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久攻不下,令希特勒倍感焦急。


    另一方麵,美國的大規模改良裝備令希特勒擔憂,他認為,美國在一年之內便可完成作戰準備,與美做對抗,自己必須掌握更多物資,而物資在東方,必須盡快征服那個生存空間。


    這樣英國就會失去所有希望,主動求和,到那時,美國人想救他們都來不及了。


    希特勒決定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進攻蘇聯,代號紅胡子行動。


    但是希特勒推辭了進攻蘇聯的計劃,他必須幫助他的盟友意大利獨裁者墨索裏尼。


    此時在非洲,意大利軍隊已經被英軍擊敗。


    為了支援墨索裏尼,希特勒派出他手下最優秀的隆美爾將軍去利比亞,隆美爾率領他的裝甲師非洲軍團一路殺來。


    隆美爾是德國的大英雄,1940年,是他拿下了法國的坎布雷、阿拉斯、盧昂和瑟堡。


    1941年4月,希特勒進攻希臘,墨索裏尼曾嚐試過攻占這個國家。


    他對巴爾幹半島發動閃電戰,並在迅速占領南斯拉夫之後,又向克裏特島投放傘兵。


    希特勒鞏固南方之後終於可以安心攻打蘇聯。


    但是他損失了寶貴的時間,紅胡子行動已經拖延數周。


    1940年6月22日淩晨3點,在未正式宣戰的情況下,第一批納粹工兵就已偷偷潛入蘇聯國境。


    他們身後跟著153個德國師,以及芬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部隊,還包括由一個西班牙法西斯分子組成的師部。


    希特勒總共派出了四百萬人、六十萬輛卡車、四千輛坦克、七千門大炮以及三千架戰鬥機。


    短短幾分鍾,一千五百架蘇聯飛機還沒起飛就已被擊毀。


    德軍的進攻在三千多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展開,從三個不同的方向發起。


    北部是意識形態目標,蘇聯革命的搖籃列寧格勒;中部是政治目標蘇聯的首都莫斯科;南部是經濟目標烏克蘭的基輔。


    德軍長驅直入,但是蘇聯的惡略環境和領土的巨大讓他們始料未及。


    他們走了成百上千公裏卻看不見一個村莊,供給越來越困難,運送燃油和彈藥的卡車幾乎寸步難行。


    然而這些德國士兵還要麵對另一個難題,蘇聯打造的新式防禦武器,一種全新的蘇聯坦克出現在他們麵前,它就是t-34,重三十噸,如同一頭巨大的怪獸,這種寬履帶的坦克幾乎能去任何地方。德國的88毫米大炮對它的裝甲都無可奈何。


    蘇聯遭到了巨大損失,但是德國的傷亡人數也在迅速攀升,這讓德軍意識到,蘇聯軍隊的強大,並非是他們可以隨意揉捏的軟柿子。


    德軍繼續向著他們的三個目標前進,一路上俘虜了整支整支的蘇聯軍隊。


    陷入絕境的蘇聯士兵絕望的反擊著,他們的武器越來越少,有時候四五個人隻有一支步槍。


    蘇聯軍隊被迫從整個前線撤退。


    斯大林在形勢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下發動了全國總動員,並對農民下了一道絕對命令:“離開你們住的小農莊,並摧毀所有東西,不給德國納粹留下一點可用物資。”


    這就是斯大林的焦土政策。


    1941年7月初,德軍中部戰線推至別列津河,並且繼續前進。


    蘇聯的反抗越來越強烈,卻依然無法阻止德軍前進的步伐,7月中旬,德軍抵達莫斯科的門戶斯莫林斯克。


    斯莫林斯克會戰持續了三個星期,蘇聯人浴血奮戰,幾乎沒有人被俘虜。


    蘇聯的農民和工人也紛紛加入戰鬥,這引起了希特勒的殘忍報複,他下令:“任何對德國稍有敵視之人立即格殺,不得寬待。”


    紅胡子行動的進展慢了下來,將軍們開始對希特勒采用的三路進攻計劃產生懷疑。


    德國中路集團軍指揮官波克元帥想集中所有兵力攻擊莫斯科,但是希特勒並不喜歡手下的將軍忤逆他。


    古德裏安將軍也在場,他說道:“我們現在距離莫斯科隻有350公裏。”


    希特勒迴應:“你什麽也不懂,你根本不了解什麽是戰時經濟,首先我們需要烏克蘭的小麥,那樣敵人才無法向先前那樣令我們在作戰時挨餓,莫斯科隻是個象征,我們之後再來攻占那個城市。”


