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民心不可為
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戰各個世界 作者:迴憶的獨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構用眼神暗示了一下站在一旁的大臣,一旁的官員走上前看了所有人一眼開口說道。
“所有人都聽著,陛下今日要在這菜市場公開審判。
現在菜市場有一個算一個,所有人都蹲下,支持斬殺秦檜的就站起來,不支持斬殺秦檜的就不要亂動。”
說著所有的百姓全部蹲在了一旁,隻是大家夥都這樣相互的觀望,想要看一看其他人都是有什麽想法。
見到沒有人率先站出來所有的百姓都低下頭默默不吱聲。
雖然說在剛剛他們義憤填膺恨不得將秦檜斬殺,他們也希望嶽飛將軍能夠平安無事,可是真正將投票權利放到自己的手上的那一刻,沒有人選擇站出來,都是這樣默不吱聲靜靜的苟著。
百姓終究隻是普通的百姓,除非真是跟秦檜有著深仇大恨的,恨不得將他親手斬殺的那種,但是像那種百姓早就已經被秦檜的手下全部收拾了。
這裏麵絕大多數百姓也隻是對於秦檜之前所做的這些事情不爽,也隻是知道他是一個奸臣,也有一部分人確實利益受損但至少沒有家破人亡。
聽到朝堂官員說的這番話,雖然一旁站著的是陛下,但是誰不知道陛下跟秦檜兩個人是穿一條褲子的?
不然的話他秦檜做了這麽多年的壞事為何還能夠平安無事?
終究不過是一群普通的百姓,所想的也隻是自己一畝三分地兒的事兒,若真是朝堂這邊所耍的陰謀詭計,誰若是站出來肯定會遭到秦檜的報複。
到那個時候人家秦檜依舊能夠穩坐高堂而他們則會死路一條。
他們一個一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還是先溜了溜了不要得罪的比較好。
見到百姓的這個樣子,秦檜深深的唿了口氣。
看來所有人都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
這一次也算是給自己保了命,自己應該不會死了。
“啊這?”
嬴政滿臉懵逼,劉徹滿臉懵逼,李二滿臉懵逼,就連趙匡胤也是一臉呆逼的模樣,按照史書記載不應該說是秦檜一個妥妥的大奸臣嗎,不是說所有的百姓都對他恨之入骨嗎?
這怎麽到頭來沒有一個百姓敢站出來?
大秦大漢大唐也有這樣的害群之馬,其實百姓心中想法他們作為皇帝的也都心裏清楚不就是擔心,不就是擔心日後被人報複嗎,但是你們的皇帝都已經站在了一旁給你們撐腰,你們作為百姓還有什麽可怕的?
“林公子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總不能自己傻的喝的詢問人家是不是史書上出問題了吧,況且這史書上所記載的都是真的絕對不可能出問題,還是說是這群百姓腦袋有毛病了,這樣的好機會他們都不使用?
“哎。”
林墨上前拍了拍趙匡胤的肩膀。
“我說老趙這一次你看到了沒有這就是未來你大宋的狀況,你可知為什麽這群百姓不敢說實話?
哪怕是他們的皇帝站在一旁他們也不敢站出來,那是因為他們對朝堂的不信任。
那是因為他們擔心即使他們說了真話最後當今皇帝也不會為百姓做主,如果真有一半人選擇斬殺秦檜最後這皇帝並沒有斬殺反而還安然無恙高枕無憂,你認為這群選擇斬殺的百姓他們會不會遭到報複?
百姓也隻是身份低微了一些但並不代表是傻子,這件事兒也不單單隻有他大宋會出現。
曆朝曆代凡是能夠開國的皇帝都是擁有著大智慧,都勵精圖治,但是第2代第3代便會一代不如一代,也許在這期間會出現中興的帝王但這種情況也很少,絕大多數隻會不斷的腐敗。
想必在你北宋這個時間段出現同樣的情況百姓能夠一唿百應,那是因為他們都相信當今的陛下。
為何在這個時間段,百姓卻選擇不相信?
這件事不單單他宋朝會出現,漢朝唐朝也會出現。
終究不過是一個曆史的輪迴。”
隻要朝堂這邊不把百姓放在心中,不把老百姓當迴事兒,漸漸的遠離百姓,而百姓也會漸漸的遠離朝堂不再相信朝堂。
華夏的百姓是最善良的一群百姓,若是能夠吃飽喝足誰還願意起兵造反呢?
