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大明:皇後你這是何必呢?
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戰各個世界 作者:迴憶的獨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然而自己說的這番話似乎並沒有讓母後滿意。
尤其是通過自己眼神中的躲閃,讓皇後起了疑心。
一臉疑惑的眼神看著朱棣。
看來他們父子之間聊的話題絕對不會像老四說的這麽簡單,不然的話,隻是兩個人簡單的聊會兒話朱棣就這麽害怕?該不會這其中發生了什麽事兒吧。
雖然說自己在後宮,但是朝堂那邊發生的事情自己也聽說了。
陛下大開殺戒,殺了朝廷一半的官員。
如果是換做平時,自己作為皇後一定會站出來勸阻,不要讓陛下大開殺戒。
為君者這樣大開殺戒不太好。
但是這一次自己並沒有勸阻,隻是因為她的心裏也清楚,陛下這樣做一定有陛下的道理。
況且這一次自己見識到了她身上發生的這些事,誰知道陛下做的這些事會不會是那些人安排的?
自己若是不知趣兒,在過去多說什麽,會不會對我大明造成什麽不利的影響?
“母後,兒臣,兒臣。”
“就讓我來說吧,那林公子送給我的大明曆史書上上麵清楚的寫著。
皇後去世了之後沒多久,朕的兒子朱標去世。
最後立了我的皇孫朱允文為皇帝。
但是他燕王朱棣竟然起兵造反,到了最後奪得了整個天下。
你要朕如何不憤怒?
今日我就要斬殺燕王,提前解決了這個禍根罷了。”
哼。
“陛下,你要殺了老四?”
馬皇後一臉錯愕的眼神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點了點頭,隻不過就是自己的一個兒子罷了殺了就殺了又能如何?
那大秦的皇帝秦始皇嬴政,在得到了這個消息的時候,聽到了秦二世而亡最後毀在了胡亥的手裏,那是絲毫不留任何情麵,直接斬殺了胡亥。
他秦始皇能做的事情他朱元璋也能做得了,秦始皇能夠斬殺自己的親兒子,他朱元璋也能斬殺他自己的親兒子。
嘶。
朱棣再次嚇得渾身一緊。
這一次自己的心中有種感覺,自己真的要死翹翹了。
哪怕自己的母後站在一旁,都難解自己的父皇想要殺了自己的這顆心。
“陛下,您是皇帝,你想殺誰就殺。
就算你想殺了老弟,臣妾也支持。
所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
燕王既是臣子,也是你的兒子,就算現在把他給殺了也無所謂。
可是陛下,這史書記載的東西也隻是按照曆史的進行才會出現的事。
可是現在我大明的曆史已經發生了轉變,史書記載我這一次是必死無疑,可是還不是因為陛下遇到了林公子等人,所以讓臣妾起死迴生。
就如同林公子所言,太子的壽命也不過10年。
可是因為有了林公子的原因,太子肯定能夠長命百歲。
既然太子能夠長命百歲不會英年早逝,肯定能夠繼承我大明的皇位,有太子在呢誰敢造反?
我們根本不用擔心未來會發生什麽。
我也相信林公子安排的曆史書上麵肯定是真的,老四在未來會起兵造反。
可是,老四起兵造反也隻是按照曆史的進程,你我夫妻二人太子全部去世才會出現的結果。
可是現在你我二人不會去世,太子也能長命百歲,後續的事情根本就不會出現了。
林公子給了我們三個人一個機會,我們為何不給燕王一次機會呢?
況且這史書上不也說了,燕王奪走了整個天下之後,文韜武略,很多地方都像陛下您。
雖然說太子一脈已經不在,但是這燕王一脈也是你的親生兒子,親生孫子。
也會在祠堂供奉我們的,也讓我大明王朝源遠流長下去,這個兒子並沒有給你丟人。
你何必因為一些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憤怒殺了老四呢?
