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洋洋自得的一番高論引得眾人連連稱道,紛紛附和道:“是啊,這太極拳包呐宇宙萬物,太極之理即為宇宙之理,習練太極拳就是在習練宇宙的真理啊!這就是我們一生都應該追求的大道啊!”。


    這劉百成聽著這些話,氣得渾身亂顫,心想這都是什麽胡說八道之語,那太極拳不過是練的身體內外的能量蓄發,隻是一種技擊術而已,與那些辯證思想、古典文學、宇宙觀、道德觀等亂七八糟的東西有何關係!他真想上前將這老者一拳打得鼻口穿血,好讓認識一下什麽叫太極拳,讓他不再糟蹋太極拳!但是卻又不好在眾人麵前發作,於是隻能忍耐,繼續看那老者表演。


    其中有一年輕人,血氣方剛,看似學生,上前問那老者:“您說這太極拳有技擊功能,那太極拳如此緩慢,如何技擊啊?”


    那老者似英雄般仰天大笑,邊緩緩向那年輕人走去,走到年輕人近前,抽冷子照那年輕人小腹打出一拳,那年輕人“哎呦”一聲,捂肚子蹲在地上。旁邊眾人紛紛稱讚:“厲害!不愧是太極高手!”


    那老者看看四周人群皆俯首帖耳,於是更加肆無忌憚,叫上前來一個中年人,對四周眾人說道:“現在我給大家演示一下這太極推手。來,你把手搭在我手臂之上。”


    那中年人伸出雙手,搭在老者伸出的雙臂之上。隻見那老者抓住中年人雙臂,左手迴拉,右手前推一擰,就把中年人摔倒在地。眾人又發出連連讚美之聲。


    人群中又走出一個年輕人想試試老者功力,隻見他抬起雙臂搭住老者雙臂,就要使勁。那老者感覺到這年輕人要使勁,他如何扛得住,於是故意高聲說道:“好,假設你如此攻擊我時-------”,那年輕人聽到老者說話,不覺停止了發力,就那麽搭著老者的胳膊看著老者,老者見年輕人停止發力,便上前一步插到年輕人左腿後部,然後身體一挺,雙臂張開向年輕人身體一靠,那年輕人腿被老者別住,身體又被老者狠靠,焉有不倒之理。


    那眾人又爆發出一陣歡唿:“這功夫太高了,竟然不用手就把人掀翻了!”


    老者意猶未盡,又拉住旁邊一人上前,告訴那人:“你推我。”


    那人早已經被這老者的高深功夫折服,心下害怕也被老者神功摔倒,豈敢貿然去推老者,所以隻是緩緩伸出雙手,那老者抬手接住那人手腕,向上一翻,一個反腕關節,將他人疼得“哎呦”一聲,身體順老者翻腕方向轉了一圈,也倒在地上,竟然還為老者叫好:“神功啊,簡直是神功!”


    這劉百成是實在看不下去了,走上前去對老者說:“我來試試如何?”


    那老者本是二混子,豈能從外表看出劉百成之功力,他見劉百成體態平常,欣然說道:“好啊,來吧。”


    劉百成都沒用心力,隻是伸出一隻手去,那老者又要故伎重演,也伸手去抓劉百成手腕,然後兇狠翻腕,意圖也給劉百成一個反關節。但卻不曾想那劉百成之手腕卻順其翻腕之力翻轉,那老者受到劉百成手腕翻轉之力,突然之間渾身肌肉緊張硬頂起劉百成的手力來,劉百成見其已經渾身成杆子,卻變換力道,下壓手腕,那老者渾身被劉百成手腕之力牽引旋轉,竟然轉入劉百成懷裏,背靠著劉百成前胸,其手在腦袋一側被劉百成扣住。那老者大驚,看到劉百成勁力停止,就腳一蹬地,挺身用後背狠靠劉百成,可那劉百成之身體卻如山挺立,巋然不動。那老者知道遇到真功夫了,恐懼地迴頭可憐地看著劉百成。


    那劉百成之心最為善良,硬欺不怕,軟弱則可憐,即吃軟不吃硬也。他見那老者可憐之態,心想這教訓他一下就行了,何苦再讓他出洋相,於是便鬆開其手腕。


    那老者趕緊逃出幾步,怕那劉百成再追上他。老者跑到了另一邊,一邊揉手腕一邊說:“你這個人戾氣過重,蠻力過大。拳書雲‘大綱必折’,故我可憐於你,不發功夫打你。你需去掉戾氣和蠻力,好好跟我學習著柔軟如水之太極拳,則可保你無事,否則將來即使我不打你,你也要自己受苦,命不久矣!”


