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軍在魯國軍隊不甘心的石彈中從容而退,齊侯光總算是送了一口氣。


    可是……望著那被魯國車兵銜尾而追的晏子,齊侯光心中不無感慨:就齊國那政治格局之中,能有晏子這樣忠臣已經是個奇跡了!


    而閔沃這邊見到齊國大軍挨著石彈北返心中很是鬆了一口氣。


    雖然齊國軍隊時期低落,可架不住人多啊,但凡出現啥不合常理的事情打雞血一般打過來,魯國公室軍損失慘重的責任誰都承擔不起。


    雖然這種概率很低,可現實不比小說,小說不合理會有人罵,現實不合常理那是真的發生了。


    魯國的車兵很快就是帶著俘獲的齊國大夫迴來,閔沃剛剛鬆了一口氣再見到那矮小的身軀的時候又提了起來:


    齊國、矮子、大夫服飾,這三樣東西加在一起很容易讓人想到某個曆史名人,算算時間不會還真是他吧。


    晏子被抓住之後一點也不慌,就齊魯這關係在這,魯國人還能拿他怎麽樣?


    可魯國甲士們可沒有那麽多看法,見到晏子這個矮個子的穿著大夫服飾的時候很是不相信其是齊國的大夫。


    畢竟之前已經被晏子的齊侯儀仗給騙了,齊國人再讓一國矮子過來冒充齊國大夫也不是不可能。


    還有一方麵是結合實際,《山西浮山橋北及鄉寧內陽垣先秦時期人骨研究》中推測男性身高在162.77cm,女性在146.08cm。而其他同時代或者更晚時代的論文推測男性身高都是在160-170cm這個區段,女性在140-160cm這個區間。


    再加上真是貴族出身的大夫,身高往一米八的高度竄竄也不是不可能的,可晏子的升高太矮了。


    魯國的甲士半信半疑的吧晏子送到了閔沃這裏,閔沃這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有車兵在跑路起來總比步卒快。


    目送了一眼齊國軍陣向北而去,閔沃當即是有些客氣的和晏子說道:


    “晏大夫果然是智勇過人啊!”


    閔沃對晏子的心態和麵對莒犁比公、崔杼和慶封時候的心態完全不一樣。


    莒犁比公又沒有出現在教科書上,崔杼不過是“在齊太史簡”的故事中的一個反派,慶封更是沒有耐心追讀崔杼結果的人壓根不知道。


    可晏子不一樣,這位在教科書上出現的頻率可不低,有多少次要求默寫背誦來著?


    “你竟然知道我?”晏子卻是相當詫異的看著,軍陣中有他姓氏的旗幟,知道他姓氏沒啥大不了,可一見麵就如此客氣的卻是少見。


    “呃。”閔沃沒有想到就是日常的一句馬匹就讓晏子發現破綻,剛想解釋,那晏子就接著說道:


    “如此看來你研究天下也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我敗的不冤。”


    晏子明顯是領會錯了閔沃的話,可卻給了閔沃一個不錯的台階。


    閔沃趕緊說道:“我君侯都在莒邑上等候大夫的大駕光臨。”


    和聰明人在一起太累的了,更何況是名留青史的聰明人,閔沃深怕那個細節漏了馬腳,那可是要上史書的。


    閔沃這個時候也沒有性質,索性就是帶著晏子率領大軍南返莒邑城中。


    莒邑城中這會是真的炸了,從魯侯午命令閔沃帶兵夜襲開始,魯國的公室大夫們就一個個對這件事情持反對意見。


    更別說那黑夜之中的戰況不明顯了,就連幾個魯侯親信的郈昭伯之流都開始勸魯侯午趕緊鳴金收兵,減少損失。


    等到天亮的時候,大夫們終於是能看見齊軍勉強北返的時候,魯國的大夫們這才是留了幾分口德。


    可魯侯午自己都快不知道自己這一晚上是怎麽過的。


    連那想要養出功德金身的臧賈都加入了戰鬥,是個人就知道魯侯午是有多慘了。


    被壓製的有多慘反彈的就有多厲害。


    在見到俘獲的齊國大夫晏殊的時候,魯侯午已經是抑製不住自己的喜悅,當場就朝著這位齊國實力派大夫問道:


    “不知道齊國打算多久之後討伐魯國?”


    這話要擱在平時大夥可能覺得魯侯午是不是瘋了,可如今魯侯午說出來卻是相當的暢快:


    連夜襲帶石彈的,今天淩晨這一戰齊國至少損失五百乘的兵力,一戰損失四分之一的兵力,齊國可是有的內憂外患。


    晏子作為高級貴族自然是不會被束縛,麵對魯侯午挑釁的話,晏子卻是將目光在魯侯午的兒子公子野和公子宋上停留了一會才說道:


    “齊國今日之仇,不在君之長子就是在君之幼子上。”


    晏殊話裏話外的意思無外乎是齊國老本厚,一代不行第二代接著來。


    這是事實,魯侯午一時之間還真找不到反駁的地方,隻是目光在閔沃身上停留了片刻,接著就讓手下帶著晏殊找一個地方軟禁起來,等著齊國人派遣使者過來撈人。


    閔沃卻是麵色古怪的看了晏子一眼,這位外交鬼才可能還沒有成為完全體,但是嗆一下魯侯午卻是很正常發揮,可關鍵是他咋知道魯侯午的幼子會繼承魯侯午的位置?


    在這之後魯侯午就要和手下親信商議一下侵占的莒國領土的劃分,雖然閔沃在政治上談不上魯侯午的親信,可憑借著軍功也能列席旁聽。


    大事小會,這個會議的人並不是太多,這種事情肯定不能是魯侯午先開口,而是郈昭伯先拋出了一個方案:


    魯國新得城邑三桓占其五成,公室得三成直轄,一成給諸大夫瓜分,一成獎賞有功之甲士。


    這個劃分方式一說出來就是一片嘩然,三桓寸兵未出就得到大頭,別說是閔沃了,就連魯侯午自己都覺得有點奇葩,立馬製止了郈昭伯的這個方案。


    可……問題就出在這,郈昭伯本就是魯侯午的心腹,郈昭伯在分割大會上提出的方案難道就不是魯侯午的意思?


    魯侯午提出這麽一個損己利人的方法圖啥?


    閔沃有些納悶,不過隻要不涉及他已經得到分封的莒邑、郠邑以及蒲侯氏邑的話他基本上就是一個吃瓜看戲的心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襄公二十三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亭節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亭節士並收藏襄公二十三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