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完飯,劉百成還沒有迴家,張騰博、劉嵐和周君帶著張騰明、鶴聲一起去公園玩。


    在公園,鶴聲與別的小孩一起玩,張騰明在旁邊坐著傻笑看孩子們玩。劉嵐也和張騰博坐下,問他:“你吃飯前要問我什麽來著?”


    張騰博說:“本來隻有一個問題,現在變兩個了。一個是劉叔跟我說的這形意拳的心意抽合與太極拳的心神抽合;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剛才想出來的,劉叔說這形意拳與太極拳就差在一個陰陽轉換上,可是剛才我們談論的形意拳的劈拳和鑽拳之中,不是也有兩個一氣之起落的陰陽轉換嗎?那麽怎麽才能看出這形意拳與太極拳的區別呢?”


    劉嵐道:“其實呢,我們門派傳承的是太極拳,我師爺蘭飛亭大師的師父,將形意拳引入太極拳為太極五行,所以呢,剛才我對你說的,以及你從我爸那學來的劈拳,已經不是純正的形意拳了,而是太極五行拳,即在五行拳之中加入了陰陽轉換的一個拳,為的是更好地習練太極拳的能量蓄發而設的。即習練太極五行能夠更好地將形意拳的能量蓄發向太極拳的能量蓄發過渡。而純正的形意拳的劈拳和鑽拳,是隻有一次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的。在純正的五行拳中,那劈拳之中的那個前鑽的動作,和那鑽拳之中的撥雲的動作,都隻是一個墊步的動作,是沒有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的。即純正的五行拳中,由左三體式在右後腿之上蓄積出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後,借助身體反方向的旋轉向前墊出一步。就是說在前左足落地時,身體依然在右後腿保持著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能量蓄發,而沒有將右後腿上的能量轉換到前左腿上去,然後經過那前左腿的墊步,右後腿之上才開始進行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即右後腿用周身整體壓縮旋轉的下行能量腿蹬地而起,借助墊步邁腿展身向前而落。這就是形意拳論中所說的‘消息全憑後腿蹬’。所以說純正的五行拳中的劈拳和鑽拳,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是在後腿上蓄力而起,經過前腿墊步後再向前而落的,隻有一次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


    而太極拳為了更好地將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過渡到一氣之循環起落,故將五行拳中加入陰陽轉換而改變為太極五行,就是我對你說的鑽拳和你習練的劈拳,將五行拳中的墊步動作改變為一次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故太極五行中的劈拳和鑽拳內含兩次一氣之起落的能量蓄發,這其實就接近太極拳的能量蓄發了。”


    張騰博又問:“如此說來,那前輩大師,比如說李洛能先生,在打五行拳時,就不會發現出太極拳之能量蓄發嗎?”


    劉嵐道:“問得好!其實啊,這形意拳與太極拳本來就是一個東西。那形意拳在李洛能先生之前,原本就沒有化勁之說。你看看形意拳前輩大師的拳論就知道了,那習練形意拳的明勁、暗勁、化勁的三個階段,是從李洛能先生開始提倡出來的。我認為李洛能先生提出形意拳化勁的意思,就是在向天下人宣告:這形意拳不比那太極拳差!化勁,即不是硬打硬進無遮攔之勁力,而是吞化對手勁力之勁力,那其實就是太極拳之勁力。即李洛能先生已經發現出來了形意功夫習練到極致之時的化勁狀態!隻是那李洛能先生還是要繼續保持了形意拳之名稱和體係而已。孫祿堂先生說過,其平生知道四個人能夠達到先知先覺之能,李洛能、楊露禪、武禹襄、董海川。這就是說,那各種內家拳之功夫習練到極致時都是一樣的,原因就是內家拳的能量蓄發方式都是一樣的!所以你不能說李洛能先生不懂太極拳,說不定那李洛能先生也是一個太極拳大家呢!”


    張騰博聽了劉嵐之言,深深感到自己大不如劉嵐對內家功夫理解之深,亦感到郭雲深先生所說的“三迴九轉是一式”之語,那內家拳之功夫真是縱橫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結果全在個人修為,個人修為到一定程度,就像長了天眼,什麽都看通透了!


    劉嵐繼續給張騰博說那形意拳和太極拳不同的以心行氣的方式:“其實那形意拳啊,隻注重一次性能量蓄發的打擊能量和力量,而不重視能量在周身的運行,所以在內外合一方麵隻需要讓內裏心力與身體之意合一即可,所以這形意拳以心行氣的方式就叫做心意抽合。抽合,就是對於心力運行的描述。抽,指心力就像抽水機一樣將五行之力在體內抽動;合,指抽的結果是將心意合一。人體一旦習練出心力運行,就會感覺到抽合二字特別形象具體地描述了心力的運行方式。形意拳隻需做到心意抽合,就能夠蓄發出技擊能量和力量了--------這就是形意拳以前被稱之為心意六合拳之原因。uu看書ww.uukansh 而太極拳就不一樣了,太極拳不但要抽合出來形意拳的能量,還要讓這個能量周身運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在心意抽合的基礎之上加入陰陽轉換,就將他心意抽合改變為心神抽合了。心意抽合隻要求抽合出周身整體的下行能量即可,身體有了下行能量則就自然而然地獲得了上行技擊能量,即心意抽合隻需要抽合出精的下行能量,則身體就會獲得氣的上行能量,然後把氣和神的能量從體內發出即可實現打擊目的,甚至有些人還不能習練出神的能量時,僅憑氣的上行能量就可以打人。但是太極拳就不一樣了,太極拳要求必須要習練出神的能量,即虛靈頂勁,然後還要讓神的能量不發出而是再次下行陰陽轉換成為氣的能量,即太極拳要求在足底的氣的能量與在頭頂神的能量之間做無休無止、連綿不絕的陰陽轉換,即神氣的陰陽轉換。所以太極拳的以心行氣的方式就要滿足神氣陰陽轉換的條件,即太極拳的以心行氣還要將在百會之神的能量抽合下行至心髒部位而再次參與到下行能量運行之中,所以這太極拳之以心行氣,除了心意抽合而生成氣的上行能量以外,還要以心抽合神的能量下行而加入到心意抽合之中,故這太極拳之以心行氣的方式,就叫心神抽合。心神抽合是在心意抽合的基礎上加入了陰陽轉換所生成的,心神抽合比心意抽合多出了一個抽合神氣陰陽轉換的功能。”


    張騰博聽明白了,問道:“那如何習練太極拳的心神抽合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