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東條步槍
人在大阪師團,躺平成少將 作者:深海北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麽多錢!”
富永恭次眼睛都紅了。
除了財政預算,他還從來沒見過這麽多錢。
一想到這些錢全都能落入自己的兜裏,富永恭次的內心就像是翻江倒海一樣無法平息。
“這麽多錢,一定要拿到手!”
富永恭次已經被海量的金錢迷花了雙眼。
他立刻將魏武提出的計劃交給了東條二等兵。
“東條首相,我發現了一份計劃,對帝國很有幫助,您看一下。”
富永恭次將魏武的計劃交給了東條。
“嗯?!”
東條看到報告後,先是皺了皺眉頭。
但當看到節省的鋼鐵數量後,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他最近正在為鋼鐵的事情頭疼。
此時,共軍已經攻占了華北,近百萬華北派遣軍覆滅,最高指揮官寺內壽一切腹自盡。
看起來似乎是有人背鍋了,但奪取的領土也都失去了。
畢竟這丟失的是上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損失的是近百萬的兵力。
盟軍那邊肯定會大肆宣傳。
他不可能永遠將消息隱瞞下去。
為了挽迴局麵,反攻中原,就變成了重中之重。
反攻中原需要大量的兵力和武器。
兵力簡單,日本的人力成本極其低廉。
隻需要一張明信片就能將人招募出來。
但武器可不能憑空變出來。
這些武器都需要重新打造。
但,米國已經掐死鋼鐵和石油的供應了。
東南亞剛剛打完,還沒來得及讓各種礦井恢複生產。
打造武器所需要的鋼鐵缺口巨大。
這讓他愁的頭發都白了。
他絞盡了腦汁,也找不到辦法填補這個巨大的缺口。
看到魏武的計劃,東條感覺自己看到了希望。
雖然,將現有武器鋸短,和重新設計小口徑武器,必然會造成射擊距離,射擊精度,殺傷力等指標的下降。
但這卻能實實在在的能填補上鋼鐵的缺口。
隻要將全軍所有人的槍管鋸短一節,立刻就能重新武裝出一支百萬大軍出來。
至於性能指標的下降?
現在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
就隻能再苦一苦那些馬鹿,讓他們打的再準點。
一顆子彈能解決的敵人,為什麽要兩顆?
簡直是浪費。
“很好,東野這個家夥簡直是一個天才,我同意這個計劃。”
東條站了起來說道。
“讓東野全權負責新武器的研發和製造,先武裝新組建的軍隊,然後再逐步替換現有陸軍的裝備,陸軍是時候進行一番新的改革了。”
“遵命!”
富永恭次笑開了花。
他知道這件事成了。
而且,比之前預想的還要成功。
不光維持住了原本的100萬規模,甚至還答應了隻要生產完成,後續其他部隊的換裝也可以參與。
這可是超常完成了任務。
“是不是可以適當的提一提價碼?”
富永恭次琢磨著,該怎麽多要點好處。
很快,在東南亞的士兵們就都接到了一條命令。
那就是為了適應當地的氣候,所有士兵必須將槍管截短200毫米。
截斷的槍管必須由部隊主官收上來後統一送到朝鮮半島,不得有誤。
伴隨著這條命令的,還有另外一條命令。
那就是取消所有的衝鋒槍。
所有使用衝鋒槍的人員,就地轉成步槍手。
東條認為,既然要削減開支,就要一步削減到底。
衝鋒槍這種浪費子彈的武器,對於日本來說,實在是太過奢侈了。
還是廢止的好。
至於塹壕戰什麽的,日本士兵不是還有他們的步槍和刺刀嘛,沒什麽的。
接到命令後,很多士兵都想不明白,為什麽要讓他們把槍管鋸短。
但在日本,長官下達命令後,下麵就要無條件的執行。
盡管他們一頭霧水,但還是聽從了命令,找來了鋼鋸,將槍管一條條鋸短。
這些鋸下來的槍管被統一送到了朝鮮半島。
然後,又用專車運送到了魏武這裏。
此時,魏武已經更換了駐地。
他已經全麵接管了朝鮮半島的兵工廠。
這裏是日本進攻大陸的根據地。
因此,日本也在這裏修建了一係列的各種工廠。
