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的確如此,九天之上,不斷降下災劫,無論是多大,光明神尊就站在那裏,它都不能威脅光明神尊分毫,而且,不管來多少,光明神尊都全部吞下。


    不管是雷劫、風災、火災等各種災劫,都不能傷害光明神尊分毫,神道一出,什麽雷劫、火劫,不管來多少,都被他吞噬同化一空,用來增加自己的底蘊。


    見此,九天之上的雷罰也無奈了,在降下九九八十一道災劫之後,便無奈地收了迴去。


    九天之上,再次迴複平靜,若不是附近有一地的雷罰痕跡,這雷罰就仿佛是沒有出來過似的。


    “怎麽迴事?極北苦寒之地發生什麽事了?”


    洪荒之中,有人看見這驚天雷劫,紛紛驚唿,猜測極北苦寒之地發生了何事。


    “三生三世人情故,過去種種皆雲散!


    一朝證道聖神王,未來重重道可期!”


    “吾極北苦寒之主,光明神尊今已證道!”


    “什麽?極北苦寒之主證道了?可惡啊!為什麽吾還無法證道?”


    “洪荒又要多出一方頂級勢力了,唉…洪荒要掀起一番波瀾了。”


    洪荒眾生紛紛驚唿,就連聖人也陰沉著臉不知道謀劃著什麽?


    話說,夏禹百年修道有成,便告別玉玲瓏等四人,下山幫人族治理水患。


    其實,最開始是大禹的父親鯀在治水,可是鯀治水多年,大水依舊沒有消退,鯀不但沒有好的辦法,還消極怠工,采用堵的方法,希望堵住這些洪水。


    可是,這些洪水是水妖在興風作浪,哪有那麽容易停止的,故而,最終他失敗了。


    大禹歸來之後,見天下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還要害人,亂水淹世,深感心痛,他覺得自己身為一個人族,一定要處理好這件事情。


    帝舜將治水任務交給了夏禹,夏禹自然知曉這是一項艱巨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份重大的責任,但他依舊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大禹的父親鯀因治水不利,被發配到了羽山,後來死在那裏。


    大禹非但沒有因此而懷恨在心,反而激起了他的雄心,他覺得自己的父親沒有治好水,而給人民帶來了苦痛與災難,而他自己更應該承擔這份責任,努力去治理好這水患問題。


    夏禹帶領伯益、後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走遍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窮鄉僻壤,各處人跡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他沿途看到了無數的子民在洪水之中掙紮,也看到了無數水妖在吞噬著落誰的群眾,他一次次地在那些流離失所的人民麵前流淚發誓,定要治好水患,還人間一分清淨。


    夏禹吸收了父親采用堵截的方法治水的教訓,而是發明了一種疏導河水的新方法,其要點便是疏通河道,使水能順利東流入海。


    為此,他走遍神州大地,做出最詳盡的計劃部署,勾勒出所需要疏通的河道,一路之上,妖魔鬼怪無數,但依舊擋不住夏禹的腳步。


    開通河道,有時會觸碰到一些妖魔的利益,但夏禹依然沒有害怕,一路上斬妖除魔,開通河道,溝通內外,在神州大地之上繪畫河流,指點江山,潑墨山河社稷。


    一次,他途經青丘,遇到一美麗女子,一段邂逅,女子聽聞他的誌向,願意幫助他治理水患。


    大禹聞言大喜,一路上,兩人相互扶持,最終夏禹也娶了這名女子為妻子。


    原來這名女子名為塗山氏,是青丘一族族長的女兒,為九尾白狐,剛開始是為了接近大禹,謀取功德,但後來她卻是真正愛上了大禹,大禹知道後,也並沒有過多責怪於她。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一次治水路過家門,聽到家中傳來小孩的哭聲,那是他的妻子塗山氏給他生下的一個兒子。


    他多希望進去看他兒子與妻子一眼,但為了治水大任,他隻能向著屋內行了一禮,心中對妻子與兒子愧疚不已,卻又不得不快速離開。


    大禹根據神州山川地理情況,將天下劃分為九州。


    九州依次是冀州、青州、徐州、雍州、荊州、豫州、梁州、揚州、兗州,一舉定下華夏疆域範圍分布,後世沿用千萬年,人們又稱華夏為九州。


    大禹治水方法便是將華夏的山山水水當成一個整體來治理,先治理九州土地,該疏通的便疏通,該平整的便平整,使得大量土地變成肥沃土地。


    之後再治理山脈,其中經過他治理的山脈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嶽山、太行山、砥柱山、碣石山、大別山等等。


