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起魯國內亂是沒有那條件,可是挑起齊國內亂的條件卻是相當的充裕。”


    閔沃說完這話之後,魯侯午立馬就是秒懂:


    這不是魯國人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純粹是從西周大分封那會定下來的基調決定的。


    曆史書上有一個很經典的預言,周公的兒子伯禽代替父親在奄國故地開創魯國花了三年的時間才迴姬周複命,而齊國的始封君薑太公就花了三個月,周公因此認為魯國將來會不如齊國。


    可事實真的就是這麽簡單嗎?


    魯國原本的土地上的諸侯國是響應三監之亂的東夷諸侯國之首的奄國,曲阜是少昊之墟本身就有著自己的傲氣,伯禽治理魯國是將整個泰山山脈之中的東夷大夫殺了個底朝天,翻遍整個《左傳》都很少能在魯國的記錄見到幾個不是姬周後裔的大夫!


    這別說是薑太公了,就是絕大多數的姬周諸侯都沒有這種待遇,很多諸侯國如滑國本來是姬周之前就存在的,西周大分封時期周公東征的時候滅掉其貴族國君,僅僅派遣姬周的貴族繼續治理。


    這種征服過程之中自然是少不了拉攏當地貴族的,中原還好,到東征最遠的齊魯附近的時候甚至是隻將這些古老的諸侯國國君換掉,其國內幹脆全都是舊有的東夷大夫貴族。


    如夏商時期就存在於濟南的譚國,更是敢在姬周如日中天的時候作詩《大東》譏諷西周對東夷的盤剝。


    齊國薑太公雖然資曆不比周公差,可到底不姓姬,自然是得避嫌,不可能再齊國久待,所以對齊國的統治是向大多數的東夷大夫妥協讓出權力,獲得他們的擁戴。


    而魯國的伯禽就不一樣,他爹周公旦可就是在周廷執政的周公旦,那有老子不相信兒子的道理,甚至伯禽治理魯國的人本身就是西周東征軍。


    親兒子指揮老部下,周公旦自然是可以讓伯禽將泰山盆地內的東夷貴族一家一家的覆滅,花的時間自然是更久一些——也更安全一些。


    至於說周公旦他老人家說魯國將來不如齊國,那就得結合周公旦自身來看,當時周成王日漸成長,已經對周公有所不滿,沒有了周公秉政的周廷的支持,伯禽肯定是玩不過薑太公這個老狐狸。


    點破這個窗戶紙的魯侯午思緒立馬就是反應過來,莒犁比公的大營一直不動彈的原因他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但如今卻是摸索出思路:


    別看齊國國力比魯國強,但是魯國如今表現出來對城邑的迅速攻占能力更讓莒犁比公忌憚。


    把魯國放在一邊打齊國,魯國鬼知道能打下多少城邑?


    但是反之,將齊國人放在一邊大軍提防魯國人,以齊國人的表現也打不下幾個城邑。再挑動點齊國內亂,就可以全心對付魯國人了,


    一念通則萬法通。


    魯侯午心中立馬就有數,隨即就開始憋著壞的對閔沃說道:


    “要是我固守郠邑的話你覺得能固守幾天?”


    這話倒是把閔沃給問住了,咱們不是已經有計劃準備怎麽對付莒犁比公了嗎?照你這個意思是打算放過他,和他打消耗戰?


    “不好說,雖然我加固了城防,但是天寒地凍不好施工,外麵又有強敵,效果不大,真要是硬碰硬的守下去我們一定得付出不少代價。”


    事關閔沃的計劃,閔沃自然是要大小魯侯午不切實際的幻想。


    “那就可惜了,我還想著讓莒犁比公在郠邑碰的頭破血流,隻能去齊國找麻煩。”


    閔沃一聽這話也是一愣,隨即無語——那可是你表弟啊!


    不過也知道魯侯午的想法:他齊侯光勾結晉國叛臣欒盈迴國叛亂,再趁機攻打晉國;那就要小心其他人照葫蘆畫瓢,莒犁比公既然可能是勾結齊國大夫叛亂,那趁機殺入齊國境內也不是不可能。


    隻能說春秋是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


    閔沃看著魯侯午的眼珠子軲轆亂轉,就知道他肯定還有什麽歪主意,不知道是想和莒犁比公媾和讓莒犁比公攻齊還是讓三桓攻齊?


    反正沒有和閔沃說出來,閔沃是樂得裝這個糊塗,可……


    閔沃望著沂水河的方向,有些不甘心自己的計劃就這麽虎頭蛇尾了?


    魯侯午看到之後也不多說,於他而言要是能消滅掉莒國主力確實是好事,可齊國勢力大,就是齊國內亂吃莒國的肉也比自己多。


    不患寡而患不均,他更希望的是看到齊國人和莒國人打生打死,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君臣罕見的利益相左,魯侯午什麽也沒有說,隻是安撫的拍拍閔沃的肩膀就迴了宅邸。


    不一會兒,同樣是有信使朝著郠邑城外西側的莒國大營和東側曲阜出發。


    東側的曲阜城山低但路也遠,沒有那麽快收到迴信。


    但是西側的莒國大營之中的情況在郠邑城牆上卻是能看的一清二楚。


    閔沃雖然沒有正式的冊封,但是郠邑城中的甲士步卒都親眼見到過閔沃的建言獻策相當靠譜,又是事實上的魯侯午的謀士,倒也沒有攔住閔沃上城牆。


    本就是黑夜,又是寒冬臘月的,莒國人樵采了不少的木頭才能在冷風唿唿吹的沂水河邊紮下營帳,閔沃也曾經想過用火攻的計策,不過莒犁比公是老於軍武,對防火的要求相當的嚴格,竟然找不到任何一點破綻。


    莒國大營烤火的柴堆下,魯侯午派去的使者身形隱隱是能看到一些,可距離到底是太遠,閔沃隻能是看到豆丁大小的身影。


    他倒是對這個使者沒有多少的看法,這年頭雖然比較講究,可出使敵方大營的任務也不是一般人敢接的。


    隻是閔沃看著看著卻是好像見到那——信使倒地了!


    這一下子閔沃就不困了,立刻就是向身邊值守的甲士又確認了一遍——自己的眼睛沒有看花,莒國人把魯國媾和的使者給推倒在地!


    這還沒有完,緊接著似乎是一聲慘叫甚至是都傳到了郠邑城牆上,城牆上的甲士心中更是一驚,甚至是已經準備向魯侯午匯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襄公二十三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都亭節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都亭節士並收藏襄公二十三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