武器製造和修理廠自然也在其中。
魏武將這裏接管了下來,開始了新武器的研發工作。
其實也不能算是研發。
而是按照現有的武器進行改進。
三八式步槍定型後,為了方便騎兵使用,研發出了一款名為四四式馬槍的步槍。
這款步槍為了便於在馬上使用,槍身很短,隻有460毫米。
不到三八式步槍的一半。
魏武對這款槍很是滿意,立刻對其進行了修改。
首先,槍械內所使用的鋼鐵的材料減少。
除了槍管,撞針等必要結構之外,其餘部位盡可能的使用木質材料代替。
同時,使用的鋼鐵的數量和工藝也進行了降低。
比如槍管的強度,耐磨性都大幅度下降。
故障率大大的提升了。
口徑縮小到了6毫米。
刺刀也被魏武降低到了20厘米。
主打一個小小的也很可愛。
當然,拿著這款全長不到700毫米的槍,魏武知道肯定是無法向大本營交差的。
至少使用這款步槍是無法進行有效的拚刺刀。
對此,魏武也有解決辦法。
魏武讓人在槍托位置專門做了一個可折疊的槍柄。
這個槍柄平時是可以折疊起來的,與槍械同長。
需要的時候,可以將槍柄展開,用卡扣卡死。
這樣整把槍就伸展成了一把1.4米的,可以拚刺刀的步槍。
也算是和原本的三八大蓋的槍長差不多了。
至於因為主要使用了劣質鋼鐵和木頭,導致強度降低。
槍柄折疊使用不方便。
槍柄折疊的時候,影響射擊。
卡位卡扣容易斷裂等小問題,完全都是可以忽視的。
畢竟,這就是節約的代價嘛。
克服克服也就過去了。
魏武將樣品交給了大本營。
與樣品一同交付的,還有20萬元現金。
一番上下打點後,這把滿身毛病的槍獲得了日本陸軍的驗收。
成為了新的製式武器。
用於配發新的部隊。
等到新部隊配發齊全後,再逐步替換原有部隊的武器。
最終完成全軍替換。
槍支定型後,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命名。
魏武自然不會按照傳統的命名方式來命名。
他知道這種槍肯定會引出大麻煩,為了將禍水引到別處,魏武耍了小心眼,將這把新的步槍東條命名為東條步槍。
富永恭次眼睛都紅了。
除了財政預算,他還從來沒見過這麽多錢。
一想到這些錢全都能落入自己的兜裏,富永恭次的內心就像是翻江倒海一樣無法平息。
“這麽多錢,一定要拿到手!”
富永恭次已經被海量的金錢迷花了雙眼。
他立刻將魏武提出的計劃交給了東條二等兵。
“東條首相,我發現了一份計劃,對帝國很有幫助,您看一下。”
富永恭次將魏武的計劃交給了東條。
“嗯?!”
東條看到報告後,先是皺了皺眉頭。
但當看到節省的鋼鐵數量後,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他最近正在為鋼鐵的事情頭疼。
此時,共軍已經攻占了華北,近百萬華北派遣軍覆滅,最高指揮官寺內壽一切腹自盡。
看起來似乎是有人背鍋了,但奪取的領土也都失去了。
畢竟這丟失的是上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損失的是近百萬的兵力。
盟軍那邊肯定會大肆宣傳。
他不可能永遠將消息隱瞞下去。
為了挽迴局麵,反攻中原,就變成了重中之重。
反攻中原需要大量的兵力和武器。
兵力簡單,日本的人力成本極其低廉。
隻需要一張明信片就能將人招募出來。
但武器可不能憑空變出來。
這些武器都需要重新打造。
但,米國已經掐死鋼鐵和石油的供應了。
東南亞剛剛打完,還沒來得及讓各種礦井恢複生產。
打造武器所需要的鋼鐵缺口巨大。
這讓他愁的頭發都白了。
他絞盡了腦汁,也找不到辦法填補這個巨大的缺口。
看到魏武的計劃,東條感覺自己看到了希望。
雖然,將現有武器鋸短,和重新設計小口徑武器,必然會造成射擊距離,射擊精度,殺傷力等指標的下降。
但這卻能實實在在的能填補上鋼鐵的缺口。
隻要將全軍所有人的槍管鋸短一節,立刻就能重新武裝出一支百萬大軍出來。
至於性能指標的下降?
現在已經管不了那麽多了。
就隻能再苦一苦那些馬鹿,讓他們打的再準點。
一顆子彈能解決的敵人,為什麽要兩顆?