    希特勒命令古德裏安轉向南方進攻基輔,以便對展開遊擊戰的蘇聯軍隊形成包抄之勢,這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包圍圈,這一次突襲中,德軍一舉俘虜了六十萬名蘇聯士兵。


    這些俘虜沒有得到任何的供給,德方殘忍的下令,把他們活活餓死。


    在蘇聯北部,列寧格勒被德軍包圍,德軍擬定作戰計劃,不跟蘇聯軍隊打巷戰,決定用炮火和饑餓消滅蘇聯軍隊。


    1941年9月30日,在南方的古德裏安終於收到了希特勒的命令,與其他軍隊迴合,向北進發,逼近莫斯科。


    這是一個巨大的戰場,德國人挺近莫斯科的勢頭似乎不可阻擋。


    德軍又俘獲了七十萬蘇聯士兵,陸軍參謀長約德爾將軍說:“我們已經打贏了這場戰爭。”


    但德軍突然遇到了最大的困境,蘇聯的秋雨使道路上滿是泥濘,裝甲車、卡車和人都寸步難行,德軍一天隻能行進5到8公裏。


    1941年11月1日,德軍挺近莫斯科的速度快了起來,因為寒霜凍住了地麵的泥濘。


    全世界屏息以待,希特勒與斯大林最後的較量已經開始。


    1941年11月,海潮肆虐蘇聯大地,氣溫驟降到零下40攝氏度。


    按照閃電戰的計劃,納粹要在四個月內征服蘇聯,但是冬天讓計劃的實施變得異常艱難。


    很多德國士兵因寒冷和痢疾而死亡。


    盡管麵臨著如此困境,德軍依舊繼續堅定不移的前進著,他們距離莫斯科隻有三十公裏了,希特勒說:“我要把這該死的城市夷為平地。”


    斯大林發表演講,動員全民參戰,誓死抵抗德軍的進攻。


    斯大林發起了莫斯科保衛戰,負責指揮的是他手下最優秀的統帥,45歲的朱可夫將軍。


    幸運女神站在了朱可夫這邊,蘇聯間諜發現,希特勒的盟友日本決定不攻打蘇聯,因為其認定的主要敵人是美國。


    朱可夫由此減少了在遠東的駐軍,他調迴了幾支西伯利亞師,他們裝備精良。


    西伯利亞人不怕寒冷,已經習慣了在極度的寒冷中掙紮,現在他們開始獵捕德國人。


    朱可夫準備兩麵夾攻德**隊。


    西伯利亞師獨特的裝備,在冰天雪地中發揮了巨大的優勢。


    五萬名德國人在戰鬥中死亡或者失蹤,五萬七千人淪為俘虜,他們被送往西伯利亞,這些人隻有十分之一在十五年後迴到自己的祖國。


    莫斯科雖然保住了,但是蘇聯在此次戰爭中有數百萬人喪生,並且危險依然存在。


    德軍被迫撤退二百公裏,希特勒命令他的軍隊不惜一切保住新戰線。


    他撤銷了35名將軍的職務,包括古德裏安。


    希特勒迴到了德國,過著悠閑輕鬆的生活,而那些奔赴莫斯科的士兵則遠在天邊,在雪地深處拚死作戰。


    1941年12月7日,就在希特勒逐漸失去戰爭的主動權時,他的盟友日本突襲了美國位於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


    伴隨著日本飛機的一**攻擊,美國宣布加入二戰。


    1942年初,美國內布拉斯加州。


    已經十三歲的艾倫·湯普森此時已經成長為一個帥小夥,曾經單薄的身材如今已初顯壯碩。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個人再把艾倫當成一個小孩子看了,無論是心智還是身體,艾倫都成為了一個十足的大人。


    蘇聯和德國的戰爭打響,再加上美國宣布加入二戰,代表著整個世界都被卷入了戰爭之中。


    亞倫音訊全無,曾經承諾的會經常寄信迴家,現在卻成了空談。


    而艾倫心中的那顆加入戰爭的火種正在熊熊燃燒,不斷地誘導著艾倫,或許,自己就應該生活在戰爭中吧!艾倫這樣想著。


    渴望平靜的生活,渴望和平,其實對艾倫來說,隻是他刻意表現出來的,或許他真正的內心是渴望戰爭的。


    出生十三年的艾倫,在六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閱讀,一直到了今天。


    他無所不學,文學、政治、人文、地理、化學等,他都有所涉及,但是艾倫真正最用心的是,戰爭。


    沉溺了十三年,偽裝了十三年,終於在這一刻,在美國參加二戰之後,艾倫決定不再虛偽的活著,他想要,也認為自己應該去展現出真正的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黎明行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衍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衍聰並收藏黎明行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