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日本國粹
人在大阪師團,躺平成少將 作者:深海北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風紀警察立刻將事情告訴給了魏武。
魏武聽報告的時候正在喝茶。
聽完後,差點把茶水吐出來。
他見過傻的,但沒見過自己主動往圈套裏鑽的。
上一世,他被辦貸款辦信用卡的電話煩的不勝其擾。
結果這些人居然主動要求辦小額貸款。
不辦還不高興。
魏武準備給他們一點資本主義鐵拳,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麽叫金融鐮刀。
在魏武的示意下,新東京銀行立刻推出了針對學生的貸款業務。
業務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助學貸款,一部分的消費貸款。
助學貸款任何人都可以申請,而且,學生在入學的時候,負責繳費的人員也會主動推薦,利率也很低,甚至比存在銀行的利息還要低。
以至於很多學生發現這是一個賺差價的好機會,紛紛辦了助學貸款,而將原本準備交學費的錢存起來吃一年利息。
裏外裏算下來,每個學生大概能套利一百多日元。
不算多,但下次飯店還是不成問題的。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薅到了羊毛的時候,渾然不知道一把鐮刀正在緩緩向他們逼近。
新東京銀行的助學貸款是分期提供的。
第一期貸款隻夠繳納第一學期的學費。
等到要上繳第二學期的學費的時候,需要繼續辦理貸款。
而這一次貸款的利率就和存銀行持平了。
並沒有任何羊毛可薅。
很多學生就想退辦。
然而,這時候,櫃員就會拿出合同告訴他們,他們之前所簽的合同是一份長期連續的貸款合同。
如果中途退辦的話,要繳納一筆不菲的違約金。
違約金金額甚至超過了一學期學費的費用。
這筆費用,這些學生自然是拿不出來的。
無奈之下,這些學生隻能捏著鼻子,繼續辦理第二期貸款。
很多人還在心裏安慰自己,無非就是不能薅羊毛了而已,就在銀行裏多存一學期,至少不會賠。
然後,他們很快就能發現,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當他們去辦理第三期貸款的時候,就發現貸款的利率又提高了,而且,提高的不光是貸款的利率。
違約金的價格也提高了。
付不起違約金的學生隻能繼續辦理後續的貸款。
魏武就是利用這種辦法,讓數百萬學生背上貸款。
等到他們工作後,就可以收獲源源不斷地利息。
甚至,他們的工資都是被精心計算過的。
經過精算師的計算,光是助學貸款,他們想要徹底還完,就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除去助學貸款之外,還有消費貸款。
這些貸款走的都是小額貸款的路子。
買一次商品,貸一次款,算一次利率。
而且,魏武還玩了一個文字遊戲,那就是將利率模糊掉了,算成最低每日隻需要還多少多少錢。
比如一款最新的包包,價格需要5000多円。
但在魏武的包裝下,就變成了,每天最低隻需要還2円,0首付,首月無需還款。
在很多對數字不敏感的人看來,很容易將2円和5000円進行對比,然後覺得這簡直是天大的便宜。
紛紛辦理貸款進行購買。
然後,每次購物的時候,都會再來一次。
小到生活用品,穿衣吃飯,大到租房買房,買車等大額支出,全都會走各種各樣的貸款。
一開始還沒什麽察覺。
等到還款單寄到麵前的時候,他們才會明白自己欠下的到底是何等的債務。
為了還款,隻能去打零工。
但打零工能賺幾個錢呢,根本就填不上窟窿。
就在這些學生一籌莫展的時候,魏武控股的電影拍攝公司就會找上門來。
邀請他們去拍攝一些富有日本特色的電影,來弘揚日本文化。
在魏武的教育下,這些電影就被當成日本的傳統文化來宣傳的。
甚至會有一部分試點學校會專門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對一些相關的經典影片共同觀摩並進行點評。
甚至還會有相關的研討會和同好會,定期舉行活動。
因此,這些東西,在這個時空下的日本,並不是什麽令人羞恥的事情。
反而是類似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粹的存在。
而相關從業者,也就變成了類似於非遺傳人的存在。
不光不是見不得光的職業,甚至還有那麽一點社會地位。
一部分相關的知名演員,走到大街上,遇到影迷的話,還會被索要簽名。
頂級演員,甚至可以上岸轉成偶像和歌手,出專輯,拍電影,辦演唱會,大撈特撈。
魏武也有意將這些人當成立誌小人物,進行正麵宣傳。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去拍片子除去報酬之外,更多的是一種對他們形象的認可。
因此,對於不少人來說,能被選中拍攝電影,甚至是一件好事。
如果因此而走紅的話,無論是片酬還是地位,甚至不比一流的偶像差,也算是比較好的工作了。
雖然這一行吃的是青春飯。
但整個日本目前都陷入到了一種狂躁的氛圍之中,能過好下個月就不錯了,誰會想到十幾年以後呢?