簡直是浪費。
“很好,東野這個家夥簡直是一個天才,我同意這個計劃。”
東條站了起來說道。
“讓東野全權負責新武器的研發和製造,先武裝新組建的軍隊,然後再逐步替換現有陸軍的裝備,陸軍是時候進行一番新的改革了。”
“遵命!”
富永恭次笑開了花。
他知道這件事成了。
而且,比之前預想的還要成功。
不光維持住了原本的100萬規模,甚至還答應了隻要生產完成,後續其他部隊的換裝也可以參與。
這可是超常完成了任務。
“是不是可以適當的提一提價碼?”
富永恭次琢磨著,該怎麽多要點好處。
很快,在東南亞的士兵們就都接到了一條命令。
那就是為了適應當地的氣候,所有士兵必須將槍管截短200毫米。
截斷的槍管必須由部隊主官收上來後統一送到朝鮮半島,不得有誤。
伴隨著這條命令的,還有另外一條命令。
那就是取消所有的衝鋒槍。
所有使用衝鋒槍的人員,就地轉成步槍手。
東條認為,既然要削減開支,就要一步削減到底。
衝鋒槍這種浪費子彈的武器,對於日本來說,實在是太過奢侈了。
還是廢止的好。
至於塹壕戰什麽的,日本士兵不是還有他們的步槍和刺刀嘛,沒什麽的。
接到命令後,很多士兵都想不明白,為什麽要讓他們把槍管鋸短。
但在日本,長官下達命令後,下麵就要無條件的執行。
盡管他們一頭霧水,但還是聽從了命令,找來了鋼鋸,將槍管一條條鋸短。
這些鋸下來的槍管被統一送到了朝鮮半島。
然後,又用專車運送到了魏武這裏。
此時,魏武已經更換了駐地。
他已經全麵接管了朝鮮半島的兵工廠。
這裏是日本進攻大陸的根據地。
因此,日本也在這裏修建了一係列的各種工廠。
武器製造和修理廠自然也在其中。
魏武將這裏接管了下來,開始了新武器的研發工作。
其實也不能算是研發。
而是按照現有的武器進行改進。
三八式步槍定型後,為了方便騎兵使用,研發出了一款名為四四式馬槍的步槍。
這款步槍為了便於在馬上使用,槍身很短,隻有460毫米。
不到三八式步槍的一半。
魏武對這款槍很是滿意,立刻對其進行了修改。
首先,槍械內所使用的鋼鐵的材料減少。
除了槍管,撞針等必要結構之外,其餘部位盡可能的使用木質材料代替。
同時,使用的鋼鐵的數量和工藝也進行了降低。
比如槍管的強度,耐磨性都大幅度下降。
故障率大大的提升了。
口徑縮小到了6毫米。
刺刀也被魏武降低到了20厘米。
主打一個小小的也很可愛。
當然,拿著這款全長不到700毫米的槍,魏武知道肯定是無法向大本營交差的。
至少使用這款步槍是無法進行有效的拚刺刀。
對此,魏武也有解決辦法。
魏武讓人在槍托位置專門做了一個可折疊的槍柄。
這個槍柄平時是可以折疊起來的,與槍械同長。
需要的時候,可以將槍柄展開,用卡扣卡死。
這樣整把槍就伸展成了一把1.4米的,可以拚刺刀的步槍。
也算是和原本的三八大蓋的槍長差不多了。
至於因為主要使用了劣質鋼鐵和木頭,導致強度降低。
槍柄折疊使用不方便。
槍柄折疊的時候,影響射擊。
卡位卡扣容易斷裂等小問題,完全都是可以忽視的。
畢竟,這就是節約的代價嘛。
克服克服也就過去了。
魏武將樣品交給了大本營。
與樣品一同交付的,還有20萬元現金。
一番上下打點後,這把滿身毛病的槍獲得了日本陸軍的驗收。
成為了新的製式武器。
用於配發新的部隊。
等到新部隊配發齊全後,再逐步替換原有部隊的武器。
最終完成全軍替換。
槍支定型後,最後一個階段就是命名。
魏武自然不會按照傳統的命名方式來命名。
他知道這種槍肯定會引出大麻煩,為了將禍水引到別處,魏武耍了小心眼,將這把新的步槍東條命名為東條步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