每一次起兵造反也不過是朝堂這邊昏庸,整個天下民不聊生,官兵民反到了最後隻能起兵造反了。
曆朝曆代皆是如此,都是從民心開始失去的。
你們要是不信你可以讓嶽飛把這句話說出來試一下。
啊,嶽飛?
嶽將軍就由你上前將這句話再給所有的百姓重複一遍,並且告訴百姓當今聖上就站在一旁了願意給天下的百姓做主。
嶽飛聽聞也是愣在了一旁,這怎麽好端端的讓自己上前說這些事情了?
不過既然已經得到了命令自己走上前將所說的這番話又重複了一遍。
在嶽飛把這句話說完的那一刻,所有的百姓再次議論紛紛起來,有的百姓抬頭看著上方的嶽飛。
“嶽將軍您說的可是真的?”
“我願意用我的人格擔保,我說的話句句屬實。”
“好,既然嶽飛將軍都這麽說了我們支持嶽飛將軍,這秦檜就是個奸臣無疑,斬殺奸臣。”
有一個百姓站了起來,緊接著周圍的百姓也陸陸續續的站了起來,有了嶽飛將軍丹寶說了這番話,他們相信嶽飛將軍絕對不會騙人。
直到最後所有的百姓全部站了起來,斬殺秦檜,還我大宋朗朗乾坤。
斬殺秦檜還我大宋朗朗乾坤。
斬殺秦檜還我大宋一片朗朗乾坤。
隻見百姓義憤填膺地說著,而趙匡胤的臉色卻變得尤為不美妙,因為這一幕自己真像是在哪裏見過。
這不就是所有的將士希望他能夠黃袍加身的那一刻嗎?
自己能夠黃袍加身當皇帝,除了一部分是自己的兄弟們也想著升官加爵之外,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那後周的朝堂昏庸無道導致的原因。
其實在一個政通人和的王朝,是完全不具備百姓造反的。
就像如今自己所在的位置,誰願意去冒著風險起兵造反呢?
他沒想到,到了最後自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
看來林公子說的那句話實在是太對了,一個輪迴可能真的出現了。
自己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之後,想做的就是限製武將,但是沒想到最後的結局竟然是這個樣子。
可悲又可歎,不過還好現在進行改變也為時不晚 。
“所有人都聽著,陛下今日要在這菜市場公開審判。
現在菜市場有一個算一個,所有人都蹲下,支持斬殺秦檜的就站起來,不支持斬殺秦檜的就不要亂動。”
說著所有的百姓全部蹲在了一旁,隻是大家夥都這樣相互的觀望,想要看一看其他人都是有什麽想法。
見到沒有人率先站出來所有的百姓都低下頭默默不吱聲。
雖然說在剛剛他們義憤填膺恨不得將秦檜斬殺,他們也希望嶽飛將軍能夠平安無事,可是真正將投票權利放到自己的手上的那一刻,沒有人選擇站出來,都是這樣默不吱聲靜靜的苟著。
百姓終究隻是普通的百姓,除非真是跟秦檜有著深仇大恨的,恨不得將他親手斬殺的那種,但是像那種百姓早就已經被秦檜的手下全部收拾了。
這裏麵絕大多數百姓也隻是對於秦檜之前所做的這些事情不爽,也隻是知道他是一個奸臣,也有一部分人確實利益受損但至少沒有家破人亡。
聽到朝堂官員說的這番話,雖然一旁站著的是陛下,但是誰不知道陛下跟秦檜兩個人是穿一條褲子的?
不然的話他秦檜做了這麽多年的壞事為何還能夠平安無事?
終究不過是一群普通的百姓,所想的也隻是自己一畝三分地兒的事兒,若真是朝堂這邊所耍的陰謀詭計,誰若是站出來肯定會遭到秦檜的報複。
到那個時候人家秦檜依舊能夠穩坐高堂而他們則會死路一條。
他們一個一個的上有老下有小的,還是先溜了溜了不要得罪的比較好。
見到百姓的這個樣子,秦檜深深的唿了口氣。
看來所有人都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什麽事情該做什麽事情不該做。
這一次也算是給自己保了命,自己應該不會死了。
“啊這?”
嬴政滿臉懵逼,劉徹滿臉懵逼,李二滿臉懵逼,就連趙匡胤也是一臉呆逼的模樣,按照史書記載不應該說是秦檜一個妥妥的大奸臣嗎,不是說所有的百姓都對他恨之入骨嗎?
