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朔日,嘉德殿,趙準早已穿戴好甲胄,身邊八大將陳列,宮中護衛他與董卓各掌一半,殿前劉辯雖然端坐在高位上,但已經開始瑟瑟發抖。


    至於何太後已經被胡豐帶著宮女控製在後堂。


    董卓牽著陳留王劉協上前,後麵有文武百官跟著,他正要上前,越騎校尉伍孚暴起,抽出一把匕首直刺董卓,董卓身懷甲胄,未受傷,而伍孚反被董卓製服,呂布連忙上前將伍孚打倒。


    伍孚不甘道:“征北大將軍,汝何故看著亂臣賊子禍亂朝綱?你忘了孝靈皇帝對你的恩情了嗎?”


    趙準並未說話,董卓看了一眼趙準,隨即從呂布手中接過匕首喝問道:“你這是謀反,誰指使你的!”


    伍孚奮力抬頭挺身道:“我非汝臣,汝非我君,何反有之?亂臣賊子,你罪惡盈天,人人得而誅之,恨不能殺了你,以謝天下!”


    董卓氣急,咬牙上前,用那把匕首直接殺死了伍孚。


    董卓環視四周道:“再有此等事,下場如他!繼續!”


    穿著金甲的董卓走上高位,看向趙準。李儒拿出布帛念道:孝靈皇帝,早棄臣民;皇帝承嗣,海內側望。而帝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居喪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後教無母儀,統政荒亂。永樂太後暴崩,眾論惑焉。三綱之道,天地之紀,毋乃有闕?陳留王協,聖德偉懋,規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為萬世統。茲廢皇帝為弘農王,皇太後還政,請奉陳留王為皇帝,應天順人,以慰生靈之望。


    念罷,董卓便讓左右拉著劉辯下去,趙準這才出聲道:“放肆,弘農王雖是廢帝,但也當注意尊卑!”


    趙準發難,讓董卓臉色一變,昨晚那何太後詔他去見,等他到時,長樂宮已經被禁軍封鎖。


    董卓冷哼一聲,呂布挺身而出,隻見趙準身後,八將盡皆前進一步,下方牛輔,徐榮,華雄也紛紛前進一步。


    趙準穩若泰山道:“董並州,你待怎樣?”


    董卓笑道:“趙侯好大的威風,不如派出一人與我兒奉先切磋一番,助助興!”


    趙準大笑道:“好,那就切磋切磋。仲遠,讓董並州看看。”


    典韋手持一雙短戟,而呂布也拿著方天畫戟出戰,二人步戰,直接在殿內開打。典韋大喝一聲,衝向呂布,呂布一招突刺,被典韋一戟撥開,另一戟砍在槍杆上。


    呂布微微皺眉,大喝一聲,收迴方天畫戟,典韋微微側身,用短戟擋了一下突出的刀刃。


    兩人隨後對拚數十招,平分秋色。趙準笑道:“董卓啊,你除了呂布還有誰啊,要不和我這些手下切磋一下。”


    董卓看向其餘七人,他可是見識過張遼,趙雲以及鞠義的,他自己手下能夠比的也就華雄,李傕郭汜了。


    他當即抬手道:“好了,就到這裏吧,現在還是請陛下登基,免得誤了吉時趙侯您看如何啊?”


    趙準一臉笑意道:“既然你還知道輕重,那就到此為止吧,請弘農王,太後下去休息,請陛下登基!”


    麵色伶俐可愛的劉協被董卓拉到皇位上坐下接受群臣跪拜。然尚書丁管起身,丟出手中的東西砸向董卓道:“賊臣董卓,敢為欺天之謀,我當以頸血濺之!”


    董卓本就因為被趙準拂了麵子而怒火中燒,被丁管怒罵,他怒不可遏,當即命人拿下丁管,丁管麵不改色依然破口大罵,隨即被殺。


    堂下曹操低頭咬牙切齒,雙眼含淚,被殺的丁管乃是他的準嶽父。


    趙準對此視而不見,新帝登上寶座,當即由李儒宣旨,封董卓為丞相處理國政,封趙準為並州牧,兼任涼州牧,即日出兵征討叛逆。


    趙準對著劉協行禮,隨即帶著劉辯和何太後離開皇宮,之前的禁軍以及虎賁軍全都離開皇宮,宮禁由董卓接管。


    馬車上,趙準看著失魂落魄的何太後,輕聲道:“看開些吧,這些事都是你那兄長弄出來的,若不是我保住你,你怕是和你那二兄一樣死於非命。”


    何太後看著趙準,立刻撲上去拍打他的甲胄道:“為什麽,為什麽,你明明可以阻止這一切的,嗚嗚嗚!”


    趙準搖頭道:“我與董卓相爭,最後兩敗俱傷,得利的就是那些黨人士族,你以為董卓是誰叫來洛陽的!就是那袁隗,最陰險的就是他們。”


    一旁的劉辯連忙安慰何太後道:“母後,您別傷心,我也不想做皇帝,就讓協弟做皇帝吧,我隻想和母後在一起。”


    趙準看向劉辯道:“大王,您的王妃唐姬我已經讓人請到了府上,這些日子就委屈大王和太後在府上暫居,我正在派兵進入河東郡,等河東郡穩定後,我們就先行前往河東郡暫居。我會在年底進入並州太原,以後你們就在太原居住。”


    他看了看還在哭泣的何太後,當即起身離開馬車,來到外麵騎馬返迴府邸。


    趙準一迴來,田豐就立馬上來匯報情況道:“將軍,按照您的吩咐,皇宮內的書本原件都已經拉走,西園所有之前的物件也都帶走了,還有先帝建造的大銅鍾,大銅人還有聖獸也都搬走了,正在熔煉。臣估計至少值三億錢。”


    “另外優秀的工匠一百八十餘人以及他們的家眷都已經安排好了,等第一批軍隊開拔,就可以跟著離開。”


    “還有您之前和伯喈先生商量的事情也有迴複了,伯喈先生同意讓蔡琰姑娘嫁給主公為妾。其孫蔡襲跟隨主公離開洛陽。”


    趙準想起了蔡琰,也就是蔡文姬,或者昭姬,貞姬都可稱唿。這位姑娘恬靜淡雅,趙準記起她的故事,當然他也是見色起意,便和蔡邕說了這事。


    蔡邕是他請來洛陽當官的,因此蔡邕並沒有直接拒絕。所以趙準和蔡邕提了條件。蔡邕看著朝廷上發生的事,這才決定接受趙準的條件。


    趙準點頭道:“好,此番就讓文遠為大將,文和為軍師,先穩定河東郡,然後征討白波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甜粥好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甜粥好吃並收藏三國:從小兵做到諸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