我們何嚐不能給燕王一個機會,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如今陛下還活著臣妾也在,哪怕是借燕王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起兵造反呀。
再說了,咱們這個兒子自從被封王之後一直駐守燕京,在這期間領兵作戰,抵抗外敵消滅了數次來犯的蒙古人,哪怕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陛下,臣妾懇請陛下收迴命令,饒了燕王一命吧。”
說著,馬皇後直接跪在了地上。
畢竟這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即使在做錯了又能如何,況且自己的兒子還沒有做錯。
這也就是當父親與當母親的本質上的差別。
其實這種差別也體現在方方麵麵,在古代關於生男生女這個問題還分不清的情況下,母以子為貴。
其實這生男生女都是男人的問題,甚至這種思想理念到了現代,生男生女都是男人的事情這個科學理念都已經成為了現實,在很多地方他們都認為這種事情都是女人的問題。
這曆朝曆代聽說過有繼承君王,直接將自己的父皇斬殺的。
倒是沒有幾個人聽說過皇帝繼位之後將自己的母後給殺了。
其實這種情況出現也是男人之間最本質的想法,因為孩子在自己的母親身體裏懷胎10個月。
這種關係是當父親的這種根本就無法體會到的情感。
“皇後,你何必用這種事情來逼朕呢?”
“陛下,如果燕王真的做錯了什麽事情,或者現在就起兵造反了。
陛下將他斬殺那是他活該,咎由自取。
但是陛下所說的這些事情,都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也是按照曆史的正常進程才會出現的結果。
如今不也沒發生了嗎?
再說了現在這種情況,有他大哥在呢,也有我們在呢,就算是借給他100個膽子他也不敢造反呀。
還請陛下息怒。
不如讓他迴到燕京,就在那裏好好的駐守。
但凡他真的有造反之心,陛下再殺了他也來得及。”
之前斬殺的那些大臣多多少少還都能找出些個理由,朱元璋也並非是愚蠢之人,如果單純隻是在未來因為投降了燕王,那些人並沒有觸犯大明的律令,而將他們全部斬殺的話,這件事情傳出去,自己不就是妥妥的昏君了嗎?
所以在斬殺的那些名單中,被滅族的都是貪汙受賄身上背了數條人命的,這些人其實在之前自己也有所掌握,隻不過並沒有對他們立刻動手。
但是這一次自己直接動手將他們全部斬殺,他們這群人也是死的罪有餘辜。
還有那些被流放的,或者隻斬殺一人的,降低職位的,都是多多少少犯了大小不一的罪,所以麵對這群人的時候,自己動起手來絲毫不手軟。
將這群人該斬殺的斬殺該貶的貶該降職的降職,事情傳出來之後,引得天下百姓歡唿雀躍。
都在說陛下是一個聖賢的君王,陛下是個明君。
如今陛下若是斬殺的燕王,到那個時候這天下人又當如何?
尤其是通過自己眼神中的躲閃,讓皇後起了疑心。
一臉疑惑的眼神看著朱棣。
看來他們父子之間聊的話題絕對不會像老四說的這麽簡單,不然的話,隻是兩個人簡單的聊會兒話朱棣就這麽害怕?該不會這其中發生了什麽事兒吧。
雖然說自己在後宮,但是朝堂那邊發生的事情自己也聽說了。
陛下大開殺戒,殺了朝廷一半的官員。
如果是換做平時,自己作為皇後一定會站出來勸阻,不要讓陛下大開殺戒。
為君者這樣大開殺戒不太好。
但是這一次自己並沒有勸阻,隻是因為她的心裏也清楚,陛下這樣做一定有陛下的道理。
況且這一次自己見識到了她身上發生的這些事,誰知道陛下做的這些事會不會是那些人安排的?
自己若是不知趣兒,在過去多說什麽,會不會對我大明造成什麽不利的影響?
“母後,兒臣,兒臣。”
“就讓我來說吧,那林公子送給我的大明曆史書上上麵清楚的寫著。
皇後去世了之後沒多久,朕的兒子朱標去世。
最後立了我的皇孫朱允文為皇帝。
但是他燕王朱棣竟然起兵造反,到了最後奪得了整個天下。
你要朕如何不憤怒?
今日我就要斬殺燕王,提前解決了這個禍根罷了。”
哼。
“陛下,你要殺了老四?”
馬皇後一臉錯愕的眼神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點了點頭,隻不過就是自己的一個兒子罷了殺了就殺了又能如何?
