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這時,細川晴元看準機會,暗中潛入了關押長宗我部國親的監牢。他打暈了守衛,打開了牢門,放走了長宗我部國親。然而,這一幕卻被一名明軍的巡邏兵發現。士兵們瞬間圍了上來,將細川晴元逮捕。


    細川晴元被帶到張經的麵前。張經看著這位背信棄義的降將,心中憤怒不已。但細川晴元卻毫無悔意,他笑了笑,道:“大人,我放走了敵人,但我死而無憾。我曾為明軍效力,但我也深知明朝的律法。我這麽做,隻是想讓我的友人安然離去。”


    張經的臉色鐵青。他看著細川晴元,覺得再留著他可能還會做出背叛大明的事,於是,他命令士兵將細川晴元處決。隨著一聲火槍響,細川晴元的生命消逝在四國的土地上。


    張經率領著明軍攻占了四國的大部分地區。戰爭的硝煙雖已消散,但他的麵容上卻帶著深深的憂慮。他深知,此刻的勝利雖大,但未來的路還長。他看著疲憊的士兵們,心中明白,他們需要休息,需要恢複體力。


    於是,他修書一封,上呈給統帥朱傑。信中,他詳細地描述了當前的戰況,以及他對於下一步行動的請求。他說:“吾軍雖已取四國大部分地區,然士兵疲憊,需暫休整。待大人攻下伊予國後,再行會軍可也。”


    朱傑經常會收到張經和譚綸給他的戰報,所以朱傑深知張經和譚綸他們這一路征戰的不易。他清楚地看到,張經的請求是出於對士兵的關愛和對戰爭全局的考慮。他深深地理解,戰爭不僅僅是關於勇氣和毅力,也是關於策略和耐心的。


    於是,朱傑當即傳令張經在德島休整。他知道,隻有讓士兵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補給,才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發揮出最大的力量。同時,他也向張經保證,他會盡快攻下伊予國,然後與他們在德島會軍。


    接到命令的張經,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他知道,他的士兵們可以暫時告別戰場,享受一段短暫的安寧。而他,也可以有時間去思考下一步的行動,去評估這場戰爭的可能走向。


    在德島的張經軍營中,士兵們聽到了這個消息,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欣喜的表情。雖然他們知道戰爭並沒有結束,但他們知道他們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休息,去恢複體力。他們開始忙碌起來,整理戰旗,修理武器,準備迎接未來的挑戰。


    與此同時,朱傑也在積極準備對伊予國的進攻。他知道,他的任務還沒有完成,他還需要為明朝贏得更多的土地。他深深地感到責任重大,但他也深深地感到信心滿滿。因為他知道,他有譚綸、戚繼光這樣出色的將領在身邊,有無數勇敢的士兵在前方為大明征戰。


    其實在張經和譚綸那邊不斷有戰果傳來的時候,朱傑這邊也很著急,但是朱傑遇到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那就是伊予國水軍。


    伊予國的水軍以其強大的實力和獨特的戰術而聞名。這支水軍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之前的鐮倉時代,當時伊予國的豪族河野氏已經在西中國地區活躍,但戰國時代的紛爭給予了河野氏發展的新機會。


    伊予國的海岸線漫長且複雜,為水軍提供了天然的堡壘和避風港。在這片海域上,河野氏的水軍逐漸嶄露頭角。他們以小型的船隻,如“郡船”和“楠船”為主力,靈活穿梭在海麵上。這些小船雖然無法承受大船的撞擊,但憑借著速度和機動性的優勢,可以在需要時快速撤離,也能輕易地繞過大船,進行側麵攻擊。


    河野氏的水軍特別擅長使用“釣鍾戰術”。這種戰術的核心是通過誘敵深入,將敵方的大船引入己方小船的包圍圈中。當敵船被圍困時,河野氏的水軍便發動猛烈的攻擊,使敵船無法掙脫。這種戰術體現了河野氏對海上情況的精準判斷和深思熟慮的策略。


    在戰國時期,伊予國的水軍不僅在防禦方麵表現出色,更在進攻方麵有著不俗的成就。他們多次成功地襲擊敵方的海岸線,甚至一度打到了敵方的內陸。這種獨特的戰術使得河野氏的水軍在戰國時期的大背景下脫穎而出,成為了西中國地區的一大威脅。


    所以,朱傑在打算占領伊予國時就遇上了這麽個硬茬子,徐渭向朱傑提出了一個進攻伊予國的策略。徐渭的策略核心在於從海上形成包圍,切斷伊予國與外界的聯係。他主張明軍應利用海上優勢,控製伊予國的海岸線,既阻斷了伊予國的海上支援,又能夠封鎖他們的貿易路線。在此基礎上,明朝可以圍而不攻,對伊予國施加壓力,迫使其屈服。


    朱傑對徐渭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的考慮。他意識到,徐渭的提議不僅富有策略性,而且操作性極強。如果能夠成功實施,那麽明朝將能夠有效地壓製伊予國的崛起。於是,朱傑決定采納徐渭的建議,將進攻伊予國的戰略重點放在海上包圍上。


    在朱傑的命令下,明朝龐大的海軍力量開始集結,由戚繼光指揮,準備從海上進攻伊予國。


    在明亮的月光下,數百艘戰船悄然出發,劃破了寧靜的海麵,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跡。海麵上,風帆飄動,發出嘶嘶的聲音,仿佛是勝利的唿喚。明朝的水師在海麵上形成了長長的陣線,猶如一條巨龍,在黑暗中向著伊予國撲去。


    包圍伊予國的計劃需要精細的策略和無比的勇氣。明朝的水師需要麵對各種未知的危險和挑戰,包括惡劣的天氣、強大的敵人和深不見底的海底。然而,對於朱傑和他的水師部隊來說,這並不是他們第一次麵對這樣的挑戰。他們已經習慣了大海的咆哮和波濤,習慣了在風浪中尋找方向。他們的目標堅定,信心充足,準備用他們的勇氣和智慧書寫下明朝海洋曆史上新的篇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平倭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煮熟的鴨子也能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煮熟的鴨子也能飛並收藏明末平倭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