    山路治好之後,他便開始疏通水脈,長江以北的大江大河,都有他梳理過的痕跡。


    一路梳理,一路殺妖,一路開道,一路前行,一路之上,他的修為也是突飛猛進。


    九鼎鎮世訣,聚九鼎,方可鎮世。


    九鼎分別為:天鼎、地鼎、陰鼎、陽鼎、風鼎、雷鼎、山鼎、澤鼎、水鼎。


    九鼎,每一鼎都需要無盡資源,都需要凝聚天地元素之力,每一鼎,都相當於一個洞天,最後甚至都能演化出一方世界。


    大禹一路上降妖除魔,治理山河,疏通脈絡,靠的便是他的九鼎,九鼎包容天地間一切最基本元素,無物不吞,無物不聚,所以,這治水雖然是他的責任,但又何嚐不是一種機緣呢。


    最後,百年時間,終於讓他疏通了天下的水道,將河流引進東海,今後不管有多少水患,都會經過河道而進入東海。


    治水工程,至此完美竣工。


    當然,也不算是很完美,他還沒有找出最後發動無數水妖,禍亂天下的幕後人物,但即便如此,治水之事也完成了。


    大禹靠此次治水之功,贏得了天下民心,大禹治水,大仁大義,舉世無雙,最後帝舜證道大帝,去了火雲洞,將帝位禪讓於大禹。


    至此,人族最後一位大帝,北方夏禹大帝,終於開啟了他的帝王生涯。


    有言:功高齊天民敬仰,舜帝寶座傳禹官!


    一日,夏禹正在與自己的妻子塗山氏吃飯,突然聽到有人來報。夏禹皺了皺眉,走出宮殿,對那人問道:“何事如此驚慌?”


    “啟稟大王,長江、黃河流域這段時間突然泛濫,江河倒流,山河崩塌,滔滔河水,朝著兩岸人族部落衝擊而去,不少人族部落都已遭難。”


    那人臉上滿是驚慌的說道。


    “什麽?竟有此事!”


    夏禹臉上一驚,之後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但卻沒有懷疑事情的真假,這種事情沒人會說謊,於是馬上說道:“速速召集眾臣,並通知我師尊、師叔等人,我先行一步。”


    之後,大禹也沒有多說,甚至都來不及告知妻子一聲,便飛速朝著黃河、長江流域飛去。


    “是!”


    那人急忙應了一聲,便朝著眾臣所在之地奔去。


    “轟隆隆!”


    當大禹來到現場之時,發現事實果真如那人所言,兩江流域的河水已經開始泛濫成災了,而且事實比那人說的還要嚴重。


    隻見那渾濁的河水滔天而起,直上虛空數萬丈,然後狠狠地衝擊下來,拍擊到河道兩岸,巨大的力道將河道衝擊垮了。


    河道坍塌,滔天河水徑直朝著兩邊傾瀉而出,滾滾大江如同洪荒猛獸,衝擊而去。


    無邊樹木倒下,無數山石倒塌,無盡房屋坍塌,無窮莊稼被淹沒,無數人族被淹沒在大將江之中,掙紮不已!


    災難,無盡的災難降臨,帶走無窮生命。


    夏禹臉色陰沉,看著那在水中掙紮不斷的人類,臉上露出悲痛之色,他大喝一聲:“九鼎鎮世,濟世天下!九鼎,出!”


    “一鼎鎮天!”


    夏禹大手向著虛空一指,頓時,從他頭頂飛出一道白色流光,uu看書 ..cm 流光衝天,瞬間便直入九霄,化作一方巨大的白鼎。


    那白鼎一圓口,兩方耳,三巨腳,鼎身上可著一副神獸圖案,正是螭吻,龍生九子,九子之一。


    一道神獸刻紋,布滿整個鼎身,一雙眼睛中有種莫名的神韻,好似是活的一般。


    鼎內白茫茫一片,看不清其內的情況,但卻可以感受到一股縹緲、悠遠、廣闊的氣息,如同天界。


    大鼎散發出淡淡的光暈,向著四方擴散而去。


    白鼎倒掛,大口朝下,三腳頂天,散發出強烈無比的威壓,像是要將這片天都鎮壓下去,地麵此刻狠狠地震了一震,普通凡人,哪還有能力抵抗。


    “一鼎鎮地!”


    夏禹大帝再次伸出一指,指向大地,此次是從他的腳下飛出一道黃色的流光,流光遁地,開始變大,瞬息之間,便化作一方巨大的黃色元鼎。


    如之前的白鼎一般形狀,隻是此次上麵刻的是霸下,亦是龍之九子之一,似龜有齒,喜歡負重,鼎內為黃色一片,讓人看不清虛實。


    黃色光暈向著四方擴散開來,一股莫名的沉重感出現在這片虛空中,讓人感受到腳下的大地似乎是厚重了一些,踩上去更讓人感覺到踏實。


    此鼎並沒有像之前那白鼎倒放,似乎是要埋葬什麽,它卻是四四方方地正放於大地中央,腳底與大地相連,有著源源不斷地大地之力注入其中,似乎它本就是大地的一部分,使之變得堅不可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之葫蘆大道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四都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四都象並收藏洪荒之葫蘆大道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