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巡視神策軍營
我,李曄,大唐末代天子 作者:快跑啊小泥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複恭在朝堂上的反常,可以得出兩個推斷。
一、他楊複恭獨攬朝綱,阻撓朝議,連絲毫異己言論都容不得;
二、他楊複恭對國事上心,無論與己有無關係,都要積極獻言。
李曄難下判斷,哪一麵才是真實的楊複恭。
但他希望是後一種情況。
因為他不想同楊複恭正麵衝突,如曆史上上演的那般。
按曆史進程。
原天子李曄成功策反了楊守立,又獲得禁內劉季述等人的支持,扶持他們集體向楊複恭發難,最終成功將楊複恭逐出了京師。
可這並非最終的結果。
楊複恭除了是十二軍觀軍容使、左神策軍中尉,掌控著京內外和周邊外鎮神策軍,他的勢力還遍布關中、山南等地。
龍劍節度使楊守貞、武定軍節度使楊守忠、綿州刺史楊守厚、玉山軍軍使楊守信是楊複恭的義子,對楊複恭言聽計從。
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金商防禦使楊守宗是楊複恭的義弟楊複光的養子,自楊複光死後,這些人都唯楊複恭馬首是瞻。
因而,當朝廷成功驅逐楊複恭後,所有楊氏藩帥全部叛離朝廷,連同他們治下的兵馬和州縣,從此脫離朝廷的控製。
這些兵馬和州縣最後被李茂貞、王建等藩帥接手。
朝廷落得個兩手空空,和最終敗亡的楊氏集團兩敗俱傷。不對,不是兩敗俱傷,而是玉石俱焚,先後腳走上了末路。
這一後果,是原天子李曄、朝堂內極力慫恿天子謀除宦官的宰臣們、包括主張先內再外逐步強兵的張承業,等等,都無法預料、且悔之晚矣的。
如今的李曄不會讓這一覆轍重蹈。
如何處置楊複恭,得從長計議……
延英奏對上,或許是感恩於天子放棄了對自己的盟友李克用興兵,楊複恭表現得格外積極,凡有議題,都積極獻言獻策。李曄便順水推舟,連連誇讚楊複恭勞苦功高,進而稱唿他“楊國老”,自稱是他的“門生天子”。
孔緯、杜讓能等宰臣或大感意外,天子為何態度大變?或認為這是天子在麻痹楊複恭……
反正楊複恭是極為受用,在延英殿上當著天子的麵尚知道假裝謙虛幾句,可出了朝堂後,吩咐所有人以後都得稱他“楊國老”,真把自己當做了天子的先生……
今日。
已是第三次與楊複恭延英殿內見麵,李曄決定該“打壓”一下楊複恭。
張承業私下裏向他遞話,已與劉季述等人會過麵,贏得了他們的支持。
任命張承業為飛龍使的時機已成熟。
如今,該給楊複恭找點事做了,讓他分分心,以免他過度關注到張承業……
延英奏對畢。
李曄率先出殿。
楊複恭立即加快步伐,搶在殿內眾人之前,第二個出殿。
臨出殿前還朝殿內瞟了一眼,看看有沒有那個不識趣的敢和自己搶身位……
出殿時,卻見天子並未離去,而是負手立於殿外。
楊複恭心中納悶,上前問道:“聖上,是有什麽心事?”
“真是什麽事都瞞不過楊國老啊。”李曄望著午後刺眼的陽光,沒有迴頭,道,“現在時辰還早,國老可願意陪我走一走,散散心?”
“老臣榮幸之至。”
楊複恭特意提高了他的大嗓門,得意地向身後跟出來的劉季述、孔緯等人看了一眼。
李曄迴過頭來,又向眾人道:“眾卿也陪我和國老走走吧。”
“臣等恭領聖命。”
“……”楊複恭的得意去了一大半。
他原以為天子是要單獨寵幸他,沒成想邀請了所有人一起。
李曄乘輦,孔緯、杜讓能共乘一車,劉季述和西門重遂乘一車,其餘楊複恭等人騎馬,在李曄的帶領下,沿著宮牆一路向東行去。
路上,李曄閉口不談政事,專尋了些禁內的軼事趣聞與眾臣分享,眾臣也樂得片刻閑暇,笑聲應和。
陽光明媚,禁內宮苑金碧輝煌,再有君臣的歡聲笑語,一片融融。
楊複恭的笑聲最大,似要昭示出他的興致最高。
直至從已成了廢墟的龍首殿前穿過,楊複恭才意識到不妙,再走下去,便是宮牆正東的大和門了。
大和門外,駐著他的左神策軍大營。
那大營裏是什麽模樣,他自己最清楚了。
其實他也不清楚,因為他都已經有月餘沒去過了……
去過一次便發一次火,因而眼不見心不煩,幹脆懶得去。
可如今天子要去……
“駕!”楊複恭加緊兩步,騎至輦旁道:“聖上,再走下去可就到頭了……我們,是不是該返程了?”
