連夜送迴國都稟告君王讓君王定奪。
唯有魏國使臣毛公坐立難安,魏國使臣落腳之處曾是一代殺神武安君白起府邸,前些日子信陵君聯合五國圍攻蒙驁,離白起府邸不到一裏便是蒙驁府邸,何況魏國才剛剛交惡燕國。雖說兩個交戰不斬來使,如今這鹹陽魚龍混雜,秦國大可將罪名推給燕國,毛公想要保命隻能去找呂不韋尋求庇護。魏國能攻下衛國,還得全靠呂不韋。
翌日,憂心忡忡毛公的攜帶厚禮上門拜會丞相呂不韋 。
齊國趙國聯袂去了太尉府拜見贏傒,贏傒執掌太尉府軍權在手,若能說服贏傒,秦齊趙三國聯軍攻燕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燕國使臣聽聞之後一聲冷笑,贏傒雖然掌管太尉府,卻不知如今秦國將領乃是蒙驁父子為尊,則去了蒙府拜見蒙驁,當初蒙驁父子逃離齊國之時,燕國大軍壓境才讓齊國不敢追擊,讓蒙氏逃到秦國。諸子百家門人也沒閑著,一時之間鹹陽城中秦國權貴門庭若市,幾人歡喜幾人愁這些百家門人倒也有不少有才能之人。就連一向不招納門客禦史大夫屠岸賈也招納了幾個門客。
入夜的官驛,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使臣之間談笑風生互吹互擂,彷如時隔多年未見的好友。君王信使還未到,這不妨礙他們幫助君王拉攏盟友,中原戰端將起替君王未雨綢繆才是賢臣之德。
諸國使臣的動向被黑冰衛上報嬴政,嬴政淡然自若的將情報遞給蒙武:“武叔,蒙老算無遺策,隻是之後該如何行事蒙老可有思量?”
“大王勿憂!父親說過秦國破局之策在於韓,韓王既然都親自來了鹹陽,鄭國也是時候為大王效力了。韓王的疲秦之策,正好讓秦國遠離戰禍保全自身,讓太後和丞相他們沒有辦法插手軍務,大王才能不至於早日親政,不至於做他們的傀儡。”蒙武表情嚴肅語氣鄭重,嬴政登基這兩年趙姬和呂不韋大肆收買人心排除異己,就連軍中也有不少人被兩人掌控,嬴政已經丟失朝政大權,軍權不容有失,不能再如以往一般大肆出兵攻伐他國。
嬴政命任囂召來呂不韋一臉關切的問道:“仲父,聽聞前些時日有人當街行刺於你,可知何方勢力所為。”
呂不韋見嬴政表情不似作假,想來乃是贏傒以自己散播的謠言請求宗室出手借此來爭奪秦王之位,不過見嬴政如此關心自己安危,呂不韋訕訕一笑:“臣多謝大王掛懷,行刺之事不過是被我驅逐的門客懷恨在心報複而已。”
“哼”,嬴政冷哼道:“這些諸子百家的人倒是狂妄得很,連仲父都敢刺殺,仲父是否下令驅逐百家門人?”
呂不韋搖搖頭,若是真要驅逐百家門人自己又如何向百家交代。
“大王,水工鄭國求見。”殿外傳來宦官的通報聲。
鄭國進殿便嬴政遊說修築水利,貫通涇河洛水,引涇河水灌溉關中之地,將貧瘠低產的關中變作肥美良田。
嬴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轉頭看向呂不韋請教道:“仲父,若是秦國多了一片糧草富庶之地倒也有利於秦國,仲父你覺得可行與否?”
鄭國遊說嬴政一年有餘,正是因為呂不韋的阻撓一直未能成事,見當下心中失落。
呂不韋想也不想開口迴答:“大王,此舉欠妥!大秦糧產有漢中就已足夠。修築水利需要增加大量的勞役和徭役,若是增加勞役徭役就得減少兵役,軍隊不足對外用兵之時難免捉襟見肘。”
“大王,老朽覺得可行!”蒙驁站在大殿門口朗聲說道。
“賜座!”嬴政向隨侍吩咐道,“還請蒙老解惑?”
