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大軍從驪山軍營兵出函穀關,輕取韓國十三城,長驅直入殺入魏國。


    魏王派人去趙國請迴信陵君,信陵君自知不是秦國之敵,下令高都守將死守城池,拒不出戰,兩方人馬一時半會僵持在高都。信陵君自己前去遊說趙國燕國,又遣


    秦軍大營,王齮召集所有將領於主將軍帳之中商討破城之策,眾將看著眼前的地圖各抒己見。


    懷抱長劍負責保護王齮蒙驁的麃公,上前看了一眼,目光緊緊落在上遊不遠的汲縣。以高都本身的兵力即便是秦國強攻也能輕而易舉拿下,此時高都兵力幾乎與秦軍持平,不用想必定是信陵君將附近城池的兵力全都調來高都。


    汲縣就在黃河邊上,魏國認為有黃河作為天險阻擋,並沒有在黃河邊布置多少兵力,隻要大軍渡過黃河就能占領汲縣。


    麃公將自己的想法告之王齮蒙驁,兩人誇讚了麃公一番,兩人統兵多年,早已看出占領汲縣可以破高都,兩人隻是想考究一番隨行將領。結果卻是差強人意,看得出來麃公的確有統兵之才。


    王齮與蒙驁商議一番,蒙驁決定由自己親自帶兵連夜渡河,王齮麃公不同意,畢竟蒙驁已年過花甲,連夜行軍體力難免不支


    。


    蒙驁反問兩人誰會製造舟筏渡河,兩人無以反駁,蒙驁在年少曾是齊國水軍,製作臨時舟筏不過信手拈來。


    兩人無以反駁隻得聽從蒙驁,王齮不放心讓麃公一路相隨護得蒙驁周全。


    蒙驁趁夜帶著一萬秦兵輕裝出發,趕到黃河邊蒙驁派出斥候打探合適的渡河口,麃公則帶了些士兵在附近砍了些樹木搬了過來。


    此時的高都城外,一群黑衣人偷偷摸摸趕到秦軍大營圍欄邊,領頭的人學了一聲鳥叫,很快軍營裏一名千夫長找了個借口來到護欄邊。


    巡邏兵就在不遠處,千夫長也不敢弄壞護欄,千夫長拔出佩劍佯裝舞劍,巡邏兵見狀徑直朝遠處走去。


    待巡邏兵走遠,千夫長一劍斬斷木樁,漏出一個能讓人順利穿過的豁口,黑衣人一個接一個的從豁口鑽進了軍營,千夫長指了指最中間的營帳,長劍歸鞘迴了自己的營帳。


    黑衣人三五成群的散了開來,一路躲躲藏藏朝著王齮的營帳潛行。


    黑衣人離王齮的帳篷越來越近,秦兵也就越來越密集,頭領大手一揮,一群黑衣人直接快速衝殺過去,頭領自己則裝死趴在地上,很快黑衣人被誅殺殆盡。


    王齮走上前看著滿地的士兵屍首,憤怒的踹了一腳被秦兵堆在一起的黑衣人屍體,裝死的黑衣趁此良機掏出匕首朝王齮紮了過去,王齮連忙後撤躲過致命一擊,但一條胳膊被匕首紮了個對穿,隱藏在士兵中黑冰衛反應很快直接在黑衣頭領繼續刺向王齮之時將他斬殺。


    副將見王齮受傷趕緊去喚軍醫,王齮叮囑眾人,自己遇刺受傷之事不可走漏風聲,原本有些嘈鬧的軍營頓時安靜下來。


    王齮讓人叫來軍營哨崗仔細盤問才知,刺客並非從軍營大門潛入,想來軍隊裏是出了內應,王齮不敢怠慢讓人加強巡邏,更是托付黑冰衛幫忙找出內應。


    夜晚的黃河邊泛著冷意,不少士兵都忍不住縮了縮身子,一名斥候欣喜萬分的前來稟報:“將軍大吉啊!前方河道突然斷流,真是天助將軍。”


    蒙驁聞言也是一愣,這麽大一條河說斷流就斷流!統兵多年蒙驁怎麽不明白戰機稍縱即逝的道理,來不及細想讓麃公傳令渡河。


    蒙驁讓秦兵將砍來的木頭放置在河道淤泥上,這樣也不止讓身著盔甲的秦兵陷入泥沼中動彈不得,河道是魏國故意截斷,若是大軍陷入泥沼,上遊一旦放水那就會全軍覆沒。


    蒙驁大軍過了河,此時的汲縣城頭並無一兵一卒,蒙驁讓秦兵衝破城門占了城樓再做休整。


    登上城樓,蒙驁便派斥候趕迴秦軍大營向王齮報捷,以王齮的軍事造詣自然知道何時出兵攻城,高都可破。


    斥候一路騎馬狂奔迴到秦軍大營,將河水斷流蒙驁大軍輕鬆渡河占領汲縣的戰報稟告王齮。


    王齮強忍傷痛,讓人叫來隨行將領,與眾人議定好出兵時辰,王齮賞了斥候些錢財讓其迴稟蒙驁,又遣信使將黃河斷流助蒙驁渡河之事上奏秦王,此等天佑大秦的吉兆哪位君王又不願知曉?


