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半渡而擊之
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 作者:甜粥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拿下中陽城後的第二天,趙準留下三千人守著此處,隨後率領大軍進軍離石城。
離石是有名的堅城,地勢險要,春秋戰國時,秦國就在這裏修築了離石要塞,秦魏為爭奪此處發生過多次戰爭。
此處位於呂梁山脈中斷,城池修築在支脈之間,整體的地勢就是東部高,西部略低,盡管西部地勢低,但都是山川河穀,大軍無法展開。
唯一較為平坦的地方就是南北的河穀,離石境內有東川,南川以及北川三河流過,這三條河流匯聚成黃河的支流三川河,而離石縣城就在東川與北川之間。
因為這幾條河流經過,周邊地勢較為平坦,土地肥沃,附近都是良田。
盡管南部有河穀,地勢平坦,但是離石利用兩條河流,修築了寬大的護城河,再加上離石牆高城寬,六千守軍足以應對數萬大軍。
趙準帶領大軍抵達離石境內,在距離城池的五裏外安營,隨後主力繼續進軍,在城外一裏停駐,趙準看著這座堅城,對賈詡說道:“如此險要的地勢,攻城隻會無功而返啊。文和有什麽建議?”
賈詡摸著胡須,分析道:“主公,離石不宜強攻,不過我軍要是圍城打援,那麽離石險要的地勢就成了缺點,我軍隻需少量兵馬布置在離石南北兩處,就可以把離石圍困,然後我軍在野外擊敗所有的援軍,如此離石城內的守軍必然士氣崩壞,不足為敵了。”
“況且主公和工匠們研製的重力投石機也可以每日不停的攻擊離石,打擊城內軍民心氣,逼其投降。”
趙準聽罷,點頭稱讚道:“不愧是文和,我這雖有些想法,但不如你翔實。如此就這麽辦。”
他立刻派遣鞠義和張合二人各領兵三千,張合守南門,鞠義繞道去北門,將離石圍困起來。
至於趙準,他已經得知護匈奴中郎將王柔領兵一萬進入西河郡內,他將率領兵馬北上,與王柔交戰。
至於雁門郡的王澤,他領兵三萬還在西河郡與雁門郡的邊境處,王澤兵力最多,是因為他郡內有烏桓和鮮卑的部族可以征召,郡內三萬多戶人,漢人不足五千戶。
因此,王澤麾下兵馬三萬,漢兵不過四千,剩下的便都是烏桓人和鮮卑人。這些部族願意出戰,純粹是王澤出了一大筆錢糧。
王柔比王澤先到,自然成了趙準的首要目標,況且,王柔要來支援離石的崔鈞就得渡過黃河。
而趙準已經進兵至藺縣,藺縣沒有兵馬駐守,當地的官吏,士人以及豪族都已經逃去了離石,趙準很輕鬆的占據了此處。
這是一座小城,城內百姓不過幾百戶,趙準的到來對他們來說確是福音,因為這幾日地痞流氓們橫行無忌,留下來的百姓苦不堪言。
趙準一進城,就占據要地,那些地痞流氓們遭了殃,百姓們倒是感恩戴德。趙準親自出麵穩定百姓們的情緒。
他雖然攻占了藺縣,不過並沒有插上自己的旗幟,顯得十分低調。兩日後,王柔帶領兵馬抵達黃河的西岸,他一邊派人搭建浮橋,準備渡河,一邊派人先過河打探消息。
等浮橋搭好後,打探消息的人迴來報信,說藺縣並無異常,王柔這才安心的讓部隊開始渡河。
等到大軍過去三千多人,遠處就出現了一大片煙塵,王柔大驚失色道:“不好,敵軍來了,快讓過河的軍隊準備迎敵,其餘人加快速度過河!”
過河的三千多人立刻在原地列陣,等待敵軍,片刻後,張遼率領的一萬騎兵趕到,他立刻與徐晃分兵,二人各領五千,朝敵軍兩側遊弋。
張遼領五千騎兵,他吩咐各部司馬,兩部吸引敵軍注意力,另外兩部進行騎射,而他率領一部,找時機衝陣。
另外一邊的徐晃也是如此,三千多步卒防備四千騎兵的騷擾,已經分身乏術,結果還有四千騎兵偷摸給你來一下,不到一刻鍾時間,三千多步卒的方陣立刻崩潰,徐晃和張遼各帶一千騎兵絞殺,士卒們紛紛向浮橋處逃竄。
而剛剛渡過浮橋正在列陣的生力軍直接被自己人衝垮,他們也往後逃走,這浮橋上有的人要過到河東岸,有的人要過河西岸,雙方擠在一起,不少人被擠著失足掉入黃河之中,那清澈的河水拍起一道水花,落入水中的人瞬間消失。
王柔看到浮橋上大亂,他也知道渡河的軍隊已經戰敗,他立刻大喊道:“快,把浮橋毀掉,我們撤!”
