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大步流星踏進承明殿,聲如洪鍾,人未到聲先至,來到大殿上直奔金鑾,衝著長公主喊道:“我大恆是沒人了嗎,何時輪到一個女子在金鑾殿上發話。”


    百官立刻都安靜下來,隻見此人身材極為魁梧,腰間佩一柄長劍,麵向新君,既不下跪也不行禮,麵紅耳赤,怒意滿堂。


    “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在殿上喧嘩。”子龍也被嚇住了,不敢言語,隻有長公主嗬斥了一聲。


    “寡人,威王也,怎麽公主殿下不是應該在後殿待著嗎?”來人自報名號,看來的確是一方國主,要不然誰敢佩劍上殿,且不行下跪之禮。


    “原來是威王大駕,按照我大恆禮儀,威王應該叩拜新君才是。”長公主毫不示弱。


    威王麵不改色,即便是在先帝麵前,他都可以免禮跪拜,更何況是麵對一個沒有任何威望的頑童。他高聲譴責:“公主殿下帶著女侍上殿,如此羞辱群臣也就罷了,還定什麽年號龍興,竟不知新皇名諱,這是要天下人恥笑我大恆的天子嗎?”


    長公主麵對威王洶湧的氣勢,一時竟答不上話來,畢竟她是女流之輩,又開女子上朝先例,於禮不合。於是對女侍官使了個眼色,意思是讓那個叫阿沅的女官告退。


    女侍下去之後,威王的怒意尚未消退,隻見他環顧大殿,麵露疑色,又責問道:“公主殿下,二皇子為何不見?”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又開始議論紛紛,這也是他們心中的疑惑。按照祖製今日坐在金鑾殿上的理應是那二皇子才對,但是今天沒有人看見二皇子,更別說登基了。


    威王在大殿之上咄咄逼人,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二皇子溫厚儒雅,頗有諸葛之風。威王雖為一介武夫,可唯獨對二皇子賞識有加,也算是忘年之交。如今二皇子突然不見蹤跡,卻偏偏是在先帝崩殂之際,不得不令人懷疑。


    長公主甚感頭痛,若是一般的臣子,定然不敢如此無禮,偏偏是武威國國主,要知道威王不僅勇武過人,且和先帝有結義之情,當下有點下不來台,因為她也不知道她那二皇兄究竟去了哪裏。


    “威王叔且息怒,二皇兄去了哪裏,子依確不知情。父皇剛剛駕鶴西去,那北勒仍對我朝虎視眈眈,整個幽州都處於危難之中。國不可一日無君,新皇登基勢在必行,想必二皇兄也是能夠理解的,威王又何必耿耿於懷呢。”


    長公主想放低姿態給威王一個麵子,又以國事為重陳述利弊,看起來頗有情理。但是威王卻不吃這一套,他心想還能被這黃毛丫頭給鎮住不成,於是喝道:“那…即便是三皇子登基,又關你公主何事?新皇陛下接見群臣,受我等一拜,公主乃是女兒身,理當迴避。”


    威王不依不饒,長公主反駁道:“陛下年少,尚不能處理朝政,本宮身為長公主,代為輔政,又有何不可?”


    威王本就是個急性子,被公主氣得直瞪雙眼,大喝一聲:“你這是強詞奪理!即便是輔政,也是由這些三朝元老們擔待,又怎能輪到你一個黃毛丫頭來管事兒?”


    威王一邊罵著一邊指向默不作聲的大臣。


    長公主一聽,頓時就臉紅到耳根。這老家夥真是一點麵子都不給啊,好歹自己小時候也是被他抱過親過的,今日卻是對她攝政意見極大,心想這是我皇家的事,你一個異姓王管那麽寬做甚。


    “威王,本宮輔政乃父皇遺詔,念你是一國之主,不與你計較,你且退下吧!”


    “你…”


    就在激烈爭論的時候,突然傳來一個尖銳的聲音:“你們別吵啦…”


    說話的不是別人,卻是坐在龍椅上早就憋不住的新任皇帝子龍。


    眾人愕然!


    隻見少年皇帝蹭的一下站了起來,用手捏著褲襠就往側殿跑去,邊跑邊道:“快快…我要尿出來了…都讓開…”


    尷尬的氣氛縈繞大殿,就連垂足頓胸的威王都不知道該怎麽言語了,長公主更是差點兒沒哭出來,不過眼睛卻是已經濕潤了,好在中間還有簾布的遮擋,大臣們怕是無法察覺。


    就在此時,群臣中終於站出一個人來,此人年過六旬,發白臉紫,體型有些發福,衝著威王行了個禮,道:“威王息怒,長公主殿下也是為國分憂,我等這些老邁的臣子,亦是有心無力啊,隻能給陛下出謀劃策,具體事宜可以讓長公主殿下代為操勞。待日後陛下長大成人,再主持朝政,你看可好?”


