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有沒有那麽多生靈給你教化,你能得到多大的功德,更不用說你有沒有鎮壓氣運的靈寶?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沒有聖道之基——鴻蒙紫氣啊!
這想法雖然看似無稽,但卻是洪荒生靈內心深處一種最為真實的想法。
其中,以冥河最為典型,早在女媧成聖之時,他心中便有了一絲想法,如今再次見到幾位聖人立教成聖的經過,他心中的想法更加堅定了。
此時,洪荒中的其他大神通者們,卻是都將目光投向五莊觀。
當初道祖鴻鈞分發鴻蒙紫氣,三清以及女媧、西方二聖都已成聖,隻有紅雲這個幸運得到鴻蒙紫氣的大神通者,還沒有成聖。
大家都不禁在想:“這紅雲是不是也要成聖了,他會立什麽教呢?”
可惜,諸神等了許久,都沒有等到紅雲成聖,不要說成聖了,就是連個異動都沒有。
直到許久,人們才確定,紅雲這貨隻怕是不會立教成聖了。
五莊觀中,眾人自然也聽到了洪荒之中成聖的聲音,紅雲實際上心中也想成聖啊!
雖然大家都是準聖強者,其他人成聖了,奈何自己感受不到絲毫的機緣,對此,紅雲除了苦笑之外,再無他法了。
同時,他心中也頗為焦急,就連他的好友鎮元子,都在為他著急,但成聖這種事情,可不是著急就能成功的,沒有機緣,一輩子也休想成聖!
且不說,紅雲的聖位有多麽惹人眼紅,卻說自從眾生立教之後,洪荒中的眾多生靈便爭先恐後地跑去昆侖或者西方靈山,準備拜聖人為師。
有一個聖人為老師,到時在洪荒中還不橫著走?再說,就算拜不了聖人為師,就是混入聖人門下,也是極好的。
畢竟,上麵有聖人罩著,做什麽事都便利的很,更不用擔心自身安危問題。
一時之間,昆侖山變得熱鬧非凡。
對此,元始與通天采取了兩種不同的態度。
昆侖山外前來求聖拜師之輩,有好有壞,有仙有魔,有妖有怪,什麽三教九流都有。
對此,元始的態度是:
心性不定者,不收;
道心不堅者,不收;
悟性不佳者,不收;
根骨不良者,不收;
氣運不濃者,不收;
看不順眼者,不收!
為此,元始特地在昆侖山上設下三重考驗,一重為六欲惑心陣,以迷惑人心靈為主,若是心性不定者,可能一輩子沉淪其中,不可自拔。
此陣可考驗修士的心性、心靈。
二為百級求道路,共設有一百級台階,每一級台階上,都有元始特意刻下的禁製陣法或者符篆,能夠根據每一個修士的修為,分別對應不同的重力威壓,每上一級台階,重力威壓便會增加一倍。
可以說,即是兩個人同時在一道台階上,隻要他們的修為不同,他們對應的重力也會不同,能夠走上六十級以上者,視為通過。
此重考的是修士的向道之心。
三為三千問道台。
此重共設三千道台,修士站立其中,由問道台提問,修士迴答問題,迴答正確者,能夠到下一道台。
這些問題中有好有壞,有難有易,有與道相關的,也有無關的,簡直是包羅萬象,什麽問題都有。
你可能一直遇到的都是同一個問題,也可能遇到的都是最難的問題,亦或者是最簡單的問題。
能夠答出五十或者五十以上道問題的修士,便視為通過考驗。此題既考悟性,也考修士氣運,又考修行的知識麵,可謂是一關萬重難!
最後三關夠通過者,即是心性堅定、道心堅固、悟性良好、氣運深厚的修士,之後便可麵見元始聖主,簡稱麵試。
前三關通過者還不算,最後一關在最為重要。
元始看得順不順眼是最重要的,若是他順眼了,前麵三關不過者,他也可以收位弟子,若是看不順眼的,就算前三關都通過了,他也不會收。
麵對這三重考驗,真不知道洪荒之中有多少人能夠滿足這種近乎苛刻的考驗,能夠成為元始的弟子?