西岸的士卒慌忙後撤,有弓箭手點燃火箭,朝浮橋射去,也有士兵中箭,掉入河中,在東岸看戲的張遼搖頭道:“真夠狠的。”
徐晃笑道:“他們跑不了了,蘇濤雖然能力平平,但是以五千步卒擊敗這夥敗軍問題不大。”
話音未落,西岸就出現了漢軍旗幟,打頭一麵趙字大旗。
王柔看到趙字大旗,驚駭道:“該死,趙準早就安排人來埋伏我了,我中計了,此番休矣!”
他身邊的司馬,校尉連忙簇擁王柔逃跑,王柔一跑,他麾下的士卒一哄而散,蘇濤都沒有列陣進攻,至今過度到追擊潰兵之中。
那搭建起來的浮橋隻有一座被毀,另外兩座有些損壞,但還能用,蘇濤聚攏了四千多降卒,讓他們修好有些破損的浮橋,接著領兵返迴東岸。
此戰他們擊殺了超過兩千人,能夠逃走的不會超過三千,如今王柔已經不足為懼,而且實力大損的王柔肯定難以壓製老右賢王,說不定南匈奴會躍躍欲試,將他這個中郎將給幹掉。又或者雲中郡,五原郡的拓拔鮮卑部攻入關內也說不定。
這對於趙準來說就是個誘餌,不管是南匈奴還是鮮卑部上鉤,那都是他的魚兒。
張遼他們帶著俘虜返迴藺縣,趙準留下千人守著藺縣,俘虜也全部關押在藺縣。接下來他將北上與王澤的大軍交戰,隻要擊敗王澤,崔鈞便是孤立無援,隻有戰敗的下場。
離石是有名的堅城,地勢險要,春秋戰國時,秦國就在這裏修築了離石要塞,秦魏為爭奪此處發生過多次戰爭。
此處位於呂梁山脈中斷,城池修築在支脈之間,整體的地勢就是東部高,西部略低,盡管西部地勢低,但都是山川河穀,大軍無法展開。
唯一較為平坦的地方就是南北的河穀,離石境內有東川,南川以及北川三河流過,這三條河流匯聚成黃河的支流三川河,而離石縣城就在東川與北川之間。
因為這幾條河流經過,周邊地勢較為平坦,土地肥沃,附近都是良田。
盡管南部有河穀,地勢平坦,但是離石利用兩條河流,修築了寬大的護城河,再加上離石牆高城寬,六千守軍足以應對數萬大軍。
趙準帶領大軍抵達離石境內,在距離城池的五裏外安營,隨後主力繼續進軍,在城外一裏停駐,趙準看著這座堅城,對賈詡說道:“如此險要的地勢,攻城隻會無功而返啊。文和有什麽建議?”