    眾人聽到老者之言,紛紛以可憐的眼光看著劉百成這命不久矣之人。


    你道這老者剛剛被劉百成製服,卻如何敢出此狂妄之言?


    那剛才二人之交手,為二人相互同意才進行的。現在二人已經分開身體接觸,如果那老者不同意再與劉百成交手,則劉百成就屬於故意打人了,誰敢如此?故那老者才敢於不要臉地胡說八道。


    劉百成沒有理他,卻問道:“你所打之太極拳,與那舞台上柔軟若水之舞蹈何異啊?”


    老者腕子疼痛已解,於是背手渡步說:“你可真不知這太極之妙!這太極拳雖然形如流水,可是經過長久習練,自然身體裏麵就能練出靈氣,那靈氣一出,則有摧枯拉朽、驚天動地之力,那舞蹈豈能練出此等功夫!”


    眾人聽了老者之語,皆感有理,紛紛點頭。


    劉百成繼續問道:“那你是說,你這太極拳之套路動作就能練出靈氣,而那舞蹈之動作就不能練出靈氣了嗎?我們每個人每天上班幹活,都要使出無數動作,卻都不能習練出靈氣,唯有你那太極拳就能夠習練出靈氣了嗎?”


    那老者道:“這你卻不知,這太極之拳,由我們老祖宗經過幾十代人凝練而出,每個動作都深有其理,不能擅改,練得日久則必出功夫。拳論雲,那太極拳是將人體散亂之勁力,歸納於規矩之動作之中。這規矩之動作,就能夠練出靈氣!”


    那劉百成日日編輯拳論,豈不知那老者所說的“拳論雲”,實為形意拳論中語言,但是他並不指破,繼續聽那老者胡言亂語。


    那老者繼續說道:“這外形動作是至關重要的!你比如說要打對手下盤,你就得必須伏身下來,uu看書 .uukanshu.co 如果此時你挺身舉手,就不能攻擊得到對手下盤了,對否?”


    眾人皆稱其為高論,連聲讚歎不已!


    老者繼續說:“還比如這太極拳之起式,那是在吞吐日月之精華,攬天地之乾坤,故要抬起雙臂抱圓於胸,雙手相距七寸九分,以合七七四十九這九五之尊之數。這雲手之動作,大小臂之間就要成120度之夾角,否則就不成太極功夫也。這金剛搗錐之式,雙腳間距得十公分,多了少了都不能練出太極神功。這野馬分鬃之式,前腿必須要向身體正中45度方向邁出30公分,這在上阻擋對手胳膊之手必須抬起60度,後手平直,否則就不能練出這野馬分鬃之功夫!”


    那老者說得興致盎然,不由得比劃起野馬分鬃之式來。眾人也隨之鼓掌喝好。


    劉百成在納悶,難道這眾人就聽不出來這老者不會算數嗎?竟然不知道九五四十五與七七四十九之別,無奈之下,也隻能追問,讓這老者在其追問之下露出馬腳。於是他繼續問道:“既然這七七四十九中暗含九五之尊之數,那麽一個人苦練幾年,是否能夠練出起式雙手七寸九分,野馬分鬃前邁45度呢?如果練出這七寸九分、45度,卻為何還不能練出功夫?”


    那老者得意洋洋地說道:“難道你以為這天下之人都有我這樣的悟性嗎?這習練太極拳要靠悟性,有悟性者就能習練出如我一樣的高深功夫,反之,那沒有悟性者,就是練一輩子也習練不出功夫啊!另外,這太極功夫,還有一絕技,我是不能輕易示人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內家拳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傳統太極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傳統太極拳並收藏內家拳演義最新章節