    王齮、蒙驁前後夾擊幾日功夫就破了高都,兩人相聚於高都城樓,蒙驁見王齮臉色難看才知王齮遇刺受傷之事。


    此刻軍隊有蒙驁在,王齮勿須隱瞞,王齮讓副將解掉自己的盔甲割掉袖袍,眾人這才發現王齮傷口滿是膿血,軍醫上前說道:“刺客匕首上淬過毒,還好救治及時,不然恐怕有性命之憂,王將軍餘毒未清,還是早日退兵迴鹹陽靜養為妙。”


    麃公附和道:“蒙老,信陵君向五國求助,算一算時日,五國大軍應該已經到了魏國境內,若是一旦被圍,我們現在的兵力如何應對?”


    蒙驁不答轉頭看向王齮:“王將軍,內應可有找到?”


    王齮點點頭:“是位千夫長,被我羈押在軍營準備帶迴鹹陽。”


    “如果是秦人?就讓他戰死吧!帶迴鹹陽,我們也奈何不了!隻是徒增秦人性命罷了!若是讓人知道他是為秦國戰死,反而讓他身邊的人更加忠於秦國。”


    王齮領會,在副將耳邊吩咐了幾句,副將點點頭下了城樓。


    蒙驁遣散眾人,臉色鄭重的看向麃公:“麃公,若是沒有大王詔令擅自退兵難免落人口舌。既然人家已經布好陷阱,明知是死也得跳!”


    麃公一聽頓時急了眼:“蒙老,王將軍遇刺受傷即便是撤軍也是無罪之事。何必明知會死也不撤軍?”


    蒙驁淡然一笑:“沒有大王詔令撤軍有罪,戰敗也有罪。若是五國舉兵來犯,可還有罪?”


    王齮眉頭一皺:“話是如此,若是真與五國聯軍作戰實在是兇險,即使僥幸逃出生天,兵力損失也是極大。”


    蒙驁捋著長須:“有人下了一局大棋,明知信陵君與趙國燕國交好,還命我等前來攻打魏國。一旦我等被圍,能調用的援兵也隻有函穀關、鹹陽。這樣他就能順理成章的接管鹹陽、函穀關軍務。畢竟在他心裏兒子當大王還不如自己做大王!為了王位父子兄弟相殘可不少見!故而,明知陽謀,我等不得不著道!”


    事關秦王,兩人也不再相勸,王齮問道:“蒙老有何打算?”


    “王將軍裝成重傷不治的樣子,麃公則護送


    王將軍先後撤三十裏,留下兩萬會騎術的兵士於我即可。待五國聯軍到來你二人帶領大軍退往函穀關,下令涉圖撤離汲縣到河西埋伏,五萬騎兵雖不能破五國聯軍,安然撤離倒是容易。


    至於大王,我且修書一封,我讓黑冰衛交給蒙武,可不能讓他奸計得逞!”


    三人商定好計策,王齮擔憂不已,便讓麃公將軍營中最好的戰馬都留給蒙驁。


    五國聯軍來得很快,蒙驁帶著兩萬騎兵不停在五國大軍之間來迴遊走,損失過半才朝著河西敗退。


    追趕而來的五國大軍探知王齮帶著秦國大軍早已撤退到函穀關附近,五國大軍隻得往河西追趕蒙驁,被早已埋伏在此的涉圖所阻,蒙驁才逃迴函穀關,蒙驁的兩萬兵士損失殆盡,涉圖的三萬騎兵損失過半。


    嬴政、蒙武早已收到蒙驁的書信,在鹹陽城中整日提心吊膽,得知蒙驁退迴函穀關總算放下心來。


    呂不韋得知五國大軍兵壓函穀關,連日上奏推薦將領帶兵援救,被蒙武張唐以呂不韋不懂軍事聯手擋迴,更是催促嬴政下詔:秦國非五國之敵,死守函穀關,拒不出戰!


    五國大軍見秦國拒不出函穀關,大軍的糧草消耗著實太大,各自下令撤兵。


    王齮蒙驁迴到鹹陽,王齮手臂受傷未愈開口請辭,嬴政雖心有不舍也隻得應允,秦國能執掌太尉府的也隻有蒙驁。


    呂不韋稱蒙驁年事已高不宜掌兵,蒙驁也無意執掌太尉府,朝會多次商議無果,嬴政下詔宗室贏傒執掌太尉府,蒙驁被尊為國老享三公禮遇。


    王齮、蒙驁出兵魏國,呂不韋忙著在軍中安插人手多日不曾搭理趙姬。


    無所事事的趙姬待在宮裏隻覺煩悶,一道脆響傳來,趙姬偏頭看去,就見一名暗衛躲在窗戶後麵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風情萬種的胸口。


    趙姬嘴角噙笑,似做無意般扭著妖嬈的身姿來寢宮裏來迴走動。


    失神間,一張美豔的麵孔在眼前突然放大:“好看嗎?”


    暗衛不自覺的點點頭。


    趙姬伸出一指蔥根堵在暗衛唇上,將暗衛拉進了房間……


    一連多日,趙姬都不曾看自己一眼,呂不韋心裏不安,呂不韋看得出來趙姬寢宮周圍安插了不少黑冰衛,恐怕嬴政對自己時常拜見太後的事起了疑心。


    趙姬!呂不韋從不在乎,無非是貪婪容貌而已,更重要的是若是想讓嬴政心甘情願認自己為父,還得依賴趙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斷秦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修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修塵並收藏劍斷秦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