賈詡摸著胡須,分析道:“主公,離石不宜強攻,不過我軍要是圍城打援,那麽離石險要的地勢就成了缺點,我軍隻需少量兵馬布置在離石南北兩處,就可以把離石圍困,然後我軍在野外擊敗所有的援軍,如此離石城內的守軍必然士氣崩壞,不足為敵了。”
“況且主公和工匠們研製的重力投石機也可以每日不停的攻擊離石,打擊城內軍民心氣,逼其投降。”
趙準聽罷,點頭稱讚道:“不愧是文和,我這雖有些想法,但不如你翔實。如此就這麽辦。”
他立刻派遣鞠義和張合二人各領兵三千,張合守南門,鞠義繞道去北門,將離石圍困起來。
至於趙準,他已經得知護匈奴中郎將王柔領兵一萬進入西河郡內,他將率領兵馬北上,與王柔交戰。
至於雁門郡的王澤,他領兵三萬還在西河郡與雁門郡的邊境處,王澤兵力最多,是因為他郡內有烏桓和鮮卑的部族可以征召,郡內三萬多戶人,漢人不足五千戶。
因此,王澤麾下兵馬三萬,漢兵不過四千,剩下的便都是烏桓人和鮮卑人。這些部族願意出戰,純粹是王澤出了一大筆錢糧。
王柔比王澤先到,自然成了趙準的首要目標,況且,王柔要來支援離石的崔鈞就得渡過黃河。
而趙準已經進兵至藺縣,藺縣沒有兵馬駐守,當地的官吏,士人以及豪族都已經逃去了離石,趙準很輕鬆的占據了此處。
這是一座小城,城內百姓不過幾百戶,趙準的到來對他們來說確是福音,因為這幾日地痞流氓們橫行無忌,留下來的百姓苦不堪言。
趙準一進城,就占據要地,那些地痞流氓們遭了殃,百姓們倒是感恩戴德。趙準親自出麵穩定百姓們的情緒。
他雖然攻占了藺縣,不過並沒有插上自己的旗幟,顯得十分低調。兩日後,王柔帶領兵馬抵達黃河的西岸,他一邊派人搭建浮橋,準備渡河,一邊派人先過河打探消息。
等浮橋搭好後,打探消息的人迴來報信,說藺縣並無異常,王柔這才安心的讓部隊開始渡河。
等到大軍過去三千多人,遠處就出現了一大片煙塵,王柔大驚失色道:“不好,敵軍來了,快讓過河的軍隊準備迎敵,其餘人加快速度過河!”
過河的三千多人立刻在原地列陣,等待敵軍,片刻後,張遼率領的一萬騎兵趕到,他立刻與徐晃分兵,二人各領五千,朝敵軍兩側遊弋。
張遼領五千騎兵,他吩咐各部司馬,兩部吸引敵軍注意力,另外兩部進行騎射,而他率領一部,找時機衝陣。
另外一邊的徐晃也是如此,三千多步卒防備四千騎兵的騷擾,已經分身乏術,結果還有四千騎兵偷摸給你來一下,不到一刻鍾時間,三千多步卒的方陣立刻崩潰,徐晃和張遼各帶一千騎兵絞殺,士卒們紛紛向浮橋處逃竄。
而剛剛渡過浮橋正在列陣的生力軍直接被自己人衝垮,他們也往後逃走,這浮橋上有的人要過到河東岸,有的人要過河西岸,雙方擠在一起,不少人被擠著失足掉入黃河之中,那清澈的河水拍起一道水花,落入水中的人瞬間消失。
王柔看到浮橋上大亂,他也知道渡河的軍隊已經戰敗,他立刻大喊道:“快,把浮橋毀掉,我們撤!”
西岸的士卒慌忙後撤,有弓箭手點燃火箭,朝浮橋射去,也有士兵中箭,掉入河中,在東岸看戲的張遼搖頭道:“真夠狠的。”
徐晃笑道:“他們跑不了了,蘇濤雖然能力平平,但是以五千步卒擊敗這夥敗軍問題不大。”
話音未落,西岸就出現了漢軍旗幟,打頭一麵趙字大旗。
王柔看到趙字大旗,驚駭道:“該死,趙準早就安排人來埋伏我了,我中計了,此番休矣!”
他身邊的司馬,校尉連忙簇擁王柔逃跑,王柔一跑,他麾下的士卒一哄而散,蘇濤都沒有列陣進攻,至今過度到追擊潰兵之中。
那搭建起來的浮橋隻有一座被毀,另外兩座有些損壞,但還能用,蘇濤聚攏了四千多降卒,讓他們修好有些破損的浮橋,接著領兵返迴東岸。
此戰他們擊殺了超過兩千人,能夠逃走的不會超過三千,如今王柔已經不足為懼,而且實力大損的王柔肯定難以壓製老右賢王,說不定南匈奴會躍躍欲試,將他這個中郎將給幹掉。又或者雲中郡,五原郡的拓拔鮮卑部攻入關內也說不定。
這對於趙準來說就是個誘餌,不管是南匈奴還是鮮卑部上鉤,那都是他的魚兒。
張遼他們帶著俘虜返迴藺縣,趙準留下千人守著藺縣,俘虜也全部關押在藺縣。接下來他將北上與王澤的大軍交戰,隻要擊敗王澤,崔鈞便是孤立無援,隻有戰敗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