    威王差點被這一番話給嗆住了,眼瞅著這老頭兒,沒好氣地道:“哦,林相國的意思是我大恆帝國盡養了一群廢物,無法替皇帝分憂咯?真是豈有此理!相國大人乃三朝元老,竟對天朝禮法視若無睹,還談什麽有心無力輔佐新帝,可歎我先皇英明神武,若不是爾等個個無能,又怎會鬱鬱而終?哼!”


    說罷,武威王拂袖憤然離去,那林相國呆若木雞,乖乖地迴到原本的位置上。


    長公主聽完也是一陣嗟歎,她的父皇的確是憂心憂國一生,力圖中興皇室。然而鞠躬盡瘁,還是未能如願,最後鬱鬱而終,自然是離不開這幫臣子的無能。


    今日皇帝祭天,長公主特意囑咐子龍在奉天台吟唱龍興賦,目的便是讓天下人得知,如今的帝國一定會在新皇的帶領下重振旗鼓,收複失地,興我大恆。


    一盞茶過後,子龍迴到了金鑾殿,這滑稽的一幕對他來說不過是個小插曲,接下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他。


    大恆定國之後,分封九州,除中州直屬皇室外,其他各州共有八大諸侯王。其中四王為異姓王,自成一國,另外四王出身皇室,代為掌管州國。


    新皇登基,按理會有四國國主親自前來賀禮參拜,然而今日隻有威王前來,且非但沒有賀禮,還大鬧了一場。其他國主都隻是派遣使臣前來祝賀參拜,可見當今天子的威儀,在諸侯國麵前不過爾爾。


    等各方使者參禮完畢,小皇帝終於開了尊口,道:“諸位大人,可知天下間有四方神獸護佑神州?傳說神獸乃世間通靈者,他們皆有天大的本領,若是能為我朝護法,還怕那北國人犯我大恆不成。”


    大殿之上文武群臣目目相覷,就連長公主都措手不及,這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弟弟玩的是哪一出?本想開口嗬斥住他,但先前威王這麽一鬧,她也不敢多言了,以免再惹非議。


    這時有臣子迴稟道:“陛下,神獸之事乃是坊間傳言,不可信呐。”


    “那大人可信聖人典籍?”


    “額,這個…若是聖人有雲,那自然是信的,不知陛下是從哪位聖人典籍中得知世上有神獸之事?”


    “我早就翻遍了皇宮內的典籍,有一位聖人曾經說過,神獸乃上古仙獸,其中有名者皆鎮守四方。東方乃青龍,西方是冥虎,南方有朱雀,北方為玄武。他們個個神通廣大,吼一聲翻雲覆雨,跺一腳撼天動地,若是能遇見他們就好了…”


    此言一出,皇帝像變了個人一樣,眼角閃著光,眼裏滿是期待。大臣們還在懷疑平日裏貪玩耍滑的三皇子,怎能翻遍皇宮典籍,莫不是借聖人名義誑騙滿朝文武。不過他說的也未必是空穴來風,野史確有記載,但這四方神獸又有誰親眼目睹。


    長公主也發現坐在龍椅上的弟弟,非但沒有緊張,反而與大臣們有問有答,像是閑話家常一般,隻是憧憬遇見神獸和暢想以神獸護法護國,也未免過於荒誕些。


    質疑神獸之事的那位大臣默默歸位,然而又有一名武將站了出來,此將人高馬大,長相魁梧,朗聲稟道:“陛下,臣在北夷山修行的時候,曾聽道長們說起,神獸跟一些古老的家族有關。他們一直隱匿在某個地方,隻有當浩劫來臨的時候才會出現,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施展神通,所以凡人未必能夠得見。”


    皇帝聽後大喜,連忙道:“那將軍可知跟神獸有關的那些家族都是誰嗎?”


    “迴陛下,這個微臣不得而知,不過江湖上傳言,十幾年前夏侯大名府的覆滅就跟神獸有關。”


    “夏侯…”皇帝子龍嘴裏念叨著,似乎這個姓氏很是耳熟。這時身後的長公主再也忍不住了,嗬斥道:“好了!這些都是傳言,江湖之事勿要在朝堂上議論,陛下也累了一天,該歇息了。”


    “是!”


    文武百官目送皇帝迴寢後紛紛散朝離去,隻剩下這金鑾殿獨有的華光溢彩,縈繞其中,仿佛歲月的痕跡不曾停留。


    龍興帝迴到龍辰殿後興奮不已,他最近一直在打聽跟神獸有關的事情,似乎其中還隱藏了一個秘密。既然得知跟夏侯家族有關,他便決定要去查個清楚,能和神獸做朋友可比當皇帝好玩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界浮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慳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慳墨並收藏三界浮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