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海軍大臣的話,艾德裏眼睛亮了一下。


    如何可以,他也不希望向埃及妥協。


    那樣會給反對黨留下軟弱的把柄。


    讓反對黨有了攻擊的借口。


    搞不好,在反對黨的煽動之下,那些鷹派的民眾又要上街遊行了。


    到時候又是一個新的麻煩。


    如果能按照海軍大臣的辦法來,徹底平定埃及的叛亂。


    到也不失為一個解決辦法。


    “你能保證徹底解決埃及嗎?”


    首相艾德裏問道。


    “隻要給我權限,調動所有殖民地的軍隊。”


    海軍大臣站起來說道。


    他之所以這麽賣力,主要是他在埃及投資了不少產業。


    尤其是糧食行業。


    現在本土糧食緊張的局麵雖然緩解了一些,但還有不少缺口,從埃及倒賣糧食,那可是大賺的生意。


    為了擴大利潤,他甚至將家族資產向銀行做了抵押。


    如果丟了埃及,那他之前的投資可就全打了水漂。


    家族積累的資產也要拍賣償還銀行欠款。


    這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所以,對於他來說,埃及是一定要打下來的。


    不管用什麽辦法。


    至於,大英帝國會因此損失多少戰艦和士兵,花費多少錢財,其他殖民地會不會產生連鎖反應,那跟他有什麽關係?


    隻要他的資產安然無恙,哪怕英國垮了,他也同樣可以換個國家繼續生活。


    隻要有錢傍身,他在哪裏都是受歡迎的人。


    “很好,我會給你調動中東,東亞,和東非駐軍的權利,務必要用最快的手段平定埃及事件,我能給你爭取的時間並不會太多。”


    艾德裏叮囑道。


    外麵的民眾可不會讓他一直拖延下去。


    如果拖的太久了,事情就可能會向著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


    “我明白了。”


    海軍大臣連忙應道。


    做好了安排之後,眾人分頭行動。


    首相艾德裏去安撫民眾,保證會盡快解決事情,調查出事情真相,讓被俘士兵早日迴家。


    而海軍大臣則拿著首相親自簽署的命令,坐飛機前往巴格達糾集軍隊,準備征討埃及。


    其實,英國在太平洋方向的指揮中心在新加坡。


    這裏處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界處,扼守馬六甲海峽這一東西方貿易的重要通道。


    而且,距離原本的英屬印度,英屬馬來亞,都不太遠,交通便利,指揮方便。


    但在對日作戰時期,日本攻占了這裏,然後,大陸又趕走了這裏的日本人,找到了一個德高望重的人,扶持對方成立了一個小國家。


    然後,在日本投降之前,這些國家舉行了公投,放棄了獨立國家身份,自願以一個省級單位加入大陸。


    這樣一來,英國人繼續迴來統治新加坡的法理就不存在了。


    而且,不光是新加坡是這樣。


    整個中南半島,甚至整個東南亞,幾乎都是如此。


    除去被米軍占據的菲律賓、所羅門群島和部分荷屬東印度群島之外,幾乎整個東南亞都被大陸方向占領了。


    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力量被徹底的擠了出去。


    英國想要找個立足點都不可能。


    英國其實也不是沒想過依靠武力重返東南亞。


    但是,當英國的艦隊來到東南亞的時候,看到的卻是連綿的要塞炮和鋪天蓋地的飛機。


    雖然都是那種老式的雙翼飛機。


    但數量多的嚇人。


    這麽多飛機,哪怕光是扔鐵炸彈,就足以將英國的遠征艦隊送入海底。


    再加上當時印度政局動蕩,英國又要撤出印度,沒有足夠的前進基地作為支撐。


    強行進攻的話隻會將老本賠光,然後在東方失去更多的利益。


    思來想去,英國最終放棄了東南亞和南亞,將指揮中心搬到了巴格達。


    這裏是兩河文明的發源地,土地肥沃,生產糧食和石油,都是英國最需要的重要物資。


    同時,這裏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向東可以虎視波斯,向北可以遏製土耳其和蘇聯,向西可以挾製沙特,是中東的戰略要衝。


    因此,在失去了遠東的利益之後,英國人就將亞洲的中心辦事處放在了這裏。


    海軍大臣到了巴格達之後,立刻找來了當地的總督,了解當地的駐軍情況。


    總督不敢怠慢,立刻拿出了真實的情況。


    海軍方麵還算好一點。


    畢竟,英國再怎麽說也是傳統的海軍強國,底子雄厚,別管質量如何,數量還是不少的。


    在全球甩賣艦艇的情況下,還能在這裏集結了8艘戰列艦和4艘航空母艦的龐大艦隊。


    當然,這已經是英國在海外駐軍的最後精華了。


    在很多非洲殖民地,英國都是派老舊的無畏艦和巡洋艦看場子的。


    那些艦艇隻能停在當地的港口當樣子。


    一旦出海遠航,很有可能就迴不來了。


    至於陸軍,在巴格達地區擁有八個步兵團,外加兩個裝甲團,一個重炮團和兩個騎兵團。


    畢竟這裏是東方殖民地的核心區域和指揮中心,必要的機動兵力還是要有的。


    除此之外,在中東和東非的其他殖民地,還有一部分駐軍。


    將所有能抽調出來的加在一起,大概能湊出來10萬人左右。


    這是英國從海外殖民地能抽出來的最後的力量。


    將賬單拿到手之後,海軍大臣皺起了眉頭。


    他平時看過的報告都是經過修飾的。


    他也知道帝國在海外殖民地的情況不容樂觀。


    但沒想到居然到了如此窘迫的地步。


    整個殖民地體係居然才能抽出來十萬陸軍。


    這對於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來說,簡直是恥辱。


    當年打布爾戰爭的時候,英國還能從殖民地抽調出30多萬人呢。


    二戰時期,光是從印度就抽調了幾十萬勞工。


    結果現在,光是抽調十萬人,就已經耗盡了英國在殖民地的最後的力量。


    怎麽看都是一種悲哀。


    海軍大臣對此很不滿意。


    不過,盡管海軍大臣再怎麽不滿,這已經是英國能抽調的最後的力量了。


    如果再抽調的話,剩下的軍隊就壓不住殖民地了。


    最近因為米蘇的幹涉,英國的殖民地不太平穩,謀求獨立的聲音越來越大,似乎有了揭竿而起的架勢。


    “既然抽調不出來,那就從殖民地強征,能抓到多少就抓多少,全都給我送到前線去!”


    海軍大臣做出了決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阪師團,躺平成少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深海北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深海北風並收藏人在大阪師團,躺平成少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