元始麵對收徒一事,如此嚴謹,近乎苛刻,而作為元始的兄弟通天,態度卻是與元始截然不同。
通天認為,道法自然,天地萬物,都具有道性,三界之中,芸芸眾生,萬物皆可成道,凡有向道之心者,皆可拜入他的門下。
不分美醜,不論善惡,不劃高低,凡有向道之心者,即是有緣。在通天眼中,成道的關鍵在於是否有向道之心。
一日五聖,這是何等景象,整個洪荒都因此沸騰了,聖人出世,天降祥瑞,普天同慶。
無數生靈因此而被點化,洪荒天地仿佛受到了洗禮一般,不少名山大川竟然恢複了往年的生機,天地間的靈氣也比之前濃鬱了幾分。
葫蘆島上,葫蘆天尊坐看五人成聖,心中知道,聖人時代已經完全來臨,日後的明爭暗鬥都將是超乎尋常的,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好在聖人之間並不是鐵板一塊,縱是三清,恐怕用不了多久也會分家。
聖人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唯有利益罷了。
好比封神之戰,老子與元始天尊為了對付通天,竟然請來了西方的準提和接引,兄弟之情竟然完全被他們拋之腦後。
他們為何?為的不過是大教氣運,反倒是準提和接引二人不是兄弟,之間的情誼卻比三清還要穩固。
不過有一點倒是讓葫蘆天尊有些意外,聖人齊出,洪荒天地的靈氣竟然有所複蘇。
想當初龍漢量劫之前,天地間靈氣充裕,不少名山大川都是靈氣如雨,可現如今又有多少地方能有如此景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地間的靈氣越來越稀薄,哪還有往日景象。
而現在,聖人出世,天地間的靈氣竟然有所複蘇,這怎能不讓葫蘆天尊生疑,當初女媧出世之時,葫蘆天尊並未多想,一心隻在神聖葫蘆與人族身上。
可現在看來,從那時起,天地間的靈氣便複蘇了一點,隻是葫蘆天尊為察覺到罷了。
可現在,一日五聖,天地靈氣一下子複蘇近三成,葫蘆天尊又豈會察覺不到,難道隻是因為聖人出世,天降祥瑞所致?
不,應該不是如此!
天降祥瑞,靈氣濃鬱不過是一時的,根本不會如現在這般,整個洪荒的靈氣都濃鬱了三成。
難道是……葫蘆天尊突然仰頭望天,難道是天道變強了,又或者說,天道更完善了?
聖人出世乃是天道大勢,聖人法力無邊,uu看書.ukansh雖然很容易便會對洪荒造成損傷,但他們的出世的確可以讓天道變得更加完善,若此天地靈氣複蘇倒也解釋得通。
天道變得完善,聖人的戰力也會跟著增加,畢竟他們可以借用天道之力,如此對葫蘆天尊來說倒不是個好消息。
不過到了混元境界,聖人們不可能隨便出手,大戰所帶來的後果不可估計,就目前而言,葫蘆天尊與六位聖人沒有任何衝突,暫時也不用擔心,他隻需潛心修行,提升實力即可。
五聖齊出,給洪荒帶來了影響可不小,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巫妖兩族。
原本巫妖兩族可以說是洪荒天地之主,隨後三生道人成聖,兩族地位稍有降低,而後女媧出世,妖族地位再次增長。
但現在不同了,又有五位聖人一同出世,巫妖兩族在洪荒的地位可謂是一降再降。
而且,這五位聖人可以說,隻是兩股勢力,一為三清,二為西方,哪一方都不是巫妖兩族能夠得罪的。
天庭靈霄寶殿,帝俊、太一、伏羲、鯤鵬以及諸多妖聖齊聚一堂,為的自然是商討一日五聖一事。
以前,他們所要在意的隻有巫族,可現在不同了,聖人皆已出世,妖族自然也要關注聖人的動靜,畢竟聖人非同小可,足以影響洪荒局勢。
商議了半天,最後計蒙說道:“陛下,依我之見,三清與西方二聖,對我妖族而言都沒多大關係。”
“三清與巫族雖屬同源,但雙方卻從未有過來往,巫妖之爭他們也從未插手,不用太過擔心他們。”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沒有聖道之基——鴻蒙紫氣啊!