“這麽快?難得今日興致不錯……”
李曄麵帶遺憾地坐起了身子,又抬頭朝前方望了望,忽而又起了興致。
“楊國老,前方可是左神策軍營?那可是你的地盤啊。怎麽,你不邀請我與眾卿去你家裏坐坐?”
“這……”
楊複恭遲疑不決。
身後眾臣隨即而至,孔緯冷哼一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時變成了楊公的地盤?”
楊複恭恨了孔緯一眼。
隻得答道:“孔國公說得對,聖上想去哪裏便去哪裏,老臣隻負責領路。”
說罷,也顧不得君臣禮儀,當先縱馬而去……
楊複恭一馳至大和門下,連聲高喊:
“開大門!”
“升旗!”
“列隊!”
禁內宮門,按製應有的門前後各八名閽卒總共隻見得到一人,正蹲在門根下睡覺,心想是哪個不長眼的敢來吵醒自己的白日夢,睜眼一看是楊複恭,急忙翻身起來。
“楊,楊……”
“混賬東西!”
楊複恭隻罵得一聲。
又抬頭一瞧,城樓上空見幾麵旗幟垂在那裏,巡戍的士卒卻是一個沒見。
他又氣又急,卻也無奈,隻得命令那名閽卒趕緊去叫人。
自己則繼續朝前方軍營一路疾馳……
當李曄一路人行至大和門下時,見到的是城門上下一個人也沒有。
孔緯、杜讓能等人麵麵相覷。
他們也知道神策軍內軍紀荒廢,可怎想到已荒廢至這個地步?
這可是禁宮的城門啊。
劉季述這時看似無心的調侃了句:“聽外麵的人說城內盜賊猖獗,依老奴看來,這些盜賊也是蠢,幹嘛不來宮內偷,這裏可是連個守門的都沒有嗬。”
李曄將這句話聽了進去。
劉季述為人極是狡詐,向來對楊複恭畢恭畢敬,如今卻敢背後嘲諷。
看來張承業幹得不錯……
一、他楊複恭獨攬朝綱,阻撓朝議,連絲毫異己言論都容不得;
二、他楊複恭對國事上心,無論與己有無關係,都要積極獻言。
李曄難下判斷,哪一麵才是真實的楊複恭。
但他希望是後一種情況。
因為他不想同楊複恭正麵衝突,如曆史上上演的那般。
按曆史進程。
原天子李曄成功策反了楊守立,又獲得禁內劉季述等人的支持,扶持他們集體向楊複恭發難,最終成功將楊複恭逐出了京師。
可這並非最終的結果。
楊複恭除了是十二軍觀軍容使、左神策軍中尉,掌控著京內外和周邊外鎮神策軍,他的勢力還遍布關中、山南等地。
龍劍節度使楊守貞、武定軍節度使楊守忠、綿州刺史楊守厚、玉山軍軍使楊守信是楊複恭的義子,對楊複恭言聽計從。
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金商防禦使楊守宗是楊複恭的義弟楊複光的養子,自楊複光死後,這些人都唯楊複恭馬首是瞻。
因而,當朝廷成功驅逐楊複恭後,所有楊氏藩帥全部叛離朝廷,連同他們治下的兵馬和州縣,從此脫離朝廷的控製。
這些兵馬和州縣最後被李茂貞、王建等藩帥接手。
朝廷落得個兩手空空,和最終敗亡的楊氏集團兩敗俱傷。不對,不是兩敗俱傷,而是玉石俱焚,先後腳走上了末路。
這一後果,是原天子李曄、朝堂內極力慫恿天子謀除宦官的宰臣們、包括主張先內再外逐步強兵的張承業,等等,都無法預料、且悔之晚矣的。
如今的李曄不會讓這一覆轍重蹈。
如何處置楊複恭,得從長計議……
延英奏對上,或許是感恩於天子放棄了對自己的盟友李克用興兵,楊複恭表現得格外積極,凡有議題,都積極獻言獻策。李曄便順水推舟,連連誇讚楊複恭勞苦功高,進而稱唿他“楊國老”,自稱是他的“門生天子”。
孔緯、杜讓能等宰臣或大感意外,天子為何態度大變?或認為這是天子在麻痹楊複恭……
反正楊複恭是極為受用,在延英殿上當著天子的麵尚知道假裝謙虛幾句,可出了朝堂後,吩咐所有人以後都得稱他“楊國老”,真把自己當做了天子的先生……
今日。
已是第三次與楊複恭延英殿內見麵,李曄決定該“打壓”一下楊複恭。
張承業私下裏向他遞話,已與劉季述等人會過麵,贏得了他們的支持。
任命張承業為飛龍使的時機已成熟。
如今,該給楊複恭找點事做了,讓他分分心,以免他過度關注到張承業……
延英奏對畢。
李曄率先出殿。
楊複恭立即加快步伐,搶在殿內眾人之前,第二個出殿。
臨出殿前還朝殿內瞟了一眼,看看有沒有那個不識趣的敢和自己搶身位……
出殿時,卻見天子並未離去,而是負手立於殿外。
楊複恭心中納悶,上前問道:“聖上,是有什麽心事?”