蒙驁看向呂不韋:“丞相行商多年,難道不記得當年齊國水澇三千裏,魏國大梁滿城浮屍?秦國不似山東六國那般土地肥沃,若是一旦漢中遭了水患,到時候秦人不免流民失所,百姓無以為生。若是貫通涇河洛水,也能關中免遭水患,更能強國富民如何又不可行?用兵之道糧草先行,若是當日五國聯軍兵壓函穀關若是糧草充足又何故無功而返,隻要大秦糧草充足何懼六國!”
呂不韋心知蒙驁所言非虛,但與自己的謀劃相悖。呂不韋擔心自己若是再三阻撓恐怕贏梁的長劍便會來飲自己項上之血,隻得附和蒙驁之言。
見大局已定,鄭國跪伏在地嘴角露出一抹陰險,總算是完成了韓王交代的任務。
華陽夫人並不能下床,韓王見禮也隻能讓太後趙姬代為迴禮。短短客套幾句韓王就以還未見過公子成蛟的借口向華陽夫人請辭,得到華陽夫人應允,韓霓去偏殿領走成蛟隨韓王一道迴了行宮。
春風滿麵的趙姬本就不願來見韓王,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在寢宮與嫪毐享受魚水之歡。韓王已然退去,趙姬更不會再留在華陽夫人寢宮看華陽夫人的臉色。
馬興帶著黑冰衛傳迴的情報進得殿內:“大王,黑冰衛有情報傳來。”
馬興將手裏的竹簡呈上,嬴政翻看完竹簡順手遞給身旁的蒙武:“果如蒙老所料!這些使臣並未去拜見太尉和丞相,自迴了官驛便足不出戶,還讓人從坊市購買吃食水酒在官驛裏宴客。”
蒙武笑著合上竹簡:“大王給他們機會拉攏盟友,他們若是不把握那就對不起大王一番苦心了。”
“是蒙老的苦心,能得蒙老輔助乃我嬴政之幸!”嬴政迴頭向馬興問道:“對了,丞相府可有情報傳來?丞相已幾日未來上朝!”
馬興臉色有點難看:“大王,安插在丞相府的人現在還沒得重用打探不到消息。不過聽府中傳言有人當街行刺丞相,丞相受驚過度病倒在床!”
“可查到是何人所為?”嬴政眉頭一皺,呂不韋門客多為百家之人,秦國士族若要刺殺呂不韋也不會等到現在?唯有贏傒與諸國使臣,這事若真是他們又有何目的?
“暫時沒有查到,行刺之地周圍沒有房舍。不過黑冰衛去查探時發現路上被人清洗過,石縫中還有些許血跡殘餘,想來此事不假。”馬興如實上奏。
蒙武思索了一番:“呂不韋既然不提及此事,應該認識刺客亦或者知道刺客的來曆,還不如直接問丞相,看丞相如何迴複再做定奪?”
嬴政讚同的點點頭:“馬興,丞相府不要操之過急。這些日子就先盯著那些百家之人和使臣。”
迴到官驛的諸國不是愚笨之人,嬴政這一番別有用心的陽謀讓眾人措手不及。同住一處官驛的他國使臣的確也是君王想要拉攏的國家,隻是誰也說不準其他官驛中的使臣會不會聯合。
眾使臣迴到官驛來不及去拜訪秦國權貴,書寫奏報將利害關係寫在奏報,遣人連夜送迴國都稟告君王讓君王定奪。
唯有魏國使臣毛公坐立難安,魏國使臣落腳之處曾是一代殺神武安君白起府邸,前些日子信陵君聯合五國圍攻蒙驁,離白起府邸不到一裏便是蒙驁府邸,何況魏國才剛剛交惡燕國。雖說兩個交戰不斬來使,如今這鹹陽魚龍混雜,秦國大可將罪名推給燕國,毛公想要保命隻能去找呂不韋尋求庇護。魏國能攻下衛國,還得全靠呂不韋。
翌日,憂心忡忡毛公的攜帶厚禮上門拜會丞相呂不韋 。
齊國趙國聯袂去了太尉府拜見贏傒,贏傒執掌太尉府軍權在手,若能說服贏傒,秦齊趙三國聯軍攻燕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燕國使臣聽聞之後一聲冷笑,贏傒雖然掌管太尉府,卻不知如今秦國將領乃是蒙驁父子為尊,則去了蒙府拜見蒙驁,當初蒙驁父子逃離齊國之時,燕國大軍壓境才讓齊國不敢追擊,讓蒙氏逃到秦國。諸子百家門人也沒閑著,一時之間鹹陽城中秦國權貴門庭若市,幾人歡喜幾人愁這些百家門人倒也有不少有才能之人。就連一向不招納門客禦史大夫屠岸賈也招納了幾個門客。
入夜的官驛,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使臣之間談笑風生互吹互擂,彷如時隔多年未見的好友。君王信使還未到,這不妨礙他們幫助君王拉攏盟友,中原戰端將起替君王未雨綢繆才是賢臣之德。
諸國使臣的動向被黑冰衛上報嬴政,嬴政淡然自若的將情報遞給蒙武:“武叔,蒙老算無遺策,隻是之後該如何行事蒙老可有思量?”
