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章注釋):明白了以上太極拳陰陽轉換、陰陽合一的能量蓄發的道理,就會明白“動之則分,靜之則合”這句話。動,則分出陰陽;靜,為動之陰陽合一,即陰陽和合而生成另一個陰,然後再開始另一個陰陽轉換。以上就是動靜之陰陽轉換,靜生動,動生靜。先天一氣為靜,與唿吸合一生成心力為動;心力下行到尾閭會陰為靜,尾閭壓縮會陰旋轉為動;再往下如此動靜循環往複的陰陽轉換就生成精氣神的能量。


    太極拳之能量蓄發要在有意無意之間進行,不可自身強求,要視對手打來的能量進行能量蓄發,自身能量要與對手能量做陰陽轉換而達到自身與對手之能量陰陽合一的程度,即引進落空、借力打力,所以要無過不及,隨曲就伸,即舍己從人。


    敵人使剛猛之力攻擊我,我則使柔化之力吞入,此為引進落空之走法。切記,內家拳之柔勁不是鬆懈無力,而是使用向內向下之能量蓄發引進敵人之力而使其落空,這向內向下之能量蓄發,不能比敵人之剛猛勁力小----------即柔力要與敵人之剛猛勁力一般大小,否則你就要挨打了!這柔力,就周身一氣、氣運九曲之力!


    舍己從人,我之勁力與敵之勁力做陰陽轉換,敵人使剛力我則使柔力吞入,敵人卸力我則使剛力攻擊,讓敵人手足無措,無所適從,即為我順人背,此為粘法。


    敵人動急我則急應,敵人動緩我則緩隨。不管敵人變化萬端,我隻使用吞吐一理。


    習練太極拳之套路動作,使得周身由能量運化而通透,能夠與敵人之能量陰陽轉換,即為懂勁;由自身能量與對手能量做陰陽轉換進而到陰陽合一,就能夠將對手能量為我所用,借力打力,此為神明。神明,以百會部位神之能量統領周身勁力與敵人之力做陰陽轉換合一。


    懂勁,不是指兩個人在推手時都彼此默契地都不使勁而感覺對手的勁力運行方向和變化,這是沒有用處的勁力遊戲,在實戰中是沒有敵人會不使勁打你的。懂勁,要懂的是敵人打來之勁力,要習練會隨敵人打來之勁力做能量吞吐之陰陽轉換。


    以上懂勁之過程,隻能通過習練太極拳的能量蓄發來實現,否則在不使勁的鬆懈狀態下是永遠學不會的!要通過“用力之久”才能達到。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這是一個對拉拔長之能量蓄發,這個能量蓄發就是太極拳之基本能量蓄發。氣沉丹田為心力下行,光刻意鼓肚子是無用的。虛領頂勁,為上行上下貫通之力到達百會之表象,並非硬挺脖子!


    正是因為太極拳時刻在進行著在人體上下中軸之上能量的不斷陰陽轉換,所以太極拳要保持身體不偏不倚!如果太極拳在身體偏離中軸而散架的情況下是不能進行上下相隨的能量蓄發的。太極拳即便在蹲身之時也要保持上半身中正,即至少要保證百會與丹田之間的對拉拔長。在站立時就要保證足底與百會之間的對拉拔長。


    周身上下勁力剛柔相濟,即被敵人感覺到我之勁力忽隱忽現。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這是最基本的單重的陰陽轉換。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此四句在論意。仰俯進退為外形動作,高深長促為身體之意。即身體之意要比外形動作要更勝一籌,下行能量要深入地下如千斤之墜,上行能量要穿越頭頂而形成虛領頂勁。即對拉拔長越劇烈,身體蓄發出來的能量越大,如此才能夠進之愈長,退之愈促,周身空靈圓活。


    能量要習練到周身運行,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遭受打擊都能夠在受打擊部位進行壓縮旋轉和能量吞吐,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之程度。即身體要由習練能量蓄發而達到及其敏感之程度,要對外界如羽毛、蚊蟲之細微之力作出反應,達到先知先覺之程度。隻有如此才能夠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之境。


    英雄能夠所向無敵,就是將功夫練到如此程度才能達到的。


    天下技擊之術眾多,雖然外形動作各不相同,但不外乎是在習練勁力而達到以壯欺負弱小之目的,或者習練反應速度而達到以快打慢之目的。但是以上這些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之術,皆是先天自然之能,並非是太極拳所追求的技擊之術。


    太極拳有四兩撥千斤之語,從這句話中就能夠看出來,太極拳絕不是在使用自身能量與對手之能量硬碰硬;而有些太極拳高手已至耄耋之年,但依然能夠一人對抗多人,這就說明太極拳並不是以快打慢之術。


    太極拳要立身中正,好似天平那樣不偏不倚,體內能量運行活似車輪。太極拳體內運行的是混元之力,uu看書uanshu即身體上下、左右、內外都有能量蓄發,故不要把“車輪”之比喻用於一處。周身上下運行的能量在大小周天要活似車輪,在腰腹折疊、心胸開合之中橫向運行的能量蓄發也要活似車輪,具體表現在腰部帶脈一圈運行的腰腹折疊的能量運行,乳根、天樞、腎盂、帶脈兩個位於身體左右側的橫向氣圈之中的能量運行,兩腿之間的能量運行、兩臂之間的能量運行等。以上都是身體形成的各個氣圈之間的能量運行。


    身體偏向一側之單重則活,雙重則鈍滯。雙重,即不能生成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發,亦不能進行完整的陰陽轉換。


    經常可以見到有人習練了數年內家功夫,但是卻不能將能量周身運化者,總是被對手壓製,就是沒有悟出雙重之病也!要避免雙重之病,就要明白陰陽之理。隻有分出陰陽,才能夠生成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巨大能量蓄發和靈活的陰陽轉換。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即以剛柔之陰陽轉換而達到我順人背之目的,最終打敗敵人。而剛柔之陰陽轉換就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


    隻有達到陰陽相濟,柔吞剛吐之程度方為懂勁。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太極拳本是舍己從人之術,而要達到舍己從人,隻能從勁力的剛柔的陰陽轉換中尋找。而大多數人不懂此道,不習練剛柔相濟的能量蓄發,不走習練能量蓄發的道路,而是舍近求遠,從玄幻迷信中尋找,則就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裏了,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