這怎麽到頭來沒有一個百姓敢站出來?
大秦大漢大唐也有這樣的害群之馬,其實百姓心中想法他們作為皇帝的也都心裏清楚不就是擔心,不就是擔心日後被人報複嗎,但是你們的皇帝都已經站在了一旁給你們撐腰,你們作為百姓還有什麽可怕的?
“林公子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總不能自己傻的喝的詢問人家是不是史書上出問題了吧,況且這史書上所記載的都是真的絕對不可能出問題,還是說是這群百姓腦袋有毛病了,這樣的好機會他們都不使用?
“哎。”
林墨上前拍了拍趙匡胤的肩膀。
“我說老趙這一次你看到了沒有這就是未來你大宋的狀況,你可知為什麽這群百姓不敢說實話?
哪怕是他們的皇帝站在一旁他們也不敢站出來,那是因為他們對朝堂的不信任。
那是因為他們擔心即使他們說了真話最後當今皇帝也不會為百姓做主,如果真有一半人選擇斬殺秦檜最後這皇帝並沒有斬殺反而還安然無恙高枕無憂,你認為這群選擇斬殺的百姓他們會不會遭到報複?
百姓也隻是身份低微了一些但並不代表是傻子,這件事兒也不單單隻有他大宋會出現。
曆朝曆代凡是能夠開國的皇帝都是擁有著大智慧,都勵精圖治,但是第2代第3代便會一代不如一代,也許在這期間會出現中興的帝王但這種情況也很少,絕大多數隻會不斷的腐敗。
想必在你北宋這個時間段出現同樣的情況百姓能夠一唿百應,那是因為他們都相信當今的陛下。
為何在這個時間段,百姓卻選擇不相信?
這件事不單單他宋朝會出現,漢朝唐朝也會出現。
終究不過是一個曆史的輪迴。”
隻要朝堂這邊不把百姓放在心中,不把老百姓當迴事兒,漸漸的遠離百姓,而百姓也會漸漸的遠離朝堂不再相信朝堂。
華夏的百姓是最善良的一群百姓,若是能夠吃飽喝足誰還願意起兵造反呢?
每一次起兵造反也不過是朝堂這邊昏庸,整個天下民不聊生,官兵民反到了最後隻能起兵造反了。
曆朝曆代皆是如此,都是從民心開始失去的。
你們要是不信你可以讓嶽飛把這句話說出來試一下。
啊,嶽飛?
嶽將軍就由你上前將這句話再給所有的百姓重複一遍,並且告訴百姓當今聖上就站在一旁了願意給天下的百姓做主。
嶽飛聽聞也是愣在了一旁,這怎麽好端端的讓自己上前說這些事情了?
不過既然已經得到了命令自己走上前將所說的這番話又重複了一遍。
在嶽飛把這句話說完的那一刻,所有的百姓再次議論紛紛起來,有的百姓抬頭看著上方的嶽飛。
“嶽將軍您說的可是真的?”
“我願意用我的人格擔保,我說的話句句屬實。”
“好,既然嶽飛將軍都這麽說了我們支持嶽飛將軍,這秦檜就是個奸臣無疑,斬殺奸臣。”
有一個百姓站了起來,緊接著周圍的百姓也陸陸續續的站了起來,有了嶽飛將軍丹寶說了這番話,他們相信嶽飛將軍絕對不會騙人。
直到最後所有的百姓全部站了起來,斬殺秦檜,還我大宋朗朗乾坤。
斬殺秦檜還我大宋朗朗乾坤。
斬殺秦檜還我大宋一片朗朗乾坤。
隻見百姓義憤填膺地說著,而趙匡胤的臉色卻變得尤為不美妙,因為這一幕自己真像是在哪裏見過。
這不就是所有的將士希望他能夠黃袍加身的那一刻嗎?
自己能夠黃袍加身當皇帝,除了一部分是自己的兄弟們也想著升官加爵之外,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那後周的朝堂昏庸無道導致的原因。
其實在一個政通人和的王朝,是完全不具備百姓造反的。
就像如今自己所在的位置,誰願意去冒著風險起兵造反呢?
他沒想到,到了最後自己最擔心的事情還是出現了。
看來林公子說的那句話實在是太對了,一個輪迴可能真的出現了。
自己杯酒釋兵權,重文輕武之後,想做的就是限製武將,但是沒想到最後的結局竟然是這個樣子。
可悲又可歎,不過還好現在進行改變也為時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