這些外形條件不錯,被挑走拍片的還算好的。
運氣不好的,就隻能沒日沒夜的打零工,拆東牆補西牆,勉強維持。
甚至要借其他利率更高的貸款,以貸養貸。
循環往複之下,原本幾萬的債務甚至能滾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對於這些人,他們最大的期盼就是畢業的時候,能找個穩定的公司,能穩定的償還貸款。
至少也能穩定的償還每個月的貸款利息。
運氣最差的,連利息都還不上,就隻能去勞務派遣公司,被派遣到國外去打工,過暗無天日的黑奴生活。
運氣好,工期結束能拿著錢迴來還賬。
運氣不好,埋骨他鄉。
不對,連埋的資格都沒有。
他們的屍體也會被拿來還債。
有用的器官抓緊變賣,其餘部分,直接賣給醫學院。
因為屍體供應量太大,醫學院都消耗不了,甚至要拉到片場去當道具。
而日本也因此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屍體供應商。
不知道是不是一種黑色幽默。
魏武聽報告的時候正在喝茶。
聽完後,差點把茶水吐出來。
他見過傻的,但沒見過自己主動往圈套裏鑽的。
上一世,他被辦貸款辦信用卡的電話煩的不勝其擾。
結果這些人居然主動要求辦小額貸款。
不辦還不高興。
魏武準備給他們一點資本主義鐵拳,讓他們知道知道什麽叫金融鐮刀。
在魏武的示意下,新東京銀行立刻推出了針對學生的貸款業務。
業務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助學貸款,一部分的消費貸款。
助學貸款任何人都可以申請,而且,學生在入學的時候,負責繳費的人員也會主動推薦,利率也很低,甚至比存在銀行的利息還要低。
以至於很多學生發現這是一個賺差價的好機會,紛紛辦了助學貸款,而將原本準備交學費的錢存起來吃一年利息。
裏外裏算下來,每個學生大概能套利一百多日元。
不算多,但下次飯店還是不成問題的。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薅到了羊毛的時候,渾然不知道一把鐮刀正在緩緩向他們逼近。
新東京銀行的助學貸款是分期提供的。
第一期貸款隻夠繳納第一學期的學費。
等到要上繳第二學期的學費的時候,需要繼續辦理貸款。
而這一次貸款的利率就和存銀行持平了。
並沒有任何羊毛可薅。
很多學生就想退辦。
然而,這時候,櫃員就會拿出合同告訴他們,他們之前所簽的合同是一份長期連續的貸款合同。
如果中途退辦的話,要繳納一筆不菲的違約金。
違約金金額甚至超過了一學期學費的費用。
這筆費用,這些學生自然是拿不出來的。
無奈之下,這些學生隻能捏著鼻子,繼續辦理第二期貸款。
很多人還在心裏安慰自己,無非就是不能薅羊毛了而已,就在銀行裏多存一學期,至少不會賠。
然後,他們很快就能發現,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當他們去辦理第三期貸款的時候,就發現貸款的利率又提高了,而且,提高的不光是貸款的利率。
違約金的價格也提高了。
付不起違約金的學生隻能繼續辦理後續的貸款。
魏武就是利用這種辦法,讓數百萬學生背上貸款。
等到他們工作後,就可以收獲源源不斷地利息。
甚至,他們的工資都是被精心計算過的。
經過精算師的計算,光是助學貸款,他們想要徹底還完,就需要十幾年的時間。
除去助學貸款之外,還有消費貸款。
這些貸款走的都是小額貸款的路子。
