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室既滅,天下再無共主,無論東帝齊國、西帝秦國,亦或趙韓楚魏都已然名副其實的一國之主。


    正如贏虔所言,蒙驁兵圍洛陽周室之時,六國之王紛紛指責秦國枉顧禮法並揚言起兵。


    六國之兵調動頻繁,卻未出過邊境,反倒是在國內大量士兵湧入周室宗廟推其牆斷其柱,但凡周室宗親流放皆被驅逐出境被迫流亡到箕子朝鮮。


    山雨欲來風滿樓,周室已亡,沒有了周王室名義上的約束,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也將變得更為兇險。


    周王室所做一切,七國國君自然心知肚明。遷都洛陽之後周王室自身衰弱不堪,想要重掌山河,隻能削弱諸侯國國力。一邊挑動諸侯國內戰消耗諸侯國,一邊又以王室威望調停戰局。


    往往最後,舉國之兵的戰勝國付出慘烈代價最後也隻能換來幾座小城池。原本齊魏兩國國力強盛,周室的謀劃讓兩國迅速衰弱,齊國被燕國樂毅帶兵攻破國都,魏國在楚秦趙的蠶食下已經沒有一戰之力。


    秦國滅周,諸侯國心中所向又如何會真的替周室出兵伐秦,不過倒可以趁機招兵買馬擴充兵力,真正的國戰還沒開始。


    秦王宮,安國君守孝一年已終,這日便是安國君繼位大典。


    天色未明贏虔帶領蔡澤、王齮、蒙驁及一眾宗室公子來到王宮大殿門前,在贏虔的指令下八音共響,直到最後一陣急促的擂鼓聲響徹天地,身著帝王裝飾的安國君才邁步從王宮走出,迎接眾人跪拜。


    三位輔政大臣,一眾王室紛紛跪拜在地,安國君目不斜視一路朝宗廟走去,穿過王宮大殿來到宮門,早已候在宮門的秦國貴族立即跪拜下去。


    繁瑣的禮儀在奉常卿贏虔的指揮下,毫無差錯的結束,安國君終成秦王,號孝文王。


    孝文王迴到王宮,加封賞賜有功之臣,主要官職倒是變化不大,孝文王隻是讓上卿蒙驁掌王宮禁衛,張唐掌管鹹陽,蒙武則被任命為廷尉,並負責孝文王外出隨行保護。


    秦國大事已安,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著。誰知三日之後宮中宦官突然大哭來到蒙府,稱孝文王突發惡疾性命垂危。


    蒙驁趕到王宮之時,蒙武正帶著宮廷禁衛守在王宮之外,不多時奉常卿帶著不斷搖頭的醫家人走了出來。


    奉常卿傳達孝文王詔令,召蔡澤、蒙驁、王齮同眾公子麵見孝文王。


    孝文王自知無藥可治,傳王位於子楚,並以弟子的身份托孤於蒙驁,直到此刻王齮蔡澤等人才知道為何孝文王會將宮廷禁衛交由蒙驁掌控,原來早已拜師蒙驁。


    孝文王朝宦官輕聲吩咐了一句,宦官讓眾人退出殿外隻留下子楚跟蒙驁:“子楚,中毒之事,不是你的過錯孤不怪你。你得小心呂不韋,此人心機深層,背後的勢力恐怕不小,你得小心應對此人,今後除了老師不可輕信他人。”


    子楚咽不成聲,隻是不斷的點頭。


    孝文王轉向蒙驁開口求道:“老師,孤登基不過三日,卻被人下毒而死,孤心有不甘!以後秦國就靠老師了,老師不要出手對付呂不韋,我怕害了老師。隻求老師掌管我大秦軍隊,保我王室一脈性命無憂即可。”


    孝文王說完變讓子楚在寢宮柱子的暗閣裏取來虎符,顫巍巍掙紮著坐了起來,親手將虎符交到蒙驁手裏,隨即仰麵倒了下去,再不曾睜眼。


    蒙驁默不作聲將虎符藏進懷裏,耳旁傳來子楚嚎啕痛哭的聲音。殿外的人聽到哭聲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麽,全都痛哭衝了進來。