“真是什麽事都瞞不過楊國老啊。”李曄望著午後刺眼的陽光,沒有迴頭,道,“現在時辰還早,國老可願意陪我走一走,散散心?”
“老臣榮幸之至。”
楊複恭特意提高了他的大嗓門,得意地向身後跟出來的劉季述、孔緯等人看了一眼。
李曄迴過頭來,又向眾人道:“眾卿也陪我和國老走走吧。”
“臣等恭領聖命。”
“……”楊複恭的得意去了一大半。
他原以為天子是要單獨寵幸他,沒成想邀請了所有人一起。
李曄乘輦,孔緯、杜讓能共乘一車,劉季述和西門重遂乘一車,其餘楊複恭等人騎馬,在李曄的帶領下,沿著宮牆一路向東行去。
路上,李曄閉口不談政事,專尋了些禁內的軼事趣聞與眾臣分享,眾臣也樂得片刻閑暇,笑聲應和。
陽光明媚,禁內宮苑金碧輝煌,再有君臣的歡聲笑語,一片融融。
楊複恭的笑聲最大,似要昭示出他的興致最高。
直至從已成了廢墟的龍首殿前穿過,楊複恭才意識到不妙,再走下去,便是宮牆正東的大和門了。
大和門外,駐著他的左神策軍大營。
那大營裏是什麽模樣,他自己最清楚了。
其實他也不清楚,因為他都已經有月餘沒去過了……
去過一次便發一次火,因而眼不見心不煩,幹脆懶得去。
可如今天子要去……
“駕!”楊複恭加緊兩步,騎至輦旁道:“聖上,再走下去可就到頭了……我們,是不是該返程了?”
“這麽快?難得今日興致不錯……”
李曄麵帶遺憾地坐起了身子,又抬頭朝前方望了望,忽而又起了興致。
“楊國老,前方可是左神策軍營?那可是你的地盤啊。怎麽,你不邀請我與眾卿去你家裏坐坐?”
“這……”
楊複恭遲疑不決。
身後眾臣隨即而至,孔緯冷哼一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何時變成了楊公的地盤?”
楊複恭恨了孔緯一眼。
隻得答道:“孔國公說得對,聖上想去哪裏便去哪裏,老臣隻負責領路。”
說罷,也顧不得君臣禮儀,當先縱馬而去……
楊複恭一馳至大和門下,連聲高喊:
“開大門!”
“升旗!”
“列隊!”
禁內宮門,按製應有的門前後各八名閽卒總共隻見得到一人,正蹲在門根下睡覺,心想是哪個不長眼的敢來吵醒自己的白日夢,睜眼一看是楊複恭,急忙翻身起來。
“楊,楊……”
“混賬東西!”
楊複恭隻罵得一聲。
又抬頭一瞧,城樓上空見幾麵旗幟垂在那裏,巡戍的士卒卻是一個沒見。
他又氣又急,卻也無奈,隻得命令那名閽卒趕緊去叫人。
自己則繼續朝前方軍營一路疾馳……
當李曄一路人行至大和門下時,見到的是城門上下一個人也沒有。
孔緯、杜讓能等人麵麵相覷。
他們也知道神策軍內軍紀荒廢,可怎想到已荒廢至這個地步?
這可是禁宮的城門啊。
劉季述這時看似無心的調侃了句:“聽外麵的人說城內盜賊猖獗,依老奴看來,這些盜賊也是蠢,幹嘛不來宮內偷,這裏可是連個守門的都沒有嗬。”
李曄將這句話聽了進去。
劉季述為人極是狡詐,向來對楊複恭畢恭畢敬,如今卻敢背後嘲諷。
看來張承業幹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