這想法雖然看似無稽,但卻是洪荒生靈內心深處一種最為真實的想法。
其中,以冥河最為典型,早在女媧成聖之時,他心中便有了一絲想法,如今再次見到幾位聖人立教成聖的經過,他心中的想法更加堅定了。
此時,洪荒中的其他大神通者們,卻是都將目光投向五莊觀。
當初道祖鴻鈞分發鴻蒙紫氣,三清以及女媧、西方二聖都已成聖,隻有紅雲這個幸運得到鴻蒙紫氣的大神通者,還沒有成聖。
大家都不禁在想:“這紅雲是不是也要成聖了,他會立什麽教呢?”
可惜,諸神等了許久,都沒有等到紅雲成聖,不要說成聖了,就是連個異動都沒有。
直到許久,人們才確定,紅雲這貨隻怕是不會立教成聖了。
五莊觀中,眾人自然也聽到了洪荒之中成聖的聲音,紅雲實際上心中也想成聖啊!
雖然大家都是準聖強者,其他人成聖了,奈何自己感受不到絲毫的機緣,對此,紅雲除了苦笑之外,再無他法了。
同時,他心中也頗為焦急,就連他的好友鎮元子,都在為他著急,但成聖這種事情,可不是著急就能成功的,沒有機緣,一輩子也休想成聖!
且不說,紅雲的聖位有多麽惹人眼紅,卻說自從眾生立教之後,洪荒中的眾多生靈便爭先恐後地跑去昆侖或者西方靈山,準備拜聖人為師。
有一個聖人為老師,到時在洪荒中還不橫著走?再說,就算拜不了聖人為師,就是混入聖人門下,也是極好的。
畢竟,上麵有聖人罩著,做什麽事都便利的很,更不用擔心自身安危問題。
一時之間,昆侖山變得熱鬧非凡。
對此,元始與通天采取了兩種不同的態度。
昆侖山外前來求聖拜師之輩,有好有壞,有仙有魔,有妖有怪,什麽三教九流都有。
對此,元始的態度是:
心性不定者,不收;
道心不堅者,不收;
悟性不佳者,不收;
根骨不良者,不收;
氣運不濃者,不收;
看不順眼者,不收!
為此,元始特地在昆侖山上設下三重考驗,一重為六欲惑心陣,以迷惑人心靈為主,若是心性不定者,可能一輩子沉淪其中,不可自拔。
此陣可考驗修士的心性、心靈。
二為百級求道路,共設有一百級台階,每一級台階上,都有元始特意刻下的禁製陣法或者符篆,能夠根據每一個修士的修為,分別對應不同的重力威壓,每上一級台階,重力威壓便會增加一倍。
可以說,即是兩個人同時在一道台階上,隻要他們的修為不同,他們對應的重力也會不同,能夠走上六十級以上者,視為通過。
此重考的是修士的向道之心。
三為三千問道台。
此重共設三千道台,修士站立其中,由問道台提問,修士迴答問題,迴答正確者,能夠到下一道台。
這些問題中有好有壞,有難有易,有與道相關的,也有無關的,簡直是包羅萬象,什麽問題都有。
你可能一直遇到的都是同一個問題,也可能遇到的都是最難的問題,亦或者是最簡單的問題。
能夠答出五十或者五十以上道問題的修士,便視為通過考驗。此題既考悟性,也考修士氣運,又考修行的知識麵,可謂是一關萬重難!
最後三關夠通過者,即是心性堅定、道心堅固、悟性良好、氣運深厚的修士,之後便可麵見元始聖主,簡稱麵試。
前三關通過者還不算,最後一關在最為重要。
元始看得順不順眼是最重要的,若是他順眼了,前麵三關不過者,他也可以收位弟子,若是看不順眼的,就算前三關都通過了,他也不會收。
麵對這三重考驗,真不知道洪荒之中有多少人能夠滿足這種近乎苛刻的考驗,能夠成為元始的弟子?