    孝文王一死,呂不韋便指使安排在鹹陽城中的眼線散布謠言,稱安國君之死乃是被子楚投毒所致。


    安國君子嗣紛紛圍攻子楚,欲趁機除掉子楚奪得秦王大位,呂不韋安排門中武士保護子楚,並且趁機殺掉幾位公子。


    鹹陽大亂,宗室相煎。蒙驁、奉常卿、贏樛、王檹、張唐齊聚一堂。


    蒙驁待眾人落座之後,才開口對奉常卿問到:“上卿乃是我等之首,又是秦國宗室,如今孝文王突然駕崩,子楚雖為太子,加上鹹陽城內的謠言,諸公子皆是不服,不知道奉常卿大人如何打算?”


    奉常卿思慮片刻:“贏柱的確死得蹊蹺,不過卻並沒有證據證明是子楚下毒所致,眾位既然都是贏柱心腹之人,我想眾位也知道昭襄王生前便指定子楚為嫡親王孫,儲君何須下毒弑父!”


    “奉常大人言之有理,當日文王於宮中大宴群臣,即便子楚有心下毒也無下毒之機,現在如何安撫諸位公子?”王檹皺眉說道。


    “王將軍不用擔心,贏樛不才,這件事就交給我了。”贏樛拍著胸脯說道。


    “這些都不是關鍵,鹹陽城謠言四起,如果子楚就此繼位,如何讓天下人信服才是關鍵所在!”蒙驁頭痛不已的看著眾人。


    李瑤為人忠厚不善心計,隻得坐在那裏獨自撓頭。張唐、王檹倒是心中有些主意,不過事關秦國宗室也自然不便開口。


    見眾人不言,奉常卿決斷道:“勿須想太多,遵從先王遺命即可。”


    眾人相互對望默不作聲,張唐出聲道:“奉常大人願意讓宗室元老為太子作證,可以安撫宗室。至於讓天下信服禍水東引可行。”


    奉常卿捋須頷首:“讓我安撫宗室之人倒是簡單至極,不過這禍水東引又當何解?”


    張唐一臉嚴肅的說道:“相信眾位都明白,散播謠言之人別有用心,有可能是諸國臥底,也有可能是先王子嗣。將散布謠言的人以諸國臥底之罪斬首示眾,再詔告天下。”


    “也隻有如此了!諸位將軍抓捕散布謠言之人就拜托諸位了,宗室之事就交由我負責!”奉常卿起身向眾人行了一禮,眾人迴禮便告辭離開。


    蒙驁叫住張唐,待眾人走遠之後蒙驁才低聲問道:“張唐,你覺得這個居心叵測的人會不會就在鹹陽?”


    “你是指?”張唐嘴張了兩下。


    蒙驁點點頭:“恩,就是他!聽聞他門人眾多,贏梁曾傳話於我,他曾見過一個頭戴麵具的毒人見偷偷入府。”


    張唐猛然一驚,略帶怒意:“如此看來,先王之死,太子必有牽連”


    蒙驁苦笑一聲:“如果有牽連反而是小事,我擔心的是太子也中毒了,恐怕命不久已。先王死後華陽夫人曾經給我提過一事,一年前呂不韋給了她歡好藥物,讓她放在先王的酒杯之中。我懷疑那些藥物便是先王的死因所在。”


    “蒙驁,既然你有此猜測,為何不直接將他除掉?”張唐不解的問道。


    “投鼠忌器!若真是這樣,恐怕太子的生死已經掌握在他手中,蔡澤突然辭官想來便是他的手筆,相位恐怕也是他為自己所留。當初他散盡家財營救太子,就這樣除掉他恐怕天下之人都會唾罵秦國無德無義!”