“大王勿憂!父親說過秦國破局之策在於韓,韓王既然都親自來了鹹陽,鄭國也是時候為大王效力了。韓王的疲秦之策,正好讓秦國遠離戰禍保全自身,讓太後和丞相他們沒有辦法插手軍務,大王才能不至於早日親政,不至於做他們的傀儡。”蒙武表情嚴肅語氣鄭重,嬴政登基這兩年趙姬和呂不韋大肆收買人心排除異己,就連軍中也有不少人被兩人掌控,嬴政已經丟失朝政大權,軍權不容有失,不能再如以往一般大肆出兵攻伐他國。
嬴政命任囂召來呂不韋一臉關切的問道:“仲父,聽聞前些時日有人當街行刺於你,可知何方勢力所為。”
呂不韋見嬴政表情不似作假,想來乃是贏傒以自己散播的謠言請求宗室出手借此來爭奪秦王之位,不過見嬴政如此關心自己安危,呂不韋訕訕一笑:“臣多謝大王掛懷,行刺之事不過是被我驅逐的門客懷恨在心報複而已。”
“哼”,嬴政冷哼道:“這些諸子百家的人倒是狂妄得很,連仲父都敢刺殺,仲父是否下令驅逐百家門人?”
呂不韋搖搖頭,若是真要驅逐百家門人自己又如何向百家交代。
“大王,水工鄭國求見。”殿外傳來宦官的通報聲。
鄭國進殿便嬴政遊說修築水利,貫通涇河洛水,引涇河水灌溉關中之地,將貧瘠低產的關中變作肥美良田。
嬴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轉頭看向呂不韋請教道:“仲父,若是秦國多了一片糧草富庶之地倒也有利於秦國,仲父你覺得可行與否?”
鄭國遊說嬴政一年有餘,正是因為呂不韋的阻撓一直未能成事,見當下心中失落。
呂不韋想也不想開口迴答:“大王,此舉欠妥!大秦糧產有漢中就已足夠。修築水利需要增加大量的勞役和徭役,若是增加勞役徭役就得減少兵役,軍隊不足對外用兵之時難免捉襟見肘。”
“大王,老朽覺得可行!”蒙驁站在大殿門口朗聲說道。
“賜座!”嬴政向隨侍吩咐道,“還請蒙老解惑?”
蒙驁看向呂不韋:“丞相行商多年,難道不記得當年齊國水澇三千裏,魏國大梁滿城浮屍?秦國不似山東六國那般土地肥沃,若是一旦漢中遭了水患,到時候秦人不免流民失所,百姓無以為生。若是貫通涇河洛水,也能關中免遭水患,更能強國富民如何又不可行?用兵之道糧草先行,若是當日五國聯軍兵壓函穀關若是糧草充足又何故無功而返,隻要大秦糧草充足何懼六國!”
呂不韋心知蒙驁所言非虛,但與自己的謀劃相悖。呂不韋擔心自己若是再三阻撓恐怕贏梁的長劍便會來飲自己項上之血,隻得附和蒙驁之言。
見大局已定,鄭國跪伏在地嘴角露出一抹陰險,總算是完成了韓王交代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