元始麵對收徒一事,如此嚴謹,近乎苛刻,而作為元始的兄弟通天,態度卻是與元始截然不同。
通天認為,道法自然,天地萬物,都具有道性,三界之中,芸芸眾生,萬物皆可成道,凡有向道之心者,皆可拜入他的門下。
不分美醜,不論善惡,不劃高低,凡有向道之心者,即是有緣。在通天眼中,成道的關鍵在於是否有向道之心。
一日五聖,這是何等景象,整個洪荒都因此沸騰了,聖人出世,天降祥瑞,普天同慶。
無數生靈因此而被點化,洪荒天地仿佛受到了洗禮一般,不少名山大川竟然恢複了往年的生機,天地間的靈氣也比之前濃鬱了幾分。
葫蘆島上,葫蘆天尊坐看五人成聖,心中知道,聖人時代已經完全來臨,日後的明爭暗鬥都將是超乎尋常的,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好在聖人之間並不是鐵板一塊,縱是三清,恐怕用不了多久也會分家。
聖人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唯有利益罷了。
好比封神之戰,老子與元始天尊為了對付通天,竟然請來了西方的準提和接引,兄弟之情竟然完全被他們拋之腦後。
他們為何?為的不過是大教氣運,反倒是準提和接引二人不是兄弟,之間的情誼卻比三清還要穩固。
不過有一點倒是讓葫蘆天尊有些意外,聖人齊出,洪荒天地的靈氣竟然有所複蘇。
想當初龍漢量劫之前,天地間靈氣充裕,不少名山大川都是靈氣如雨,可現如今又有多少地方能有如此景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天地間的靈氣越來越稀薄,哪還有往日景象。
而現在,聖人出世,天地間的靈氣竟然有所複蘇,這怎能不讓葫蘆天尊生疑,當初女媧出世之時,葫蘆天尊並未多想,一心隻在神聖葫蘆與人族身上。
可現在看來,從那時起,天地間的靈氣便複蘇了一點,隻是葫蘆天尊為察覺到罷了。
可現在,一日五聖,天地靈氣一下子複蘇近三成,葫蘆天尊又豈會察覺不到,難道隻是因為聖人出世,天降祥瑞所致?
不,應該不是如此!
天降祥瑞,靈氣濃鬱不過是一時的,根本不會如現在這般,整個洪荒的靈氣都濃鬱了三成。
難道是……葫蘆天尊突然仰頭望天,難道是天道變強了,又或者說,天道更完善了?
聖人出世乃是天道大勢,聖人法力無邊,uu看書.ukansh雖然很容易便會對洪荒造成損傷,但他們的出世的確可以讓天道變得更加完善,若此天地靈氣複蘇倒也解釋得通。
天道變得完善,聖人的戰力也會跟著增加,畢竟他們可以借用天道之力,如此對葫蘆天尊來說倒不是個好消息。
不過到了混元境界,聖人們不可能隨便出手,大戰所帶來的後果不可估計,就目前而言,葫蘆天尊與六位聖人沒有任何衝突,暫時也不用擔心,他隻需潛心修行,提升實力即可。
五聖齊出,給洪荒帶來了影響可不小,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巫妖兩族。
原本巫妖兩族可以說是洪荒天地之主,隨後三生道人成聖,兩族地位稍有降低,而後女媧出世,妖族地位再次增長。
但現在不同了,又有五位聖人一同出世,巫妖兩族在洪荒的地位可謂是一降再降。
而且,這五位聖人可以說,隻是兩股勢力,一為三清,二為西方,哪一方都不是巫妖兩族能夠得罪的。
天庭靈霄寶殿,帝俊、太一、伏羲、鯤鵬以及諸多妖聖齊聚一堂,為的自然是商討一日五聖一事。
以前,他們所要在意的隻有巫族,可現在不同了,聖人皆已出世,妖族自然也要關注聖人的動靜,畢竟聖人非同小可,足以影響洪荒局勢。
商議了半天,最後計蒙說道:“陛下,依我之見,三清與西方二聖,對我妖族而言都沒多大關係。”
“三清與巫族雖屬同源,但雙方卻從未有過來往,巫妖之爭他們也從未插手,不用太過擔心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