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離開了,帶著滿腔熱血前往貴州,他將於孫可望匯合,一同圖謀川蜀之地。


    有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在皇城內的朱由崧做出了一個令方小白也不禁心動的公告:自孝烈皇帝於京師駕鶴,朕登基應天府已半年有餘,雖有進取實為後退,今聞韃虜兵敗,元氣大傷,實乃天佑大明,朕今日立下誓言,不論出身,不論地位,不論男女老幼,光複京師者可封王!


    封爵,還是封王爵!大明史上即便是開國時朱元璋也僅僅給幾位死後的開國異姓功臣追贈王爵,斷沒有如朱由崧這般大氣。


    一時間,報名參軍者不計其數,方小白設在南京的募兵處快被青壯擠爆了,短短三天應征者竟然比過去三個月還要多。


    方小白樂的其見,正好他也準備組建新軍。光靠他手中的卡牌支持與韃子和混沌戰鬥,那是癡人說夢,卡牌總會有用盡一天,在沒有補充的情況下,用一張少一張,得緊巴點過日子。


    新軍的組建因朱由崧的許諾,提前許多天完成,第一批五萬四千新兵,入駐南京京營,準備接受新式訓練。


    首相官邸,方小白辦公室。


    朱大典老神在在坐在椅子上對麵,品著方小白珍藏的雨前龍井,一份文案擺在方小白麵前,愁得他眉毛眼睛擠到一塊去了。


    “朱大人,我把國防大臣的位置交給你了可不是讓你跑我這來哭窮的。上個月你也看見了,我剛剛整合江南各地的軍閥,財政上還是赤子,哪有銀子給您擴軍呀?”


    朱大典惘若未聞,輕輕蓋上蓋子:“首相大人,本官知道,您來南京城的時候,可沒少查抄官員府邸,古董字畫什麽下官也就不談了,不過這銀子……”


    尼瑪,這家夥惦記上老子的銀子了:“朱大典!哪些銀子我有貪墨,全用在百姓移民上了,你也知道,這麽大的工程,不是幾百萬兩銀子搞得定的,我給你算算,移民工程一年下來要七八百萬兩銀子,官員俸祿一個月也有幾萬兩銀子,建設邊防也要銀子,還有一些民生打您的事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方小白說得口幹舌燥,將擴軍計劃書丟在一邊,拿起茶杯咕嚕咕嚕猛灌幾口。


    他所說的半真半假,自從搞定了江南軍閥,稅收方麵總算有點起色,至少能支付得起南京各部門官員的工資,不需要自掏腰包。可他的情報網和黃河防線、旅順防線都需要大量銀子支持,前線拚死拚活的將士也得多少給點補貼。


    ァ新ヤ~8~1~中文網.x~8~1zщ


    一來二去,抄家得來的七千萬兩銀子差不多去了一半,剩下的銀子勉強維持所有開銷,怎麽可能承受住再一次擴軍。


    “朱大人!我的朱大人啊,我有個提議,既然是新軍,那就不能按照老一套對待。”


    “此話怎講?”


    “新軍新軍,顧名思義,以全新的訓練方式、思想教育、福利待遇組建的新式軍隊,它們不同於舊式軍隊拿糧吃餉,終生為兵,而是義務兵製度。”


    朱大典被勾起了興趣,義務兵製度,難道方小白又想到啥好點子了?他的身體微微前傾,聆聽方小白接下來說的話。


    臨場發揮不是方小白的強項,但現在這狀況隻能硬著頭皮上了:“朱大人,所謂義務兵,乃朝廷要求適齡男女無償通過體檢等方式選拔進入軍隊服役,服役期限以三年為標準,每年選拔,保證兵源充裕。”


    “侯爺,如你所言,沒有糧餉,士卒為何願意為朝廷征戰?”


    方小白忍不住要給朱大典豎大拇指:“朱大人問道點子上了,既然是義務兵,那義務二字不是白說的,參軍當兵是每個百姓應盡的義務,算是半強製性,朝廷隻要象征地提供糧食、武器裝備和少量金錢維持義務兵基本生活水平即可。”


    後世完善的兵役製度是是最好的參照,不用白不用。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朱大典瞬間感覺眼前豁然開朗:“義務兵!好一個義務兵!破虜候,您替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若是此事能成,過幾日本官在聚香樓宴請侯爺吃頓好的。”


    “行,靜候佳音。”


    打發走討債的朱大典,方小白一下子癱軟在椅子上,得空的他簽署完幾份文件後轉身看向背後的地圖自言自語道。


    “朱由崧呀,朱由崧,你這是逼我北伐呀!赤裸裸的陽謀,哼!不過我猜得出這主意的不會是你朱由崧,看來你背後有能人!”


    摸著胡子拉碴的下巴,uu看書 .uukanshu 方小白思考進攻計劃:濟南鮑裏斯、勞恩·列奧康沃爾手中有十三萬大軍,北靠黃河天險,不容易直接渡河北上,西麵是清廷河南督師張延玉的地盤,他正在和湧入的綠皮主力玩貓捉老鼠遊戲,此時若是西進,收複河南難度沒有那麽大。


    前些日子李成棟來信說他已經擊潰盤踞在武昌的孔有德部,耿仲明、尚可喜向北、東兩個方向逃竄,他正與劉肇基分兵追擊,一路光複湖北數十城,戰果頗豐,韃子在湖北的勢力不複存在。


    全線捷報,本應該是件值得慶祝的事,方小白還是愁眉不展:時間不等人,繼續打下去,自然能收複黃河以南所有淪陷區。


    屆時野獸人數十萬大軍同樣湧入華北平原,造成的災難也許十年都恢複不了,怎麽辦?


    站起身,方小白在屋內來迴走動,想法幾個點子很快又自我否決,在反反複複思考後,他悲哀地發現,隻要清廷還控製著華北,數百萬華北百姓就沒法南遷。


    “看來隻有兩個選擇了,一個通過外交手段暫時達成和平,讓清廷幫助疏散百姓,另一個,旅順方麵主動出擊,牽製野獸人步伐,關內所有軍隊加快進攻,爭取先野獸人一步消滅韃子。”


    方小白清楚地知道,二者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背負罵名,忍辱負重,還是遵循民意,拋棄華北。


    最終,一件意外收到的情報替他做出了決定。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全戰迴南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裏分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裏分頭並收藏帶著全戰迴南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