買一次商品,貸一次款,算一次利率。
而且,魏武還玩了一個文字遊戲,那就是將利率模糊掉了,算成最低每日隻需要還多少多少錢。
比如一款最新的包包,價格需要5000多円。
但在魏武的包裝下,就變成了,每天最低隻需要還2円,0首付,首月無需還款。
在很多對數字不敏感的人看來,很容易將2円和5000円進行對比,然後覺得這簡直是天大的便宜。
紛紛辦理貸款進行購買。
然後,每次購物的時候,都會再來一次。
小到生活用品,穿衣吃飯,大到租房買房,買車等大額支出,全都會走各種各樣的貸款。
一開始還沒什麽察覺。
等到還款單寄到麵前的時候,他們才會明白自己欠下的到底是何等的債務。
為了還款,隻能去打零工。
但打零工能賺幾個錢呢,根本就填不上窟窿。
就在這些學生一籌莫展的時候,魏武控股的電影拍攝公司就會找上門來。
邀請他們去拍攝一些富有日本特色的電影,來弘揚日本文化。
在魏武的教育下,這些電影就被當成日本的傳統文化來宣傳的。
甚至會有一部分試點學校會專門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對一些相關的經典影片共同觀摩並進行點評。
甚至還會有相關的研討會和同好會,定期舉行活動。
因此,這些東西,在這個時空下的日本,並不是什麽令人羞恥的事情。
反而是類似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國粹的存在。
而相關從業者,也就變成了類似於非遺傳人的存在。
不光不是見不得光的職業,甚至還有那麽一點社會地位。
一部分相關的知名演員,走到大街上,遇到影迷的話,還會被索要簽名。
頂級演員,甚至可以上岸轉成偶像和歌手,出專輯,拍電影,辦演唱會,大撈特撈。
魏武也有意將這些人當成立誌小人物,進行正麵宣傳。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去拍片子除去報酬之外,更多的是一種對他們形象的認可。
因此,對於不少人來說,能被選中拍攝電影,甚至是一件好事。
如果因此而走紅的話,無論是片酬還是地位,甚至不比一流的偶像差,也算是比較好的工作了。
雖然這一行吃的是青春飯。
但整個日本目前都陷入到了一種狂躁的氛圍之中,能過好下個月就不錯了,誰會想到十幾年以後呢?
這些外形條件不錯,被挑走拍片的還算好的。
運氣不好的,就隻能沒日沒夜的打零工,拆東牆補西牆,勉強維持。
甚至要借其他利率更高的貸款,以貸養貸。
循環往複之下,原本幾萬的債務甚至能滾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對於這些人,他們最大的期盼就是畢業的時候,能找個穩定的公司,能穩定的償還貸款。
至少也能穩定的償還每個月的貸款利息。
運氣最差的,連利息都還不上,就隻能去勞務派遣公司,被派遣到國外去打工,過暗無天日的黑奴生活。
運氣好,工期結束能拿著錢迴來還賬。
運氣不好,埋骨他鄉。
不對,連埋的資格都沒有。
他們的屍體也會被拿來還債。
有用的器官抓緊變賣,其餘部分,直接賣給醫學院。
因為屍體供應量太大,醫學院都消耗不了,甚至要拉到片場去當道具。
而日本也因此一躍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屍體供應商。
不知道是不是一種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