    張唐無奈一歎:“蒙驁,如果事實果真如此這個人實在是可怕,他這樣做為了什麽?又能得到什麽?”


    “相信你聽過一個傳聞,趙姬跟隨太子之時已經有孕再生,若是此子坐登秦王之位,你覺得又如何?”蒙驁反問了張唐一句。


    “不用一兵一卒,得到一國,甚至可以一統天下。難怪他並無官勳爵位卻要如此大招門人!不好!我得離開秦國,此賊數次暗示招攬於我,我恐怕會有危險。”張唐語氣中略帶驚慌。


    “老友休慌,若是你離開秦國,叫我如何完成先王遺命。既然我告訴你,自然會給你保命之物。”蒙驁說完便從懷中掏出一物塞進張唐手中。


    張唐仔細一看,麵色大變,原來手中之物便是當初安國君私交給蒙驁的禁衛軍虎符。


    “想不到先王如此有遠見,早有安排連如此重要之物都能交給你。”


    “張唐,你我二人我也不騙你,當初先王去上郡之時交付於我。先王本想交於你但是你無心功爵。如今秦國能幫我的隻有你,王檹、李瑤本是秦國豪族,勇猛尚可謀略不足,遲早被他收服。老友記住,明順暗逆!”


    蒙驁、張唐兩人告別之後各自帶著一隊人馬搜捕散播謠言之人。


    奉常卿、贏樛帶著眾多宗室元老,將安國君的子嗣召集一堂,奉常卿等到贏樛帶來安國君的近侍才冷冷說道:“先王食用之物都有人以身試毒,如今試毒之人安然無恙,虧你們還是我大秦宗室,為了一己私利竟然相信諸國暗諜散布的謠言,在鹹陽城中大動幹戈,你們可知罪?”


    堂下眾人被奉常卿一言點醒,羞愧的低下頭開口求饒。


    奉常卿見目的達到,也不為難他們:“你們去太子府請罪吧,懇請他三日後到王宮繼位便可。”


    一群人謝過奉常卿,看著眾人離開奉常卿也是滿意一笑。


    眾人來到太子府前,蒙武手持長矛將眾人攔在門外,眾人不敢無禮隻好跪在府門之外將來意告知蒙武。


    見眾人不是前來滋事,蒙武進了太子府轉告子楚,子楚來不及整理衣衫匆匆跑到府外,將一幹兄弟扶起:“我們本是兄弟,兄弟之間何來有罪一說,完成曆代先王意願才是我們這些做後輩的應該做的事,兄弟相殘,子楚萬萬做不出來。”


    聽完子楚的話,一幹兄弟連忙跪在地上懇請子楚繼位,子楚心裏欣喜卻裝著迫不得已的樣子答應了。


    三日之後,子楚在蒙武的護衛下來到王宮,奉常卿主持大禮,呂不韋也在觀禮之列。


    子楚繼位便大行封賞軍功,蒙驁父子、張唐、王檹、麃公、李瑤都在封賞之列,蒙驁和張唐推薦的桓檹、楊端和、王翦也都被重用。


    封賞完武將子楚卻為難了,蔡澤離開之後,秦國一直無相,原本子楚打算封蒙驁為丞相,怎知蒙驁抵死不從,麃公自知才疏學淺也不敢授命。


    呂不韋朝郎中令使了個眼色,郎中令會意出列諫言道:“大王,呂不韋才謀過人,可擔當丞相之位。”


    郎中令話音落下,數人響應紛紛諫言以呂不韋為相。蒙驁、張唐兩人不露痕跡的對視一眼,兩人都看到彼此眼中的震驚之色,兩人都不曾想到,呂不韋短短時間居然收買了如此多的文臣武吏。


    子楚見到如此多的卿大夫為呂不韋請命,念及當初的救助之恩點頭應允,宦官將觀禮的呂不韋帶到殿前,子楚將相印親手遞給呂不韋,奸雄稱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斷秦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修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修塵並收藏劍斷秦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