那大秦的皇帝秦始皇嬴政,在得到了這個消息的時候,聽到了秦二世而亡最後毀在了胡亥的手裏,那是絲毫不留任何情麵,直接斬殺了胡亥。
他秦始皇能做的事情他朱元璋也能做得了,秦始皇能夠斬殺自己的親兒子,他朱元璋也能斬殺他自己的親兒子。
嘶。
朱棣再次嚇得渾身一緊。
這一次自己的心中有種感覺,自己真的要死翹翹了。
哪怕自己的母後站在一旁,都難解自己的父皇想要殺了自己的這顆心。
“陛下,您是皇帝,你想殺誰就殺。
就算你想殺了老弟,臣妾也支持。
所謂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
燕王既是臣子,也是你的兒子,就算現在把他給殺了也無所謂。
可是陛下,這史書記載的東西也隻是按照曆史的進行才會出現的事。
可是現在我大明的曆史已經發生了轉變,史書記載我這一次是必死無疑,可是還不是因為陛下遇到了林公子等人,所以讓臣妾起死迴生。
就如同林公子所言,太子的壽命也不過10年。
可是因為有了林公子的原因,太子肯定能夠長命百歲。
既然太子能夠長命百歲不會英年早逝,肯定能夠繼承我大明的皇位,有太子在呢誰敢造反?
我們根本不用擔心未來會發生什麽。
我也相信林公子安排的曆史書上麵肯定是真的,老四在未來會起兵造反。
可是,老四起兵造反也隻是按照曆史的進程,你我夫妻二人太子全部去世才會出現的結果。
可是現在你我二人不會去世,太子也能長命百歲,後續的事情根本就不會出現了。
林公子給了我們三個人一個機會,我們為何不給燕王一次機會呢?
況且這史書上不也說了,燕王奪走了整個天下之後,文韜武略,很多地方都像陛下您。
雖然說太子一脈已經不在,但是這燕王一脈也是你的親生兒子,親生孫子。
也會在祠堂供奉我們的,也讓我大明王朝源遠流長下去,這個兒子並沒有給你丟人。
你何必因為一些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而憤怒殺了老四呢?
我們何嚐不能給燕王一個機會,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如今陛下還活著臣妾也在,哪怕是借燕王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起兵造反呀。
再說了,咱們這個兒子自從被封王之後一直駐守燕京,在這期間領兵作戰,抵抗外敵消滅了數次來犯的蒙古人,哪怕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陛下,臣妾懇請陛下收迴命令,饒了燕王一命吧。”
說著,馬皇後直接跪在了地上。
畢竟這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即使在做錯了又能如何,況且自己的兒子還沒有做錯。
這也就是當父親與當母親的本質上的差別。
其實這種差別也體現在方方麵麵,在古代關於生男生女這個問題還分不清的情況下,母以子為貴。
其實這生男生女都是男人的問題,甚至這種思想理念到了現代,生男生女都是男人的事情這個科學理念都已經成為了現實,在很多地方他們都認為這種事情都是女人的問題。
這曆朝曆代聽說過有繼承君王,直接將自己的父皇斬殺的。
倒是沒有幾個人聽說過皇帝繼位之後將自己的母後給殺了。
其實這種情況出現也是男人之間最本質的想法,因為孩子在自己的母親身體裏懷胎10個月。
這種關係是當父親的這種根本就無法體會到的情感。
“皇後,你何必用這種事情來逼朕呢?”
“陛下,如果燕王真的做錯了什麽事情,或者現在就起兵造反了。
陛下將他斬殺那是他活該,咎由自取。
但是陛下所說的這些事情,都是未來才會發生的,也是按照曆史的正常進程才會出現的結果。
如今不也沒發生了嗎?
再說了現在這種情況,有他大哥在呢,也有我們在呢,就算是借給他100個膽子他也不敢造反呀。
還請陛下息怒。
不如讓他迴到燕京,就在那裏好好的駐守。
但凡他真的有造反之心,陛下再殺了他也來得及。”
之前斬殺的那些大臣多多少少還都能找出些個理由,朱元璋也並非是愚蠢之人,如果單純隻是在未來因為投降了燕王,那些人並沒有觸犯大明的律令,而將他們全部斬殺的話,這件事情傳出去,自己不就是妥妥的昏君了嗎?
所以在斬殺的那些名單中,被滅族的都是貪汙受賄身上背了數條人命的,這些人其實在之前自己也有所掌握,隻不過並沒有對他們立刻動手。
但是這一次自己直接動手將他們全部斬殺,他們這群人也是死的罪有餘辜。
還有那些被流放的,或者隻斬殺一人的,降低職位的,都是多多少少犯了大小不一的罪,所以麵對這群人的時候,自己動起手來絲毫不手軟。
將這群人該斬殺的斬殺該貶的貶該降職的降職,事情傳出來之後,引得天下百姓歡唿雀躍。
都在說陛下是一個聖賢的君王,陛下是個明君。
如今陛下若是斬殺的燕王,到那個時候這天下人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